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10-2012年382份淀粉类食品中铝残留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市售淀粉类食品中铝残留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吉林省的长春市、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延吉市、四平市的食品超市、商场、农贸市场、个体摊位共382个加工及销售地点采集湿粉皮189份、粉条与粉丝193份。同时,采集纯淀粉样品15份,按《GB/T 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检测。结果 189份湿粉皮样品中,铝的总检出率为61.9%,各年度样品的铝检出率均大于40%;超过100 mg/kg的样品占28.6%,铝含量的中位数为37.3 mg/kg,最高检出值达342.3 mg/kg。193份粉条与粉丝样品中,铝的总检出率为64.8%,且各年度样品的铝检出率均大于50%;超过100 mg/kg的样品占24.4%,铝含量的中位数为38.9 mg/kg,最高检出值为212.5mg/kg。15份纯淀粉样品中,铝检出率为46.7%,铝含量中位数为12.6 mg/kg,最高检出值为31.8 mg/kg。结论加工过程中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导致了食品中铝残留,应倡导使用无铝食品添加剂替代含铝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环形聚焦单模微波消解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谷物样品中铝的方法。方法 比较不同消解体系消解GBW10011a小麦生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效率,优化消解方法、体系、温度和时间,采用ICP-MS测定铝含量,用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 经优化,选择硝酸8 mL和氢氟酸1.5 mL体系,于220℃40 min,以环形聚焦单模微波消解谷物样品,硼酸络合2 min,采用ICP-MS测铝含量。该方法在铝质量浓度0~2.0 mg/L范围内线性较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 5,检出限为0.43 mg/kg,定量限为1.43 mg/kg,回收率为93.2%~103.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结论 建立的环形聚焦单模微波消解ICP-MS方法适用于谷物样品中铝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区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限量和通过面制品摄入铝的含量水平。方法按照片区分别采集超市、专营店和农贸市场的蒸煮、煎炸和烘焙食品样品,采用ICP-MS方法进行铝含量检测。结果样品中铝含量的超标率为8.05%,90%的样品中铝含量在40 mg/kg以下。合格样品中铝的平均值为7.00 mg/kg,超标样品中铝的平均值为474.50 mg/kg。3种来源中,超市铝含量的超标率为3.29%,超标率最低。在不同食品种类中,煎炸食品的铝含量超标率最高,为15.76%。不同来源、不同种类食品中铝的超标情况不同。面制食品中铝的含量和食品的摄入量采用不同的标准,摄入铝的量可达到每日可耐受摄入量的9倍。结论面制食品中铝含量整体较低,但超标样品中铝含量超标严重,农贸市场和专营店中的煎炸食品和农贸市场中的烘焙食品应是监管的重点,应关注超标样品中铝对少数人群铝摄入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本辖区内有关市售粉丝、粉条中铝的污染状况。方法选取本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副食店,共23家采样点,按照代表性、随机化原则采集样品128件,参照GB/T5009.182-2003《面制品中铝的测定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采集的128份样品中有56件铝含量超标,总超标率43.75%,粉条中铝含量超标现象非常严重,超标率为69.57%,定型包装样品与散装样品超标率无明显差异,副食店销售的样品超标率最高,达到65.38%。结论昌平区市售粉丝(条)中铝的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前处理消解方法,建立食品中铝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方法。方法食品样品经硝酸-氢氟酸消解体系高压消解处理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其中铝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1~10 m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5 mg/kg,RSD为0.5%~3.8%,生物成分标准参考物质的测定结果在标准参考值范围内。结论采用硝酸-氢氟酸消解体系进行高压消解,可以有效将食品中铝溶出,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适用于食品中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253件面和粮食制品中铝含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已知过量铝的摄入可干扰人脑的意识和记忆功能 ,出现视觉运动失调 ,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 ,还可引起骨软化等变化。为了解市售粮食制品中铝的污染状况 ,以便采取对策加强监管 ,保护成都市居民健康 ,于 2 0 0 2年对上市的面、糕点、饼干、粉丝等粮食制品进行了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以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来源  2 5 3件样品全部来自本市生产厂家和各大商场、超市、经销商的抽检样品 ,其中外埠样品来自上海、广东、福建、北京、厦门、山东、河南、重庆等 12个省市。1 2 检测方法与判定依据 铝的检测方法采用ICP-AES法———端视电感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甘肃省市售面制品(油炸食品、粉条、挂面、馒头和膨化食品)中铝的污染状况。方法按照代表性、随机性和适时性原则,于2010年6月采集样品78份,2011年6月采集样品86份,2012年9月采集样品192份,总计356份。参照GB/T 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进行检测。结果 356份样品中铝总超标率为23.9%(85/356),粉条中铝超标率为37.1%。油炸食品中铝超标率为58.6%。散装样品比定型包装样品铝超标率高,集贸批发市场比商场超市铝超标率高。集贸批发市场的油炸食品超标率最高,达到74.4%。结论甘肃省面制品中铝的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食品铝超标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分析面制食品铝超标的现象,对本区市售面制食品铝含量进行了检测.方法 样品采自本区超市、饮食店的面制食品.铝的测定仪器采用UV-200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果 经过对所采样品的仔细分析发现,本区市售面制食品铝含量超标现象的确存在,其中添加剂是铝含量超标的最主要原因.结论 ...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铝的检测方法改进以及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食品中铝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及对污染状况检测分析.方法 用改进方法测定55份样品后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新方法简化了样品处理,改善了显色条件,易于掌握应用.检测结果显示,海蜇、馒头、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均不同程度存在铝的污染.结论 新方法可以作为国标法的完善和替代.食品的铝污染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应以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样品中铝的含量。方法:以水杨基荧光酮做显色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为增敏剂,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与铝反应来测定黄芪、白术、防风等3种中药中的铝含量。结果:在波长558 nm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浓度在0~0.4μg/ml范围内的铝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测定,结果表明其吸光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操作简单,精确度高,适用于测定中药中的铝含量,样品回收率在95%~99%。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水发产品中铝的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方法使用硝酸—过氧化氢体系,微波密闭高压消解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使用ICP-MS进行样品测定。结果本方法快速、准确、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广,适合水发产品中的铝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试剂盒法快速测定食品中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铝的试剂盒法测定食品中铝的新方法。方法:将食品样品以HNO3-H2O2进行前处理,样液用铝的试剂盒法进行测定。结果:样品中铝浓度在0~0.5 mg/L时,摩尔吸光系数ε=2.9×105L/mol.cm。检出限为0.5μg,加标回收率95.0%~97.5%,相对标准偏差(RDS)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实现了铝的快速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测定食品中铝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近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在人体生物样品元素含量测定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应用ICP-MS技术测定生物样品中元素含量的常用前处理方法及测定过程中干扰消除的方法。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ICP-MS联用技术在人体生物样品中As、Se、Hg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贵阳市售油条中铝含量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了市售油条中铝含量,探讨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方法:对随机抽检的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消解后定容,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铝含量。结果:样品中铝含量范围为10816~122011mg/kg,均值为89313mg/kg。结论:在抽检的30份样品中铝含量均超标,其中11份样品中铝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10倍,提示监督部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朝阳区7类食品中铅、镉和铝含量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蕾  赵伟  朱云洁  孙函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23-2625
目的通过对铅、镉、铝的含量监测,了解北京市朝阳区铅、镉、铝在7类食品中的污染情况,为开展风险评估,为政府提供制定控制措施的依据,以保护人们身体健康。方法从30家农贸市场和超市采样189件,对5类共74件食品样品进行铅含量的检测,对4类共55件食品样品进行镉含量的检测,对3类共60件食品样品进行铝含量的检测。结果 74件食品样品中铅的含量未出现超标现象,55件食品样品镉的含量未出现超标现象,60件食品样品中,海蜇中铝含量的超标率为100%,小麦粉制品类铝的含量超标率为8%,油炸米面铝含量超标率为76%。结论辖区经销的食品中铝确有超标情况存在,其中海蜇中铝含量的超标率较高,其次是油炸米面类制品,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尤其是海蜇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和油条摊位点等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13年325份面粉制品和淀粉制品中铝残留的风险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面粉制品及淀粉制品中铝残留量情况。方法对成都市面制品生产企业、流通、餐饮环节的面粉、面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面粉原料、含铝食品添加剂中的铝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馒头类面粉制品、油条及麻花中的铝含量超标现象较严重。150个馒头样品中铝含量超标率为54%,40个油条样品中铝含量超标率为82%,10个麻花样品中铝含量超标率为40%。10个粉条样品中有5个样品的铝含量超出100 mg/kg。结论成都市面粉制品、淀粉制品中铝污染情况较严重,尤其是市民喜爱的馒头、油条、麻花等面粉制品和粉丝、粉条等淀粉制品。铝超标现象主要来源于面粉、淀粉加工制作过程中超量使用含铝的膨松剂,从而导致面制品中铝含量超标。应加强对市售油条、馒头、麻花及粉丝、粉条中含铝添加剂的监管和技术指导,以降低居民对铝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几类食品中铝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时样品的无机化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用新建立的方法对广州市内的几类食品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广州市内的几类食品进行采样,分别用干灰化法和国家标准方法处理样品,测定铝含量。结果:干灰化法RSD值为1.3%~4.1%,回收率为90%~96%,改进后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检测7类食品,111件样品,其中油条全部不合格,馒头、膨化食品、蛋糕的合格率分别为20.8%、83.3%、85.7%。结论:食品样品经干灰化法处理后,用铬天青S比色法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好,操作比湿消化法简便快速;广州市油条、馒头等食品含铝量超标严重,需要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18.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人血清和尿中铝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铝是环境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临床医学中 ,铝在Alzheimer’s病、透析性脑病和帕金森氏综合症等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所起的毒性作用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肯定 ;在预防医学中 ,吸入铝的粉尘和烟能引起“铝尘肺”。因此 ,准确、快速地测定生物样品中铝含量非常必要。过去测定铝多采用比色法或火焰原子吸收法 ,费工耗时 ,且灵敏度较低 ,而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具有灵敏度高、需样量少、样品无需前处理、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在临床及预防医学检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1] 。1 实验部分1 1 基本原理注入石墨炉…  相似文献   

19.
一起膨化食品铝含量超标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近期膨化食品铝超标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分析膨化食品铝超标的原因,对某生产企业的所有原辅料铝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样品采自某企业膨化食品生产所用的全部原料。铝的测定仪器采用美国热电公司生产的IRIS Intrepid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结果:经过对所有原料的仔细分析发现,虾、食品调味粉、食品添加剂铝含量超标,其中添加剂是导致此批样品铝含量超标的最主要原因。结论:建议居民少吃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制作的膨化食品,防止摄入过量的铝。同时希望企业以大众健康为重,使用无铝添加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快速测定饮用水中铝的自动比色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国家标准方法基础上,优化试剂剂型,简化操作步骤,对方法测量范围、精密度、准确度以及实际样品测定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0.008~0.20 mg/L,相关系数(r)为0.9995,检出限为0.006 mg/L,RSD为0.42%~2.60%,自来水加标回收率为87.5%~102%,对铝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定值范围内,相对误差为0.46%~4.15%。采用本法测定饮用水中铝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新型自动比色法测定饮用水中铝,快速、准确、精密度高,操作人员无需自行配制试剂,测试所需试剂和样品用量少,节约环保,适合在村镇集中式供水单位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