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索瘤起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1],32·8%起源于脊柱,32·0%起源于颅底,29·2%起源于骶尾部,6·0%起源于中轴线以外或不确切位置[2],临床上较少见,预后差且易复发,可侵犯周围组织及压迫重要神经血管结构[3],斜坡是颅底脊索瘤好发部位。我院于2005年8月在神经外科和口腔科的协作  相似文献   

2.
脊索瘤来源于脊索残余组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进展的低度恶性肿瘤,占全部原发恶性肿瘤的3%~4%.有1/3起源于颅底部,其余可起源于脊柱、骶尾部还有中线以外的位置,其中颅底脊索瘤占所有颅脑肿瘤发病率的0.1%~0.7%.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最常见,多数报道认为男性比女性好发.由于颅底位置较深,且肿瘤又广泛侵袭脑内重要的神经血管,所以手术复杂,术后恢复慢.我科2008年8月收治了颅内占位性病变(斜坡、左咽旁间隙、双侧中颅窝底、筛窦、蝶窦)脊索瘤复发患者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酷似鼻咽癌的脊索瘤的MRI诊断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酷似鼻咽癌的脊索瘤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脊索瘤在T1WI上均表现为信号欠均匀,以低信号为主,混杂有等信号;T2WI上均表现为不均匀明显高信号,分叶状肿块,边界较为清晰;它们的中心部位在颅底中线处的斜坡,肿瘤以颅底为主,广泛破坏枕骨斜坡或蝶骨体,呈边界清晰、范围较大的骨质缺损;与鼻咽部生长为主并向颅底侵犯的鼻咽癌相似。脊索瘤和鼻咽癌因血供不同,强化亦有较明显区别。结论(1)酷似鼻咽癌的脊索瘤易误诊为鼻咽癌。(2)MRI是诊断酷似鼻咽癌的脊索瘤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胚胎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呈浸润性缓慢生长.脊索瘤起源于鼻咽壁附近,向下可突入到鼻咽或浸润1个或更多的副鼻窦,引起鼻不通气、阻塞、疼痛.可见脓性或血性分泌物,也因机械性阻塞致吞咽困难[1].由于位置深且广泛侵犯颅底重要神经结构,手术风险大,术后恢复比较慢,因此术前术后的护理不容忽视.笔者成功完成1例复发性颅底、咽旁斜坡脊索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脊索瘤起源于胚胎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沿神经轴的脊索组织均可发展为脊索瘤,多见于蝶骨枕骨底部及其软骨结合处的周围以及骶尾部,其中位于蝶枕部约35%、脊柱部约15%、骶尾部约50%。颅底脊索瘤较少见,仅占颅内肿瘤的0.1%~0.2%,且生长缓慢,病程平均3年以上。多起自斜坡中线部位,位于硬膜外,呈缓慢的侵袭性生长。脊索瘤基金会  相似文献   

6.
颅底脊索瘤的MR表现分析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颅底部脊索瘤的MR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在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16例颅底脊索瘤中,肿瘤局限于斜坡者9例,累及鞍内、鞍旁、蝶窦、鼻咽部者7例,同时累及后颅凹者1例。病变在T1WI呈不均匀长?蛐等T1信号软组织肿块影,T2WI 9例呈等或稍长T2信号,7例呈明显长T2信号。增强扫描10例呈不均匀强化,6例呈明显强化。5例术后复查肿瘤复发。结论:MR可明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位置、形态、浸润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颅底脊索瘤多源自蝶骨和枕骨连接处(即斜坡)的残余脊索组织,临床上较少见,约占颅内肿瘤的0.15%~0.2%,好发于成年男性,儿童很少发生,肿瘤位于硬膜外,但也可成浸润性生长,并突破硬膜。迄今脊索瘤的手术仍是颅底外科的难题之一,尽管手术入路很多,但没有哪一种入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脊索瘤。我院在神经外科与耳鼻喉科的共同协作下经腭入路成功地为1例女性患者实施斜坡脊索瘤切除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病人资料 王××,女,32岁,农民,患者头痛50天伴  相似文献   

8.
刘永玲 《护理研究》2007,21(23):2158-2159
颅底脊索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生长缓慢的,具有侵袭性及局部破坏性的肿瘤。临床呈低度恶性表现,组织学呈高度恶性表现。由于颅底位置深,肿瘤往往与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脑干相联系,手术风险大。2006年3月我院成功完成1例复发性颅底斜坡脊索瘤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永玲 《护理研究》2007,21(8):2158-2159
颅底脊索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生长缓慢的,具有侵袭性及局部破坏性的肿瘤。临床呈低度恶性表现,组织学呈高度恶性表现。由于颅底位置深,肿瘤往往与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脑干相联系,手术风险大。2006年3月我院成功完成1例复发性颅底斜坡脊索瘤切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底脊索瘤的CT、MR影像诊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CT、MR对颅底脊索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的CT、MR影像表现及特点。结果 71例脊索瘤中,发生在斜坡39例、鞍区18例、颅中凹12例和颈静脉孔区2例。37例肿瘤内可见小囊变、坏死灶。21例经MR检查者见肿瘤内有小出血灶。63例可见邻的骨结构破坏。50例经CT检查的病例中,41中人有斑块样高密度钙化影。27例可见非均匀性轻度增强,肿瘤边缘清楚。39例肿瘤  相似文献   

11.
顾秋萍  祝鸣兰   《护理与康复》2016,15(9):906-907
正脊索瘤是一种源于胚胎性脊索残余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呈进行性侵袭样生长。临床少见,脊索瘤发病率为0.51/100万~8/100万,患病率不足1/10万~([1])。脊索瘤的好发部位及发病年龄尚无定论,可发生于颅底斜坡、鞍区、脊椎和尾骶部。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放疗为辅~([2])。颅颈交界处脊索瘤位置特殊,不仅累及鼻咽部,影响吞咽功能,还易侵犯脊椎骨质结构,造成颈椎失稳。肿瘤侵  相似文献   

12.
脊索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呈恶性,容易局部侵袭性生长并具有局部破坏性。内镜辅助下经鼻碟入路手术切除颅底脊索瘤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微创性的特点,现已成为治疗颅底脊索瘤的主要手术方法。为探讨内镜辅助下颅底脊索瘤手术切除术后护理方法,现将我院1例内镜辅助下颅底脊索瘤切除手术的术后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颅内脊索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诊断颅内脊索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颅内脊索瘤大部分(本组16例,占88.9%)发生于颅底中线处的斜坡和/或鞍区,并广泛侵儿颅底的神经和大血管等重要结构;在T1加权像上肿瘤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Gd-DT-PA静脉注射增强后(8例)均出现较明显的不均匀织经。此外,有15例(  相似文献   

14.
脊索瘤是一种临床上极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 0 5 % ,易误诊为鼻咽癌 ,因而造成治疗不当。鼻咽部脊索瘤主要发生部位为斜坡 ,也可侵及中颅凹、鞍区及鞍旁[1] 。 1987~ 1996年本院收治的 7例鼻咽脊索瘤 ,6例误诊 ,误诊率 85 7%。现对临床误诊原因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0~ 70岁 ;病程最长 9年 ,最短 3个月。1 2 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 以鼻塞合并头痛为首发症状的 6例 ,临床均误诊为鼻咽癌 ;6例CT误诊为鼻咽癌。术前活检病理学检查 ,3例诊断为脊索瘤 ,2例阴性 ,1例为鼻咽癌。1 3…  相似文献   

15.
颅底脊索瘤的MR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颅底脊索瘤的MRI特征,评价肿瘤T2WI信号强度与病理分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的MRI资料,包括部位、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评价肿瘤T2WI信号强度,并将其与病理分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例中12例发生于斜坡,4例位于斜坡以外,其中鞍旁、颈静脉孔区各1例,蝶窦2例.病变均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分叶状).病变信号不均,均可见蜂窝状表现.T1WI呈明显低或稍低信号,其中8例可见局灶性高信号;T2WI均为高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均显示不均匀强化,其中轻度强化4例,中度强化6例,缓慢渐进性强化6例.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及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16例中10例为经典型,6例为软骨瘤样型.两型之间T2WI的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底脊索瘤MRI无论在发病部位、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单纯根据病变的信号强度无法确定脊索瘤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16.
脊索瘤占颅内肿瘤0.13%~0.60%,颅内型巨大脊索瘤极为少见。其病变在颅底,部位深.结构复杂,常危及患者生命。用传统的颅后凹入路手术,难以全部切除肿瘤。我院对一例斜坡多向伸延生长的巨大脊索瘤采用经口——咽入路,行肿瘤部分切除术。四个月后又经颅后凹上颈椎入路,将残余部分全部切除。患者两次术后经我们精心护理,恢复正常。现就我们对这例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例颅底脊索瘤切除术后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华  李侠  金伟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80-780
脊索瘤是起源于脊索胚胎性残余组织的肿瘤 ,[1] 临床少见 ,仅占颅内肿瘤的 0 .5 % ,[2 ] 预后差且易复发。我科于2 0 0 1年 7月成功救治 1例第 4次复发行颅底脊索瘤切除术后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现将护理观察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 ,18岁。自 1998年 8月出现双眼球运动受限 ,被诊断为颅底脊索瘤。分别于当年 8月、2 0 0 0年 7月在我院行经腭径入路肿瘤切除术。 2 0 0 1年 7月以来 ,患者再次出现头痛、晕厥、恶心、呕吐 ,复查MRI发现脊索瘤复发 ,已压迫脑干 ,遂收入院。于 2 0 0 1年 7月 2 5日行经腭入路脊索瘤切除术 ,术…  相似文献   

18.
颅底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疾病,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早期发现及术前确诊率有较大提高,但由于颅底脊索瘤解剖位置深在,加之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人来诊时肿瘤已广泛侵犯颅底,因此手术难度较大.本科自1995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颅底脊索瘤7例,采用扩大前颅底硬膜外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CT和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颅底软骨肉瘤和18例脊索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 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好发部位相似,以斜坡中线区多见,少数位于前、后颅窝底;其CT和MRI有共性征象:均伴颅底膨胀性或溶骨性骨质破坏,T2WI以明显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多呈"花瓣样"或"蜂房样"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软骨肉瘤可见明显粗大钙化,密度较高且边缘锐利,4例DWI呈低信号;16例脊索瘤无明显钙化或见细小条状残留骨嵴,仅2例DWI呈低信号。结论 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的CT和MRI征象有一定共性,肿瘤内钙化特点及DWI信号强度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于洋洋 《全科护理》2020,18(26):3578-3579
正脊索瘤起源于残留或迷走脊索组织,是一种低度恶性骨肿瘤,患病率占所有恶性骨肿瘤的1%~4%~([1]),一般被认为是脊索残留物恶变所导致。其病理改变多发生于躯干轴心骨,由颅底至骶尾部任何部位,以骶尾部最为好发(50%~60%),其次是颅底(25%~35%)、颈椎(10%)、胸腰椎(5%),极少见于中轴骨以外部位~([2])。脊索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包括儿童和青少年,以30~50岁多见,男女比约为2∶1~([3])。我科于2018年收治1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