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47例颅内神经上皮囊肿CT、MRI和DWI表现,探讨神经上皮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7例颅内神经上皮囊肿的CT、MRI及DW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1例,女26例。行CT平扫8例,其中6例加MR检查。行MR检查45例,16例加行DWI。结果:神经上皮囊肿位于侧脑室内17例,脉络膜裂内24例,脑实质内6例。外形规则的囊肿占93.6%;侧脑室内囊肿均可见患侧脑室内脉络膜丛移位,其中64.7%可见线样囊壁影。CT平扫囊肿均呈脑脊液样密度,MRI平扫95.6%囊肿呈脑脊液样信号,增强后85.7%不强化。DWI上87.5%囊肿呈低信号,ADC值高于脑实质。结论:形态规则、类似脑脊液信号、DWI呈低信号、不强化是神经上皮囊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不典型的神经上皮囊肿可通过DWI及增强扫描与颅内其他类似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CT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间经CT与MRI诊断的脉络膜裂囊肿38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统计其1年的检出率。结果 1年期间21 125例行脑部CT与MRI检查的人群中,共发现脉络膜裂囊肿38例,检出率约为1.8‰;脉络膜裂囊肿在轴位上大部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呈三角形、楔形、条形及方形,CT表现为边缘清楚、光滑的低密度影,MRI上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呈长T1长T2信号,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低信号,弥散成像(DWI)呈等或稍低信号,CT与MR增强扫描均无强化。结论根据脉络膜裂囊肿特定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CT与MRI可以作出准确诊断,并能与其它囊性病变相鉴别,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肾脏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肾脏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病理确诊的肾脏淋巴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发病灶4例,单发病灶2例,腹膜后淋巴肿直接蔓延3例,肾周淋巴瘤、肾脏弥漫性浸润和肾窦累及各1例。11例病灶境界不清但密度(或信号)均匀,12例CT平扫均呈稍高密度,5例MRI平扫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低信号。12例增强扫描病灶强化均低于正常肾实质,其中10例呈渐进性强化,2例呈皮髓质期明显强化。结论:肾脏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多种多样,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是诊断、分期和随访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凡 《华西医学》2007,22(2):233-234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特征。方法对颅脑常规采用MRIT1WI横断面、矢状面及T2WI横断面、冠状面扫描成像。结果MRI上,本组7例病灶位于脉络膜裂内,均呈边缘清楚的类圆形囊样信号,直径约0.5cm左右,灶周无水肿征。结论MRI是脉络膜裂囊肿优良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其MRI表现具有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包括12例良性、1例恶性病变;13例均接受平扫、2例接受增强CT扫描;10例接受平扫、6例接受平扫及增强MR扫描;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灶,平扫CT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n=11)或稍低密度(n=2),5个病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8例累及鼻腔及鼻窦,邻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5例局限于鼻腔内;增强CT显示2个病灶(2/2)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0例平扫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8个呈等T1WI、T2WI信号,2个呈低T1WI及稍高T2WI信号;9个病灶内见混杂斑片状低T1WI、高T2WI信号,其中5个内见斑点状、条状T1WI及低T2WI信号,6个病灶边缘见不连续T2WI低信号;增强MRI显示6个病灶(6/6)均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其内散在异常信号区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4个病灶边缘轻度强化、1个明显强化、1个未强化。结论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其MRI表现则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动脉瘤样骨囊肿CT与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14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10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 在X线上ABC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在CT上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常有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骨质破坏区内可见囊状低密度区及骨性分隔,MRI表现为T1WI及T2WI上可见病灶边缘有低信号环,病灶内主体部分充满囊状液体,信号混杂,在T1WI低或中高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病灶内可见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的分隔。Gd-DTPA增强扫描后可见囊壁及病灶内的分隔强化。结论 CT与MRI对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脑海绵状血管瘤32例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均行MRI常规扫描,8例增强扫描,31例共有39个结节状或圆形病灶,分别呈T1加权像(WI)、T2WI高或低混合信号,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T1WI、T2WI均高信号,T1WI、T2WI均低信号;1例7个痛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T1WI、T2WI均低信号.16例行CT检查,显示20个病灶,均为较高密度病灶或不均匀稍高密度.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显示信号具有特征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结合MRI及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MCRCC病例及其CT和MRI资料。结果:CT表现,病灶均由多个囊腔和分隔构成,2例伴附壁结节。MRI表现,多呈囊壁厚而不规则,8例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MCRCC属于低度恶性潜能的肾肿瘤。CT及MRI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诊断MCRCC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的7例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MRI表现.结果:多数病灶位于额顶枕叶,普遍较大.1例为多发,囊变1例,壁结节1例,钙化3例,4例T1WI呈等低信号,1例T1WI呈等高信号,5例T2WI呈高信号,流空小血管3例.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5例.环状强化、结节强化各2例,浸入上矢状窦1例.3例瘤周水肿明显,1例轻度瘤周水肿.3例见斑片状、扭曲样钙化.2例钙化在MRI上亦呈高信号.结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但特异性不强,一些MRI特征有助于诊断,最后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肝叶型肝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叶型肝梗死患者的CT和/或MRI影像学资料。结果CT和/或MRI显示病灶均呈楔形,沿肝脏边缘分布、尖端指向肝门,其内血管影走行自然、部分稍变细;CT平扫显示病灶呈低密度;MRI平扫显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CT及MRI对肝叶型肝梗死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对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 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6例见星状瘢痕。MRI检查3例,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等低信号。结论多数肾嗜酸性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相结合,特别是动态扫描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螺旋CT及MRI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FNH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FNH,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螺旋CT组14例、MRI组12例及螺旋CT联合MRI组10例,分别评价其影像学特征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组共有15个病灶,平扫示10个病灶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均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有4个病灶减至等密度;诊断灵敏度为78.6%(11/14),特异度为85.7%(12/14)。MRI组共有13个病灶,T1WI序列示8个病灶呈低信号,T2WI序列示8个病灶呈混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呈高信号,而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强化呈减弱趋势;诊断灵敏度为83.3%(10/12),特异度为100.0%;螺旋CT联合MRI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达100.0%。结论螺旋CT联合MRI检查可以明显提高FNH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1月进行检查的48例高度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磁共振成像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结果:病理学检查确诊43例患儿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诊断疾病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可见病灶呈囊实性,实性部分呈等密度,囊性部分密度低,可见小条状高密度钙化影,受压顶骨部分压迹边缘光滑。MRI检查可见桥脑处存在病灶,且已呈现肿胀,肿胀大小为4 cm×3 cm×3 cm,对肿胀处进行扫描可知病灶以实性为主,T1WI序列为低信号,T2WI序列为高信号,FLAIR序列为等信号,MRI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病灶及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结论:CT及与磁共振成像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高于CT,但临床诊治仍需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6.
张建珂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058-4059
目的 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结果 囊肿位于鞍内5例,鞍内向上延伸4例.T1WI、T2WI囊液均为高信号2例;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2例;其余5例,T1WI呈等信号2例,呈低信号3例,T2WI均为高信号;囊内可见漂浮结节影3例.结论 Rathke囊肿影像学表现多样化,MRI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5例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为单发病变,1例上下相邻两个病灶。X线平片表现为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呈"皂泡状"或"蜂房状",边界清楚;CT表现为病灶周边环状硬化边,其内软组织密度,未见完整骨性分隔;磁共振成像(MRI)平扫T2WI低信号为主,T1WI及质子密度加脂肪抑制见病灶中央低信号,中间呈花环状T1WI稍低信号、质子密度加脂肪抑制高信号,外周带均呈环状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中间花环状强化呈高信号,病变中央及外周带未见强化。结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和MRI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CT和MRI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及CT、MRI诊断的1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单侧发病7例,双侧发病6例,共19个病灶,MR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T1WI呈高信号而T2 WI呈等或低信号、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三种类型,CT表现为高密度、等低混杂密度两种类型.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和MRI表现较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定位及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MRI、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脏SNN患者40例,其中接受MRI检查的22例患者作为MRI组,CT检查的18例患者作为CT组,分析MRI、CT诊断肝脏SNN的价值,同时分析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的MRI、CT影像学表现差异。   结果   MRI诊断肝脏SNN准确率为95.45%,明显高于CT组(P < 0.05);CT组,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CT平扫主要呈低密度影,分别占83.33%、42.86%和40.00%,3种病灶均无强化,其中分别有83.33%、57.14%和80.00%病灶包膜延迟强化;MRI组,伴液化性坏死型T2WI序列低信号比例高于单纯凝固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P < 0.05),多结节融合型T2WI序列稍高信号比例高于伴液化性坏死型(P < 0.05),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病灶T1WI序列低信号比例均为100.00%,T2WI序列低信号鉴别伴液化性坏死型SNN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性为78.57%,准确率为86.36%,阳性预测值为72.73%,阴性预测值为100.00%;T2WI序列序列稍高信号鉴别伴液化性坏死型鉴别多结节融合型SNN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性为68.75%,准确率为77.27%,阳性预测值为54.55%,阴性预测值为100.00%,单纯凝固性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和多结节融合型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无强化比例均为100.00%,但延迟期所有病灶边缘有强化。  结论   MRI和CT在肝脏SNN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MRI诊断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20.
滑膜骨软骨瘤病45例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滑膜骨软骨瘤病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的X线、CT和MRI的影像资料。结果 X线、CT和MRI均见游离体。游离体在X线和CT上表现高密度的钙化体,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MRI图像上游离体为T1WI呈低信号强度,T2WI可见其信号不均,钙化部分呈低信号,而未钙化部分呈中等或高信号强度改变。膝关节、髋关节为最易受累关节,占约75.56%。结论 X线诊断简便、快捷,CT、MRI可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