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了解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校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0所技工院校共991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18.46±4.62)(2.98±1.09)和(9.39±2.4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每月生活费用和家庭氛围是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年龄和父母婚姻状况是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性别、年龄、每月生活费用和家庭氛围是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较低.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文化认知、生理及心理特点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及教育.  相似文献   

2.
了解珠海市高考生近视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完善相应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方便抽取1618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参加高考体检的学生,对其近视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预防近视相关知识知晓率,女生高于男生,近视学生高于非近视学生(P值均<0.05),其主要知识来源于学校和家庭;多数高考生有端正的视力保护态度,男生在态度认知上低于女生(P<0.05),近视与非近视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保护行为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近视组学生得分高于近视组学生(P值均<0.05).结论 学校和家庭应注重增强学生预防近视的意识,进而改正学生不健康的用眼行为,以促进学生群体视力健康水平的提高,降低近视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559名初中生口腔健康行为与家庭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燕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522-523
目的探讨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教育态度和行为等因素与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7所中学中抽取初二年级559名学生及其家长填写调查问卷。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家长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1,P=0.03),高文化程度家长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较好。父母双方对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P=0.44),但影响方式有所不同。家长的知识、行为、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均与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相关(r=0.37,P<0.001)。家长对学生口腔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口腔行为,其次是知识水平。学生刷牙行为及与刷牙相关行为受家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其他口腔卫生行为。结论家长的文化程度、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对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均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其次是家长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了解我国学龄儿童性别角色认知现状及其与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为性别认同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及成人期生殖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武汉市1所小学三~五年级269名学生进行儿童性别角色认同问卷和CBCL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级儿童性别偏好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51,P=0.002),不同年级男童性别偏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0,P=0.013).性别满意度与儿童内、外向行为问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65,-0.53,P值均<0.01);性别典型性与外向行为问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17,P<0.05);性别认同总分与儿童内、外向行为问题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32,-0.36,P值均<0.05).结论 三~五年级儿童总体性别认同程度较高,儿童的性别满意度、性别角色认同程度与儿童身心健康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了解苏州市大学生视力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开展高校视力保护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5所高校一~三年级学生1 039名进行视力检测及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视力不良率为78.0%,视力不良以轻、中度为主;大学生视力保护知识、态度、行为及格率分别为5.97%,99.42%,90.38%,优秀率分别为0.39%,88.35%,1.54%.视力保护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医学专业大学生显著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视力不良组显著高于视力正常组(P值均<0.01),但城乡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视力保护相关态度普遍较好,同时存在用眼时间过长(10.1%)、卧床看书(47.0%)、挑食(32.3%)、长时间不吃动物肝脏(68.1%)等不良行为.结论 苏州市大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缺乏视力保护知识,且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应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女性乳腺癌预防与筛查的知信行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就诊的女性712例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乳腺癌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采用KruskalWallis或Mann-Whitney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712名天津市滨海新区女性乳腺癌知识中位得分为14.0 (12.0,16.0)分,及格率为59.4%(423/712);态度中位得分为7.0 (5.0,8.0)分,及格率为68.0%(484/712);乳腺保健行为中位得分为4.0 (3.0,5.0)分,及格率为82.7%(589/712);知信行中位得分为24.0(21.0,27.0)分,及格率为74.2%(528/712)。不同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的女性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就业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的女性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就业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的女性乳腺保健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就业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的女性知信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例女性乳腺癌相关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乳腺保健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态度得分与乳腺保健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就业状况、年龄及文化程度是女性乳腺癌患者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天津市滨海新区女性对乳腺癌知识了解程度的及格率较低,整体知信行评分与职业、就业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有关。  相似文献   

7.
了解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与视力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视力不良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虹口区6所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共1 618名,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儿童眼保健相关行为评定量表(家长卷)”的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视力等级的学生“眼放松行为”“用眼距离”行为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29,5.486,P值均<0.05);不同视力等级的学生,在双休日视屏时间,平均每日屈光时间、读写时间及视屏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37,3.084,2.970,2.651,P值均<0.05),视力等级越差,视近时间越短;视力正常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高于视力不良学生,但不同视力等级的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睡眠时间上,各视力等级学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行为干预,可以以眼放松行为、用眼距离为重点,应首先注重增加间歇休息习惯养成教育,注意改善学生用眼行为,增加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8.
了解广州市一本高校大学生校园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4月,在广州市6所一本高校随机发放问卷共971份,对学生的校园安全知识、行为和态度进行调查.应用SPSS 16.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推断.结果 学生校园安全知识的平均得分为(23.78±4.86)分,不同性别、专业学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3,P<0.05);学生校园安全行为的平均得分为(24.03±5.09)分,性别、年级及专业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9.88,19.88,7.88,P值均<0.05).69.0%的调查对象认为校园安全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64.0%认为学校开展的校园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或“重要”.学生通过安全教育讲座或安全教育课程获得校园安全知识的比例分别为54.4%和45.0%.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校园安全知识和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完善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校园安全知识水平,纠正校园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9.
探讨西藏林芝市区藏族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样本纳入标准抽取林芝市1所初中和1所高中共1 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使用问卷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世界卫生组织成人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及相关文献进行设计.结果 中学生知道“牙龈红肿的原因”和“如何预防牙周炎”的比例分别只有29.2%和19.9%.口腔健康态度普遍较为积极,积极性由大到小为牙病易感性、牙齿重要性、牙齿保健有益性和牙病严重性(3.98±0.77)(3.63±0.84)(3.60±0.50)(3.37±1.09) (P<0.05).使用巴氏刷牙法和含氟牙膏的报告率分别仅占24.5%和18.8%,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学生“使用含氟牙膏”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初中生、家庭年收入高的具有较高知识一态度一行为分数.知识和态度、知识和行为、态度和行为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9,0.18,0.17,P值均<0.01).结论 林芝市中学生口腔健康态度较积极,但口腔健康知识、行为水平较低.口腔健康教育应强调以知一信一行模式为基础,针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多对象、多手段、多主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了解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及对中学生的影响,为改善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483名哈萨克族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学生总体营养知识水平略高于家长(P<0.05),男生总体营养知识水平低于女生(P<0.05);母亲职业为脑力型、半脑力型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母亲职业为体力型的学生(P<0.05);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的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均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小学及以下的学生(P值均<0.05).学生营养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和家庭结构.结论 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对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应多渠道向家长宣传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营养知识并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小学生及其家长的肥胖相关知识·态度·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北京市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肥胖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研究其与家长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间的关系,为防制青少年学生肥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北京市4所小学三、四年级全体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及其家长各2 020名.结果北京市小学生肥胖相关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占0.73%,正确态度持有率为56.75%,良好行为形成率为11.27%.家长的态度与学生的态度及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向学生及其家长传授正确的与肥胖相关的知识及控制肥胖的技能,转变他们错误态度和不良行为习惯,以促进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与结核病防控行为形成的因素,为分类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问卷调查表》,采用判断抽样法抽取武汉市22所大专院校,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5 27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防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总知晓率为79.69%,其中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9.28%,及格率为92.46%;正确态度持有率为89.69%,及格率为90.56%;正确行为形成率为72.11%,及格率为96.6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患者接触史、结核病史、核心知识知晓和态度认知情况大学生防控行为形成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1.83,10.28,137.46,103.49,16.50,47.37,1 992.54,1 138.2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86), 父亲学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或本科生(OR值分别为2.94,3.05,3.17,3.24),无结核病史(OR=3.32),核心知识知晓及格(OR=9.91),态度持有得分及格(OR=7.35)均与大学生结核病防控行为呈正性相关(P值均<0.05)。  结论  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总知晓率尚未达标且不够全面,性别、有无结核病史、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情况以及父亲学历是大学生结核病防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惠州市孕末期妇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薇  苏宜香 《中国校医》2010,24(1):45-47
目的了解惠州市孕末期妇女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分析影响孕期饮食行为的因素,促进优生优育政策的推广。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6月-2008年6月在医院产科门诊接受围产期检查的1316名孕末期妇女,以面访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妇营养知识得分(K分,x=70.68,S=21.32)和饮食行为得分(P分,x=81.15,S=14.81)相对较低,饮食态度较好(A分,x=118.40,S=14.66);98.48%的孕妇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51.30%有挑食习惯;孕妇的职业、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与KAP得分均为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营养KAP3者均为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的饮食态度较好,但饮食行为仍不合理,建议加大孕期营养知识的宣传力度,使改善孕期营养的问题得到全社会的重视,通过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均衡膳食,改变孕妇错误的饮食观念.以此促进优生优育政策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孕产妇产后梅毒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为临床健康教育及宣传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孕产妇500例,进行产后梅毒防治KAP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孕产妇产后梅毒防治KAP现状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户口归属、家庭月总收入、产次是孕产妇产后梅毒防治KAP现状影响因素(P<0.05);年龄<20岁、初中及以下学历、产次1次为孕产妇产后梅毒防治KAP现状危险因素(OR1=1.748,OR2=4.586,OR3=3.404,P<0.05)。结论 孕产妇整体缺乏梅毒防治知识,其KAP水平有待提高,年龄小、学历低、缺乏生产经验是影响KAP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对孕产妇加强健康教育,以针对性、多样化方式提高其KAP水平,降低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汕头市18~60岁社区女性登革热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基线调查,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登革热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汕头市18~60岁社区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其登革热基本知识、种养水生植物的态度和相关行为,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人群种养水生植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91人,对登革热防治知识3个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率为68.65%,其中,本地人口(69.83%)高于流动人口(55.38%)(P<0.05);各年龄组正确回答率在59.43%~78.75%之间(P<0.01);随文化层次的提高,正确回答率从16.67%(文盲)上升到87.50%(大专或以上)(rspearman’S=1,P<0.05);各职业人群正确回答率均不同(P<0.01)。有30.21%(239人)表示喜欢种养水生植物,35.52%(281人)表示有种养水生植物。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喜欢种养水生植物的信念(OR=14.35,P<0.01)和大年龄组人群(OR=1.33,P<0.05)是种养水生植物的危险因素,而有登革热防治知识并不能改变种养水生植物的行为。结论汕头市社区女性登革热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应在社区中开展有关登革热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以改变居民种养水生植物的行为,预防伊蚊孳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泸州市幼儿家长对预防性侵家庭教育的态度和需求现况,为开展防性侵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4 420名泸州市幼儿家长进行防性侵教育态度和需求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教育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家长对幼儿防性侵教育的态度整体较为积极,平均分为(16.70±3.67)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幼儿因素方面,独生子女家长态度更积极(β=0.30);社会因素方面,参与过相关活动(β=1.28)、与亲友交流过相关内容(β=0.81)、住在城区(β=0.49)家长的态度更积极;家长因素方面,家庭年均收入大于10万元(β=0.39)、被调查人是幼儿母亲(β=0.88)、家长防性侵教育知识了解程度高(β=0.98)、幼儿母亲的职业是教师或医护人员(β=0.52)、幼儿母亲的文化水平在高中/中专(β=1.03)和大专/本科及以上(β=1.42)家长的态度更积极(P值均 < 0.01)。需求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对幼儿“自我保护”方面的需求最高,达96.86%。  结论  泸州市幼儿家长对预防性侵家庭教育的态度整体较为积极、需求普遍较高,应加大对非独生子女、农村和乡镇地区、文化水平较低家长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提升家庭防性侵教育知识素养,预防幼儿性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成都市流动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城市流动孕妇营养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171名流动孕妇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孕妇的营养KAP水平较差,总合格率为25.1%;营养知识合格率为27.5%,在对奶类营养价值和孕期不同阶段对营养需求不同的认识上低于当地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态度普遍较好;对孕妇和胎儿健康特别重要的奶类、蛋类、豆类、海产品、动物内脏和血、坚果类摄入频率不足,尤其是奶类明显低于当地孕妇;营养K、A、P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0.285、0.173;孕妇营养KAP水平主要受孕妇文化程度和丈夫职业的影响,标准偏相关系数(β值)分别为0.248、0.312(P<0.01);孕妇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医护人员、营养师和专业书籍。结论目前成都市流动孕妇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应重点加强对流动孕妇进行专业营养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武汉市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KAP问卷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较高(71.3%),性别、生源、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父母文化程度均对营养知识有一定影响。两因素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医学生有较好的营养态度,可以进行相关的高级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苏州市0~16岁儿童家长对儿童伤害的知信行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复杂抽样的方法,以姑苏区和吴江区为代表,选择5241名0~16岁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苏州市0~16岁儿童家长的儿童伤害知信行得分均较高。儿童的年龄越大、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家长的伤害知识得分越高(P<0.01);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儿童家长的伤害态度得分越高(P<0.05);丧偶家长的伤害态度得分较低(P<0.05);父亲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具有更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P<0.05)。在过去12个月儿童发生伤害的次数与其家长的伤害知识、行为得分和知信行总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应根据家长的知信行特点,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策略,重点加强小年龄儿童、低文化程度家长的具体伤害预防措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视力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视力保健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行为(practice)(简称KAP)的影响.[方法]用自制的居民KAP调查问卷,在使用PRECEDE-PROCEED模式进行视力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我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6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视力保护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实验组学生的视力保护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均有明显改善,经比较,干预后被调查者在视力保护方面知识、态度得分及行为得分均有明显提高,被调查者视力保护知识得分从73.31提高到91.08,态度得分从66.47提高到87.72,行为得分从49.89提高到75.36.[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善大学生视力保健知识、观念、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视力健康教育干预是改善我国大学生视力保健知识水平,端正视力保健态度和纠正不良视力保健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