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微量热法对不同产地黄连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尝试构建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体系。方法:利用微量热法,以不同产地黄连为例,测定黄连作用于大肠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的热功率图,建立生物热动力学模型,分析热动力学参数与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产地黄连的作用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热功率图呈现较明显的指纹特征;与空白组比较,不同产地黄连均能不同程度地使大肠杆菌生长速率常数减小,传代时间延长,最大产热功率降低,表明不同产地黄连对大肠杜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含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的龙池味连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不同产地黄连作用于大肠杆菌生长代谢过程的部分热动力学参数与抑菌作用和化学成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具有实时,在线、微量、高效、高通量、普适性好等特点的生物热力学方法和指标、既可以间接地反映黄连的生物活性,也可作为评价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韶华  潘五九  肖小河  赵艳玲  刘义 《中草药》2004,35(11):1230-1232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在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药性的影响。结果 黄连不同炮制品总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大肠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偏寒性药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也使生长速率常数减少,却使热量释放略增加,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大青叶活性部分初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生物热力学角度出发,构建筛选中药活性部分的方法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采用生物物理化学中较先进的微量量热方法,测定大青叶水煎液及其不同化学萃取部分对大肠杆菌的代谢影响,通过大青叶对大肠杆菌的热活性谱图(即热功率-时间曲线,P-t图)分析,得到一系列生物热力学参数。结合中医药理论分析了大青叶水煎液及其化学萃取部分的药效作用及差异。结果:大青叶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随着药液含量的增加,该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大青叶水煎液的5个化学部分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水层部分能够刺激大肠杆菌的生长,而其他4个部分即石油醚部分、氯仿部分、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分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正丁醇部分>醋酸乙酯部分>氯仿部分>石油醚部分。结论:生物热力学的研究手段微量量热方法具有适用性广,便捷快速的优点,该方法的运用为中药的药效物质初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量热法对小檗碱类生物碱抑菌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代春美  彭成  王伽伯  肖小河 《中草药》2010,41(7):1136-1139
目的测定黄连中的3种生物碱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对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从热力学角度研究小檗碱类生物碱抑菌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以微量热法测定小檗碱类生物碱作用于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热谱曲线,并得出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产热功率、最大热功率出现时间、抑制率、传代时间等,根据热动力学模型,拟合了3种生物碱产热功率-质量浓度关系,并进行初步的量效关系分析。结果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对痢疾杆菌的生长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0.08~1.20 mg/mL内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最大热功率出现时间和传代时间延长,生长速率常数降低和最大产热功率降低,抑制率增加,且与药物质量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3种生物碱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活性的强度顺序为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从热力学角度研究抑菌类中药的量效关系具有定量、灵敏、快速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生物热力学的角度,探讨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的药性差异的客观真实性。方法:采用微量量热学方法,分别测定在中药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不同浓度水煎液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的热谱图(即热功率-时间曲线,P-t图),并根据热动力学模型lnPt=lnP0+kt,计算得到一系列生物热动力学参数。结合中药药性理论,综合分析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的药性差异。结果: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逐渐增强。但温热药方麻黄汤较寒凉药方麻杏石甘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弱,同时,从热动力学参数中的最大热输出功率计算结果也表明,麻黄汤作用于细菌生长代谢时,所释放的热量要高于麻杏石甘汤,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应用生物热力学方法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了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的药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微量生物热技术引入中药四逆汤加减配伍对细菌生长代谢影响的研究中。方法:模型菌采用大肠杆菌,建立热动力学模型,分析大肠杆菌在单药、附子配伍及四逆汤中的热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附子、干姜可增加大肠杆菌的代谢功率,甘草可使大肠杆菌的代谢功率略增加。附子与干姜配伍,可明显增加大肠杆菌的代谢功率;附子与甘草配伍后,可略降低大肠杆菌的代谢功率。四逆汤可明显增加大肠杆菌的代谢功率。结论:本研究结果可印证中医关于"附子性大热,干姜性热,甘草性平"及"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的理论,为中药配伍加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生物热力学角度,探讨黄连不同提取部分抑菌作用差异,为黄连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量热法,在LB培养基,37℃条件下,接种量为1×10~5个/mL无菌条件下,建立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的生物热动力学方法。利用该方法,绘制了3种菌分别在黄连水提物、生物碱部分和非生物碱部分作用下的生长热谱图(P-t图),得到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主要包括生长速率常数k,细菌生长抑制率I,半数药物浓度抑制率IC_(50),最大产热功率P_(max)和细菌整达到P_(max)的时间t_(max)),综合分析不同提取部分对3种菌生长代谢作用差异。结果:黄连水提物和生物碱部分对3种菌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抑制顺序均为生物碱部分水提物,而黄连非生物碱部分对3种菌生长不产生抑制作用,甚至有助菌生长的作用。同一提取部分对不同菌抑制作用顺序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结论:通过微量量热法实验结果分析,黄连的活性成分为生物碱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阐明中药四性(寒、热、温、凉)的客观真实性。方法: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Ⅰ),半抑制率(IC50)、热焓(△H)。根据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值,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了人参和西洋参药性在。结果;人参和西洋参抑制细菌生长的热谱曲线,其形状基本相同,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代谢过程的停滞期延长,生长代谢峰后移;其热力学参数热焓(△H)存在较稳定的差异--人参和西洋参均降低了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但相同浓度下,人参降低的幅度大于西洋参。结论:微量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一个新的有效手段,亦可作为中草药活性筛选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探讨中药药性(寒、热、温、凉)的客观真实性. 方法: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大肠杆菌分别在生晒参和红参提取物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I)、半抑制率(IC50)、热焓(ΔH).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了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差异所在. 结果:生晒参和红参均能抑制大肠杆菌的正常的生长代谢,二者的热谱曲线峰形基本相同,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代谢过程的停滞期相应延长,即生长代谢峰后移;二者的热力学参数热焓(ΔH)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生晒参能减少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而红参能增加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结论: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生晒参和红参的生物热效应,其结果与"红参偏热、生晒参偏凉"的中医传统认识是基本吻合的;微量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沙孟晨  张海珠  何琴  毕丹  钱金栿  王伽伯  肖小河 《中草药》2017,48(11):2202-2206
目的考察连花清瘟胶囊(LQC)对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生长代谢的影响,建立评价LQC质量一致性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LQC对绿脓杆菌的生长代谢的影响,得到热谱曲线及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峰达峰时间(T)、生长期发热量(Q)、生长期最大发热功率(P)、生长期生长速率常数(k)等。以LQC质量浓度(C)为横坐标,T、P、Q、k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分析,根据相关系数优选最佳参数,计算抑菌有效率(antibacterial effective rate,E)。以E作为评价LQC抗菌活性指标,分别检测11个批次市售LQC以及经特殊处理后的LQC样品对绿脓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 LQC质量浓度在10.00~47.68 mg/m L时对绿脓杆菌生长代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4个热动力学参数中,相关性最好的参数为T,r=0.990,其变化可以直观评价LQC对绿脓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且该参数稳定性较好,故选择指数生长期的T计算E。结果表明不同批次LQC样品E无明显差异,样品放于潮湿或高温环境中其E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可以区分不同质量LQC的抗菌生物活性,为LQC质量的一致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并为其他大复方中药制剂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重新制订丹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方法:采用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产地及市场药材商品调查,梳理当前市场丹参药材规格等级现状,提炼丹参药材商品分级的规律及核心要素,针对这些划分要素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所收集的多批次样品进行系统地定性与定量比较分析。结果:产地对丹参质量影响较小,丹参的直径与丹酚酸类成分含量呈正相关,与丹参酮类成分含量呈负相关,与多糖类成分相关性不大,硫熏可致酚酸类成分发生变化。结论:制订了丹参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即按产地划分“川丹参”“山东丹参”与“其他产区”3个规格,各规格项下根据直径和长度分为不同等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HPLC-MS~n法快速识别黄连多糖中的单糖组成。方法:黄连药材经过提取、分离、除蛋白、除色素,最终得到黄连多糖,用2 mol/L的三氟乙酸水解黄连多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作单糖衍生化试剂,利用HPLC-MS~n识别黄连中单糖的组成,并解析其衍生物的裂解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得到的黄连多糖中含有甘露糖、核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其中核糖、岩藻糖为首次在黄连多糖中报道的单糖。结论:HPLC-MS~n法对中药多糖组分中的单糖成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伟  白明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2020,15(3):373-37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库,以“SU=‘带状疱疹’and FT=‘中药’*‘外用’”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锁定搜索年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的期刊文献,建立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数据库,并采用Excel、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分析,进而分析探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近10年中国知网共有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涉及复方116首,共涉及中药184种,高频中药52味,冰片、大黄、雄黄、黄柏等应用较多;四气以寒、温,五味以辛、苦,归经以肝、心、脾为主;清热药与活血化瘀药在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中应用较多;关联分析共得出药对16条,其中以黄柏→大黄、冰片→雄黄等为常用。结论:中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应多应用寒、温、辛、苦类中药,以清热与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选取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雷会霞  白明  苗明三 《世界中医药》2020,15(3):377-380,384
目的:探究以中药外治方法治疗腹泻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搜索中国知网中临床研究文献,归纳文献中的用药疗程、用药时间、用药频率、剂型、赋形剂、用药剂量、给药方式,总结中药临床外治腹泻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不良反应。将临床文献中含有腹泻外治的中药处方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应用Clementine12.0、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腹泻临床外治中药一般为吴茱萸、丁香、肉桂、白术、黄连等;以温里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常用药对为肉桂-丁香、吴茱萸-丁香等。给药方式主要有外敷法、灌肠法;给药频率主要为1~3次/d;用药时间多为在0≤t≤1 h、6 h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十年发表的国内外文献,结合自已的科研工作和体会,分析了目前中药四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Hess定律,建立生物热焓状态数学模型进行生物热力学研究,以阐明中药的四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国家专利治疗化学性肝损伤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及相关专利的申请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收录的授权专利为资料来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8建立数据库,对中药频次与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 21.0和SPSS Modeler 15.0对高频中药(频次≥10)进行性味归经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度与网络分析。结果纳入专利100项,涉及中药186味,以葛根最为常见;高频中药15味,药味以甘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多归脾、肝经;聚类分析得到7组中药组合;二项、三项和四项关联规则分别为6、24、2项,各项组合分别为6、16、2项;核心药物为葛根、五味子、丹参、甘草、山楂、枸杞子、黄芪、柴胡、姜黄和枳椇子。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化学性肝损伤常用补虚、解表、化瘀、活血、渗湿及利水药;临证多采用疏肝理气之剂,适当伍以柔润之品。  相似文献   

17.
赵艳玲  王伽伯  肖小河 《中草药》2007,38(2):193-196
目的选取大肠杆菌做为工具菌,建立板蓝根不同萃取部位的生物热力学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微量热法测定大肠杆菌在板蓝根不同萃取部位作用下的生长热曲线特征谱图,得到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评价板蓝根不同萃取部位的差异性。结果板蓝根不同萃取部位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其中水提物、萃取后残渣促进其生长,而有机溶剂萃取物则抑制其生长;在热力学参数上表现为随着有机溶剂萃取物的极性降低,萃取物的抑制率下降、细菌传代时间延长;在生长热特征曲线上则表现为最大产热峰强度和对应的培养时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水提物、萃取后残渣的最大产热峰强度不变或略下降、达峰时间提前,有机溶剂萃取物的最大产热峰强度明显下降、达峰时间滞后,且存在特异的后期产热现象,可以较好的表征提取物间的差异性。结论微量热法可以较好的反映板蓝根的生物热力学参数及特征,该方法可为其他生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中药抗内毒素活性初步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云海  王迎春  韩洪刚  黄明生 《中药材》2000,23(12):762-763
目的:筛选抗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中药。方法:分别对134种清热中药的70%醇提取物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作体外抗内毒素活性检测、对有抗内毒素作用的提取液分别作倍比稀释后重复实验,找出抗内毒素最低有效浓度。结果:134种中药中75种不同程度的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结论:清热中药中有相当多数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拮抗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药虎杖同物异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虎杖异名成因的分析,探讨中药异名的文献源、地域性和民族用名,分析同物异名中交互出现的同名异物复杂情况可能导致的用药混淆,提示规范中药名称和严格使用正名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发现中药虎杖的异名多达170个,颇具代表性。结论规范中药名称和严格使用正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