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枫主任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在中风(脑血管病)、颤证(帕金森病)、消渴(糖尿病)、痛证、脾胃病的治疗方面已形成完整治疗体系。笔者有幸跟随导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导师针刺"消渴组穴"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医家普遍认为消渴主要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1]。  相似文献   

2.
黄静  邹彦 《陕西中医》2003,24(9):845-845
糖尿病 ,中医多按“消渴”病进行辨证施治 ,历代医家均认为消渴病以燥热与阴虚为主要病机特点。但通过临床观察 ,笔者认为 ,脾虚也是糖尿病的病机根本 ,糖尿病以脾辨治 ,临床效果显著 ,现具体分析如下 :1 理论依据 脾位于中焦 ,主运化升清 ,统摄血液 ,主肌肉四肢 ,为气血津液  相似文献   

3.
浅谈糖尿病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传统观点认为其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涉及肺、胃、肾等脏腑。从脾胃论治糖尿病虽早有论述,但或从胃火燥热加以论述,或笼统地概以脾胃功能失调。对脾与胃在糖尿病的各自作用,以及糖尿病各个时期脾胃作用尚未作明确阐述。笔者试从脾胃分论来论述脾胃在糖尿病各期的各自作用。  相似文献   

4.
辨消渴病机 驳阴虚燥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渴病是津液代谢异常的疾病,近代医家多认为其病机为阴虚燥热,但临床实际并非如此,特别是在消渴发病的早期,消渴病机实质为水寒土湿,中气郁结,脾陷胃逆,乙木不升,甲木不降,水泄于下,火炎于上。  相似文献   

5.
亓鲁光从脾肾阳虚论治消渴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作为消渴基本病机一直沿用至今,治疗上多采用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之法。吾师亓鲁光教授在临床上发现消渴属阳虚证候者亦不少见,对此类病例采用温补脾肾之阳的方法,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辨消渴病机 驳阴虚燥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渴病是津液代谢异常的疾病,近代医家多认为其病机为阴虚燥热,但临床实际并非如此,特别是在消渴发病的早期,消渴病机实质为水寒土湿,中气郁结,脾陷胃逆,乙木不升,甲木不降,水泄于下,火炎于上.  相似文献   

7.
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总体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历代医家多从肺、脾、胃、肾论治,至明清时期,明确提出从肝论治消渴,完善了消渴的辨治体系,丰富了消渴的理论框架,拓宽了消渴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在现代中医称之为“消渴肾病”,因其多继发于消渴,存在阴虚燥热,津液耗伤的病机基础,为清热法的应用提供了条件。“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糖尿病肾病因其燥热、津伤等病机基础,会兼夹产生不同程度风邪,并往往并发症较多。王暴魁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性本虚标实,消渴热盛,热盛生风是本病的病机核心,治疗以清热祛风为大法,自拟消渴肾方治疗,临床证实疗效显著,丰富了本病的辨证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病机研究进展马成福(长春中医学院130021)关键词糖尿病,病机研究,综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综观中医对消渴病机的研究,大多以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特点,但用之于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近10年来许多医家对消渴之病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六气圆运动角度论述消渴病证治,认为消渴基本病机为水寒土湿木郁,早期表现为阳气向外耗散过程,以燥热为主,晚期则见风火相合兼精虚,阴阳两虚,治疗上总以温水运土达木,但不同阶段也有侧重,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自古以来一直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主要病机。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认为消渴的病机为心肺阴虚燥热或中焦内热,并立白虎加人参汤为治消渴的主方。《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指出消渴的病机为阴虚阳亢,且上中下焦相互影响,治疗上以滋阴润燥为主。《儒门事亲.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以“三多一少”为主症,病机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然亦有为“阳虚”所致者。脾肾阳虚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在治疗上多重视温阳之法,现代临床运用温阳法治疗糖尿病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糖尿病的治疗不应拘泥于滋阴清热之法,当四诊合参,把握疾病本质病机,区分阴虚内热还是脾肾阳虚,随证应用,方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六经津液辨证论治消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渴又名消瘅、三消、消,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特征,类似于西医学的糖尿病。传统上,中医多以“三消”论治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病机多主为阴虚燥热。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消渴的病机、辨证方法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有从脾论治者,有从肾论治者,有重  相似文献   

14.
真武汤治疗糖尿病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武汤治疗糖尿病26例临床观察石家庄市井陉一矿医院武海亭(050100)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临床上以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如膏如脂,形体消瘦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古代文献有关消渴的论述甚丰,其病机多以阴虚燥热立论,以致于滋阴清热成为治...  相似文献   

15.
从痰瘀论治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7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对病机的传统认识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脾肾阴虚,肺胃燥热.治疗上侧重滋补肾阴,清肺胃燥热.  相似文献   

16.
补肾阳法治疗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丹慧 《河南中医》1998,18(5):314-314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消渴的病机,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因此,在治疗上,强调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以滋阴益气清热为治疗大法,多使用人参、天花粉、生地黄、黄芪、山药、五味子、玉竹等益气养阴清热的...  相似文献   

17.
“脾肾相关”理论是以阐述脾肾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关证治方药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说,是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渴肾病是消渴病后期常见并发症,其基本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为本,湿痰瘀毒为标,故治疗上以补益脾肾为治疗总则,并根据脾肾亏虚程度及标实不同进行辨证论治。现基于“脾肾相关”理论剖析消渴肾病病因病机,探讨从脾肾论治消渴肾病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浅谈温阳法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红军  曹清慧  高桂君 《河北中医》2010,32(12):1811-1812
<正>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认为,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燥热是消渴的基本病机[1],治疗多采取滋阴清热之法。然而阳虚所致消渴亦不少见,古今文献对此也有相关的论述。1历代医家对阳虚消渴病因病机的认识唐.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云"消渴者,原发其动,此  相似文献   

19.
消渴痹证继发于消渴病,传统理论一直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核心病机。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消渴痹证发病主要以高血糖状态引起的机体代谢紊乱导致神经损伤为主,而高血糖状态属于中医学新兴概念之"糖毒"。中医学认为脾不散精,则糖毒内生,伏于体内,为病多端;通过助脾散精可引邪正化,疏通营卫可透邪于表,从而防治消渴痹证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临床以口渴、多饮、多尿、高血脂、肥胖、高血糖、尿糖等为特点。在古代,中医从临床症状上分上、中、下三消,对其病机总结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1]。但现今临床不论是病因病机与发病,还是临床表现,甚至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