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1975-1976
目的对外痔弧形切除缝合加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外痔弧形切除缝合加PPH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率、治疗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水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4.4%,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外痔弧形切除缝合加PPH治疗环状混合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了治愈效率,减轻了患者负担和术后疼痛,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及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外痔剥离加内痔结扎术)和观察组(38例,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结扎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7 d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h,两组ACTH、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Wexner评分均降低,GQOL-74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且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效果好,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经典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实验组采用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肛门光洁度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部治愈;实验组术后24小时出血量(20±5)ml,对照组(60±12)ml;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12±1.5)天,对照组(17±2.5)天。术后1个月随访,实验组肿物突起需要再次修剪1例(1.5%),对照组3例(4.6%);实验组肿物突起不影响生活不需要修剪4例(6.25%),对照组7例(10.9%);实验组总体残留肿物率7.8%,对照组15.6%。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痔剥离缝合内痔结扎术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4.
抽选90例混合痔患者并编号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术和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疼痛程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53.33%(24/45)和97.78%(44/45),复发率为6.67%(3/4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11%(14/45)、84.44%(38/45)、15.56%(7/45)(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5.1±1.3分,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术适合治疗混合痔,可降低疼痛感,提升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4例混合痔患者,采用SAS统计学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混合痔患者术后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康复情况和肛门功能。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肛门控便、感觉和闭合各项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外痔剥离加内痔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能显著提高治愈率,且患者术后出血量少,排便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疼痛护理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8月收治的混合痔手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循证疼痛护理联合常规疼痛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并随访4周。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24 h、48 h水肿情况,术后1 d、出院时创面评分,护理前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最高疼痛评分、首次换药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便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水肿评分较术后24 h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创面评分较术后1 d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血浆FIB、D-D、vWF水平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病房环境、操作水平、护患沟通、患者感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应用循证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凝血障碍,缓解手术部位疼痛,减轻创面水肿,促进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痔剥离皮瓣整形结合内痔悬吊术对Ⅱ~Ⅳ期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Ⅱ~Ⅳ期混合痔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外痔切除内痔缝扎术联合肛肠治疗仪治疗,研究组采用外痔剥离皮瓣整形术结合内痔悬吊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7天检测患者应激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创面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7天应激相关指标的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3、7天应激相关指标的水平均降低;术后术中失血量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腐肉脱落时间缩短,术后7天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创面缩小率、术后1个月总有效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痔剥离皮瓣整形结合内痔悬吊术治疗Ⅱ~Ⅳ期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采用内痔结扎复位外痔整形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100例(治疗组),并以传统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治疗100例作比较(对照组)。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0%;平均愈合时间治疗组为(19.50±3.72)d,对照组为(27.72±3.43)d;肛管狭窄发生率治疗组为4.0%,对照组18.0%;影响直肠肛门反射而使其减弱或消失的百分率,治疗组为16.0%,对照组为55.0%;肛管静息压降低的百分率,治疗组为14.0%,对照组为20.0%。经统计学处理,2组各方面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内痔结扎复位外痔整形缝合治疗,提高了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循证疼痛护理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混合痔,选例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分组: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常规疼痛护理予以对照组患者,将循证疼痛护理联合常规疼痛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两组者均护理至出院,并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24 h、术后48 h水肿情况,术后1 d、出院时创面评分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最高疼痛评分、首次换药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排便及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48 h与术后24 h比,两组水肿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出院与术后1 d比,两组创面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护理后与护理前比,两组患者血浆Fbg、D-D、vW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病房环境、操作水平、护患沟通、患者感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混合痔术后患者应用循证疼痛护理能够改善凝血障碍,缓解手术部位疼痛,减轻创面水肿,促进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Mitchell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外痔皮肤处用CO2激光作弧形切口,如为内痔单独结扎,如为混合痔CO2激光切割外痔处皮肤后一并结扎,术后配合中医中药理疗,观察创面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改良Mitchell手术简便,创伤小,术后其创面基本上为闭合创面,无明显疼痛,无出血,术后无肛门狭窄、直肠黏膜外翻及肛门失禁等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结论改良Mitchell术运用于混合痔、环状混合痔,无疼痛,无出血,术后创面闭合,愈合时间短,是治疗混合痔、环状混合痔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Ⅱ~Ⅲ度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6例Ⅱ~Ⅲ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术后恢复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肛门水肿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周患者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肛门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肛门渗血、肛门肿痛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痔疮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套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Ⅱ~Ⅲ度内痔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改善症状,并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痔核剥离皮瓣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符合有明显手术指证而无手术禁忌证的环状混合痔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痔核剥离皮瓣缝合术;对照组31例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肛门狭窄、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肛管弹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痔核剥离皮瓣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疗效好、治疗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疗程短等优点,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肛垫和肛管皮肤,有效地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50-2051
研究并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实施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对混合痔患者实施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相比于传统手术,其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治的136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研究组实施自动痔疮套扎内痔套扎联合外痔翼形切除缝合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肛门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肛管舒张压、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与研究组相比均更低,而最长收缩时间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47%)显著低于研究组(97.06%),并发症发生率(29.41%)高于研究组(8.82%),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内痔套扎联合外痔翼形切除缝合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疗效更佳,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肛门功能,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PPH联合外痔切除术)与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每组各4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2 h内出血、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溢液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肛门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溢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湿润烧伤膏换药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从而肯定湿润烧伤膏在混合痔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术后用湿润烧伤膏换药,对照组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观察2组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具有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CPT联合内痔分段结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高频电容场联合内痔分段结扎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围手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疼痛、渗液、肛缘水肿及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痔核脱落时间等方面,高频电容场联合内痔分段结扎术组明显优于高频电容场组。结论高频电容场联合内痔分段结扎术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手术安全、手术治愈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疗程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702-1703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我院肛肠科收治1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以外痔切除术+内痔套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及98%,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显著,可逐渐取代外痔切除术+内痔套扎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李全  张曦文  曾晓梅 《华西医学》2009,(9):2395-2397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术)+外痔切除和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48例III,IV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PPH术+外痔切除术和单纯外剥内扎术予以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观察,表明PPH术+外痔切除具有明显优势。结论:PPH术+外痔切除术仍能保持单纯PPH优势,克服其不足之处,较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