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试论《金匮要略》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的中医传统防治观点可整理归纳为4层涵义:防病未然,调摄固本;欲病救萌,防微杜渐;既病防变,治在证先;瘥后防复,重视调理。并以此为据浅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田玲  孙伟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7):108-110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既病阶段,防止疾病传变;病愈之后,防止疾病复发。本文从"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为中医药预防医学提供一定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论》全书,是张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这既是对《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为后世医家在防病治病方面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思想历史久远,源远流长,是重要的中医理论基础之一。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肛周脓肿防治之中。肛周脓肿未发,远离诱因。肛周脓肿已发,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传变。肛周脓肿已愈,应增强体质,提高正气,保持健康体质。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其早期防治意义重大。依据《黄帝内经》中"治未病"思想,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来阐述"治未病"思想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指导意义。突出治疗支气管哮喘以"预防为先"的中医"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6.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约占门诊病例85%。遵循中医"治未病"思想和脾胃学理论,该病防治重点在贯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思路,辨证施予补脾、运脾、醒脾之法。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早期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阐述其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指导意义,突出治疗哮喘以“预防为先”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疾病康复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理论含三种境界,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在疾病的康复阶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疾病不仅要治,还要促进康复,防止复发或发展,中医"治未病"强调慢病康复的治疗,并有特殊优势。中医"治未病"理论广泛应用于慢病康复,并初见成效。"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对疾病康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方面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防治。如"未病先防"中强调"无病而防"及"因病而防"。"既病防变"中强调慢性前列腺炎的传变、用药规律及中医药辨证论治。"瘥后防复"中强调日常防护及康复治疗等,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本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  相似文献   

11.
褚玉霞 《河南中医》2012,32(1):24-26
治疗崩漏宜通因通用,祛瘀止血;但血止不是目的,血止之后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防止复发才是关键,应予复旧治疗,复旧之时,当审证求因,与"澄源"并施;应根据月经周期阴阳消长的变化,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治疗崩漏宜通因通用,祛瘀止血;但血止不是目的,血止之后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防止复发才是关键,应予复旧治疗,复旧之时,当审证求因,与“澄源”并施;应根据月经周期阴阳消长的变化,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针刺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鼠β—EP与DynAl—1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镇痛机制的影响。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监测各组大鼠垂体、下丘脑及异位内膜的p—内啡肽(β-EP)和强啡肽(DynAl—13)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β-EP及DynAl—1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针利治疗组其β-EP及DynAI—13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提高中枢及异位内膜组织中β-EP和DynAl—13的含量而达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常智 《黑龙江中医药》2005,(3):63-64,F00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中医认为,非典型肺炎是种外感病证,属于瘟病的范畴,是湿热毒邪从口鼻或肌表侵犯人体而引起的急性热病,其基本病机为邪毒壅肺、湿痰瘀阻.肺气郁闭、气阴亏虚。治疗非典型肺炎应从扶正与祛邪两大方面着手,根据人体的体质、病理、症状表现综合辨证、整体治疗。非典型肺炎的辨证可分为六型,即邪犯肺卫(本证多为初起);邪阻少阳(邪在半表半里,邪热偏蛊者);疲毒壅肺(多见于进展期);肺闭喘憋(多见于进展期及重症SARS);内闭外脱(见于重症SARS);气阴亏虚、痰瘀阻络(多见于恢复期)。此外,利用孙思邈的辟温法,可起到预防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及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健脾降浊方治疗组(n=60)、血脂康对照组(n=30)两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血脂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降浊方能有效地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有相当好的调脂作用,初步证明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姜琳  陈生  陈红  王彤  陈文伯 《北京中医药》2006,25(8):466-469
不育症是男科门诊的主要病种之一.我们师从陈文伯主任医师多年,现总结其从肾论治男性不育症方法13种,以求有益于同道.  相似文献   

17.
从脾论治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可行性。方法 将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健脾降浊方治疗组(n=60)、血脂康对照组(n=30)两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血脂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脾降浊方能有效地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有相当好的调脂作用,初步证明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不育症是男科门诊的主要病种之一。我们师从陈文伯主任医师多年,现总结其从肾论治男性不育症方法13种,以求有益于同道。1 病因病机 陈文伯老师认为男性不育症是男性因精气不足而丧失生育能力的一种病证。该病多因精少、精弱、精清、精薄、精稠、精寒、精滞、精瘀、精异、精凝;或阳痿不举,举而不坚;或流而不射;或梦遗精滑;或火盛阳极;或鸡精艰嗣;或精室湿热;或睾不入室;  相似文献   

19.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按摩及经络电冲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73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5%,治愈率为91.25%;对照组痊愈43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71.6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6.21,P<0.05).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医学科分化之进展,治则渐成一独立之学科,其标志为多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以下简称"中基教材")均专列治则一节,1986年曾召开全国首届治则会议。而其学科分化尚未完善,其中仍有重要问题尚待解决,如多版中基教材之中,仍不能明确区别治则与治法,治则之下少论治则而多述治法。本文试就从构成角度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