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低剂量联合迭代算法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首次检查均应用常规剂量扫描(120 kV,400 mAs),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FBP)薄层重组,保守治疗后结石未排出.复查CT应用低剂量扫描随机分为3组(A组:120 kV,200 mAs;B组:120 kV,150 mAs;C组:120 kV,100 mAs)后分别行6级迭代算法薄层重组.由2名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并对图像质量做主观评分,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辐射有效剂量(ED);测量图像的客观噪声值,计算信噪比,测量结石CT值及最大长径,记录结石检出数.结果 常规组:CTDIvol(23.51±0.79) mGy,DLP(1166.38±52.78)mGy·cm,ED(17.50±0.79)mSv;A组:CTDIvol(11.78±0.38) mGy,DLP(584.68±25.47) mGy· cm,ED(8.77±0.38) mSv;B组:CTDIvol(8.34±0.13)mGy,DLP(462.87±24.76) mGy· em,ED(6.94±0.37)mSv;C组:CTDIvol(5.47±0.21) mGy,DLP(268.20±19.03)mGy·cm,ED(4.02±0.29) mSv;各组低剂量迭代算法重组的iDose l ~6图像结石检出数、结石CT值及大小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剂量迭代算法重组的iDose4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及iDose 4—6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剂量迭代算法重建的iDose6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剂量迭代算法重建的iDose l~6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算法诊断输尿管结石是可行的,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减低辐射剂量.管电压120 kV情况下,在iDose6水平管电流150mAs为最低临界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低kV和CARE Dose 4D管电流调节技术对降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辐射剂量的价值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临床拟诊主动脉夹层的53例患者行双源CT主动脉成像检查。并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7例。扫描管电压为120 kV;B组:18例。扫描管电压为120 kV和CARE Dose 4D技术;C组:18例。扫描管电压为100 kV和CARE Dose 4D技术;3组其他扫描参数和重组参数均相同。测量气管分叉层面和肝门层面主动脉的CT强化值及图像噪声(SD),并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比较A组和B组、B组和C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扫描长度。结果 A、B、C 3组图像质量评分依次为2.94±0.24、2.89±0.32、2.94±0.23。A、B、C 3组CTDIvol分别为(7.2±1.8)mGy、(6.1±1.4)mGy、(3.7±1.0)mGy;ED分别为(6.0±0.4)mSv、(5.0±1.0)mSv、(3.2±0.9)mSv;S...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婴幼儿胸部低仟伏值CT扫描与常规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降低仟伏值低剂量扫描应用于婴幼儿胸部检查的可行性。方法:体模测试:用120和90kV条件扫描体模的空间分辨力插件,选择相同位置的4帧图像测量平均空间分辨力;再用相同的方法扫描体模的水层,测量每组4帧图像的平均CT值标准差,作2组的噪声水平比较。病例扫描:选择胸部检查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2组分别用常规剂量(120kV,80mAs)和低剂量(90kV,80mAs)扫描,层厚5mm。比较不同剂量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比较2组图像降主动脉处的噪声值;并由2位医师按优、合格、不合格的等级盲法评价2组图像质量。结果:90kV扫描的CTDIvol为2.3mGy,DLP为26.4mGy·cm,与常规剂量的比值为43.4%和43.1%。低剂量图像的噪声水平(H=0.66%)较常规组(H=0.44%)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P<0.001)。虽然低剂量组的优质图像所占比率有所降低,但不存在不合格图像,所有低剂量图像都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结论:90kV可以作为多层螺旋CT婴幼儿日常胸部检查的扫描条件。  相似文献   

4.
CT管电压对鼻窦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管电压在鼻窦扫描中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离体头颅标本,在逐层扫描方式下,分别选择5种不同的管电压(70、80、100、120、140 kV),对鼻窦区域进行扫描。噪声指数(NI)厂家默认为9,自动管电流调制,Smart mA设置为对应管电压下的最大范围。探测器宽度为120 mm。进行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层厚均为0.625 mm。按照临床实践的基线重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层厚2 mm。在横断面的中心层面上,选择相应的兴趣区测量CT值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同时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图像品质因子(FOM)。两名放射诊断医师和1名主管技师采用双盲法对实验所得图像进行主观评价,5分制标准计分。结果实验所得影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在骨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100和80 kV的CNR分别为66.98、64.75,高于管电压为70、120、140 kV的CNR值(51.61、61.56、57.76)。CTDIvol最大值为34.11 mGy(140 kV),最小值为17.45 mGy(70 kV)。管电压100 kV时的FOM值为152.26。在软组织算法重建下,管电压为80 kV的CNR为195.62,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39.46、154.49、148.06、155.58)。管电压80 kV时的FOM值为1273.56,显著高于管电压为70、100、120、140 kV组(1114.56、809.98、735.63、709.62)。结论CT头颅标本鼻窦逐层扫描中,临床怀疑骨质病变时,优先选择骨算法100 kV;临床怀疑软组织病变时,优先选择软组织算法80 kV时,所得的图像质量最佳且受检者辐射剂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管电流联合 SAFIRE 重建的双能量 CT 扫描在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经病理证实的50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的患者,进行常规 CT 平扫及双能量动脉期扫描,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管电压分别为100 kV 和 Sn140 kV,管电流分别为117 mAs 和109 mAs,图像重建采用 SAFIRE 迭代重建技术,值选3;对照组管电压分别为100 kV 和 Sn140 kV,管电流分别为189 mAs 和165 mAs,1.0 cm,图像重建算法采用滤波反投影(FBP)技术,其余参数均相同。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双盲法评分,利用 Kappa 检验比较观察者间评分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2组患者平均 CT 值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2组噪声及信噪比(SNR)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 分别为4.705、4.403,P 分别为0.0008、0.0007);2组对比噪声比(CNR)无统计学差异(P >0.05);2组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720)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vol)为(10.801±0.594)mGy,剂量长度乘积(DLP)为(270.317±5.439)mGy·cm,有效辐射剂量(ED)为(1.594±0.031)mSv,对照组 CTDIvol 为(18.870±0.356)mGy, DLP 为(464.560±1.577)mGy·cm,ED 为(2.741±0.009)mSv,实验组 ED 较对照组降低约41.8%,且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双能量扫描中,低管电流联合 SAFIRE 迭代重建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层CT低剂量扫描在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应用64层CT对100例胸厚为22~23cm疑似胸主动脉疾病的患者分成5组进行胸主动脉CTA扫描,扫描范围为250~300mm,扫描条件为机器默认的120kV、350mAs,然后固定120kV,用300mAs、250mAs、200mAs及150mAs对其它四组患者进行扫描,记录不同mAs的CTDIvol及DLP,并转换为有效剂量ED。2位影像学家对上述图像进行SNR、CNR及主观评价。结果 将120kV、350mAs及300mAs、250mAs、200mAs及150mAs扫描产生的图像传至机器工作站进行SNR及CNR计算,其值分别为:4.81、4.02、2.59、1.73、1.57和3.81、3.27、1.86、0.92、0.94。2位影像学家对120kV下350~150mAs主观评价分值分别为:4.61±0.72,4.48±0.30,4.52±0.28,4.28±0.36,3.65±0.38;其CTDIvol、DLP分别为:10.08mGy、8.73mGy、7.14mGy、5.68mGy、4.21mGy和352.8mGy、309.32mGy、255.46mGy、203.8mGy、171.08mGy,将DLP转换为ED为5.29mSv、4.64mSv、3.83mSv、3.06mSv、2.57mSv。对上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00mAs和350mAs、300mAs、250mAs产生的影像质量没有明显差异,但200mAs的CTDIvol、DLP及ED较350mAs分别低43.7%、42.2%及43.7%。结论 胸厚为22~23cm的患者进行胸主动脉CTA扫描推荐mAs为200mAs。对于体型较小(肌肉较少)或有肺气肿等疾病可以选用150mAs及以下条件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层CT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结合低电压在幼儿胸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行64层CT ATCM胸部扫描的幼儿(≤2岁)48例,其中A组(管电压100 kV)30例,B组(管电压80kV) 18例;并与既往采用固定管电流条件下的低剂量扫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C组(100 kV/60 mAs)30例;其余扫描参数一致.记录每次扫描的平均管电流(mAs)、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值(DLP),计算出有效剂量(ED)及剂量减低比值(DR),并比较3组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 A组CTDIvol为(1.11±0.19)mGy,B组CTDIvol为(0.99 ±0.11)mGy,C组CTDIvol为(2.38±0.00) mGy;3组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相对C组DR约51.07%,B组相对C组DR降低约58.20%.3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结论 低电压联合ATCM技术在幼儿胸部扫描中可以广泛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扫描方案下泌尿系统正常人群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40名行64层MSCTU且最终证实无泌尿系统疾患的正常人群影像资料,CT扫描包括四期图像(平扫期、皮质期、髓质期、5分钟延迟期),延迟扫描分2组(120 kV组和100 kV组),每组20名,均采用CARE Dose 4D技术,参照管电流175 mAs.将2组延迟期图像的辐射剂量[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和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5分法图像质量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0 kV组和100 kV组泌尿系统延迟期图像CTDIvol分别为(7.04±1.07) mGy和(4.60±0.66)mGy,DLP分别为(308.80±60.00) mGy·om和(201.80 ±34.86)mGy·cm,ED分别为(4.63 ±0.90)mSy和(3.03 ±0.52)mSv,两组比较,在100 kV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0 kV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而图像质量SNR分别为(102.34 ±29.66)和(109.87±33.21),CNR分别为(94.51 ±28.42)和(103.33±32.91),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93 ±0.73)和(3.90±0.58),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U延迟期采用100 kV结合CARE Dose 4D技术能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儿童颞骨双源CT扫描中,低管电压、低管电流及正弦确定迭代重建(SAFIRE)技术降低辐射量的能力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颞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儿童,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120 kV,180 mAs,滤波反投影重建)及低剂量组B组(120 kV,110 mAs,SAFIRE技术)、C组(100 kV,110 mAs,SAFIRE技术)、D组(100 kV,80 mAs,SAFIRE技术),每组30例.统计比较4组的平均CT值、噪声、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图像质量评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组间方差分析,4组平均CT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1.02,P>0.05);噪声、CNR、SNR、DLP、ED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 43.57、55.60、16.50、406.15、50.80、154.07,P均<0.05).与A组相比,B、C、D组噪声分别降低36.9%、26.0%、16.3%;DLP分别降低39.5%%、60.9%、71.6%;ED分别降低25.5%、50.6%、65.6%.结论:应用低管电压(100 kV)、低管电流(80 mAs)及迭代重建技术进行儿童颞骨HRCT扫描,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质量前提下,可有效降低辐射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肺支气管低电压扫描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参数.方法 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机,对120例中等体型具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分组进行肺部不同电压CT扫描,电压分别设为80kV、100kV、120kV,Ⅰ组为固定100mA组,Ⅱ组以不同电压扫描的同时启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参考管电流分别提高到为180mAs、130mAs、100mAs,其他参数均相同,在工作站对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后作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各组对支气管级别、最小支气管管径显示、支气管边界清晰度及密度分辨力均未见明显差别;80kV组噪声略高于其他两组,100kV组与120kV组噪声未见显著性差异,而CTDI其中80kV组较120kV组降低了65.53%,100kV组较120kV组降低了33.08%,剂量补偿后图像噪声略有改善.结论 与常规管电压120 kV扫描方案相比,采用低管电压80 kV及100 kV,适当给予管电流补偿,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在多层螺旋CT肺支气管成像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模式下行头颈部和胸部CT扫描时,管电压的改变对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下,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自动管电流模式下,管电压分别手动选择70、80、100、120和140 kV,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进行常规CT扫描。每种管电压下定位像扫描3次,再进行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计算定位像和螺旋扫描的累积值。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计算CTDIvol累积值。最后通过计算品质因数(FOM),找到最优化的管电压值。结果 自动管电流和自动管电压模式时,头颈部自动选择120 kV和108 mAs,胸部自动选择80 kV和167 mAs。自动管电流模式时,手动选择7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779和4.070 mGy),140 kV时眼晶状体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2.571和25.670 mGy)。7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小(分别为0.698和0.900 mGy),140 kV时乳腺辐射剂量和CTDIvol值最大(分别为3.452和7.400 mGy)。CNR值在眼眶和C5椎体上缘层面分别为51.30~118.36和80.78~173.12,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分别为50.15~129.58和49.63~115.40。FOM因子在眼眶层面80 kV最大,在C5椎体上缘层面120 kV最大,在肺尖和气管分叉层面都是70 kV最大。头颈部模体最佳管电压:眼眶层面手动100 kV,颈部层面自动管电压模式(120 kV)。胸部模体最佳管电压:手动100 kV。结论 管电压的选择对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常规CT扫描,手动100 kV适合眼眶区域扫描,自动120 kV适合颈部区域扫描,手动100 kV适合胸部扫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头颈部CT扫描中,不同扫描模式对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 利用头颈部仿真模体和双源CT,分别使用固定扫描条件120 kV和200 mAs,以及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CARE Dose 4D)、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CARE kV)和部分角度扫描模式(X-CARE)的组合进行成像,分别为120 kV+200 mAs、120 kV+200 mAs+X-CARE、CARE Dose 4D+120 kV、CARE Dose 4D+120 kV+X-CARE、CARE Dose 4D+CARE kV、CARE Dose 4D+CARE kV+X-CARE 6种扫描模式。每次扫描均使用两片热释光剂量片(TLD)分别测量眼晶状体和甲状腺的剂量,两片TLD所测数值取均值。记录以上各种扫描时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眼晶状体层面和甲状腺层面影像的对比度噪声比(CNR)。结果 120 kV+200 mAs扫描时,眼晶状体和甲状腺的器官剂量分别为19.8和26.0 mGy,使用120 kV+200 mAs+X-CARE可降低剂量至13.3和22.2 mGy;与CARE Dose 4D+120 kV相比,CARE Dose 4D+CARE kV可使CTDIvol由13.1降至10.1 mGy,眼晶状体剂量和甲状腺剂量由20.8和23.7 mGy分别降至16.6和19.9 mGy,而使用CARE Dose 4D+CARE kV+X-CARE时,器官剂量又进一步分别降至6.3和11.0 mGy,但影像质量显著降低;与CARE Dose 4D+120 kV相比,使用CARE Dose 4D+120 kV+X-CARE,眼晶状体和甲状腺剂量分别由20.8和23.7 mGy降至9.6和15.1 mGy,同时CTDIvol由13.1 mGy降至9.3 mGy。使用CARE Dose 4D+CARE kV+X-CARE时,CTDIvol和器官剂量降至最低,但头颅和颈部CNR也降至最低。结论 颅脑扫描时CARE Dose 4D+120 kV+X-CARE模式、颈部扫描时CARE Dose 4D+CARE kV模式在保持影像质量较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当对影像质量要求不高时可选用CARE Dose 4D+CARE kV+X-CARE模式,从而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部CT定位像扫描参数(X射线管投照角度和管电压)的选择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规律,为临床实践中成像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不同扫描参数对成人胸部拟人模体进行定位像采集,X射线管投照角度(0°、90°和180°)、管电压(70、80、100、120和140 kV)和管电流(25 mA)共15种组合。根据所得定位像进行胸部螺旋扫描,扫描条件为Assist kV、Smart mA(设备允许最大范围)、探测器宽度80 mm,螺距0.992∶1,旋转时间0.5 s,扫描长度330 mm,层厚5 mm,噪声指数(NI)10,迭代指数(ASiR-V)前置为30%,后置50%。记录螺旋扫描管电压、4个层面(肺尖、气管分叉、乳腺水平和横膈顶部)管电流量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乳腺器官剂量。所得图像在气管分叉和横膈顶部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计算对比噪声比(CNR)。结果X射线管投照角度0°时,螺旋扫描管电压自动选择80 kV,定位像管电压改变对4个层面管电流量影响较小,变化范围0~2%(5/230)。X射线管投照角度90°和180°时,螺旋扫描管电压自动选择100 kV,定位像管电压改变对气管分叉层面管电流量影响较大,变化范围14%(29/210)~44%(93/210)。X射线管投照不同角度其CTDIv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乳腺器官剂量、气管分叉层面CNR和横膈顶部层面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27、24.727和10.630,P<0.05)。根据定位像管电压分组,CTDIvol、乳腺器官剂量和两个层面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扫描中,定位像参数中X射线管投照角度较管电压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部CT使用器官剂量调制(ODM)技术时,不同管电压对表浅辐射敏感器官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临床胸部CT扫描方案为基准,对胸部模体使用不同管电压(140、120、100和80 kV共4种,其中100 kV为系统推荐值)、在不开启ODM(ODM off)和从扫描起始层至乳腺区开启ODM(ODM part)时对胸部模体进行扫描,在右侧乳腺区域前方固定位置放置长杆电离室(点电离室位于乳腺区域的中心位置),每组参数重复扫描并测量剂量7次,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乳腺皮肤剂量测量值(D);重组冠状位5 mm层厚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沿z轴方向平均分为8部分,分别测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对不同ODM扫描方式和不同管电压下CTDIvolD,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8区域CNR,进行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管电压在140至80 kV变化时,CTDIvol依次降低,在80 kV时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579 5,P<0.05),140~100 kV时乳腺皮肤剂量测量值也依次降低,但管电压降至80 kV时,D反而升高,100 kV时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36,P<0.05)。与ODM off相比,使用ODM part时CTDIvol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732、81.961,P<0.05)。各种管电压下肺及软组织算法的图像CNR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09、11.261,P<0.05),两两比较140~100 kV时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kV时CNR显著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DM off相比,使用ODM part时肺及软组织算法图像CNR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实践中,在不低于系统推荐管电压100 kV时,可在保障图像质量前提下通过降低kV和在射线敏感器官区域联合使用ODM技术有效地降低乳腺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联合自动管电流(Care Dose 4D)技术在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3月行全腹CT检查的成年患者180例为回顾性研究对象,依据影像质量的参考毫安秒将患者分为3组,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每组60例患者,分别为250 mAs组、200 mAs组和150 mAs组,其余扫描参数和图像重建参数均相同。测量第二肝门层面肝实质的CT值及图像噪声(SD),对比3组患者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噪声(SD)、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结果 3组患者扫描的平扫期、动脉期及门脉期kV和mAs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25,P<0.05)。随着参考mAs的降低,3组患者选择低kV的频率逐渐增加。3组患者平扫、动脉及门脉期的CTDIvol、DLP、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1,P<0.05)。随着参考mAs的下降,辐射剂量逐渐下降,150 mAs组患者的CTDIvol、DLP、E最低。250 mAs组与200 mAs组三期图像的SNR、CNR及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61,P>0.05);250 mAs组与150 mAs组,平扫及动脉期图像的SNR及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8,P>0.05),门脉期图像的SNR及三期图像的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4,P<0.05);200 mAs组与150 mAs组平扫及动脉期图像的SNR、CNR及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5,P>0.05),门脉期图像的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63,P<0.05)。结论 Care kV联合Care Dose 4D技术,选择适当的影像质量参考毫安秒值能在有效控制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既保证图像质量,还可以有效地减低辐射剂量,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应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和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CARE kV)行头颈部和胸部CT螺旋扫描时,不同扫描中心对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联合ATCM和CARE kV技术,对头颈部和胸部模体行CT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选取眼球中心向上4 cm、眼球、眼球与外耳孔连线中点、外耳孔、外耳孔向下5 cm 5种不同的扫描中心(即不同检查床高度),胸部模体选取乳腺向上5 cm和4 cm、乳腺、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6种不同的扫描中心。每种扫描中心时定位像扫描3次,然后1次螺旋扫描。头颈部模体在眼眶中心及第5颈椎(C5)椎体上缘层面选取感兴趣区(ROI),胸部模体在肺尖及气管分叉层面选取ROI,测量记录对比噪声比(CNR)。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每次扫描时眼晶状体和乳腺的器官剂量。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 头颈部模体5种不同扫描中心时,眼晶状体累积辐射剂量最高在眼球与外耳孔连线中点为中心(8.851 mGy),CTDIvol最高在外耳孔向下5 cm为中心(15.850 mGy)。眼晶状体累积辐射剂量最低在外耳孔向下5 cm为中心(7.096 mGy),CTDIvol最低在眼球、眼球与外耳孔连线中点、外耳孔为中心(均为15.380 mGy)。胸部模体6种不同扫描中心时,乳腺累积辐射剂量最高在乳腺为中心(6.467 mGy),CTDIvol最高在腋前线为中心(4.120 mGy)。腋后线为中心上述值最低(分别为4.794和3.540 mGy)。头颈部模体眼眶中心层面、C5椎体上缘层面的CNR分别为87.22~108.88和136.13~175.57;胸部模体肺尖层面、气管分叉处层面的CNR分别为75.19~116.92和42.85~86.78。结论 CT扫描中心的选择对CT扫描部位的辐射剂量,特别是对射线敏感的组织和器官的辐射剂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肺部容积高分辨CT(volumetric high-resolution CT,VHRCT)的低剂量扫描方案,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20 kV和10~250 mAs对Catphan 500体模行VHRCT扫描,层厚0.625 mm,记录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噪声及扫描剂量,制定低剂量VHRCT的扫描方案;105例在本院行常规剂量VHRCT检查的肺弥漫病变患者,复诊时行低剂量VHRCT,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VHRCT对于肺弥漫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体模研究中,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0~250 mAs时,VHR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均为9 LP/cm;低于120 mAs时,随着管电流降低,VHRCT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下降而噪声增加.临床研究中,对于肺弥漫病变各种征象的显示,低剂量VHRCT(120 kV,120 mAs)与常规剂量VHRCT(120 kV,250 m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剂量较常规VHRCT降低52%.结论 采用120 kV和120 mAs行低剂量VHRCT,可以在保持图像的分辨能力及诊断价值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放射剂量,其取代常规剂量VHRCT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CT扫描条件下人工智能(AI)系统对胸部模体内实性结节检出效率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于仿真胸部拟人模体内各肺叶和肺段均匀放置不同CT值和直径的60颗不同形态的仿真结节。应用GE Revolution evo CT对胸部模体进行扫描, 通过调节管电压80、100、120和140 kV, 噪声指数(NI 10~40, 间隔2), 其他参数固定, 采集64组不同参数图像。在AI软件上记录仿真结节检出情况并计算检出率与误检率, 不同形态结节分别计算;记录每次扫描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不同管电压对类球形结节和不规则结节的检出率、误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噪声指数对类球形结节和不规则结节的检出率、误检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10.57、17.77、9.33, P<0.001)。不同管电压对CTDIvol、D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噪声指数对CTDIvol、D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9.87、60.92, P<0.001)。结节的检出率与噪声指数、CTDIvol、DL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医用直线加速器机载kV锥形束CT扫描过程中患者的有效剂量随扫描条件的变化。方法 用PTW TM30009电离室分别在T40017头模和T40016躯干模体中,改变XVI锥形束CT的管电压、毫安秒、准直器以及机架旋转范围等参数测量加权CT剂量指数,计算相应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结果 kV锥形束CT的加权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随管电压呈二次方变化,随毫安秒线性变化,与准直器以及机架旋转范围密切相关。临床常用条件下,kV锥形束CT单次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低于参考剂量水平。结论 锥形束CT扫描过程中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与扫描条件密切相关。锥形束CT扫描时,应该根据患者的解剖部位合理选择成像参数,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接受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