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扳法结合针刺髂腰肌治疗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由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下腰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扳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髂腰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扳法结合针刺髂腰肌治疗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下腰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特点和手法治疗的要点。方法对64例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根据骶髂关节错位的分型予不同手法调整,并予封闭术治疗,通过VAS、活动能力及改良M acnab标准来评定治疗疗效。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22.7个月),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结论根据骶髂关节错位分型予手法调整,辅以封闭术治疗腰椎术后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是一种简单、安全、目的性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党彦峰 《陕西中医》2012,33(4):440-441
目的:观察屈髋屈膝旋转扳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屈髋屈膝旋转扳法治疗本病30例,观察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校正骶髂关节半脱位完全,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腰-骶手法调整与腰椎斜扳法、骶髂关节手法调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腰椎斜扳组、骶髂关节调整组、腰-骶手法调整组各30例,先用常规推拿手法放松腰骶部肌肉,再分别用腰椎斜扳法、骶髂关节调整手法、骶髂关节调整结合腰椎斜扳法;均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加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的疗效,证明其有效性。方法:将龙海市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骶髂关节错缝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按摩加骶髂关节改良斜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口服芬必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说明治疗组改善症状方面有显著效果,缓解疼痛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推拿按摩加骶髂关节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疗效较明显,能较好地缓解疼痛,方法简单、疗效持久,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质针导热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予银质针导热治疗+手法复位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JOA)治疗改善率和髂后上棘内上缘压痛阈值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JOA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髂后上棘内上缘压痛阈值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比常规疗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经筋推拿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筋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20 min,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ODI及JOA评分;并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后进行随访,对两组进行远期疗效及复发率、愈显率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VAS、ODI均有明显减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JOA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及远期总有效率、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筋推拿手法能纠正骶髂关节紊乱,缓解疼痛,改善骶髂关节功能,且复发率低,疗效可靠,较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将64例骶髂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组则在常规针刺基础上配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隔天1次,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其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骶髂关节错缝症是指由于外力作用使骶髂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微小改变,从而使骶髂关节生物力学失去平衡,并且伴有疼痛和功能障碍。笔者使用沈国权教授改良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33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法安全可靠,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邵氏点针刺加斜扳法、华佗夹脊针刺加斜扳法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邵氏点针刺加斜扳法、华佗夹脊针刺加斜扳法治疗,每组35例.结果:治疗后邵氏点针刺加斜扳法组疗效较优,且短病程较长病程疗效优.结论:运用神经定位取穴的邵氏点针刺加斜扳法治疗病程较短的脊神经后支源性下腰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拔伸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5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18岁~71岁,平均41.5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1d;单侧30例,双侧5例;有明确腰部扭伤者29例,因感受寒湿后加重者5例,无明显诱因者1例。均采用拔伸复位手法治疗,每周2次,疗程1~6次,平均3次。按照中医药行业标准中骶髂关节损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3个月。按疗效评价标准,痊愈27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治愈率为73%,未见手法治疗不良反应。结论:拔伸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急性骶髂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骶髂关节错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整复手法进行治疗。于本组60例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关节疼痛变化情况,同时进行端坐正穿袜试验。并根据关节疼痛、端坐正穿袜实验评级标准对临床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60例患者的痊愈率为33.33%;显效率为25%;有效率为33.33%;无效率为8.34%;总有效率为91.66%。结论:手法治疗急性骶髂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蒋氏正骨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骶髂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蒋氏正骨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对治疗前后JOA、ODI评分和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JOA、ODI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蒋氏正骨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廉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白芍总甙加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33例)用甲氨喋呤加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包括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扩胸度、Schober试验、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表(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表(BASFI)]、血沉、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X线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除腰背痛指数、外周关节痛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白芍总甙联合柳氮黄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治疗骶髂关节后下错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4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90例骶髂关节后下错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每组各30例。3组在关节整复前均采用传统推拿手法进行基础治疗以放松肌肉,随后观察组采用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对照A组采用传统复位手法,对照B组采用美式整脊矫正法。所有基础治疗均1次/d,手法矫正为1次/2 d,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腰椎JOA评分和骨盆两侧髂嵴高度差的变化,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4/30),明显高于对照A组的70%(21/30)和对照B组的60%(18/30)。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和两侧髂嵴高度差均明显下降,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在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和两侧髂嵴高度差均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且JOA评分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结论:对于骶髂关节后下错位患者,髂后上棘微调矫正法能明显缓解患者骶髂关节疼痛,改善机体日常功能,提高腰椎活动程度,其临床疗效和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传统复位手法和美式整脊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骶髂关节错位的分型和力学原理,采取不同的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骨盆带外固定,并予深部热疗。结果:23例患者中,疗效优19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手法复位联合深部热疗能有效治疗骶髂关节错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注射联合金骨莲胶囊治疗骶髂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骶髂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采用骶髂关节注射配合口服金骨莲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骶髂关节注射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疼痛分级指数(PRI)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疼痛分级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骶髂关节注射联合金骨莲胶囊是治疗骶髂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曾南柱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73-73,75
目的:观察在基层医院采用中医复位手法骨盆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骨盆旋转复位法治疗42例骶髂关节错位。结果:42例患者中,经手法复位痊愈37例,占88.1%;显效者5例,占11.9%,无效者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骨盆旋转复位法是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有效方法,有实用、速效,操作简单,病人无痛苦,复发率低,无后遗症等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蜂针配合电温针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长期疗效。方法将由骶髂关节CT片确诊分级为Ⅰ期且HLA-B27阳性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蜂针配合电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温针治疗,并作持续5年的跟踪性治疗随访以观察疼痛反复频度及骶髂关节病变分级进展和脊柱强直程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作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组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稳定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蜂针配合电温针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不仅有缓解疼痛的疗效,且能在较长时间内抑制骶髂关节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