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修复胫前窄长创面的一种手术方法。通过对24例成人小腿隐动脉、腓浅动脉以及大隐静脉的解剖学观测,设计了位于创面两侧分别含隐动脉及腓浅血管的双蒂皮瓣用于修复窄而长的胫前创面,取得满意效果。1995年3月~1998年2月已修复该类创面1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小腿外形美观。随访3个月到2年,胫骨骨折病人均于4个月获骨性愈合,皮瓣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
小腿骨和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85年12月~1997年12月,我们采用皮瓣、肌皮瓣和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骨和软组织缺损50例,皮瓣、肌皮瓣和骨皮瓣完全成活45例,2例部分皮肤坏死经创面植皮伤愈,47例骨折愈合、功能恢复,3例皮瓣坏死行截肢,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9例,女11...  相似文献   

3.
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伴骨髓炎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目的:对治疗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伴骨髓炎方法的探讨与评价。方法:自1985年以来,应用6种不同部位的皮瓣、肌皮瓣转移或移植,对23例患者进行了手术修复。患者年龄19~58岁,创面未愈合时间5个月~30年,皮瓣肌皮瓣面积6cm×5cm-32cm×12cm。结果:23例中20例,术后创面Ⅰ期愈合,3例经术后2个月、3个月及半年换药愈合。经术后9个月~10年随访,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不同部位及面积,选择合适的皮瓣或肌皮瓣,可一次性修复久治不愈的软组织缺损、骨外露伴骨髓炎。将小腿内侧皮瓣中的隐神经与腓肠神经吻合,可解决皮瓣转移修复足跟术后的感觉丧失。  相似文献   

4.
前臂及手严重毁损早期功能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1992年12月-1995年2月收治8例按传统概念需截肢的前臂及手部严重毁损伤施行的早期功能重建术。按毁损位及程度采用:(1)前臂毁损段修整,残掌残指异位中段再植;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小腿外侧联合皮瓣再造拇指及修复创面;(2)残指异位再植,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再造拇、手指及修复创面;(3)断掌损无法再植,用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再造拇指于第1腕掌关节,皮瓣修复创面,并行第2掌骨示指化。随  相似文献   

5.
组织瓣修复小腿足部骨外露创面路新民,郝淑珍我院1988年5月~1993年4月,采用带蒂皮瓣、岛状皮瓣、肌皮瓣及游离皮瓣修复小腿与足部骨外露创面20例。男19例,女1例。年龄19~50岁。车祸伤7例,绞伤1例,砸伤12例。急诊2例,择期手术18例。创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三种不同的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健侧胫后血管束桥接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小腿内侧穿支皮瓣转移三种方法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37例。术后观察皮瓣的外观、创面愈合情况等。结果 37例皮瓣创面全部愈合。术后失访5例,32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皮瓣成活良好,质地柔软。1例因远端穿支损伤部分(约1/2)坏死,后经植皮处理创面愈合;3例皮瓣感染,其中2例经换药1周后愈合,另1例经断蒂后创面渐愈合。结论 三种不同方式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均可减少对供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皮瓣修复重度颏颈胸瘢痕挛缩孙家明,程国梁,周锐华,高善岭1985年~1993年8月,我们采用各种皮瓣修复重度颏颈胸瘢痕挛缩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40岁。天燃气爆炸烧伤36例,烫伤3例,电击伤1例。均于创面愈合后来院。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  相似文献   

8.
介绍1992年12月~1995年2月收治8例按传统概念需截肢的前臂及手部严重毁损伤施行的早期功能重建术。按毁损部位及程度采用:(1)前臂毁损段修整,残掌残指异位中段再植;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小腿外侧联合皮瓣再造拇指及修复创面;(2)残指异位再植,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再造拇、手指及修复创面:(3)断掌毁损无法再植,用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辩再造拇指于第1腕掌关节,皮瓣修复创面,并行第2掌骨示指化。随访6个月~2年,均恢复手的部分功能,回到工作岗位。我们认为对严重毁损手,只要条件许可,应尽量利用复合组织移植,急诊或早期施行异位再植及功能重建术。  相似文献   

9.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伤创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报道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功能需要,选择应用显微外科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36例,包括隐神经皮瓣5例,腓肠神经皮瓣9例,足背皮瓣3例.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3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11例,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5例. 结果 除2例皮瓣边缘表皮少许坏死经换药逐渐愈合外,其余病例创面均术后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功能正常.结论 根据创面缺损情况及部位选择应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预扩张的颈浅动脉皮瓣移位修复颈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减少颈浅动脉皮瓣移位修复颈部创面后的并发症,设计了预扩张皮瓣的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3月~1997年10月,对12例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先行颈浅动脉皮瓣供区预扩张术,二期行预扩张皮瓣移位修复颈部瘢痕切除后创面,其中颌颈粘连9例,下唇颌颈粘连3例。预扩张皮瓣最大为35cm×14cm,最小16cm×7cm。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3cm×2cm坏死,植皮后创面愈合。其余11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者颈部活动明显改善,颌颈角生理角度恢复,皮瓣色泽正常,外观不臃肿,未见继发挛缩。结论颈浅动脉皮瓣预扩张后移位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是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岛状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岛状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995年1月至2004年9月,对52例小腿及足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肌肌皮瓣。小腿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内踝上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等6种皮瓣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5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皮瓣下脓肿经切开引流愈合,3例皮瓣远端小面积局部坏死.经换药或再次手术移植皮片后创面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至4年,皮瓣成活良好,所修复的小腿及足恢复良好功能。结论岛状皮瓣和肌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应根据小腿及足部软组织情况、血管条件、创面部位,选择不同的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12.
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感染性缺损创面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目的 报道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感染性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5年8月-2002年8月,应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皮瓣肌皮瓣移植术,修复组织缺损并化脓性感染创面53例,其中皮瓣38例,肌皮瓣15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16例,带血管蒂岛状移植37例。结果 创口一期愈合44例,其中15例肌皮瓣移植者均一期愈合;二期愈合8例,皮瓣坏死l例。部分坏死3例,经换药后痊愈,其余皮瓣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感染性缺损创面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的即刻修复经验。方法 1996年4月~2006年4月,在遵循鼻亚单位组成的美学原则基础上,根据创面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情况,选择相应局部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后致鼻缺损428例。其中男273例,女155例;年龄12~78岁,中位年龄52岁。基底细胞癌146例,鳞状细胞癌83例,表皮囊肿54例,色素痣145例;恶性肿瘤临床分期0~Ⅰ期,病程1周~3个月。鼻尖51例,鼻翼102例,鼻背138例,鼻侧壁137例;其中跨鼻亚单位缺损83例。肿瘤切除后致鼻缺损0.6cm×0.6cm~3.0cm×4.0cm。皮瓣来源于额鼻皮瓣58例,双叶皮瓣67例,改良菱形皮瓣152例,鼻唇沟皮瓣118例,额正中皮瓣33例。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患者创面Ⅰ期愈合423例;3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2例患者切口轻度感染,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均未形成继发性缺损,创面Ⅰ期愈合。术后385例获随访1~60个月。鼻外形轮廓较好,修复组织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恶性肿瘤无复发。结论 遵循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局部皮瓣能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后中等以上创面,且色泽、质地、轮廓等均能达到较好匹配和协调,可获得满意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采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小面积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足踝部皮肤软组织小面积缺损,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功能需要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条件进行修复,其中采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13例,腓动脉穿支皮瓣8例,邻近筋膜组织瓣16例,趾动脉皮瓣5例,足背动脉皮瓣3例,足外侧皮瓣4例,足内侧皮瓣3例。结果除1例皮瓣边缘愈合不良通过换药逐渐愈合外,其余病例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功能正常。结论足踝部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应根据该处组织结构及功能要求,选择适当的皮瓣,术中仔细操作,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2月,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37例。足踝部感染创面先行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并用臭氧水冲洗,直至创面感染控制、肉芽新鲜实施皮瓣手术。结果术后29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2~18个月,皮瓣肤色正常,无瘢痕挛缩,受力处无溃破及窦道;6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逐渐愈合;2例皮瓣完全坏死,经游离股前外皮瓣移植创面愈合。结论清创、VSD联合臭氧水冲洗,二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老年足跟部皮肤癌肿切除后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2年7月,对15例老年足跟部皮肤癌切除后缺损创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5例皮瓣中,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1例皮瓣下积液,经换药、引流,加压包扎后愈合;其余13例皮瓣均一期愈合。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修复后的足跟部外形及功能良好。根据章鸣等综合评价体系,优良率为82.6%。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有效地修复老年足跟部皮肤癌切除后的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前足皮肤缺损的部位,采用不同类型的外科皮瓣修复50例,其中交腿皮瓣2例,带蒂逆行岛状皮瓣20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28例。结果除3例带蒂逆行岛状皮瓣远端部分坏死,行植皮创面愈合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47例,二期愈合3例;术后皮瓣整形17例。随访6个月~2年,足部功能及外形恢复较满意。结论根据足部皮肤缺损的部位、面积大小及周围组织条件.选择不同娄型外科皮瓣修兔创面.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报告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应用不同类型的外科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1例,其中带蒂逆行岛状皮瓣37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24例。结果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创面Ⅰ期愈合58例,Ⅱ期愈合3例。随访6个月~2年,足部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应用不同类型外科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其质地外形良好,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及创面大小,正确选择皮瓣,防止和处理血管危象的发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肢体创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总结应用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肌腱、骨外露创面22例的临床经验。自1990年10月以来,应用该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0例,皮瓣面积最大12cm×9cm,最小8cm×7cm,蒂长2cm~5cm,宽4cm~5cm。修复膝、小腿及踝、足部创面12例,皮瓣面积最大16.5cm×12cm,最小10cm×6cm,蒂长7cm~12cm,宽3cm~6cm。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8例,边缘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2例。对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血供特点,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皮瓣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2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四肢损伤后软组织缺损,骨髓炎,骨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背阔 瓣游离移植,修复22例四肢软组织缺损骨髓炎骨外露,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浅表坏死,失败1例,创面一期愈合16例,延期愈合5例,随访6个月-7年,修复创面的皮瓣质地柔软,无感染复发,结论:背阔肌皮瓣具有解剖位置恒定,血管蒂长,口经粗,血运丰富等特点,最适宜进行移植,皮瓣移植时应注意对受区创面及血管的处理,同时要求术熟悉局部解剖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