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锁骨固定带防治乳腺癌根治术后腋窝皮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7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的41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2006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45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骨固定带加压包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纱布绷带加棉垫加压包扎,同时患侧上肢取内收位.对比两组患者腋下切口愈合情况及切口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腋下切口愈合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切口疼痛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锁骨固定带能促进切口的愈合,防治腋窝皮下积液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嵇宇  刘雪 《安徽医学》2008,29(3):308-309
目的通过对12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34例皮下积液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均采用纵梭形切口,将手术要求范围内的组织整块切除后,用1根硅胶管剪多个侧孔放置于腋下胸壁侧方,引流腋窝处。手术结束时应用负压吸引器通过引流管吸尽皮瓣下积气,再用大量棉垫填压腋窝、锁骨下及前胸壁,使皮瓣与胸壁贴近,胸带加压包扎。手术引流管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切口处沙袋加压。一般当引流管每日引流量小于10ml时拔管,平均天数为6~9天。若出现皮下积液,根据皮下积液的范围大小及有无拔管等情况,采取调整引流管位置、冲洗引流管使之保持通畅、无菌注射器吸出积液、皮肤重新戳孔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接负压吸引等措施,并配合积液部位加压包扎处理。结果皮下积液总体发生率为27%。对出现皮下积液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5~10天后治愈,无1例发生皮瓣坏死。结论乳腺癌术后预防皮下积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术前严密设计皮瓣,术中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皮下积液的充分引流,才能减少甚至防止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常见原因及预防皮下积液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1年施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病例132例,切除乳腺,清扫腋窝及淋巴脂肪组织,保留胸背动静脉,神经,保留胸长神经。采用双硅胶管负压引流,切口间断缝合,胸壁及腋窝覆盖棉垫,胸带加压包扎固定等方法,以预防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结果:132例均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发生皮下积液20例,占15.15%。其中10例位于腋下,6例位于锁骨下区,其余部位4例。经穿刺抽吸等相应治疗,均治愈。结论:手术前合理设计切口皮瓣;术中合理使用电刀,细致操作,认真止血,对可疑淋巴管道尽量结扎,预防淋巴管瘘;正确放置引流管确保负压引流通畅,适当胸带加压包扎,掌握合理的拔管时机,就可以使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降到最低。术后如果出现皮下积液,给予恰当的治疗,积液很快就会消失,不影响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4.
陆雪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320-32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措施.方法 156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中于腋窝和胸壁各留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及适当加压包扎,术后出现皮下积液者行抽吸后包扎或切开引流.结果 156例患者中11例出现皮下积液(7%),经抽吸后包扎或切开引流而治愈.结论 双管负压引流能明显减少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腋下+胸内侧双管负压引流及多头胸带均匀加压包扎固定防治皮下积液。结果采用腋下+胸内侧双管负压引流及多头胸带均匀加压包扎固定,防治皮下积液取得一定临床效果。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腋下及胸内侧双管负压引流防治皮下积液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陈雁平  王海新  潘炳坤 《广东医学》2014,(16):2543-2544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引流方法效果的优劣。方法将207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148)和对照组(n=59),观察组术后采用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方法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留胸骨旁和腋窝双管引流。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发生率减少(P<0.05),而两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用双管接负压吸引器引流优于传统胸带加压包扎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腋下多点皮瓣固定及胸壁小切口减张改善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皮下积液相关致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6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26)。对照组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留置腋窝、胸壁2根引流管;干预组除了对照组所行治疗,增加缝合固定腋窝处皮瓣和胸壁,创缘两侧皮肤做减张性小切口。比较2组病人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皮下积液等指标。结果干预组病人引流量、留管时间、住院时间、皮下积液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病人皮下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对照组不同腋窝淋巴结情况、是否合并糖尿病的因素、是否应用明胶海绵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龄段和体质量指数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因素包括腋窝淋巴结阳性、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是否应用明胶海绵。改进手术方式对减少腋窝、胸壁皮下积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乳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观察组分别于第6、9天拔除引流管,对照组按常规于术后6天拔除引流管,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术后皮瓣下积液发生率为6.2%,对照组术后皮瓣下积液发生率为20%,有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分次延期拔管,可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生并发症13例,占7.6%,皮下积液6例,患侧上肢淋巴水肿3例,皮瓣坏死3例,术后出血1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引流及胸壁和腋窝的加压包扎有关。因此,术中操作要规范准确,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及失误,术后引流管及术区护理要细心,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对54例应用新方法的乳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128例乳癌根治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由24.2%降至现在的9.3%,经统计学处理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要点是:防止腋下淋巴管瘘;腋下及胸骨旁置双管引流;将皮瓣与胸壁做广泛缝合,促进二者早日愈合;胸带加压包扎要适度,保持引流通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超声刀联合止血粉应用对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价值。方法将35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术中使用超声刀清扫腋窝,联合止血粉喷洒创面。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有无拔管后皮下积液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3d的引流量小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试验组发生术后皮下积液2例,对照组为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超声刀联合止血粉应用对于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其处理措施。方法:我院2000年3月~2008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82例患者中,35例发生皮下积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2例患者发生皮下积液35例,占12.41%,其中,140例患者采用单纯腋窝引流、外加胸带加压包扎,发生皮下积液25例,占17.82%;142例患者采用腋窝及锁骨下、胸骨旁皮瓣下"Y"形负压双管引流、外加胸带加压包扎,发生皮下积液10例,占7.04%。两种不同的引流方法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585,P〈0.01)。结论:有效充分的负压引流、适当的加压包扎是预防皮下积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雷海  权毅  王海燕  朱林江 《现代医学》2011,39(5):556-55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17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55例单点双管腋窝负压引流,B组57例两点双管负压引流,C组61例三点法负压引流,比较3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A组21例(38.2%)、B组15例(26.3%)、C组4例(6.6%)发生皮下积液。结论:三点负压引流法在通过有针对性地增加引流面积而降低皮下积液方面明显优于单点及双点负压引流法,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胸带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乳腺癌根治术后女性患者11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6例,术后使用多头胸带加压包扎切口;观察组61例,术后使用新型胸带加压包扎切口.比较2组高张力及低张力皮瓣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低张力皮瓣患者中皮下积液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高张力皮瓣患者中皮下积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胸带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低张力皮瓣患者皮下积液率,对于高张力皮瓣患者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尚待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方法对其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二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组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对照组采用单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观察二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26.09%,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26.09%,二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采用双管引流加弹性包扎较单管引流加局部加压包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肪溶解液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6例,其中常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清扫腋窝淋巴结的52例为对照组,术中加用脂肪溶解液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的34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术后3 d引流管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2天、第3天引流量和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脂肪溶解液辅助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预防术后淋巴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叶肺癌根治术后单根胸腔引流管引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15例行上叶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改进单管引流组(单管组,n=62)与传统双管组(双管组,n=53)的引流量、带管时间及术后药物镇痛时间。结果单管组术后患者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与双管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拔管后再穿刺胸腔引流病例。结论改进的单引流管引流对于上叶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胸腔引流管置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部弹性固定带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患者的切口使用胸部弹性固定带进行包扎,对照组患者切口使用常规的绷带加压包扎。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的I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使用胸部弹性固定带进行包扎,可明显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庸  魏杨辉  黄耀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0):2502-2505
目的 观察自制绷带在乳腺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6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甲乳外科同一组临床医生施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普通弹力绷带包扎30例(A组)和自制绷带包扎30例(B组)。观察两组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甲级愈合、平均拔管时间、日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舒适度。结果 A组皮瓣坏死8例(26.7%),皮下积液9例(30.0%),甲级愈合22例(73.3%);B组皮瓣坏死2例(6.7%),皮下积液2例(6.7%),甲级愈合28例(93.3%)。A组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发生率均高于B组,甲级愈合率低于B组(χ2=4.32,P=0.038;χ2=5.46,P=0.020;χ2=4.32,P=0.038)。A组腋窝平均拔管时间、胸前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B组,日引流量多于B组(P<0.001)。A组注射止痛药物10例(33.3%),呼吸受限8例(26.7%),被动体位9例(30.0%);B组注射止痛药物3例(10.0%),呼吸受限2例(6.7%),被动体位2例(6.7%)。A组注射止痛药物、呼吸受限、被动体位发生率均高于B组(χ2=4.81,P=0.028;χ2=4.32,P=0.038;χ2=5.46,P=0.020)。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自制绷带可减少皮下积液发生,降低皮瓣坏死率,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日引流量,节约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