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APACHEⅡ分值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各年龄组死亡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结果:APACHEⅡ〈10分组死亡率为0,10~19分组较≥20分组明显低,≥30分组死亡率为100.00%,各年龄死亡患者组的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APACHEⅡ评分可以用来预测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以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分值量化的形式对矽肺患者急性加重期的预后判断。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矽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入住本院ICU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APACHEⅡ≤10分组,无死亡病例;11~19分组病死率25.00%;20~29分组病死率68.18%;≥30分组病死率为92.86%。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以用来预测ICU矽肺患者急性加重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孙军浩  斯一夫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2):124-124,126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预后的评估、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37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APACHEⅡ评分值,观察不同APACHEⅡ分值患者的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 APACHEⅡ分值>15分者的插管率较高(50% vs 5.26%),差异有显著性(P<0.01);APACHEⅡ评分>20分者的病死率较高(83.33% vs 41.9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APACHEⅡ评分对COPD呼吸衰竭选择气管插管时机,评估和预测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生理评分(CAPS)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1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24 h后采用APACHEⅡ和CAPS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分,按照患者最终结局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统计各组的APACHEⅡ和CAPS评分,最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患者评分方法进行准确度估计。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和CAPS评分高于生存组[24.4±2.5)分比(18.63±2.65)分,(35.4±5.4)分比(27.3±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HEⅡ评分≥24分患者的病死率高于APACHEⅡ评分<24分的患者[85.4%(35/41)比9.1%(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S评分≥35分的患者病死率高于CAPS评分<35分患者[72.1%(31/43)比13.3%(1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APS预测COPD合并呼吸衰竭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5,具有一定的准确性。APACHEⅡ预测COPD合并呼吸衰竭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准确性较高,略优于CAPS评分。结论 APACHEⅡ较CAPS评分更能准确地反映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血气分析(SaO2、PaO2、PaCO2、pH)变化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心率(HR)、呼吸频率、SaO2、PaO2、PaCO2、pH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HR)、呼吸频率、SaO2、PaO2、PaCO2、pH等情况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好转,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对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预后。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16例和存活组186例,对两组患者的SIRS和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SIRS评分、APACHEII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SIRS与APACHE11分值的增加,痛死率也增加。SIRS评分≥2分或APACHEⅡ评分≥20分时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两种评分方法具有一致性,均可用于急诊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Kappa值=0.33,P=0.001)。结论SIRS和APACHEⅡ两个评分系统均可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诊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入院24小时内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白蛋白正常组、低白蛋白水平组及极低白蛋白水平组,比较三组患者APACHEⅡ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白细胞总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极低白蛋白水平组APACHE 11分值、CRP水平及病死率均高于白蛋白正常组;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血清白蛋白及CRP水平与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密切相关,低蛋白血症及高CRP水平常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刘秋景 《海南医学》2012,23(2):10-12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评分(CURB-65)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衰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5例AE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临床资料.住院期间死亡25例(死亡组),最后缓解出院30例(缓解组).分别采用APACHEⅡ、CURB-65对缓解和死亡两组患者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死亡组25例其APACHEⅡ、CURB-65评分分别为(26.3±9.2)分、(2.9±0.8)分,缓解组30例分别为(16.1±6.4)分、(1.9±0.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HEⅡ、CURB-65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为0.812 (P=0.000)和0.811(P=0.000).两种评分均与病死率呈正相关,依次为20分、3分时其病死率明显增加.结论 CURB-65评分对AECOPD并Ⅱ型呼衰预后判断效能与APACHEⅡ类似,但CURB-65比APACHEⅡ操作更简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3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对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对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SIR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分析不同SIRS评分等级与不同APACHE Ⅱ评分等级患者的病死率,评价SIR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SIR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分值的增加,病死率也增加。结论SIR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一样,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且数据简便易得,是一个简单、独立的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9月对30例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治疗的同时,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非常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行常规治疗联合NIPPV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以及Borg分级比较,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NIPPV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以及病死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李雪翔  程景林  戚金威 《浙江医学》2017,39(14):1192-1194,1213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10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73例和死亡组29例,比较两组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T、NT-proBNP、Lac水平和APACHEII评分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NT-proBNP与cTnT呈正相关(P<0.01)。结论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可以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对预测ICU急危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入的内科急危重症患者398例.分别于入院后24小时内对每位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及计算死亡风险率.且计算各分数段及总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预测结果的有效性.结果:①存活组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分段间预测病死率均显著差异(P<0.01).评分值>15分至>25分分数段,实际病死率由26.2%升至70.9%和预测病死率由(21.1±4.3)升至(85.3±5.2)%;评分与实际病死率有显著正相关(P<0.01),与预测病死率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APACHE Ⅱ评价系统在判断ICU急危重症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当有A-PACHE Ⅱ评分分值>15分时,患者实际与预测死亡率均接近30%,预测死亡特异性达到80%以上.以A-PACHE Ⅱ评分分值15分作为出入ICU标准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回顾分析我院400例小儿危重病患者预后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观察,APACHEⅡ不同分数段危重病患儿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分值≤10分时,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APACHEⅡ分值〉10分时,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随着分值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PACHEⅡ分值〉30分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00%。结论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地评估急诊危重病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医护人员可以应用APACHEⅡ评分尽早了解小儿危重病的预后程度并早期实施救治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APACHEⅡ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评分系统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58例VAP患者在确诊当日分别行APACHEⅡ和CPIS评分,以住院内存活情况为预后的首要结局终点评价指标,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ROC曲线来评价两种评分对预后判断的校准度和分辨度.结果:58例VAP患者住院期内死亡25例(43.1%),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t=3.797,P=0.000 1)和CPIS评分(t=3.462,P=0.001)均高于存活组.生存的33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与APACHEⅡ评分与CPIS评分均呈正相关.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APACHEⅡ(χ2=1.546,P=0.845)和CPIS评分(χ2=1.341,P=0.911)对VAP生存预后结局的预测均有较好的校准度.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和CPIS评分预测VAP生存的生存均有价值,但APACHEⅡ评分预测分辨度要优于CPIS评分.结论:APACHEⅡ与CPIS评分系统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生存的预测都具有较好的校准度,但APACHEⅡ预测分辨度要优于CPIS评分.  相似文献   

17.
冯梅  任薇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29-29
目的:探讨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99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评分,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并对两组改良APACHEⅡ评分的均值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的改良APACHEⅡ评分值显著高于生存组(P〈O.05),根据改良APACHEⅡ评分分值进行分组后,随着分值逐渐升高,病死率也逐渐升高。结论:改良APACHEⅡ评分系统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病情和预后评估。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和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系统Ⅱ(SAPS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在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病情和预后以及其之间差异。方法收集211例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的病例资料并分别用《危重疾病评分系统》中进行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评分,计算SAPSⅡ、APACHEⅡ与APACHEⅢ的分值并预计病死率,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各种评分分值和预计病死率的差异;同时比较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分辨度的差异。结果3种病情评价系统的评分分值和预计病死率在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的AUROCC分别为0.868、0.851和0.857,均〉0.850,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病情评价系统可用于评价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3种病情评价系统相互配合可较好地评价危重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临床特征与危重病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 检查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细胞分析、血气分析,记录APACHEⅡ评分.结果 ①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肌酐(Cr)明显高于稳定期,血清白蛋白(ALB)、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低于稳定期.②APACHEⅡ评分与PaCO2和Cr呈正相关,与PaO2、SaO2、ALB呈负相关.结论 APACHEⅡ评分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23例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02),住院病程,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并同以往未使用NIPPV治疗的25例COPD相似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3例NIPPV治疗前后24h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住院病程缩短,气管插管率(P<0.05~0.01)降低,同非NIPPV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I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