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患者,男,55岁,以“胸痛5小时”主诉入院。患者5小时前下棋时突感胸骨后撕裂样、刀割样疼痛,持续不缓解,同时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现场急救测血压为0,含服速效救心丸15粒后送至我院急诊。19年前患者体验时发现主动脉弓瘤样扩张,未予重视及复查。3年前发现血压高,最高150mmHg/100mmHg,间断服降压药,控制不理想,无吸烟、喝酒史。家族史中其兄猝死于8年前。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2岁6年前确诊患2型糖尿病。于1年前开始使用诺和灵50R24U/早、14U/晚,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尚可。注射部位为腹部脐周10cm范围。后发现腹部皮肤凹陷,凹陷局部无红肿、皮疹等皮损,无瘙痒及疼痛。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75mmHg。全身皮肤颜色正常,  相似文献   

3.
谭永红  李碧桃 《胃肠病学》2004,9(6):378-378
病例:患者男,87岁,因上腹部疼痛2h于2003年8月24日以“急性胃炎”收入我院消化科。患者上腹部呈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钻顶样痛,无发热。无特殊既往史。入院查体:体温35.9℃,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急性痛苦病容,皮肤无出血点、瘀斑,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年”入院,无明显不适症状。查体:血压:左上肢为170mmHg/55mmHg(1mmHg:0.133kPa),左下肢115mmHg/53mmHg,右上肢为172mmHg/54mmHg,右下肢为117mmHg/52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2岁。因上腹痛20d.加重3d入院。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阵发性隐痛,餐后加重.无放射痛,无其他胃肠道症状.无发热。体重下降5kg。20年前患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已愈。体检:体温37℃.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5mmHg(1mmHg=0.133kPa);心肺未及异常,除左上腹及脐周压痛外无其他腹部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0岁.因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0年、反复乏力1个月余入院.患者10年前体检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为HBsAg( ).HBeAg( ).抗HEc( )。肝功能反复检查无异常,近1个月来,患者自觉乏力。外院查肝功能示:ALT 157 U/L,γ-GT 144U/L.余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体检:体温36.8℃,血压110/68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颈静脉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5岁。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以剑突下和肝区胀痛明显,食欲不振9个月余,按“慢性胃炎”治疗效果欠佳,人院时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消瘦,无黄疸,无黏液脓血便及黑便。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月经不规律。体检:体温36.3℃,血压:130/7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54岁。因间歇血便1年,加重10d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便,持续3d自愈。近10 d来再次出现暗红色血便,起初感到右下腹隐痛,无恶心、呕吐。既往无肝炎病及心脏病史。体检: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爪130/8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9.
台卫平  岳辉  杨小乔 《胃肠病学》2008,13(9):575-576
病例:患者男,22岁。因“大便干结伴黏液便6月余”于2007年3月11日拟“腹部不适,原因待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不畅,每天约2~3次大便.每次约50-100g,大便于结,无明显腹痛和体质量减轻.无发热、盗汗,偶感乏力。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75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5/75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2岁。发作性头痛头晕、心悸、呕吐3年,发作频繁伴发热1个月,于1988年10月6日入院。发作时血压260/160mmHg,每次持续10~20分钟。6个月前发作时血压0/0mmHg,处理后升至110/80mmHg。1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每日6~7次,同时伴有腹胀、发热,体温波动在36.8~39.6℃之间。7年前发现右颈部花生米大肿物,无任何症状。1年前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家族中其姐亦曾患嗜铬细胞瘤及甲状腺髓样癌;其外祖母、母及其姨有高血压病史,其叔因“甲状腺癌”于32岁时死亡。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0岁,工人。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d就诊。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呈针扎样疼痛,每次持续数分钟至10余分钟,与劳力、情绪无明显关系,自服速效救心丸疗效欠佳。有高血压病史近10年,冠心病史3年。查体:T37℃,P85次/min,R20次/min。BP130/85mmHg。神智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无触及。心电图:左室高电压,T波低平。  相似文献   

12.
患者38岁。因停经50天,下腹痛2天,于2002年8月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入院前50天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少于月经量,持续3天。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及腰痛,且逐渐加重,伴肛门坠胀感,无阴道流血。查体:Bp90/52mmHg(1mmHg≈0.133kPa)。贫血貌,心脏肝脾无异常发现,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  相似文献   

13.
患男,43岁。因“活动后胸闷、乏力、气急5年,加重1年”入院。患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恬动后胸闷、乏力、气急,休息后缓解。近1年来症状较以前明显加重,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2级”收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65/96mmHg(1mmHg=0.133kPa).心率76次/min,心界稍向左扩大,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不传导,无震颤。  相似文献   

14.
病例:患者男,62岁,农民,因“左上腹部包块伴隐痛不适1周余”,于2008年3月24日入院。隐痛呈持续性,无放射痛。翻身时可扪及左上腹部包块,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畏寒、发热,无泛酸、嗳气,无心悸、乏力,无胸痛。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6次/min,血压110/65mmHg(1mmHg=0.133kPa),呼吸18次/min。神清,精神萎,全身皮肤、黏膜和巩膜无黄染,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82岁。主因“发现血压升高30年,胸闷气短2周,加重1周”以“高血压、肺栓塞”于2007年4月10日入院。患者30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当时为180/100mmHg,服用药物(具体不详)控制血压,血压控制不理想。3年前患者反复出现头晕、头痛,非撕裂样,无视物旋转,多于劳累及情绪波动时出现,休息后缓解。曾在阜外医院就诊,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心房纤颤”,予降压治疗,症状明显缓解。近3年来用药不规律,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2周前患者咽痛后出现明显胸闷气短,无夜间憋醒,无胸痛及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效果不理想。1周来患者胸…  相似文献   

16.
小肠腺癌1例     
男性 ,39岁。病人半年前无明显诱因 ,出现间断性停止排气、排便 1~ 2d ,伴有腹胀 ,时有恶心、呕吐 ,吐胃内容物 ,乏力 ,四肢发冷、畏寒 (体温未测 ) ,体重下降 12kg。无盗汗 ,无咳嗽、咳痰 ,无腹痛、腹泻 ,无腹部包块 ,无粘液脓血便。既往无手术及结核病史。查体 :T 36 9℃ ,BP 12 0 /85mmHg(1mmHg =0 133kPa) ,P 80 /min ,R 18/min。一般情况尚可 ,皮肤、巩膜无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律齐 ,双肺无异常发现 ,腹部未见胃肠型、蠕动波 ,腹软 ,上腹部有压痛 ,无反跳痛、肌紧张 ,肝、脾未触及肿大。肠鸣音活跃 ,可闻及气过水声…  相似文献   

17.
二尖瓣狭窄致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3岁。乏力,面黄2月余,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萎黄,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稍微缓解,并伴有胸闷、心悸、气短,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黏液样物及胃内容物。时有咳嗽、咳痰,痰中偶带血丝。曾在院外按缺铁性贫血给与口服铁剂治疗1个月,未见效果。体检:体温36.6℃,脉率10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05/7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8.
以节段性门脉高压为表现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因反复解黑便2个月、上腹部疼痛2周余人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解柏油样便,每天1~2次,未伴明显恶心、呕吐,无乏力、纳差,无畏寒、发热.胃镜检查提示"胃内活动性出血",经抑酸止血治疗后症状消失.2周前出现无规律性中上腹隐痛,不放射,可自行缓解.复查胃镜示"胃底静脉曲张".既往于2个月前左侧腹部受摩托车撞击.体检:体温37℃,血压138/88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无异常.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71岁,已婚。发现血压高1年,头晕1d。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晕,并伴活动后轻度胸闷、心悸,就诊发现血压180/90mmHg(1mmHg=0.133kPa),诊断为高血压。经氨氯地平加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血压多数时间控制在140/80mmHg水平。1d前再发头晕,同时伴面部发热。肢体活动无明显异常。门诊血压为122/68mmHg;超声心动图示:室间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4岁。因劳累后胸闷、气短10年,加重2周于2004年1月2日入院。10年来间断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夜间呼吸困难。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血压160/90mmHg。2年前出现心房纤颤,未治疗。曾有2次“脑梗死”,无肢体偏瘫等后遗症。入院查体:呼吸18次/min,血压145/85mmHg,唇略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