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宝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1):3674-3676
目的明确骨科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我院骨科病房患者225例,采集病灶伤口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检出的病原菌按照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除6例患者伤口分泌物中未分离出病原菌外,共分离出病原菌21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0株(占41.10%),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阴性菌129株(占58.90%),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药敏结果显示耐药菌菌种分布较为广泛,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分别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结论骨科患者感染多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情况复杂,应动态观察骨科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从而降低骨科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郭宏  韩晓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36-1239
目的:了解烧伤感染创面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策略。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7年11月间我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198例烧伤感染创面分泌物中共检出致病菌155株,阳性率为78.3%,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仍是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优势菌种。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结论: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名第一,铜绿假单胞菌相对减少,耐药菌株普遍存在,且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了解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加强治疗病房(RICU)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的差异。方法对呼吸科普通病房和RICU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或纤支镜吸取分泌物)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菌株3202株。其中普通病房1254株,革兰阳性菌2.63%,革兰阴性菌42.42%,真菌54.95%。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占51.52%;革兰阴性菌中,以副流感嗜血杆菌居首位,占21.99%,二者均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敏感。RICU分离的194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4.52%,革兰阴性杆菌37.73%,真菌57.75%。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为主,占52.27%,革兰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占27.35%,二者均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无论是在普通病房还是RICU均有较高感染率,且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结论呼吸科普通病房革兰阳性菌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二者均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敏感;RICU革兰阳性菌感染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二者均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并分析某三甲医院2014年6~12月HAP患者标本分离培养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3例HAP患者送检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62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54株占73.11%、真菌101株占16.26%、革兰阳性菌66株占10.63%。分离前4位的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占20.61%、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5.94%、铜绿假单胞菌占14.1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73%。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为4.32%外,其它几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均未50%;铜绿假单胞菌除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外,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金黄色葡萄球菌除氯霉素、万古霉素外,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50%,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5.73%。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病原菌耐药性严重,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减少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腹水致病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79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分离出的79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6株(70.8%),革兰阳性菌23株(29.2%)。大肠埃希氏菌ESBLs检出率为37.1%;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s检出率为27.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使用较久盼药物大部分耐药。结论: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感染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应加强临床病原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肺炎菌群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汤阴县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110例ICU多重耐药菌肺炎患者,对其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检出12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29.51%),革兰阴性菌86株(70.49%)。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较敏感,耐药率<30.00%,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唑林、氨苄西林、青霉素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85%,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及头孢噻肟具有较高耐药性,耐药率>80.00%,对亚胺培南具有较强敏感性,耐药率均<20.00%。结论 ICU多重耐药菌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性较强,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病原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送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的血液病患儿资料.去除污染及定植标本后,共获病原菌2 188株,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全部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8.1%、革兰阳性菌占38.3%、真菌占13.6%.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则以凝固酶阳性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为首.其中89例次标本同一部位分离出2种细菌,2例次标本同一部位分离出3种细菌.感染部位以血流(62.5%)、呼吸道(17.4%)、泌尿系统(7.2%)、皮肤软组织(6.4%)为主.1 383株血培养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菌678株(49%),革兰阳性菌631株(45.6%),真菌74株(5.4%).呼吸道、泌尿系感染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皮肤软组织的感染病原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348株(占革兰阳性菌的41.6%),以表皮葡萄球菌及人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检测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mmbeta-lactamase,ESBL)阳性的细菌336株(占革兰阴性菌的31.9%),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血液肿瘤患儿合并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流及呼吸道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耐药菌及条件致病菌发生率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学分布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23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标本及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比例较大,株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2.86%,革兰阴性菌占64.68%。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64.89%,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占45.43%,耐青霉肺炎链球菌(PRSP)占60.78%,革兰阴性菌中,大肠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均大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97.83%,所有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均在65%以上。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常用抗革兰阳性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革兰阴性菌耐药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康复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HAP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186株病原菌,前5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2.6%)、铜绿假单胞菌(19.4%)、肺炎克雷伯菌(13.4%)、金黄色葡萄球菌(9.7%)和鲍氏不动杆菌(7.5%);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普遍呈现多药耐药性.结论 综合性医院康复病房H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呈多药耐药,及时掌握HAP的常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有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集76例HAP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结果:76例HAP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其中7例为混合感染,分离鉴定出病原菌85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中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钠、庆大霉素等的耐药率均在50.00%以上。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两者均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HAP致病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严重,而且出现耐多药菌株,应根据药敏结果慎重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采取措施控制耐药菌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治1例十二指肠降部间质瘤并皮肤软组织转移,结合文献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随访3个月未再排黑便.结论胃肠间质瘤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宜行手术切除,根据良恶性程度选择手术方式.确诊胃肠道间质瘤必需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