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目前辨证规范化研究中关键环节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关于小儿肺炎中医辨证规范研究的问题和认识。认为建立完善小儿肺炎的中医临床辨证规范,应遵循病证规范的基本原则。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全面澄清和处理小儿肺炎各证所属症状体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小儿肺炎各证所属症状的分级问题、症状体征轻重程度测量方法、舌象诊断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等。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规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认为在依托西医疾病的前提下,中医辨证规范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病证所属症状、体征的规范,其中包括症状术语的规范、症状间逻辑关系规范、症状体征分级规范、症状体征测量方法规范;二是疾病所属各证的规范,具体完成疾病所属各证基本构成规范、疾病所属各证构成比确定、疾病所属各证的症状构成规范、疾病所属中医各证临床诊断规范、疾病所属中医各证基本演变规律的确认、西医疾病分期、分类、分型等与所属中医各证对应关系的确认等。规范方法应兼顾逻辑分析、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等。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规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认为在依托西医疾病的前提下,中医辨证规范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病证所属症状、体征的规范,其中包括症状术语的规范、症状间逻辑关系规范、症状体征分级规范、症状体征测量方法规范;二是疾病所属各证的规范,具体完成疾病所属各证基本构成规范、疾病所属各证构成比确定、疾病所属各证的症状构成规范、疾病所属中医各证临床诊断规范、疾病所属中医各证基本演变规律的确认、西医疾病分期、分类、分型等与所属中医各证对应关系的确认等。规范方法应兼顾逻辑分析、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统编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泌尿系结石》等多种权威文献,以及学术界近20年来发表的文献中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的综合考察分析,揭示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表明,本病中医辨证标准极不规范,各证所属症状杂乱无章,与病无关症状繁多;同证异名、同症异名非常普遍;临床辨证各行其是,中医辨证标准形同虚设。因此,应该在统一证名和规范症状的基础上,给证和各证所属症状合理"瘦身"。借以提出本病中医辨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周围血管病中医研究最新全书》及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等多种权威文献,以及学术界20年来发表的文献中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辨证的综合考察分析,揭示权威文献之间、学术界之间、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辨证存在的各种问题,借以提出该病的中医辨证规范思路和方法。研究认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存在如下问题:(1)标准不规范,各标准差异性太大;(2)各证所属症状繁杂,与病不相干的症状甚多;(3)同证异名、同症异名十分普遍;(4)临床辨证各行其是,中医辨证标准形同虚设。故应在统一证名、规范症状的基础上,对证和各证所属症状进行合理删减;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瞻性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医疾病辨证规范和辨证论治,已成为中医临床和科研的基本依据和主攻研究方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行业标准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笔者发现,此标准围绕西医疾病辨证规范,普遍存在西医疾病临床表现与所属诸证的症状差异悬殊的问题,进而导致虚拟症状大量出现,使病辖诸证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分析认为,由基于中医疾病辨证转换到围绕西医疾病辨证,学术界对可能出现的深层问题估计不足,进而导致虚拟症状乃至虚拟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医症状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辨证应在熟悉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遵循以症为据,辨别证素,组成证名的思维规律。中医症状标准化有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本标准提取中医内、外、妇、儿等科临床常见症状(含体征等)约1 358个,分为16类,对各症状、体征进行诠释。采集整理症状数据,起草症状标准,确定术语条目,并进行诠释。中医症状标准应作为国家标准颁发实施,在全行业推广应用,使常见中医症状规范、准确、通用。  相似文献   

8.
证候诊断标准是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核心。10余年来,诸多专家学者在该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如《中医证候辨证规范》(冷方南主编)、《中医证候规范》(邓铁涛主编)、《中医疾病诊疗纲要》(朱文锋主编)等。特别是近几年面世的国家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病证治法术语》等,不仅使证候诊断规范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标志着中医学术标准化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同一证候其所属症状的轻重程度往往有明显差异,给临床辨证论治与实验研究带来新的问题。可否对证候依其所属症状的轻重程度进行分度定量诊  相似文献   

9.
欲辨证准确,应在熟悉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遵循以症为据,辨别证素,整合成证名的思维规律。症状规范应明确证、症状、体征、证候等概念,认识中医获取证候的特色,正确诠释、理解症状。症状等病理信息的完整、全面、真实、客观,是准确辨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一种基于中医证型知识库的辨证模型,为计算机辅助辨证提供模型支持。 方法 在“对象—属性—属性值” 三元组 (OAV)证型知识规则表示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关联规则算法计算症状体征—证型的置信度,以证型为基准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的置信度作为症状体征—证型的权值因子,证型知识规则因此表示为“对象—属性—属性值—权值”(OAVW);基于OAVW知识规则,通过计算激活证型的症状体征的权值和,来辅助判断患者所属的证型;并以文献中的证型描述为验证数据,采用该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辨证,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 来自文献的肺阴虚证临床表现,经过模拟辨证分析,得到各证型的权值和依次为肺阴虚证(1.0)、心肺阴虚证(0.676)、心肺阴虚血瘀证(0.608),辨证结果与文献相符,并提供了更多相关证型的信息。结论 基于中医证型知识库的辨证模型在肺阴虚证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理论正确性和可行性,可以为计算机辅助辨证提供一定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变患者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和AFP间的相关性,以便正确评估各型肝硬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转归,为中医辨证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146例乙肝肝硬变患者相关资料,根据TBIL、ALB、PT、腹水、肝性脑病计算Child-pugh分级,分析患者证型与Child-pugh分级及AFP的相关性。结果:肝气郁结型以Child-pugh分级A级为主,占71.43%,水湿内停型、湿热蕴结型以Child-pugh分级B级为主,分别占47.06%、42.50%,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以Child-pugh分级C级为主,分别占52.00%、62.50%。脾肾阳虚型患者AFP最高,湿热蕴结型次之,肝气郁结型最低,但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id-pugh分级与乙肝肝硬变各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协助临床判断各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乙肝肝硬变证型与AFP的相关性有待更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量表等级化方法研究分析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治法,评估其临床分布及疗效价值。方法检索1978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于四大数据库内检索有关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研究文献。对各个文献证候、治法、方药等信息进行规范化、等级化采集处理后建立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与治法数据库。运用量表评价和等级化赋分方法分析证候要素和治法,描述其在缺血性中风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通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具有同质性,可进行统计量的合并,故开展后续统计研究。本研究共纳入450条证候、治法,经统一规范化拆分后得到1287个单一证候要素、1562个单一治法。对其等级化赋分后进行频数统计,证候要素降序排列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湿、内风、火热等;治法降序排列依次为:活血化瘀、益气、祛痰湿、熄风、通络等。证候要素和治法的等级化赋分统计结果可互相印证,表明此方法具有可行性。结论活血化瘀治法在缺血性中风治法中频数最高,体现活血化瘀法在临床具有较重要的疗效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对95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证候诊断,并收集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分析软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与证候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痰证、火热证、血瘀证、风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气虚证患者颈动脉发生狭窄的比率较高,其次为痰证,风证狭窄比率最低;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及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相近(P>0.05);风证与非风证、火热证与非火热证、血瘀证与非血瘀证、阴虚阳亢证与非阳亢证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及颈动脉狭窄发生率相近(P>0.05);气虚证与非气虚证在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相近(P>0.05);痰证与非痰证、气虚证与非气虚证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证与非痰证在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评分有相关性的只有痰证,两者呈正相关.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积分越高,则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越高.结论 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表现为痰证、气虚证的患者应尽快完善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指导临床治疗;未来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多层次的研究来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湿热证是临床常见基本证候,选择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紧密相关的指导用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其所列疾病及湿热证型进行分析,提取与湿热证相关证型(子证型),揭示病证分布特征,归纳湿热相关证型。发现湿热证与代谢性疾病、慢性肾病、肝胆疾病、脾胃疾病等多个重大或慢性疾病关系密切。但目前对湿热在重大或慢性疾病中的重视程度与研究深度均有待提高,且湿热证相关证型繁杂,尚需统一规范。因此,厘清与湿热证候有关的重大或慢性疾病,建立规范化辨证标准,是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相关性,为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研究各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种证候中医证型和组织病理学类型尚有统计学联系;不同的中医证候的胸腔积液征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空泡征、毛刺征等MSCT征象与中医证候尚未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MSCT表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对确定肺癌临床证候分型标准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高血压病“证素”研究探索证候名规范化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证素"对高血压病临床常见97个证候名进行基本证素提取,组合病机和病位基本证素,并规范了临床复杂的证候名,提供了在中医证候名规范化研究中的模式和方法,具有一定理论和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动态量表的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小儿肺炎的病例数据进行处理,提出一种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动态量表的生成方法,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动态生成不同证型的量表,通过量表计算出标准化分值,确定病儿所属的证型及程度,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中医辨证诊断无严格量化标准和存在主观性的不足,增强了中医辨证诊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小儿肺炎的病例数据进行处理,提出一种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动态量表的生成方法,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动态生成不同证型的量表,通过量表计算出标准化分值,确定病儿所属的证型及程度,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中医辨证诊断无严格量化标准和存在主观性的不足,增强了中医辨证诊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研究进展,现代医学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病因研究,中医辨证分型与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等综述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研究进展。指出:证型和神经递质之间未统一规范,缺乏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