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伴蛋白尿IgA肾病病理表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和激素治疗有效和无效的两组伴蛋白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肾活检病理根据国际IgA肾病协作组提出的牛津分型进行分类。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效组毛细血管内细胞增殖(E1)比例高于有效组(66.7%vs 28.6%,P=0.023)。结论临床特征对判断伴蛋白尿IgA肾病疗效无提示意义,而牛津分型中毛细血管内细胞增殖(E1)可能有助于预测该类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老年主动脉夹层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主动脉CTA结果及近期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 入选老年主动脉夹层伴OSAHS患者30例及单纯主动脉夹层患者55例,抽血检测血生化、血脂,行主动脉CTA等及对病人行短期随访,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主动脉夹层伴OSAHS组的体重指数、血脂异常、清晨高血压及周围血管病史均高于单纯主动脉夹层组(27.3±3.5)kg/m2 vs.(23.4±3.2)kg/m2,11(36.7%) vs.10 (18.2%),23(76.7%)vs.30(54.5%),10 (33.3%) vs.8(14.5%),P<0.05;与单纯主动脉夹层组比较,主动脉夹层伴OSAHS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较高,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明显降低(2.76±1.24) mmol/L vs.(2.02±1.01) mmol/L, (2.70±0.83)mmol/L vs.(2.16±0.81)mmol/L,(14.2±3.1) umol/Lvs.(11.3±2.7) umol/L,(1.05±0.26) mg/L vs.(1.22±0.20) mg/L(P<0.05);与单纯主动脉夹层组比较,主动脉夹层伴OSAHS组主动脉钙化发生率及附壁血栓形成率高[24(80.0%)vs.32(65.5%)],[14 (46.7%) vs.13(23.6%)],P<0.05;与单纯主动脉夹层组比较,频发早搏、窦性心动过缓、肺部感染发病率高([13 (43.3%) vs.11(20.0%)],[24(80.0%) vs.30(54.5%)],[11(36.7%)vs.9(16.4%)],P<0.05.结论 老年主动脉夹层伴OSAHS患者易出现清晨高血压、超重、血脂异常,其主动脉老化快,并且易于发生心律失常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肉眼血尿的儿童原发性IgA 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肾活检确诊的106例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资料,比较肉眼血尿组及无肉眼血尿组间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肉眼血尿组与无肉眼血尿组比较,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尿酸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贫血发生率、蛋白尿水平、血清白蛋白、血清IgM、补体C3、补体C4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血尿组患儿更容易伴随前驱感染且病程更短,其eGFR明显低于无肉眼血尿组,分别为(153.81±72.30)mL/ (min·1.73 m2 )及(182.92±54.65)mL/ (min·1.73 m2 ),而血IgA、IgG 明显高于无肉眼血尿组,分别为(2.69±0.93)g/L、(9.26±3.41)g/L及(1.93±0.62)g/L、(6.67±2.56)g/L。肉眼血尿组患儿出现新月体的可能性(56.8%)要大于无肉眼血尿组(25.8%)。结论:伴肉眼血尿的儿童原发性IgA 肾病患儿临床表现较重,容易出现肾功能下降、大量蛋白尿等表现,其肾脏活动性病变程度明显重于无肉眼血尿的患儿且更容易出现新月体,而在慢性化病变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血脂、肾功能各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血清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Pr)、血尿素氮(BUN)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Pr、BUN指标分别为(26.97±3.65)g/L、(1.97±0.81)mmol/L、(6.41±2.29)mmol/L,与对照组的(23.76±3.31)g/L、(2.72±1.92)mmol/L、(7.17±2.88)mmol/L比较更趋于正常,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HDL-C、LDL-C指标分别为(3.67±0.99)mmol/L、(1.25±0.77)mmol/L、(3.96±1.33) mmol/L、(3.15±1.36) mmol/L,对照组分别为(6.12±1.25) mmol/L、(2.17±1.67)mmol/L、(3.31-1.25) mmol/L、(5.33±2.91) mmol/L,观察组更趋于正常,效果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和68.0%,组间比较,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肾功能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赵海丹  周春华  何萍 《中国医药》2012,7(6):706-709
目的 分析IgA肾病继发恶性高血压(MHT)和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12例IgA肾病继发MHT和AKI患者(MHT IgA肾病组)和15例无MHT且肾功能正常的IgA肾病患者(非MHT IgA肾病组)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其预后.结果 MHT IgA肾病组6例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其中4例合并肾病综合征,3例表现肉眼血尿;其他6例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5 g/d)及AKI;随访期内12例MHT IgA肾病组患者均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损害.非MHTIgA肾病组3例表现肾病综合征,3例表现肉眼血尿,8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隐匿性肾小球疾病;随访期内肾功能无明显进展.MHT IgA肾病组从发病至肾活检的时间明显短于非MHT IgA肾病组短[(22±16)d比(85 ±62)d,P<0.01],血清肌酐、尿酸、IgA、C反应蛋白及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2±92) μmol/L比(85±14) μmol/L,P<0.01;( 486±121) μmol/L比(358±100) μmol/L,P<0.01;(4.8±1.3)g/L比(3.6±1.3) g/L,P<0.05;(13±8) mg/L比(6±4) mg/L,P<0.01;(3.2±1.3)g/d比(2.2±1.2)g/d,P<0.05].肾活检病理示MHT IgA肾病组肾小球、间质、血管病变明显较非MHT IgA肾病组重,MHT IgA肾病组Lee's分级≥Ⅲ级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MHT IgA肾病组[100.0% (12/12)比46.7%(7/15),P<0.01].结论 IgA肾病继发MHT和AKI者临床病情重,肾脏病理病变重、预后差.影响肾功能转归的因素可能包括MHT持续时间、肾活检时血肌酐值、肾脏病理的严重程度和降压治疗是否达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伴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82例高血压伴COPD早期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研究组于其基础上予以辛伐他汀,对比两组右心室Tei指数、肺功能指标、血清NO以及CRP.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右心室Tei指数[(0.47±0.07)]、PAPm[(30.36±2.15) mmHg]、血清CRP[(13.15±7.06) mg/L]明显小于对照组[(0.53±0.13)、(33.78±1.06) mmHg、(19.23±7.47)mg/L],且FEV1[(68.31±15.28)%]、FVC[(2.29±0.81)L]、血清NO[(55.17±9.03)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60.56±14.34)%、(1.82±0.79)L、(45.96±7.62)mg/L] (P<0.05).结论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对高血压伴COPD产生确切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NO、CRP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540例IgA肾病分为高血压组(HP组,214例)与非高血压组(N-HP组,326例).对比分析两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为2.63∶1,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其次为单纯蛋白尿,而呈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血尿者及单纯血尿者较少见.与N-PH组相比,其尿蛋白排泄量较多,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肌酐水平较高,肾小球硬化率、系膜增生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小动脉病变程度均较重,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也明显较高.结论伴高血压的IgA肾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肾脏病变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7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AS软件由计算机产生随机排列表的方法进行随机化分组,每组88例.两组的血液透析方案一致,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拟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临床疗效、瘙痒症状的改善以及肾功能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5%比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051,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瘙痒症状积分(VAS)为(3.12±0.76)低于对照组的(5.2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72,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UN为(17.95±4.21) mmol/L低于对照组的(21.22±5.32)mmol/L,Scr为(753.23±156.36) mmol/L低于对照组的(879.25±161.5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1、-5.259,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中药能够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和IgA肾病在临床及肾脏病理改变上的异同,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对经肾活检证实的4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及38例IgA肾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HSPN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类型分布上相似,两者都以血尿伴蛋白尿居多(42.5%vs55.3%),但HSPN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25.0%)高于IgA肾病(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高血压发生率(20.0%vs21.1%)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肉眼血尿发生率(26.3%vs5.0%)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26.3%vs7.5%)IgA肾病高于HSPN(P<0.05).HSPN肾外症状均有皮肤紫癜,25%有胃肠症状,20%有关节痛,而IgA肾病仅5.3%有腹痛.在肾脏病理改变上,IgA肾病23.7%出现球性硬化,44.7%出现肾小管萎缩,HSPN为5.0%及22.5%,但HSPN有17.5%出现内皮增生,IsA肾病患者则未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月体形成及弥漫性系膜增生等病理表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别(11vs12,3vs3,P>0.05).HSPN患者中20例(50.0%)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含有IgG,而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物中有IgG沉积者仅为6例(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IgA肾病有极其相似的病理特点,但在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免疫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支持它们是两个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3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Ⅰ~Ⅲ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探讨治疗CKD(Ⅰ~Ⅲ期)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方法将符合CKD(Ⅰ~Ⅲ期)的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根据不同的病因,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情况、病理类型及血压等情况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1.0mg/d口服,观察12周,主要观察尿蛋白量下降程度、肾功能变化情况及血清钙、磷水平。结果治疗组尿蛋白显著下降[(3.99±1.25)g vs(1.05±0.33)g/24h,P<0.01],血尿素氧(BUN)、血肌酐(Scr)亦明显下降。[(6.8±3.1)mmol/L vs(4.2±1.1)μmol/L,P<0.05]、[(128.5±60.5)μmol/L vs(98±40.1)μmol/L,P<0.05]。对照组尿蛋白亦明显下降[(3.73±1.32g)vs(2.11±0.98)g/24h,P<0.05],BUN,Scr无明显变化,[(7.0±2.8)mmol/L vs(6.8±1.4)mmol/L,P>0.05],[(130.1±61.8)μmol/L VS(129±50.3)μmol/L,P>0.05],两组血清钙均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活性维生素D3能明显减少CKD(Ⅰ~Ⅲ期)患者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CKD(Ⅰ~Ⅲ期)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疗法在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内科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2、IL-6及IL-8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常规WBC、AMY、GLU及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7.84± 1.20)×109/L,比(10.94±1.43)×109/L、(200.52±17.31)U/L比(425.12±20.64)U/L;(7.04±1.02)mmol/L比(9.04±2.51)mmol/L;(5.93±1.57)mmol/L比(10.49±4.26)mmol/L] (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TNF-α、IL-2、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172.4±56.2)pg/ml比(246.7±96.4) pg/ml、(26.6±9.0) pg/ml比(41.4± 11.1) pg/ml、(31.5±8.5) pg/ml比(134.4±37.8)pg/ml、(62.7±16.2) pg/ml比(149.5±28.3) pg/ml] (P<0.05),两组IL-10治疗前[(24.6±15.3) pg/ml比(56.4±24.4) pg/ml]、治疗后[(116.7±34.6)pg/ml比(119.5±23.6)pg/ml]水平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13.3%)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的生化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SCH孕妇132例,根据是否合并GDM分为单纯SCH组78例,SCH合并GDM组54例;另外收集50例同期年龄、孕周匹配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比较3组TSH、血脂指标、炎性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单纯SCH组TSH、TC、TG、LDL-C、hs-CRP、IL-6、TNF-α、FIB水平分别为(6.1±1.7) mIU/L、(5.6±0.6)mmol/L、(3.4±0.3) mmol/L、(3.4±0.4) mmol/L、(1.9±0.2) mmol/L、(5.9±2.2) μg/L、(79.5±20.3)μg/L、(39.2±20.1) μg/L,SCH合并GDM组分别为(10.6±3.4) mIU/L、(6.0±0.9) mmol/L、(3.7±0.4)mmol/L、(3.9±0.5) mmol/L、(2.0±0.4) mmol/L、(9.0±3.6) μg/L、(98.4±15.1) μg/L、(53.4±21.6)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1.0) mIU/L、(5.2±0.8) mmol/L、(3.1±0.2) mmol/L、(2.9±0.2)mmo]/L、(1.9±0.1) mmol/L、(2.7±1.5) μg/L、(60.2±18.4)μg/L、(27.5±13.8)μg/L(均P<0.05),SCH合并GDM组TSH、TC、TG、LDL-C、hs-CRP、IL-6、TNF-α、FIB水平显著高于单纯SCH组(均P<0.05)单纯SCH组、SCH合并GDM组ATⅢ水平分别为(82.0±7.4)%、(76.2±6.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4±8.6)%(均P< 0.05);单纯SCH组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11.5%、14.1%、16.7%、10.3%、14.1%、15.4%,SCH合并GDM组分别为18.5%、22.2%、27.8%、22.2%、29.6%、2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4.0%、2.0%、4.0%、2.0%、4.0%(均P< 0.05),SCH合并GDM组升高更明显.结论 SCH合并GDM孕妇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其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其妊娠结局不良预后的风险较高,因此应加强此类孕妇甲状腺功能、脂质代谢及凝血功能方面的监测,并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以完全抽样法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持续6个月后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FBG(5.2±1.1) mmol/L、2hPBG(7.4±1.9) mmol/L、HbA1c(6.1 ±0.9)%、BMI(22.1±2.3)kg/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BG(7.6±1.3)mmol/L、2hPBG(]0.2±2.4)mmol/L、HbA1c(7.1±1.4)%、BMI(25.1±2.2) kg/m2],均P< 0.05.研究组[自我血糖监测(46.7±2.2)分]、合理饮食[(44.5±3.7)分]、勤运动[(42.6±2.4)分]、合理用药[(48.7±2.1)分]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血糖监测(37.6±2.4)分、合理饮食(35.9±3.1)分、勤运动(29.7±2.3)分、合理用药(40.5±2.3)分],均P< 0.05.结论 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临床效果,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世杰  宋晓杰  王利军  裴旭东 《安徽医药》2022,26(10):2086-2089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 A(IgA)肾病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17(IL-17)、白细胞介素 -18(IL-18)表达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至 2019年 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 224例 IgA肾病病人,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67例作为感染组,未感染病人 157例作为未感染组。另选取无肾脏疾病的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 6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不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载量病人、乙肝表面抗原( HBeAg)阴性及阳性病人血清 IL-17、IL-18水平,分析血清 IL-17、IL-18对 IgA肾病病人 HBV感染的诊断价值及与 HBV-DNA载量、肝功能[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相关性。结果三组血清 IL-17、IL-18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未感染组 IL-17(12.68±2.13)ng/L、IL-18(360.3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微量蛋白尿合并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且24 h尿蛋白定量≤0.5 g的患者162例。根据血肌酐值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n=107,血肌酐≤115 μmol/L)和肾功能不全组(n=55,血肌酐>115 μmol/L)。收集患者肾穿刺活检当次住院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2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2组肾脏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微量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进入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比较,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男性、合并高血压患者比例、年龄、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三酰甘油、中性粒细胞和血钾水平均较高,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较低(P<0.05);肾功能不全组患者伴有节段性硬化或黏连(S1)的肾小球较多,肾小管萎缩或(和)肾间质纤维化(T1/T2)占比及新月体(C1/C2)占比较高,缺血硬化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细胞/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占比较高,小动脉损伤较重(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组患者较肾功能正常组肾脏累积生存率低(Log-rank χ2=24.960,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血肌酐升高、血红蛋白降低和小动脉损伤是微量蛋白尿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入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微量蛋白尿合并肾功能不全较单纯微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改变更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清学指标多组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乙肝的检测提供积极有效地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清检测,疑似乙肝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共选取患者2 700例,对血清学指标的各种组合的乙肝阳性率做出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对血清学指标的各种组合的乙肝阳性率做出检测,发现不同组合方式乙型肝炎阳性率不同.在HBV-DNA阴性患者中HBsAg阳性率74.0%,阴性率26.0%;HBeAg阳性率13.0%,阴性率87.0%;PreS1Ag阳性率21.1%,阴性率78.9%.在HBV-DNA阳性患者中HBsAg阳性率88.8%,阴性率11.2%;HBeAg阳性率32.1%,阴性率67.9%;PreS1Ag阳性率71.3%,阴性率28.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性患者的五项指标(AST、ALT、GGT、DBIL以及TBIL)均不相同,阴性患者分别为(53.93±31.76) U/L、(61.46±37.88) U/L、(31.59±26.31) U/L、(18.44±8.33)μmol/L、(6.36±3.21)μmol/L、阳性患者分别为(119.44±40.22)U/L、(128.66±51.14)U/L、(71.25±43.78)U/L、(632.62±12.55)μmol/L、(15.37±6.16)μmol/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学指标多组合检测能够有效的检测乙型肝炎的发生,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及时的治疗有着积极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疗效.方法 9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患儿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两组患儿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3.33%比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38.09±4.32)比(33.45±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原始反射和肌张力改善时间分别为(6.89±1.64)d、(7.36±2.08)d,短于对照组的(9.13± 1.80)d、(10.27±2.8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NSE[(40.83±5.46)μg/L]和VEGF[(408.27±18.97) ng/L]低于对照组[(51.32±6.79)μg/L、(446.48±24.51)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L-1β[(78.32±8.71) ng/L]和IL-6[(50.89±7.62)ng/L]低于对照组[(98.32±12.45) ng/L、(62.31±8.91)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HIE患儿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