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汗证,指汗出异常的证候。自《内经》起,便有对"汗"的记载,《素问》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其后,历代医家对汗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完善,将汗证病因病机总归为虚、实二纲,责之气血阴阳,湿热痰瘀。冯志海教授临证20余载,在广泛汲取中医经典医籍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发现汗证患者多伴肝之气机不利,并积累了汗证从肝论治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2.
汗证、头痛、痹证均属于中医范畴,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均有记载,《素问·经脉别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痹论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后世医家治疗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汗证、头痛、痹证临床多单独为病,三者同时发病者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3.
<正>杨明会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保健工作,中西医知识兼备,治疗汗证经验丰富,现将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汗证的病因病机出汗有常态和病态之分[1],常态出汗属于人体的生理现象,包括天气炎热、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时汗出。《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张景岳注解:"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人体的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  相似文献   

4.
正《黄帝内经·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1]),汗为中医学五液之一,由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若汗出异常即为汗证,究其病机不外乎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常~([2])。历代医家都对汗证有着详尽研究,通过汗出部位、时间等将汗证分做自汗、盗汗、头汗、偏身汗出等,对汗证的病机及治疗常从卫表不固、阴虚内热、湿热内蕴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汗出异常属中医“汗证”、“头汗”、“半身汗”、“自汗”等范畴。通常认为易发生于病程长的患者 ,但临证过程中时常有糖尿病患者早期已有程度轻重不一的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进餐时头额、面、颈部多汗 ,平时胸腋部多汗 ,臀部、下肢少汗或无汗 ,甚至夏天下肢也无汗。笔者近 3年来运用益气养阴法加减治疗汗出异常 72例中 ,效果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2例 ,男 32例 ,女 40例 ;年龄 36~ 72岁 ,平均5 6.8岁 ;发病时间 3个月~ 1 6年。其中 2型糖尿病70例 ,1型糖尿病 2例 ,均符合 1 997年 ADA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自汗 43…  相似文献   

6.
正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者为盗汗~([1])。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汗的生理和病理论述。《素问·宣明五气》篇载:"心为汗。"《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这些论述为后世认识和治疗汗证奠定了基础。《张氏医通·杂门》  相似文献   

7.
《素问·举痛论篇》对痛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举痛论》作为中医论治痛证的首篇著作,对痛证之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临床表现等进行了详实的论述,同时探讨了"不通则痛"的关键病机,引领和扩大了后世医家对"寒"邪致痛大范围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篇》曰:"阳加于阴谓之汗。"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曰:"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  相似文献   

9.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湖南中医学院(410007)熊继柏关键词内经;汗证;病因病机;治法《内经》中所载汗证颇多,如魄汗、多汗、灵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泄等。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汗证,有按五脏分类者,有从病因分类者,有依汗出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中运用中药治疗消渴汗证的疗效。方法收集消渴汗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于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辨病辨证结合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出汗症状及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可改善消渴泌汗异常出现的下肢皮肤干燥、汗少或无汗,而上半身多汗及味觉性多汗,同时血糖控制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渴止汗方治疗消渴汗证疗效佳,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汗证”的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出了汗证中有汗出证、无汗证、多汗证、少汗证与汗解证五大类,在五类汗证中,共计汗证种别有48种之多,涉及条文90多个。由此说明,任何一个症状,在辨证论治中都有它的多面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同一个症状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而这一表现方式,正是形成这个症状时所存在的病因、病机演变的差异,从而提示我们在临床辨证论治时,应对病人的每一个细节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汗法居八法之首,是临床辩证论治的重要法则之一。《内经》提到汗法的条文甚多。从汗法的病因、病位、病机、适应症等不同方面。十分详尽地论述了汗法的运用。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客者除之。”《素问·热论》:“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素问·生气通  相似文献   

13.
汗证琐谈     
赵鹤龄 《光明中医》1997,12(2):20-24
汗证琐谈赵鹤龄四川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密地医院(617063)汗证即出汗不正常之谓,包括多汗、无汗、黄汗、血汗、臭汗等,但习惯仅指出汗过多而言。凡与气候、劳动、情绪和药物无关的不正常汗出者,皆为病态汗出,即谓之汗证。1病因病机汗证在外感病中多因六淫所伤...  相似文献   

14.
检测汗证     
《养生大世界》2010,(4):40-40
汗是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产物,《素问&#183;阴阳别论》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病理之汗称为汗证,汗证对分析病机、辨别证候、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汗证无论外感及内伤疾病都极为常见,特别是在内伤疾病中往往成为病人的主诉症状。因此对汗证的辨治,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意义。1 湿邪不化,汗出于肤湿邪为患,致气机郁滞,失于宣泄,而为汗证,临床常有所见。《素问·痹论》曰:“其多汗而濡者,此逢其湿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素问·阴阳别论》中"阳加于阴谓之汗"一语,概括了中医对汗的生理和病理的认识.“阳加于阴”的解释不能只囿于所谓动数之阳脉出现在尺部之阴位上.试简述之,以求教正.一、从阳加于阴认识汗的生理:"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汗与津、血同源于水谷.津之行于体表,有润泽肌肤、调节体温、通利营卫作用的为汗液.故《灵枢·决  相似文献   

17.
正2型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消渴"之病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脾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在病因方面,《内经》等中医著作已意识到该病的发生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望过度等诸多因素导致。中医辨治消渴的传统方法是以上、中、下三消划分为纲要的辨证体系。本病的主要病机诚如《临症指南医案·三消》邹滋九按语所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临床上往往上中下三消相互兼夹,虚实寒热错综复杂。笔者结合临床,参看历代中医  相似文献   

18.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无汗刍议     
无汗一症,病因很多,临床表现繁杂,表里、寒热、虚实之证均有。临床辨汗,首先辨其有无,再据其有汗与无汗之表现的不同,认真分析,对判别疾病的成因、性质和推测预后、转归,都有重要意义,能为辨证论治提供有力的依据。对无汗而致病或有病而致无汗者,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灵枢·营卫生会篇》曰:“夺血者无汗”,《素问·金匮真言论》也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疾。”后世医家对无汗也颇有论述,如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曰:“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或水饮内蓄,  相似文献   

20.
论多汗症     
<正>1定义及源流凡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引起肤腠汗出,自汗,或盗汗,兼有兴奋、紧张,或忧思、气短、疲乏、烘热等,称为多汗症。多汗症以症状多汗而命名。汗和多汗的论述,《皇帝内经》首发其端。《素问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又《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天涩脉滑,谓之多汗",定名多汗,其原因是阴阳失调引起,症见多汗、少气。汉代张仲景所述多汗症,另有手汗、额汗、头汗之分,并认为外感不愈,正气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