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中医学角度综述了中医对慢性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药在临床上对慢性丙型肝炎从经典辨证论治、专方加减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3个方面综述了慢性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的进展,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利于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病毒等,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分析总结了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现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中医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5,(8):1057-1058
目的:总结薛敬东主任医师辨证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经验。方法:随薛老师临证并聆听其查房,对其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验进行总结。结论:薛老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近10a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方法:中西医通过临床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等方法研究;西医采用激光治疗;中医多用益气养阴、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等方法。结果:中医药治疗可改善体内微循环,促进眼的出血、渗出、水肿的吸收,有效地缓解该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赤白桃虎汤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7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妙婵  郑其进 《新中医》1996,28(9):47-47
赤白桃虎汤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7例临床疗效观察何妙蝉,郑其进主题词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赤白桃虎汤/治疗应用,慢性病1994年8月至1995年12月用赤白桃虎汤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共2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1990...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及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及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不良反应、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主要临床表现及HCVRNA转阴率。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主要临床表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主要临床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转阴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减少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延缓肝脏纤维化,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HC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丙型肝炎的相关问题逐渐被各专业人士重视,关于丙型肝炎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中医药本身在丙型肝炎认识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从中医学的角度研究丙型肝炎,以期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依从性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意义,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方法:对76例进行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完成率以及导致治疗未完成的因素。结果:76例中,55.3%的患者完成了整个抗病毒疗程(48周),22.4%的患者完成了36周疗程,15.8%的患者完成了24周疗程,6.6%的患者完成了12周疗程。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有药物副反应、经济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等。结论:良好的依从性是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关键,须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疗对策,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宋健 《江西中医药》2009,40(1):32-33
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中医并无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名,现代医学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使用中医药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笔者跟随老师学习,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医治疗慢性肝炎的的经验。临床从辨证论治、经验用药、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治疗,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核心、是重点。治疗当以辨证用药切中病机为要,谨守病机、积极治疗,机体得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凉血解毒、柔肝理脾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乔作现 《新中医》2003,35(8):35-36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柔肝理脾法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以凉血解毒、柔肝理脾法,药用白茅根、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小蓟、丹参、水红花子、茵陈、生黄芪、白芍、何首乌、百合、山药等。3月为l疗程。结果:基本治愈4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均有明显改善。抗-HCV转阴率23.3%,HCV-RNA转阴率36.7%。结论:以凉血解毒、柔肝理脾法的中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评价中医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经中医中药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达到77%。结论:中医中药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肝炎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0%,对照组则为38.0%,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在慢性肝炎治疗中的实施,可对其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环节是抗病毒,但非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故应深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寻找其结合位点与治疗思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从中药具有抗病毒协同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抗炎护肝改善肝功能作用、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中药具有抗纤维化作用并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症的临床疗效以弥补西药治疗之不足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内服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采用内服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结果:72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3例,有效4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28%。结论:中药甘露消毒丹加减方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延缓病情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中医护理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针对淤胆型肝炎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清总胆红素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胆汁淤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灌肠配合中医护理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与常规西医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柴胡解毒汤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2.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医手段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稳定,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慢性胃炎患者均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6.95%,病理改变总有效率83.69%。结论: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76例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法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分型有肝肾阴虚、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和肝胆湿热四种类型,通过辨证施治后,治愈42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74%;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从病源出发,分析病因,采用针对性药物,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肝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中药健脾疏肝汤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可以明显的降低治疗后TB的含量,差别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方法:12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中医汤剂治疗,后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肝炎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