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及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在山东省沂源县进行宫颈癌筛查的4 596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均行TCT和高危型HPV基因检测,对TCT结果为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高危型HPV基因检测结果阳性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TCT检查、高危型HPV基因检测及两种方法联合实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高危型HPV基因检测联合TCT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独TCT检查及单独高危型HPV基因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单独TCT检查的特异度高于单独高危型HPV基因检测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TCT的阳性预测值为22. 9%,高危型HPV的阳性预测值为21. 3%,TCT联合高危型HPV基因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18. 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感染率增加。结论 TCT检查联合高危型HPV基因检测灵敏度及准确性较高,是目前临床上宫颈癌筛查的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27例CIN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细胞学(和/或高危型HPV)-阴道镜-定位活检三阶梯确诊,统计单项TCT、高危型HPV以及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数据,分析单项TCT、高危型HPV以及TCT联合高危型HPV在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1027例患者中,905例接受TCT,阳性796例,阴性109例,TCT阳性率为87.96%(796/905),假阴性率为12.04%(109/905).接受高危型HPV检查763例,阳性725例,阴性38例,高危型HPV检查阳性率为95.02%(725/763),假阴性率为4.98% (38/763).同时接受TCT及高危型HPV筛查670例,双项阳性532例,单项阳性132例,累计阳性664例,双阴性6例,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累计阳性率为99.10%(664/670),假阴性率为0.90%(6/670).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累计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TCT、高危型H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漏诊率明显低于单项TCT、高危型HPV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可以显著提高CIN及宫颈癌的检出率,明显降低CIN及宫颈癌的漏诊率.同时,在目前CIN、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下降的医疗形势下,高危型HPV检测的加入,可以使临床干预提前至潜伏期感染及亚临床感染.  相似文献   

3.
陈颢研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558-2560
目的:对比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PV检测和巴氏涂片检查联合HPV检测筛查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妇科体检的1 012例女性随机分成两组:TCT组500例实施液基薄层联合HPV检测;巴氏涂片检查组512例进行巴氏涂片检查联合HPV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于宫颈异常的检出率,两种方法都以病理检查为标准。结果:TCT组特异性为79.22%、敏感性为92.87%、假阴性率为0.20%;巴氏涂片组特异性为98.24%、敏感性为56.24%、假阴性率为1.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检出率TCT组为3.40%,巴氏涂片组为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TCT检查联合HPV检测优于巴氏涂片检查联合HPV检测,其筛查的假阴性率较低,敏感性较高,可以作为一种先进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宫颈病变筛查的5458例女性,行TCT、高危型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TCT和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价值.结果 TCT阳性者和/或高危型HPV阳性者1153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正常或慢性炎性反应59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38例,CINⅡ~Ⅲ196例,宫颈癌27例.其中高危型HPV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阳性率显著高于CIN和正常或慢性炎性反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独TCT和高危型HPV检测[98.0% (580/592)比58.8%(348/592)、82.9%(491/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阳性预测值也明显高于单独TCT和高危型HPV检测[96.2%(303/315)比67.4%(504/748)、76.9% (337/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61例CIN和宫颈癌患者随访中发现术后34例患者病灶残留或复发,以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独TCT和高危型HPV检测[100.0% (527/527)比98.5% (519/527)、96.4% (508/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阳性预测值也明显高于单独TCT和高危型HPV检测[100.0%(19/19)比78.9%(30/38)、57.8%(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筛查结果的准确性,不仅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而且对宫颈病变相关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及两者联合筛查结果的比较,研究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检查阳性以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任意阳性为阳性,阴性以全阴为阴性,对宫颈癌的3种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478例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炎症的患者有253例(52.9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225例(47.07%);鳞癌6例(1.26%)。478例患者中高危型HPV筛查结果阳性例数为283例,阳性检出率59.21%,且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TCT检查结果中不典型磷状细胞(ASC)及以上病变有219例,阳性检出率为45.82%。对3种筛查方法的总符合率进行比较,高危型HPV+TCT联合检查符合率最高,为99.58%,其次为TCT检查符合率为81.59%,高危型HPV筛查符合率为76.99%,而2种方法联合检查对CINI以上病变的筛查,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为当前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6月在该院妇科门科接受宫颈癌筛查的21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均进行TCT检测和HPV-DNA分型检测,并以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进行最终确认。结果检测结果显示,TCT检测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患者96例,阳性比例为45.71%,病理组织学检测≥CINⅠ患者109例,阳性比例为51.90%。HPV-DNA分型检测共检测出阳性患者87例,阳性比例为41.43%,且统计还发现,患者病情越严重,HPV-DNA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807,P=0.008 8)。单一TCT检测漏诊率为11.93%,单一HPV-DNA分型检测漏诊率为20.18%,TCT联合HPV-DNA检测灵敏度升高,对宫颈癌检出率达到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31 6,P0.000 1)。低危型HPV常见于低度病变患者,随TCT级别升高,高危型HPV阳性表达率升高明显,SCC中高危型HPV阳性表达率达到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46,P=0.005 8)。结论临床上选择适合准确的检测方法,有助于宫颈癌早期的诊断、治疗以及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TCT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诊断作用较大,TCT联合HPV-DNA检测可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大庆地区4 850例育龄妇女进行宫颈TCT联合HPV检测,对TCT和/或HPV检测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多点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1 193例TCT结果异常,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发现CINⅠ~Ⅲ501例(41.99%);HPV检测阳性1 875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发现CINⅠ~Ⅲ1 030例(54.93%);HPV和TCT均阳性684例,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发现CINⅠ~Ⅲ625例(91.37%),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75例HPV阳性患者检测结果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以20~30岁为感染的最高峰。结论:宫颈TCT检测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应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接受宫颈疾病筛查的5 028例已婚女性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者行宫颈TCT、HPV检查后再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比两次检查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判断两种检查方法对宫颈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得出两种方法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结果宫颈TCT、HPV检查阳性患者为736例(14.64%),TCT、HPV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阳性患者为1 025例(20.39%),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HPV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疾病的临床检出率较高。宫颈TCT、HPV筛查出现高危情况的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以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逐层递进检查可以降低筛选成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冠县人民医院就诊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结果,评价基层医院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及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冠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TCT筛查异常的380例女性,其中304例患者行高危HPV检测及阴道镜活检,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独TCT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为44.74%,TCT联合高危HPV检测的检出率为75.48%(P0.01)。随着TCT分级升高,宫颈病变检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T联合高危HPV检测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海宁市妇幼保健院行TCT和高危型HPV检查的190例患者,对入选患者的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TCT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等指标.对其中77例进行过高危型HPV病毒载量检测的患者分析其检测结果和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经病理检查发现有125例患者为阴性,65例患者为阳性;经高危型HPV检查则发现169例患者阳性,21例阴性;而TCT检查结果则有174例患者为阴性,16例患者为阳性.HPV检查的灵敏度为93.85%,显著高于TCT检查的灵敏度12.3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2,P<0.001);TCT检查的特异度为93.60%,显著高于HPV检查的特异度36.09%(χ2=5.427,P<0.01);T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66.66%,而HPV检查的阳性预测值则为36.09%(65/19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473,P>0.05);TCT检查的阴性预测值为67.25%,显著低于HPV的阴性预测值80.9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4,P<0.01);TCT和HPV检查的准确度分别为5.91%和 7.4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7,P>0.05).宫颈病变程度和患者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具有正相关关系(r=0.392,P<0.01).结论 TCT检测宫颈癌具有特异度高的优点,但其灵敏度较低,而高危型HPV检测宫颈癌则特异度较低,灵敏度高,临床上检测宫颈癌应采取二者联合的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1 535例宫颈癌的筛查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及联合应用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CIN-Ⅰ-Ⅲ期和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均高于正常炎症患者(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高危型HPV感染率越高(P0.05);CIN-Ⅰ-Ⅲ期和宫颈癌患者TCT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炎症患者(P0.05),且随着病情加重TCT阳性率越高(P0.05);联合应用组的灵敏度(92.13%)、特异度(80.24%)、正确诊断指数(0.73%)、阳性预测值(40.31%)和阴性预测值(99.45%)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敏感性和特异度高的特点,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和宫颈癌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PV与TCT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197例患者行宫颈病理活检,均进行高危HPV及TCT检测。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PV的灵敏度为100.00%(73/73),TCT的灵敏度为12.33%(9/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5,P0.05)。HPV的特异度为0,TCT的特异度为94.35%(117/1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2,P0.05)。HPV阳性预测值为37.06%(73/197),TCT阳性预测值为56.25%(9/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P0.05)。HPV准确度为37.06%(73/197),TCT准确度为63.96%(126/1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2,P0.05)。结论 HPV与TCT检查应联合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可减少宫颈癌的漏诊率,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也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PVDNA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某医院宫颈门诊1391例患者作TCT检测,所测阳性结果行HPV DNA检测以及阴道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218例TCT阳性的患者,比较TCT、HPVDNA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结果:TCT检测阳性者218例中,HPVDNA检测的敏感度为87.25%,TCT检测的敏感度为71.5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CT及病理级别的升高,HPV阳性率也在升高。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TCT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结合HPV检测可以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 TERC)基因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来院诊治的520例怀疑宫颈癌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TCT、高危HPV检测、h TERC基因检测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TCT检测的阳性率为68.65%(357/520)。TCT对未见上皮内病变(非SIL)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鳞状细胞癌(SCC)(P0.05);TCT对LSIL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SCC(P0.05)。高危HPV检测对非SIL的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LSIL、HSIL及SCC(P0.05)。h TERC基因检测对非SIL的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LSIL、HSIL及SCC(P0.05);h TERC基因检测对LSIL的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HSIL及SCC(P0.05)。TCT、高危HPV检测、h TERC基因检测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性分别为52.98%、97.11%、72.01%;特异性分别为93.06%、45.01%、98.59%。结论 3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高危HPV检测在妇科就诊者中宫颈癌的筛查效果。 方法 以2017—; 2019年在唐山市某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就诊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性生活年限、生育情况等,并进行妇科检查及采集相关样本用于TCT和高危型HPV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对1 660例妇科就诊者进行宫颈癌筛查,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38.4 ±; 12.4)岁,以30~49岁为主,占55.60%,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或中专为主,占75.16%,家庭年收入以3~5万元为主,占49.25%。TCT筛查结果显示阳性例数为312例,阳性率为18.79%,检出高危HPV感染272例,感染率为16.39%,不同检测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TCT阳性率和高危HPV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43例TCT阳性或高危HPV感染者进行阴道镜下病理学检查,检出144例阳性,占检测者的41.98%。241例TCT阳性且高危HPV感染的就诊者中病理检查阳性者125例,占51.86%。31例高危HPV感染者但TCT检测阴性者中病理学检查阳性9例,占29.03%,71例TCT阳性但高危HPV感染阴性者中10例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阳性,占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唐山市妇科门诊就诊者宫颈癌筛查结果阳性率较高,在实际使用中建议采用联合检测手段提高筛查效果,降低诊风险,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该院门诊收治的行HPV E6/E7 mRNA筛查的1 4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行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分析HPV E6/E7 mRNA联合宫颈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1 400例研究对象进行TCT、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者共262例。不同病理分级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142例,阳性率为54.20%,CINⅠ~Ⅲ级、宫颈浸润癌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定量值高于炎症患者,CINⅡ~Ⅲ级上述指标又高于CINⅠ级患者,宫颈浸润癌上述指标又高于CINⅡ~Ⅲ级患者(P0.05)。不同TCT分级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99例,阳性率为37.79%,无明确意义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非典型腺细胞(AGC)/鳞状细胞癌(SCC)患者HPV E6/E7 mRNA及定量值均高于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改变(NILM)患者(P0.05)。随TCT分级的上升,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定量值上升(P0.05)。HPV E6/E7 mRNA对≥CINⅡ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高于TCT检查,两者联合诊断对≥CINⅡ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高于TCT单独诊断(P0.05)。HPV E6/E7 mRNA诊断敏感度高于TCT,特异性低于TCT,两者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近,两者联合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HPV E6/E7 mRNA对早期宫颈癌诊断敏感度较高,且联合TCT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检测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的923名患者的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Cervista酶切信号放大法)、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比较两种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88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Ⅱ以上病变。Cervista HPV DNA检测和TCT检查的灵敏度均为79.5%,特异度分别为37.7%和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检测和TCT检查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2.3%和3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的假阴性率均为20.5%。结论 Cervista HPV检测和T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Cervista HPV检测特异度偏低,建议两者联合应用于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宫颈刮片、阴道镜及高危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对宫颈癌筛查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同时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及高危HPV检测,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组织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对187例病理结果阳性(CINⅠ、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3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187例病理结果阳性者中,宫颈刮片阳性者114例,敏感度为60.96%;阴道镜阳性者149例,敏感度为79.68%;高危型HPV感染者155例,敏感度为82.89%,3种方法的敏感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及早期诊断应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HPV检测相结合,可以提高检出率,减少假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HCⅡ-HPV-DNA)联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参加妇科体检的10 000例妇女进行宫颈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和常规宫颈巴式涂片检查,筛选出具有宫颈癌高危因素或巴氏涂片异常的850例妇女进行HCⅡ-HPV-DNA检测与TCT联合筛查,同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行组织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CⅡ-HPV-DNA检测诊断敏感度虽高(90%),但特异性低(70%);TCT检查特异性高(98%),敏感性低(80%),两组特异性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TCT检查宫颈阳性病例检出率为80%;而HCⅡ-HPV-DNA与TCT联合筛查宫颈阳性病例检出率达9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HCⅡ-HPV-DNA联合TCT进行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能明显提高检出率和筛查效率,在子宫颈癌高危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初筛更具价值,开辟了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以及高危HPV联合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门诊行妇科体检的女性928例,经过组织病理学证实明确分级。取宫颈细胞样本,进行TCT和高危HPV检测。对TCT、高危HPV以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928例样本中,病理学诊断与高危HPV诊断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病理学诊断与TCT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联合TCT检测的灵敏度为97.08%,特异性为51.00%。与单独进行HPV检测或者TCT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更高的符合率。结论 HPV检测与TCT检测联合用于筛查宫颈癌具有良好的效果,HPV检测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宫颈癌筛查和预防的技术,与TCT检查相结合,应用于宫颈癌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