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siRNA沉默糖体蛋白L31(ribosomal protein L31,RPL31)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RPL31基因在胰腺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合成靶向人RPL31基因的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建立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按照移植瘤体积随机化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RPL31-siRNA干预组;使用RNAi-Mate转染试剂将RPL31-siRNA进行移植瘤瘤内注射,观察各组裸鼠体内瘤体生长速度,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RPL31基因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裸鼠皮下移植瘤Ki-67及CD31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移植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结果:与溶剂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RPL31-siRNA注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缓慢,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瘤组织中RPL31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下调;另外,RPL31-siRNA注射组裸鼠移植瘤中Ki-67表达下调(55.78%±4.63%、51.37%±5.05%vs11.08%±1.31%),CD31的表达下调(56.53%±6.03%、44.84%±5.24%vs9.67%±1.39%);RPL31-siRNA注射组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增加(2.92%±0.54%、3.85%±0.87%vs39.58%±4.02%).结论:RPL31-siRNA可以下调胰腺癌BxPC-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中RPL31基因的表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并且还可以抑制移植瘤中Ki-67及CD31的表达,诱导移植瘤细胞的凋亡.以RPL31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小干扰RNA对结肠癌细胞移植瘤模型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VEGFR-3小干扰RNA表达载体.将结肠癌LoVo细胞注射入裸鼠皮下建造裸鼠移植瘤模型.将15只裸鼠结肠癌模型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pG-siRNA/VEGFR-3重组质粒)、阴性对照组(pG-HK重组质粒)与空白对照组.分别瘤体内注射相应的siRNA混合物或转染剂混合液,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3次,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6 wk后处死裸鼠,肿瘤称取质量,并进行q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VEGFR-3 mRNA和蛋白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微淋巴管计数.结果:实验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抑制率为52.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P<0.001).q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VEGFR-3 mRNA和蛋白的变化比较,实验组有明显降低(P<0.001).实验组淋巴管计数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VEGFR-3 siRNA可以抑制裸鼠结肠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并减少裸鼠移植瘤淋巴管生成,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在裸鼠膀胱癌动物模型中通过抑制靶向沉默血小板源性内皮生长因子基因(PDECGF)的表达,探讨其在活体动物肿瘤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将psiPDECGF-1及-2稳定转染的阳性T24细胞株及其他对照组直接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细胞生长及成瘤情况、测定肿瘤体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查PDECGF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发现siRNA2组第21天时成瘤率只有50%,而其他各组成瘤率为100%.siRNA2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3组,siRNA2组不仅成瘤延迟,且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3组(P<0.01).免疫组化证实siRNA2组肿瘤组织PDECGF 蛋白表达最低; TUNEL检测siRNA2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多于其他3组 (P<0.05).结论 PDECGF siRNA载体稳定转染细胞株体内实验可见膀胱癌细胞成瘤率降低,成瘤延迟及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癌细胞凋亡增多.PDECGF siRNA在裸鼠体内依然对膀胱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默人类真核延伸因子1A2(EEF1A2)对胰腺癌细胞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均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EEF1A2组,移植瘤内分别注射PBS、阴性对照siRNA和特异性EEF1A2 siRNA.测定各组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EEF1A2和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率.结果 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从给药后第17天开始,EEF1A2组移植瘤体积增长明显滞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值均<0.05).治疗结束后切取肿瘤称重,EEF1A2组肿瘤质量为(0.27±0.06)g,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0.39±0.08)g和(0.43±0.07)g,P<0.05].EEF1A2主要表达于胰腺癌细胞胞质,其中在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中,阳性细胞分布比较密集,阳性率分别为(72.58±25.47)%和(76.75±23.19)%,而EEF1A2组阳性细胞分布较稀疏,阳性率为(34.78±2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F1A2组的PCNA蛋白表达也显著低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的结果显示EEF1A2组中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EEF1A2在体内能被有效静默,EEF1A2静默后能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超  刘志明 《山东医药》2012,52(14):19-22
目的观察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对人胰腺癌PANC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瘤组织中survivin、PTEN、CEA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28只人胰腺癌PANC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正义寡核苷酸(SODN)组、ASODN组、脂质体组,各7只,分别于瘤周及瘤体注射50μL的PBS、SODN、ASODN、脂质体+无血清DMEM。注射结束后2 d,切取瘤体,测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和生长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的survivin、PTEN、CEACAM-1蛋白,TUNEL染色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瘤组织中的survivin mRNA、PTEN mRNA、CEACAM-1 mRNA。结果与其他三组相比,ASODN组肿瘤生长抑制率高、生长指数低、细胞凋亡指数高(P均<0.05),其瘤组织中survivin和CEACAM-1表达下降、PTEN表达上升(P均<0.05)。结论 survivin ASODN可有效抑制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和CEACAM-1的表达、促进PTE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中突变型K-ra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特异性针对胰腺癌PANC-1细胞突变型K-ras基因的重组质粒pGensil-1-P1,阴性对照质粒pGensil-1-HK并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胰腺癌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K-ras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方法测量细胞生长曲线.并建立人胰腺癌细胞PANC-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注射Pgenesil-1-P1、Pgenesil-1-HK质粒,动态观察并处死裸鼠计算肿瘤体积.结果:测序证实质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短发夹RNA(shRNA)使胰腺癌细胞PANC-1突变型K-ras基因的mRNA较未治疗组、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未治疗组、阴性对照组及治疗组的K-ras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00%,99.0%±0.73%,39.9%±2.1%,前两组K-ras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未治疗组K-ras蛋白表达下调了约60.1%;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2);经重组质粒治疗14 d后,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缓慢,相较于对照组瘤体明显缩小(P=0.03).结论:shRNA对特异性转染组的胰腺癌细胞的突变K-ras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使细胞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在裸鼠体内诱导HepG2细胞T-cadherin的表达,及其对HepG2种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皮下接种法建立HepG2细胞裸鼠种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11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裸鼠给予5-Aza-CdR注射,对照组裸鼠注射等量PBS.4wk后处死裸鼠,观察种植瘤的生长情况,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用药4wk后,实验组肿瘤组织的T-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6.613, P<0.05);对照组HepG2细胞几乎检测不到T-cadherin蛋白表达,而实验组裸鼠种植瘤细胞膜上可检测到T-cadherin蛋白表达;实验组肿瘤的平均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肿瘤平均体积(t=2.337,P=0.025).结论:5-Aza-CdR能诱导裸鼠皮下种植HepG2瘤细胞的T-cadherin表达,抑制HepG2种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为5-Aza-CdR使甲基化的T-cadherin启动子去甲基化,恢复T-cadherin的表达,从而抑制HepG2种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鼠双微粒体-2基因(MDM2)靶向小分子干扰RNA (siRNA)质粒,研究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MDM2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siRNA-MDM2 (siMDM2),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分别给予阴性对照质粒和siMDM2质粒处理.监测肿瘤生长变化,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DM2及p5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正态分布数据的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 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转染siMDM2-1和siMDM2-2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增长受到明显抑制,抑瘤率分别为60.6%和54.6%.RT-PCR和Westem blot结果示MDM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下调,而p5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调.与空白组比较,转染siMDM2-1和siMDM2-2组的MDM2mRNA表达分别下调62.8%和61.5%,MDM2蛋白表达分别下调60.7%和59.5%;p53 mRNA表达分别上调47.1%和45.6%,p53蛋白表达分别上调45.9%和4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5.099、47.860、17.676和235.770,P值均<0.01).结论 siRNA沉默MDM2基因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形成,可能与其在体内有效下调MDM2和上调p53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腺病毒siRNA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在免疫缺陷鼠肝癌肿瘤动物模型中通过靶向沉默细胞凋亡因子Survivin的表达,探讨其在活体动物肿瘤组织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肝癌细胞株HepG2构建裸鼠肝癌肿瘤细胞动物模型,并按照病毒注射剂量分组,将已构建的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注射入裸鼠肿瘤内,观察肿瘤生长状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利用TUNEL反应测定肿瘤组织细胞内DNA的片段化观察细胞凋亡。结果注射AdsiR- NA-Survivin高、低剂量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与注射的腺病毒浓度呈正相关;TUNEL实验表明注射AdsiRNA-Survivin高、低剂量组的肿瘤组织标本可见大量细胞核呈黄褐色、核质浓缩、细胞形态不规则的凋亡细胞。高剂量组、低剂量组、AdsiRNA-U6组、PBS组凋亡细胞数依次减少。结论腺病毒siRNA载体系统可应用于活体动物试验中;AdsiRNA-Survivin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与肿瘤感染数或浓度成正比,且能促进人肝癌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对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TSLC1过表达人膀胱癌T24细胞株(Ad-TSLC1-T24组)、空载体对照T24细胞株(Ad-T24组)及空白对照T24细胞株(T24组)种植于裸鼠皮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种植细胞5周处死全部裸鼠留取肿瘤组织标本,测量肿瘤体积,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TSLC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TSLC1、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肿瘤生长曲线显示Ad-TSLC1-T24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慢于Ad-T24组及T24组,种植细胞5周Ad-TSLC1-T24组肿瘤体积及质量低于Ad-T24组及T24组(P均<0.05),抑瘤率高于Ad-T24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Ad-TSLC1-T24组移植瘤细胞出现明显的核固缩、核碎裂等凋亡现象。与Ad-T24组、T24组比较,Ad-TSLC1-T24组移植瘤中TSLC1、Caspase-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 TSLC1过表达可抑制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表达和下调Bcl-2表达促进了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调靶向基因S100A6对在体肺腺癌移植瘤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Balb/c雄性裸鼠随机分为空载体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S100A6基因RNA干扰组三组,每组6只动物;分别应用不携带目的基因的空载质粒、未转染任何质粒以及含有S100A6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质粒的A549肺腺癌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构建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组移植瘤组织生长情况;采用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等技术检测S100A6 mRNA和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了裸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病理学特征显示,阴性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可见到成巢的肿瘤细胞,癌细胞核大,而干扰组肿瘤细胞较稀疏,间质组织明显;接种细胞2周时,阴性对照组、空载体对照组和RNA干扰组肿瘤组织体积和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6基因和蛋白表达在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裸鼠移植瘤凋亡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棕褐色肿瘤细胞核,三组肿瘤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肿瘤瘤组织S100A6蛋白表达,可抑制肿瘤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为进一步开发肺腺癌分子靶点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Slug-siRNA干扰Slug基因表达对胰腺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携带Slug-siRNA的rAAV对裸鼠体内胰腺癌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2wk后随机将建模成功的裸鼠分为3组,每组6只. 构建携带Slug-siRNA的rAAV载体,采用瘤体内多点注射的方法,阴性对照组裸鼠按1×109 puf(50 μL)标准注射rAAV-EGFP,空白对照组裸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裸鼠按1×109 puf(50 μL)标准注射rAAV2-EGFP-slugsiRNA,只注射1次. 观察裸鼠的一般情况,摄食,活动能力,每周用电子天平秤体质量,绘制裸鼠生长曲线. 治疗6 wk后二氧化碳吸入法处死裸鼠,切取肿瘤称质量;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lug蛋白的表达,TUNEL检测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透射电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3组裸鼠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后,在开始的2 wk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无明显差别,2 wk以后,实验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积增长明显滞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6 wk后,实验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质量明显轻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6±0.48 g vs7.56±1.25 g,7.50±1.23 g,均P<0.05). 实验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AI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7±0.06vs 0.024±0.01,0.025±0.01,均P<0.05);实验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71.4% vs 0.04%,P<0.01). 透射电镜下,实验组肿瘤细胞可见细胞器结构模糊,核固缩,染色质边集等现象.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实验组Slug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Slug基因被有效沉默,Slug基因沉默后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胰腺癌实体瘤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肺癌A549细胞建立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根据瘤体积变化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根据终末瘤质量比较计算抑制率,移植瘤细胞凋亡指数检测采用TUNEL法,移植瘤细胞Bcl-2、Bax蛋白、Ki-67抗原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RT-PCR检测移植瘤Bcl-2、Bax mRNA表达。结果各治疗组经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治疗后移植瘤生长缓慢,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移植瘤质量及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高、低剂量组的瘤质量抑制率分别为69.00%和45.09%。治疗组移植瘤细胞透射电镜下均可见不同阶段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各治疗组移植瘤组织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增殖指数明显减低,Bcl-2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亦明显减少,Bax蛋白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高剂量组尤其明显(P均〈0.01)。结论藤梨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移植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而降低Bcl-2基因表达、上调Bax基因表达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阿霉素干预胃癌细胞后PTEN的表达及其在阿霉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中的意义.方法 (1)阿霉索干预胃癌细胞BGC-823后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并检测VFEN的mRNA和蛋白水平.(2)构建胃癌裸鼠异位种植瘤,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异位种植瘤中胃癌细胞的凋亡情况,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3)以PTEN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转染BGC-823细胞,并以阿霉素进行干预,检测BGC-823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以及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阿霉素干预后,BGC-823细胞的生存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2)阿霉素能够有效诱导BGC-823细胞凋亡.(3)阿霉素在BGC-823细胞中可时间依赖性地促进PTEN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升高.裸鼠异位种植瘤试验中,阿霉素干预组的凋亡率[(28.11±1.05)%]明显高于对照组[(2.78±1.63)%];阿霉素干预组瘤体组织中PTEN mRNA和蛋白水平亦高于对照组(0.5667±0.0043比0.2217±0.0063,0.14±0.26比0.04±0.15,P值均<0.05).(4)转染与未转染[WEN siRNA的胃癌细胞以阿霉素干预后,PTEN siRNA转染组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且PTEN siRNA转染组[(10.35±1.04)%]凋亡率明显小于未转染组[(31.37±3.58)%],P<0.05.结论 阿霉素干预胃癌细胞后可以抑制其生长,诱导细胞凋亡,PTEN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胡艇  赵树鹏 《山东医药》2010,50(48):34-35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基因,探讨其siRNA通过瘤内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转染途径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制作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瘤内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取肿瘤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采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STAT3表达情况。结果瘤内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出现大面积细胞坏死及细胞凋亡现象,STAT3为阴性,且STAT3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前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转染途径均可沉默STAT3基因,抑制其表达和肿瘤生长,但两种途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养正散结汤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卡莫氟组)、养正散结汤高、中、低剂量组。连续治疗3周,实验结束后处死荷瘤鼠,剥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蛋白表达,计算肿瘤细胞增殖指数;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组织let-7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蛋白表达。[结果]养正散结汤高、中、低剂量组肿瘤重量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增殖指数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各组肿瘤组织let-7a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c-Myc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养正散结汤具有显著的抑制胃癌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抑癌性miRNA let-7a、抑制其靶基因c-Myc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陈方志  李俊  张琍  王清平 《胃肠病学》2013,18(7):402-405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可激活淋巴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3,诱导淋巴管生成。体外研究显示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S)可通过抑制VEGF-C表达抑制人胃癌细胞的淋巴管生成。目的:明确ROS在体内能否抑制胃癌生长及其淋巴管生成。方法:建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3组ROS组,后者分别予50、75、100 mg.kg-1.2 d-1ROS灌胃42 d。处死裸鼠,测定移植瘤体积,D2-40淋巴管内皮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50、75、100 mg/kg ROS组移植瘤体积、肿瘤组织LMVD以及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依次降低并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ROS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胃癌细胞祼鼠移植瘤生长,并通过下调VEGF-C表达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小干扰RNA抑制胃癌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瞬时转染环氧合酶-2特异性小干扰RNA(COX-2 siRNA)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COX-2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RNA干扰方法 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胃癌细胞系SGC7901为研究对象,瞬时转染COX-2 siRNA,转染后72 h用RT-PCR方法 分别检测COX-2siRNA组、无意义siRNA组及空白对照组的COX-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与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的COX-2蛋白质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转染后1周内每天同一时间用噻唑蓝比色分析法(MTr)检测3组癌细胞的活力并计算癌细胞的相对生存率.结果 COX-2siRNA对胃癌细胞中COX-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胃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增加,但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胃癌细胞中,COX-2表达的抑制可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速度,促进肿瘤细胞凋亡,COX-2在胃癌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靶向bcl-2的小干扰RNA(siRNA)在体内外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对胃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化学合成bcl-2基因的siRNA,脂质体法将bcl-2 siRNA转染胃癌SGC 7901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观察bcl-2 siRNA转染前后胃癌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和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分别检测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端粒酶活性变化。并将转染bcl-2 siRNA的胃癌SGC 790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其在裸鼠体内成瘤及生长情况。结果数据经方差分析,bcl-2 siRNA转染胃癌SGC 7901细胞后,明显抑制bcl-2基因表达,并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以100 nmol/L bcl-2 siRNA对bcl-2基因表达抑制效果最佳。以该浓度的bcl-2 siRNA转染胃癌SGC 7901细胞后,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分别为79.9%和85.3%;经bcl-2 siRNA作用的SGC 7901细胞生长明显缓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转染100 nmol/L bcl-2 siRNA的胃癌SGC 7901细胞接种裸鼠皮下后,肿瘤出现时间晚,体积小.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靶向bcl-2的siRNA可明显下调靶基因bcl-2的表达,在体内外抑制胃癌SGC 7901细胞的生长,为探索胃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背景:幽门螺杆菌脂多糖(Hp-LPS)在诱导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Hp-LPS对MDM2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Hp-LPS (1μg/mL)和大肠埃希菌(E. coli)-LPS(1μg/mL)刺激人胃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HGC-27、MKN45 24 h,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DM2表达。构建MDM2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转染HGC-27细胞,以Hp-LPS刺激细胞24 h后,检测报告基因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构建MDM2 RNA干扰质粒并分别转染三株细胞,行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检测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建立裸鼠MKN45、HGC-27细胞胃癌异种移植瘤模型并予尾静脉注射siRNA-hMDMA2-3,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结果:Hp-LPS可增加MDM2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上调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MDM2蛋白表达。转染siRNAhM DMA2-3的GES-1、HGC-27、MKN45细胞,细胞凋亡较转染阴性对照siRNA者显著增加(P 0. 05),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 0. 05)。经siRNA-hMDMA2-3干预的异种移植瘤模型裸鼠,肿瘤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以阴性对照siRNA干预者(P 0. 05)。结论:Hp-LPS可能通过诱导MDM2表达引起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而抑制MDM2表达可促进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能力,发挥抑制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和胃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