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4年全国统一制作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发放、张贴情况,探索新的传播策略。方法选择广东、广西、福建、江苏、甘肃、青海等6省,以查阅资料、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现场调查。结果6省宣传海报发放、张贴工作基本到位;城乡居民、大中学生等目标人群对宣传海报的接受、理解和信息需求不同;各地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大众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进了不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社会氛围的逐渐形成。结论宣传海报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是预防艾滋病宣传的有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海市某社区张贴海报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的适宜性和可行性.方法 用自然观察法结合方便抽样的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居民阅读脑卒中防治知识海报的行为和影响因素以及居民对海报的意见和建议. 结果 本次共调查80人,居民对海报的阅读率为3.7%,阅读时间中位数为10秒.未阅读海报的50人中,有32.0%的人以前阅读过该类海报,以此估计整个张贴周期内海报的阅读率为34.5%.阅读海报的主要原因为对海报的内容感兴趣,未阅读的主要原因为没时间.受访者建议海报设计应该画面新颖、内容简明,图文并茂,并在社区信息发布集中的地方张贴.结论 海报作为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的载体有一定的作用,但海报设计时应注意画面和内容,海报张贴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  相似文献   

3.
探索生态瞬时评估(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EMA)技术在大学生性行为监测中的可行性,为更好地监测大学生性行为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立意抽样与滚雪球抽样,依据“信息饱和”原则,招募发生过性行为的20名大学生进行个别深入访谈,了解其参与EMA的意愿、顾虑以及建议,据此制订EMA计划,开展可行性试点研究,采用经验抽样法和自我监测法收集资料.结果 参与访谈的20名大学生中,17名(85%)访谈对象同意参加,实际15名参加了EMA可行性试点.试点期31d,发布465次填写指令,获得438份反馈信息,平均反馈率为94.19%;经验抽样法的平均反馈率为80.43%,平均超时率为14.97%;性行为自我监测率为51.97%;提前填报的平均发生率为8.45%;问卷平均完成时间经验抽样法为1.33 min,自我监测法为4.67 min.结论 EMA退出率低、反馈率高、超时情况较少,在充分取得调查对象信任的前提下,对大学生进行性行为EMA可行.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2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近期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需求以及针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行为干预的近期效果.探索高校艾滋病预防干预的有效方式.方法 通过讲座、播放DVD、发放小册子、在校园张贴海报对浙江省2所高校3个学院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干预,采用同一调查问卷,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大学生性行为的变化.结果 行为干预对大学生性伴对象和数量没有显著影响;干预后3个月,大学生说服性伴使用安全套的信心、不使用安全套拒绝发生性关系的信心、每次使用安全套以及打算使用时去购买安全套的信心明显上升;过去3个月有性行为的学生中,因为艾滋病/性病,去过医院或诊所的从1.1%上升到了7.2%;在曾经使用过安全套的学生中,使用安全套是为了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比例显著上升,上升幅度均达25%以上.结论 行为干预不会使大学生的性行为更为活跃.行为干预对提升大学生实施安全性行为的信心以及改变大学生就医行为和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目的等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茂名市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探索在农村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茂名市所辖的高州市其中的2个镇的3个行政村的人群,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开展集中观看VCD加现场交流方式、张贴健康海报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自学的健康干预等方式,采取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匿名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三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之间的效果,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回归分析,探索农村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较大提高(P<0.05);性别分布上,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知晓率(P<0.05)。年龄分布上,55岁以上人口知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知晓率也较高。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态度变化不明显。在三种健康教育模式中,以张贴海报的形式获得的成本-效益最高。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提高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有良好效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影响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健康教育前后居民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抽取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两个贫困县为调查对象,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韶关市、清远市某贫困县19个行政村292户农民进行实地调查。调查采取走村人户、深入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当地新农合实施情况以及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程度与满意度,并对新农合的实施现状及效果做了初步分析评价。该研究在广东省基本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形势下,提供了欠发达地区实施效果研究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农村健康教育志愿者健康教育能力现状与培训需求,分析干预活动可行性,探索志愿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2011—2013年,在四川省汶川县招募健康教育志愿者开展为期1年的干预活动,通过现场观察、查阅活动资料和多阶段小组访谈、个人访谈收集资料,通过项目执行前后比较评估项目进展。结果调查地新招募的志愿者缺乏基本健康知识和必要的传播技能,对防病知识和健康教育能力的需求非常强烈。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志愿者提高了自我效能,在本地开展持续性的入户健康教育活动。接受服务的村民在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防治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率均有显著提高(P值均0.05)。结论志愿者可以作为当地卫生资源的有力补充,在疾病防控和居民健康教育方面发挥作用。荣誉感和适当的物质激励、针对性的培训与技术支持、有力的组织保障、跨部门的技术合作、深层次的社会动员是可持续志愿者健康教育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农村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的卫生效果与健康教育需求调研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验证问卷和访谈提纲与调查方案目的和要求的一致性,检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针对性、通俗性、可操作性和数据库的有效性。方法调查人员采用现场观察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定量方法进行;对村骨干人群采用专题小组讨论的定性研究方法;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前培训,考核达标后分组参加预试验调查。在卫生效果指标中选择了对调查户沼气池内的沼液沼渣混合物抽样显微镜检查寄生虫卵的方法。结果通过两轮预试验,验证了调研方案的组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调研问卷在一般情况、卫生状况、KAP等35项问题中,共发现有20个问题的26项存在着逻辑顺序、内容重复和遗漏项目等方面的问题;正确地修改和完善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确定了沼液沼渣混合物寄生虫卵镜检样本的抽取方法和家庭环境卫生指标的观察标准,审核了数据库录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结论预试验的有效实施,为最终全面实施调研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玥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8):756-75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及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了针对农村、城市社区和大学生、中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进村入校暨‘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目的是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和大中学校的学生宣传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知识和国家有关政策,提高群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全国近75万个行政村、近5万个城镇街道和1 0余万所大中学校将免费得到预防艾滋病宣传海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张贴工作。为加强青少年、妇女等重点人群防治艾滋病知识与政策的宣传教育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城市与农村高血压患病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在重庆市万州区12个街道和14个有代表性的乡镇随机抽取1个居委会或村,每个居委会或村按年龄、性别比例随机确定18岁以上人群100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城乡高血压现状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内容主要为调查对象登记、填写知情同意书、检测血压、了解高血压危险因素(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和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应用SPSS 17.0软件对城乡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城区高血压患病率为18.00%,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为22.0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5,P<0.05);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城区明显高于农村(均P<0.01);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农村普遍高于城区(P<0.05)。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农村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主要因素是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不如城区居民,该病的危险因素高于城区。提示要加强农村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降低该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志愿者对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大学生志愿者面对面访谈式干预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探索有效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参与特殊人群公共卫生干预的策略及措施。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兰州市不同专业类别高校学生经培训作为干预者、调查员,利用寒假期间,由其对本人所在地返乡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面对面访谈形式的宣教。被干预者在干预前后分别填写设计好的统一问卷。结果 干预前后干预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确知晓率提高(P〈0.05)。面对面访谈模式健康教育的接受率由干预前的34.7%上升为干预后的66.2%(P〈0.05)。88.9%的干预对象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传播给他人。结论 大学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资源,由其对外出务工者这一特殊群体进行面对面访谈式干预有较强的适宜性和可行性,且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滕州市大中专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5月,对枣庄科技职业学院1080名大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080人,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86.72%。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大专学生、中专学生分别为87.86%、81.35%(P〈0.01);医学生、非医学生分别为90.61%、82.13%(P〈0.01),女生、男生分别为87.61%、82.58%(P〈0.01);来自城镇、农村的学生分别为86.88%、83.00%(P〉0.05)。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90.00%以上,对部分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60.00%以下。获取艾滋病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网络、报刊和电视。[结论]大中专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不全面。  相似文献   

13.
袁州区农村初三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给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宜春市袁州区4所农村中学的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专题讲座为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用同一问卷调查农村中学生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态度。结果:在农村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学生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程度,并能转变他们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结论:对农村中学学生开展讲座方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艾滋病知识宣传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在凉山艾滋病高发区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4所中学的全体学生10 749名为调查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对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学校艾滋病生活技能培训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凉山州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低年级、彝族、自评成绩差、共同生活的父母人数、居住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好(自评)、来自于彝族为主社区的学生均与艾滋病知晓水平呈负相关(P值均<0.05).学校教育、广播电视、卫生宣传是学生艾滋病知识获取主要途径(88.82%,80.83%,73.54%).少数民族学生、疫情严重地区学生接受学校艾滋病生活技能培训比例较小、开展较晚、学生需求不强.结论 凉山州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知晓水平偏低,需引起重视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加强对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城乡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和相关态度行为,为确定重点教育内容和宣教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济南、烟台、泰安、临沂4市城乡高、初中各1所共16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360名中学生,城市、农村高中及城市、农村初中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4.8%、57.9%、56.4%、48.0%,城乡高中之间(P<0.01)、城乡初中之间(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类学校传播途径知晓率最高(70.9%~79.8%),非预防方法知晓率最低(21.0%~43.4%),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城乡中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在较为严重歧视,对艾滋病流行认识不够,知识来源多为大众媒体,对艾滋病知识有强烈需求。结论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应切实加强各级学校健康教育,重点对学生掌握较差的基本知识、无偿献血知识、非预防方法、非传播途径等进行宣传,普及艾滋病知识,提高学生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淄博市2007—2020年学生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全市学生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CARD数据库和FLOW数据库中现住址为淄博市、首次报告时职业为学生的所有病例信息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学生病例的一般情况、感染途径、高危行为、实验室检测、样本来源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53例,其中HIV 42例(79.2%),AIDS 11例(20.8%),男性52例(98.1%),平均发病年龄(20.64±3.08)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3例(81.1%)。学生病例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F = 93.984,P<0.001)。感染途径以男男同性性传播为主(92.5%),病例来源以咨询检测为主(52.8%)。53例病例均进行了首次CD4+ T淋巴细胞检测,晚发现率7.5%。不同年份(P = 0.014)、年龄(χ2 = 4.627,P = 0.031)、病例来源(χ2 = 4.567,P = 0.033)的首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有无免疫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CD4+ T淋巴细胞检测值与首次检查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57,P = 0.395)。结论 淄博市学生HIV/AIDS病例数逐年增加,以大专及以上、男男同性性传播为主,应将男男性行为人群作为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校园健康教育对于预防控制学生青少年艾滋病以及病例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水平与态度,为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对山东农业大学部分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227人,对艾滋病可通过性、血液、母婴途径传播的知晓率均在83.37%以上,对非有效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12.80%~66.10%;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报刊(占89.49%)、广播电视(占85.49%)、教科书(占66.50%);93.32%想了解更多艾滋病知识,50.94%愿意做艾滋病知识宣传员。[结论]农业院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濮阳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状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和整群随机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样本,开展调查。结果初中生对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3方面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在41.73%~61.86%之间,明显低于高中生;高中生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以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为主,占80.00%以上;而初中生通过家长获取相关知识的相对较多;城区学生和农村学生在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农村和城区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状况不同。只有加强健康教育,让其认识艾滋病的危害,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才能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了解男男同性交友平台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为高校开展针对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抽取442名大学男生,在男男同性交友平台上使用自填式网络问卷调查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情况,比较不同特征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和性行为差异.结果 男男同性交友平台上本科低、中、高年级和研究生组中有性行为者分别占63.8%,72.1%,86.3%和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97,P=0.003).有性行为组男大学生“新八条”知晓率(81.0%)高于无性行为组(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44,P=0.001).有性行为者中最近6个月同性多性伴(性伴数≥2人)的发生率为41.3%(137/332),57.0% (159/279)的人表示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时,每次都会使用安全套.同性恋多性伴比例(44.0%)和HIV检测率(66.4%)均高于异性恋或性取向不确定者(29.0%,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753,21.791,P值均<0.01).结论 男男同性交友平台上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高危行为发生率较高,未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大学低年级,应及时进行全面的艾滋病预防教育.  相似文献   

20.
潍坊市部分大学生性观念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观念的现状和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3月,在潍坊市4所高等学校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2 316人,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和无所谓态度的占41.3%,这一比例男女生分别为43.1%、34.7%,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分别为54.6%、24.3%,城市与农村学生分别为50.0%、24.2%(P〈0.01);承认有过性经历者419人,占18.1%,这一比例,男女生分别为18.2%、17.5%(P〉0.05),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分别为24.6%、9.8%(P〈0.01),城市和农村学生分别为22.7%、9.0%(P〈0.01);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仅占36.3%。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为69.4%,医学生(89.6%)较另外3所学校学生高(55.3%-60.6%),对HIV感染者态度的正确率也是医学生最高(P〈0.01)。[结论]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开放,但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