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分别占胰腺肿瘤和胰腺囊性肿瘤的1%~3%和10%~15%[1]。该病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具有低度的恶性潜能和较好的生存预后[2]。Frantz于1959年首次描述了该病。由于该肿瘤内含有囊性、实性和假乳头状结构,故也被称为乳头状上皮性肿瘤、囊实性肿瘤等[3]。1996年WHO正式把该病命  相似文献   

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肿瘤,由Frantz[1]于1959年首次报道,占胰腺原发肿瘤的0.13%~2.70%,多见于年轻女性[2].根据其病理形态,国内外文献曾使用了多种名称,如实性乳头状上皮瘤、囊实性上皮瘤、乳头状囊性肿瘤和囊实性乳头状腺泡细胞瘤等.1996年WHO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其统一命名为实性假乳头状瘤.我院胰腺外科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40例SPTP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是一种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SPT最早由Frantz[1]在1959年描述,因此也被称为Frantz肿瘤。SPT发病率低,占所有胰腺肿瘤的0.17%~2.70%[2],国内平均发病年龄为20.0~29.1岁[3-4]。现对我院2009年收治的1例SPT患者并结合国内已报道的46例SPT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4.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SPN)由Frantz医生于1959年首次报道,后被依次命名为Frantz肿瘤、Hamoudi肿瘤、实性和乳头状肿瘤、乳头状囊性肿瘤及实性囊性肿瘤.1996年,WHO将其统一命名为"实性假乳头状瘤",2010年再次定义为低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是一种发生于胰腺的罕见、交界性或潜在低度恶性、无功能性肿瘤,占胰腺肿瘤的0.17%~2.70%[1],好发于年轻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28岁(7~79岁),男女比例为1∶9[2]。笔者通过报道1例男性SPT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影像科、病理科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健康体检人群的增加,胰腺囊性肿瘤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据报道,目前约有15%的患者为行MRI检查时偶然发现胰腺囊性肿瘤,年龄70岁人群中,约25%合并胰腺囊性肿瘤[1-2]。胰腺囊性肿瘤种类繁多,包括胰腺黏液性囊腺瘤(MCN)、浆液性囊腺瘤(SCN)、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等,各类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同,虽先后出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胰腺囊实性肿瘤,尤其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ia,IPMN)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IPMN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所有类型的IPMN占全部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3%,占胰腺囊性肿瘤的20%,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重要癌前病变之一[1]。由于其具有临床可诊断性、病情进展相对缓慢的特点,因此,提高对本病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并选择正确的外科治疗[2]。  相似文献   

8.
胰腺囊性肿瘤也称为囊性胰腺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5%[1]。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和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增多,在过去10年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胰腺囊性肿瘤在病变性质上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肿瘤形态及上皮细胞的特征,将胰腺囊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PT)是一种少见胰腺的低度恶性肿瘤,仅占胰腺肿瘤的0.13%-2.7%,多见于年轻女性[1]。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特征不明显,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患者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小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为胰腺低度恶性上皮性外分泌肿瘤, 无典型临床表现及诊断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术前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 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当前国内各中心对小儿SPN的诊断标准、分型、手术指征、术式选择、术后随访等方面尚存在争议。本共识根据循证医学证据, 结合专家组成员多次讨论及德尔菲问卷调查结果制定, 以期规范我国小儿SPN诊疗流程并提高总体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胰腺外分泌性黏液性肿瘤,临床病例少,临床及病理表现有特点.2000年WHO将其正式命名为IPMN[1].临床特征为导管内黏液分泌增加,导致胰管扩张、乳头开口增大、大量胰液从乳头流出.  相似文献   

1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es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曾用名有胰腺实性和囊性肿瘤,乳头状囊性肿瘤,乳头状上皮肿瘤等.近年,WHO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其统一命名为实性-假乳头状瘤 [1].该病的发病率很低,约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以下[2].临床上常易误诊.本文收集了不起1998年1月~2006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就其误诊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正>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是近年被认识的一种胰腺囊性肿瘤,约占胰腺囊性肿瘤总发病的21%~33%[1]。最早由日本学者报道,1996年国际卫生组织(WHO)根据形态学及病理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9例胰腺SP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39例患者中良性SPN 27例,恶性SPN 12例,良、恶性SPN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和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0)。良性和恶性SPN患者的肿瘤部位分布(P=0.063)及形态学特点(P=0.9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在合并钙化、囊内出血及胰管扩张发生比例方面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0)。良性和恶性SPN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包膜是否完整以及肿瘤囊实性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即良性SPN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居多、包膜完整、偏实性。27例良性SPN患者中,行肿瘤剜除术6例,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2例,行标准胰体尾切除术5例,行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7例。12例恶性SPN患者中8例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标准胰体尾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好转出院,均未发生腹腔感染,4例患者术后出现胰瘘,经积极而充分的引流后好转。随访截止时间至2017年8月31日,平均24.5个月,无肿瘤转移或复发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胰腺SPN若出现包膜不完整、肿瘤最大直径5 cm提示肿瘤可能为恶性;肿瘤成分偏实性可能提示为良性;手术是治疗胰腺SPN首要有效的方法,恶性SPN建议常规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5.
胰腺囊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约占胰腺囊肿病的10 %~ 15 % ,仅为胰腺恶性病变的 1%左右[1,2 ] ,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我院自 1983年 2月~ 2 0 0 1年 3月间共收治胰腺囊性肿瘤患者 1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18例 ,男 6例 ,女 12例 ,年龄 16~ 72岁 ,平均5 5 .6岁。 18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肿瘤。其中因上腹部疼痛不适入院 9例 ,因发现上腹部包块入院 3例 ,无症状而于体检中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入院者 6例。B超检查18例 ,CT检查 9例 ,MRI检查 6例 ,均可显示胰腺囊性占位性病变 ,肿瘤直径最小 3cm ,最…  相似文献   

16.
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是一组起源于胰腺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具有显著异质性且生长较为缓慢的罕见肿瘤,在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约占7%,在胰腺肿瘤中约占5%[1]。2017年,WHO根据Ki-67指数及高倍镜下核分裂数,将其分级为G1、G2(20%)和G3(20%),并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又进一步将G3细分为NET(分化良好)和NEC(分化较差)  相似文献   

17.
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PETs)为一类临床少见的疾病,包括多种罕见疾病。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10万,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2%[1]。胰血管活性肠肽瘤(vasoactive intesti-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是一类临床表现隐匿、进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85%的病人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手术切除率仅为25%,且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胰腺癌病理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上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综合近年的研究进展,对下列问题作一综述。胰腺癌的病理形态学认识2000年出版的W H O消化系统肿瘤国际组织学新分类中胰腺外分泌部肿瘤部分沿用了上一版(1996年版)的分类方式[1],但对某些概念及定义有了新的认识。一、确认胰腺癌的病理形态学认识1996年的W H O分类已经将实性鄄假乳头状瘤并入了交界性肿瘤,2000年版进一步描述…  相似文献   

19.
1970年Hamoudi曾根治1例无症状性胰头肿瘤,起源于导管,但无内外分泌结构。命名为胰腺乳头状上皮肿瘤(SPENP)。此肿瘤具有不同名称,如胰腺实质性和乳头状上皮肿瘤,或胰腺乳头状和囊性肿瘤,此病罕见。纽约纪念医院在641例非内分泌胰腺上皮肿瘤中仅发现1例(0.2%)。此肿瘤多见于年轻妇女,局部易浸润,但切除后预后良好,局部复发和转移罕见。  相似文献   

20.
胰腺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胰腺炎、来自胰腺外分泌系统的良性肿瘤(如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与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癌以及胰腺内分泌肿瘤等.急性胰腺炎每年的发病率约38/100 000,其中15% ~30%的患者会发展为重症胰腺炎[1].虽然生长抑素类药物的应用提高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但其病死率仍保持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