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方法:收集2006-2009年金坛市肝炎发病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病毒性肝炎分型复检,了解疫情报告诊断准确性.结果:金坛市病毒性肝炎2006-2009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年龄集中在30~55岁间,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居多.疫情报告病毒性肝炎与实验室诊断符合率为90.38%.结论:金坛市病毒性肝炎防治效果较好,疫情报告诊断较好,但仍需加强医疗机构对病毒性肝炎诊断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衢州市1997—1999年病毒性肝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病毒性肝炎防治提供科学决策,我们于1997~1999年开展了病毒性肝炎监测工作,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 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 1997~1999年疫情报表年报。2病毒性肝炎分型监测 收集全市县、市级综合性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按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标准进行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分型。检验方法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结 果1病毒性肝炎发病率1997~1999年平均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134.11/10万,占全年传染病平均总发病率的35.11%。病毒…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工作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毒性肝炎是我市重点防制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本市自1990年起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30个病原学监测点,了解本市各种型别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动态和变化趋势。为了解肝炎病原学监测点的分型质量,于1999年2月、1999年6月-2000年8月以及2001年3月选择本市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监测点,开展血清学分型监测与质量评估,以了解市级和基层监测点肝炎分型的符合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肝炎)历年来在烟台市区传染病发病中占重要地位,为探讨肝炎的流行趋势,掌握病原学分型情况,为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1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6年病毒性肝炎监测结果,为评价预防控制效果和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肝炎疫情、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专项检测与肝炎分型等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与2005年对比,病毒性肝炎总报告发病率下降10.1%,甲肝、乙肝和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下降,丙肝和戊肝上升。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8.3%,首针及时率86.2%。3岁以下HBsAg携带率1.4%,免疫成功率94.7%。病毒性肝炎仍以乙肝为主,HBsAg阳性率98.9%。乙肝病例监测以慢性为主。[结论]广东省病毒性肝炎防制效果较好,监测网络已较完善,但上报及时率、标本采集率及分型诊断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孙传武  桑兴旺  蒋春梅 《中国校医》2012,26(11):838+840
目的 通过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血清学分型,了解报告诊断肝炎型别与实验室诊断的符合情况. 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中的病毒性肝炎2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抗HAV-IgM、HBsAg、抗HBc-IgM、抗HCV、抗HEV-IgM. 结果 255例中经实验室检测核实诊断196例,符合率为76.86%;甲肝符合率为4.76%;乙肝符合率96.73%;丙肝符合率37.84%;戊肝符合率81.08%;未分型肝炎符合率42.86%. 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对乙肝和戊肝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其他型别的肝炎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徐州地区多数医疗机构仅仅开展乙肝的实验室检测,绝大多数一级医疗机构对于其它型别的病毒性肝炎,尤其是甲型肝炎的诊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培训等多种措施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被列入国家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出于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从而进一步达到降低和控制病毒性肝炎目的,上海市在每个区设置了监测点医院,开展了对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分型工作。为了解近年我区监测点医院病毒性肝炎分型情况和所诊断病例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密云县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型诊断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诊断与疫情报告之间的差距,准确掌握北京市密云县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基线资料,为今后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8年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血清学检测。结果2005~2008年网报急性病毒性肝炎总例数为455例,核实确诊305例,符合率为67.03%。305例中甲型病毒性肝炎3例,占急性病毒性肝炎的0.98%;乙型病毒性肝炎161例,占52.79%;丙型病毒性肝炎27例,占8.85%;丁型病毒性肝炎1例,占0.33%,戊型病毒性肝炎58例,占19.02%;未分型肝炎55例,占18.03%。2005~2008年,密云县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以乙型为主,甲型比例很小,但戊型肝炎的发病不容忽视。结论乙型肝炎、戊型肝炎应为当前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同时继续定期开展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闵行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上海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中,现居地为闵行区沪籍的31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结果 2006年闵行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37.72/10万.比2005年下降了33.96%.病原学构成依次为乙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戊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其中乙型肝炎的构成较2005年有所升高(χ2=5.94,P=0.015),未分型肝炎构成有所降低(χ2=8.16,P=0.004).乙型病毒性肝炎以男性青壮年工人为主.医院未分出型别、病例失访和病例留家是造成肝炎未分型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结论 闵行区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应重点加强对青壮年人群中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肝炎临床诊断水平,提升临床病毒性肝炎分型诊断能力,减少未分型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也是沈阳市重点防治的疾病。 90年代以来 ,我市通过加强流行病学监测、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及特异性预防手段 ,病毒性肝炎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掌握我市肝炎流行规律 ,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 ,现将 1990~ 1999年我市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来自我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1.2 方法 对市内临床诊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全部落实实验诊断。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诊断标准。2 结果2 .1 流行强度  90年代以来 ,我市急性病毒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市病毒性肝炎疫情动态,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为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及防治策略,现对我市1991~2001年的病毒性肝炎疫情作一分析,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富阳市1991~2001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年报。 2.富阳市1991~2001年公安局人口资料。 二、结果 1.总发病情况 据疫情报告统计1991~2001年累计共报告病毒性肝炎7431例,年平均发病率110.97/10万,比80年代下降61.83%,其中199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上海市虹口区1956-2014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方法 对1956-2014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6-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病毒性肝炎的分型监测逐渐完善,未分型肝炎的比例逐年下降.乙型肝炎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戊型肝炎.20~49岁的青壮年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人群.职业分布以工人、干部职员和离退人员为主.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大幅降低,但今后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目前病毒性肝炎病原型别分布变化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2006年本区肝炎病原分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未定型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海市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要求肝炎病原学分型率达到95%以上,上海市病毒性肝炎防制工作要求急性肝炎住院病例病原学分型率达99%以上,未定型率低于20%。2005-2006年杨浦区急性肝炎住院病例未定型率分别为30.45%、35.88%,为全市最高(2005--2006年全市未定型率分别为20%、16.14%)。为降低杨浦区急性肝炎住院病例未定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吉林省通化县201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病毒性肝炎监测系统的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监测资料包括全县15个乡镇的病毒性肝炎病例就诊信息。结果 2010年我县共报告肝炎320例(其中甲肝1例、乙肝161例、丙肝149例、戊肝5例、肝炎未分型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122.4285/十万。结论通化县病毒性肝炎发病以散发为主,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加强肝炎监测对控制肝炎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天津市河北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地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4年天津市河北区的病毒性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病毒性肝炎累计报告2424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34.80/10万。分型诊断显示发病率,乙肝丙肝戊肝甲肝。病毒性肝炎发病数男性大于女性,年龄集中在40~60岁,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结论加强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工作应提高肝炎的分型率,进一步推广使用甲肝、乙肝疫苗,加强针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某医院病毒性肝炎分型与诊断及时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谈逸云  申惠国  黄燕 《上海预防医学》2004,16(3):126-126,133
卫生防疫部门及时掌握各型肝炎疫情在不同人群、时间、地区的分布,根据疫情动态变化,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对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传播途径不同,各型肝炎的疫点处置、病家随访的要求各有侧重,疫情报告的及时性也是肝炎病例病家访视的要求。但长期以来,肝炎病例病原分型报告、诊断报告滞后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卫生防疫部门病毒性肝炎疫情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对肝炎随访工作也带来一定影响。为探讨医院在肝炎分型等环节中对报告及时性的影响因素,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病毒性肝炎管理工作,2 0 0 3年2…  相似文献   

18.
周红星 《职业与健康》2013,(21):2812-2813,2816
目的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通过发病率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8年间海门市病毒性肝炎中未分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APC为-21.10%;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APC为23.49%。病毒性肝炎以35—4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别比为2.54:1,各型病毒性肝炎均以农民和工人发病为主(73.92%),存在季节分布差异。结论免疫接种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有效方法,同时需要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报告和戊型肝炎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我省感染率和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社会与家庭均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自1990年病毒性肝炎分型报告以来,乙肝报告发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所占的构成也不断上升,由于监测病例定义不统一、缺乏实验室特异性的诊断资料,严重影响乙肝分类报告的准确性。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家乙肝监测报告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我省乙肝的监测工作,同时客观地评价我省乙肝的发病水平,特对2007年我省乙肝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近10a来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及其构成的变化动态,为病毒性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统一方案调查分析嘉定区中心医院1992~2002年所有临床收治的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病例。结果 1999~2002年,总体上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下降趋势,病例中仍以甲、乙型为主,丙型比例很小,但戊型增加迅速。结论 甲、乙型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戊型肝炎应为当前防治重点;应定期开展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监测;应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病毒性肝炎诊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