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描绘小鼠雌性生殖干细胞(FGSCs)和胚胎干细胞(ESCs)全基因组范围内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PA)位点,通过细
胞间的比较,分析生殖干细胞特异性的APA位点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本实验室之前建立的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转
录本3’末端poly(A)位点捕获方法3T-seq确定并比较两个细胞系中所有APA位点,通过DAVID对具有APA位点差异的基因进
行Gene Ontology分析。结果在两种细胞系中共确定16 973个基因的50 243个APA位点,发现FGSCs中相较于ESCs 3’UTR
发生长度变化的基因1148 个,其中795 个(66%)3’UTR变短,353 个(34%)基因3’UTR变长,与生殖发育密切相关的基因3’
UTR存在显著的缩短现象。结论FGSCs存在与ESCs不同的APA谱,APA介导的3’UTR变化参与生殖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过
程,揭示了生殖干细胞的基因转录后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应用SPSS软件实现二分类重复测量资料的GEE及GLM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SPSS软件上实现分类重复测量资料的广义估计方程(GEE)和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LMMs)分析。方法结
合二分类重复测量的实例资料,按照SPSS19.0软件的菜单操作过程,实现GEE与GLMMs模型的统计分析。结果在SPSS
19.0软件上实现二分类重复测量资料GEE和GLMMs模型分析的菜单操作不需编程、结果直观清晰。结论SPSS19.0软件上
可实现二分类重复测量资料的GEE与GLMMs模型分析,无需复杂的编程过程,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SOX2 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IN 疾病及宫颈癌临床特征的相关
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36例不同级别CIN(I级10例,Ⅱ级12 例,Ⅲ级14例)、40例宫颈癌组织(I期
21例,Ⅱ期19例)中S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SOX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率
均为0%,在36例CIN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1.6%(15/36),其中CINⅠ级10.0%,CINⅡ级41.7%,CINⅢ级64.3%;而40例宫颈癌
组织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5%(33/40),其中宫颈癌Ⅰ期78.2%,Ⅱ期88.2%。随着宫颈病变进展,SOX2的阳性表达率呈
递增趋势。(2)SOX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
关系(P>0.05)。结论SOX2蛋白表达水平与CIN疾病及宫颈癌恶性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检测SOX2对了解CIN及宫颈
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C和含编码
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
接酶连接形成TAT-IhC-Der p 1-3T 融合基因,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TAT-IhC-Der p 1-3T,Bam H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 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
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纯化TAT-IhC-Der p 1-3T蛋白后进行IgE结合试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
明,成功构建了pET-28a-TAT-IhC-Der p 1-3T重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TAT-IhC-Der p 1-3T可诱导表达;
Western blot 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纯化成功;IgE 结合试验表明TAT-IhC-Der p 1-3T结合屋尘螨过敏病人血清IgE 的能力强于
Der p 1变应原(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可表达经MHC通路的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重组pET-28a-TAT-IhC-Der
p 1-3T载体,纯化的TAT-IhC-Der p 1-3T具有较强的IgE结合能力,从而为后续经MHC通路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相关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1日~2010年4月
1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520例,其中诊断IPFI80例,将其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
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统计患者性别、高龄、感染类型、感染发生时间、免疫抑制方案、是否使用生物制剂、抗真菌治
疗5 d后体温正常、肾功能不全、空腹血糖高、营养不良、机械通气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抗真菌治疗5 d后CPIS较治疗前
下降、抗真菌治疗药物方案14 项相关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抗真菌治疗5 d 后体温正常(P=
0.024)、空腹血糖高(P=0.001)、肾功能不全(P=0.002)、营养不良(P=0.018)、感染发生时间(P=0.046)、抗真菌治疗5 d后CPIS
降低(P=0.000)、机械通气(P=0.000)等7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带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OR=
18.096)、机械通气(OR=130.7)、抗真菌治疗第5天CPIS降低(OR=0.011)是影响肾移植术后IPFI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其
中治疗第5 d CPIS降低是保护性因素。结论评估肾移植术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后因素,经验性治疗以及抢占先
机治疗,积极肾脏替代治疗,并根据第5天CPIS评分调整治疗方案,对改善肾移植术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乔子卿  王紫纯  饶文芳  宋晨炯  徐春华 《热带医学杂志》2023,(10):1461-1464+1469+1501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上海市奉贤区肺结核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时空分布情况,为优化奉贤区肺结核精细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16-2020年奉贤区肺结核病例病案资料与《奉贤区统计年鉴》中的人口学资料相结合,在ArcGIS软件中与奉贤区矢量地图关联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利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SaTScan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奉贤区肺结核整体呈下降趋势(χ趋势2=45.453,P<0.001),由2016年的35.43/10万下降至2020年的20.53/10万,年均下降速率12.75%。户籍发病人口以60岁以上老年为主占26.20%,非户籍发病人口以20~<40岁中青年为主(31.18%)。年均登记率柘林镇最高为32.00/10万,金海街道最低为17.67/10万。2019年呈现空间聚集性(Moran’s I=0.178 9,Z=2.016 0,P=0.035);2016-2019年Ⅰ类聚集区皆为青村镇、海湾镇和柘林镇,20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膜瘤病理分型和患者的构成,得出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单中心脑膜瘤流行病学数据,给以后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01月至2021年12月脑膜瘤患者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得出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单中心脑膜瘤流行病学数据和总结报告。  结果  771例脑膜瘤患者中,男性173例,女性598例,男女之比为1∶3.46,男性中位年龄51岁,女性中位年龄52岁,年龄最小16岁,最大82岁,平均(52.07±10.538)岁,患者集中在51~60岁年龄组。771例中,WHOⅠ级患者数最多,722例、约占94%,其余两类占比较少。771例中,脑膜皮型2例,占0.26%;纤维型3例,占0.39%;沙砾体型1例,占0.13%;血管瘤型2例,占0.26%;其余WHOⅠ级714例,占92.61%;WHOⅡ级35例,占4.54%;WHOⅢ级14例,占1.82%,较常见类型为纤维型、脑膜皮型、血管瘤型、沙砾体型。脑膜瘤最易发病的部位是大脑凸面,其次是颅底、大脑镰旁、小脑、脑桥小脑角。  结论  本研究中脑膜瘤发病高峰年龄组为51~60岁,男女之比为1∶3.46,主要发病部位为大脑凸面。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脑膜瘤流行病学提供了资料,填补部分脑膜瘤流行病学数据空白,为以后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在化疗中期和中后期进行18F-FDG PET/CT显像判断预后的价值差异。方
法DLBCL初诊患者142例,于标准化疗第3~4个疗程结束进行首次18F-FDG PET/CT评价为化疗中期组,于标准化疗5~8个疗
程结束进行首次PET/CT评价者为化疗中后期组,两组各有71 例,首次PET/CT显像结果记录为阴性和阳性。所有患者随访
18~114个月(平均28.73个月),根据随访结果计算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比较化疗中期组与中后期组
患者首次18F-FDG PET/CT 显像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化疗中期组18F-FDG PET/CT 显像阴性和阳性率分别为63.4%、
36.6%,化疗中后期组PET/CT 显像阴性和阳性率分别为66.2%、33.8%,两组PET/CT 显像阴性率及阳性率无明显差异(χ2=
12.423,P>0.05)。PFS比较,化疗中期组首次18F-FDG PET/CT显像阴性和阳性者PFS分别为63.56和19.23个月(P=0.000),化
疗中后期组首次PET/CT显像阴性和阳性者的PFS分别为65.78和24.32个月(P=0.000)。化疗中期组和中后期组首次PET/CT
显像阴性者PFS时间无显著性差异(63.56 vs 65.78个月,P=0.613);化疗中期组和中后期组首次PET/CT显像阳性者PFS时间也
无显著性差异(19.23 vs 24.32个月,P=0.274)。PFS率比较,化疗中期组首次PET/CT显像阴性和阳性者PFS率分别为73.3%、
15.4%(χ2=12.423,P=0.000);化疗中后期组首次PET/CT显像阴性和阳性者PFS率分别为74.5%、16.7%(χ2=12.423,P=0.000)。
化疗中期组和中后期组首次PET/CT显像阴性者的PFS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73.3% vs74.5%,P=0.613);化疗中期和中后期组
首次PET/CT显像阳性者的PFS率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15.4% vs 16.7%,P=0.274)。结论DLBCL在化疗中期和化疗中后期进
行18F-FDG PET/CT显像均可较好地判断预后,在化疗中后期行PET/CT显像判断预后并不优于化疗中期,因此在化疗中期行
18F-FDG PET/CT进行预测预后是合适的,不必延后到化疗中后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近红外线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研究胃癌组织、胃癌前病变组织及正常胃粘膜组织的拉曼光谱的差异变化,建立一
种胃癌光学诊断的方法。方法收集病理学证实的33例胃癌组织、27例胃癌前病变组织及4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用近红外线激
光拉曼光谱仪进行检测胃病变组织拉曼峰强度比值,所有标本来自105例受试者均为接受胃切除或是接受胃镜下对胃部可疑
病灶进行活检的患者。结果①典型的拉曼谱峰位于853 cm-1,936 cm-1,1003 cm-1,1032 cm-1,1174 cm-1,1208 cm-1,1323 cm-1,
1335 cm-1,1450 cm-1,1655 cm-1谱带处,胃癌组、胃癌前病变组及正常组的激光拉曼光谱分布存在差异(P<0.05,单向方差分析,
95%可信区间);②拉曼峰强度比值比较:I1003/I1337,I1003/I1450,I1003/I1655,I1156/I1655,健康对照组显著高于胃癌组及胃癌前病变组,三者两
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向方差分析,95%可信区间);③采用PCA-LDA 诊断算法得到正常胃组织、胃癌前病变组
织及胃癌组织的灵敏度分别是:81.5%,85.3%,100%,特异度分别是:86%,100%,97.4%。结论近红外线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
术联合拉曼峰强度比值具有在分子水平诊断胃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蛋白酶原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并分析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所致胃蛋白酶原(PG)Ⅰ/Ⅱ比值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变化,为PG检测在高血压患
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88名高血压患者,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高血压患者PGⅠ/Ⅱ比值、收
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HDL的影响;观察不同高血压分级、肾损害及眼底损害患者PGⅠ/Ⅱ比值的变化;对PGⅠ/
Ⅱ比值与高血压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HDL进行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测试PGⅠ/Ⅱ比值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
及眼底病变检测效能。结果较之非Hp感染患者,Hp感染患者中PGⅠ/Ⅱ比值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增高(P<
0.05),而收缩压、舒张压及HDL无明显差异(P>0.05);PGⅠ/Ⅱ比值在不同高血压分级的患者无明显差异,在肾损害及眼底损害
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PGⅠ/Ⅱ比值与高血压患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呈显著负相关;PGⅠ/Ⅱ比值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
及眼底病变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和0.82。结论高血压肾损害及眼底病变患者PGⅠ/Ⅱ比值明显降低,PGⅠ/
Ⅱ比值可能作为高血压患者器官损害的筛查或者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联素受体2(AdipoR2)基因+33371Gln/Arg、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RsaⅠ位点多态性和吸烟与非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750例NAFLD
患者及7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分析了+33371Gln/
Arg和CYP2E1-RsaⅠ基因多态性。结果+33371Gln/Arg(A/A)基因型和CYP2E1-RsaⅠ(c2/c2)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39.20%、
71.73%(病例组)和21.07%、43.07%(对照组)。+33371Gln/Arg(A/A)患NAFLD的风险显著增加(OR=2.4156,95% CI=1.8164~
4.0725)。CYP2E1-RsaⅠ(c2/c2)基因型者患NAFLD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3.3547,95% CI=1.9182~4. 5057)。+33371Gln/
Arg(A/A)/CYP2E1-RsaⅠ(c2/c2)基因型者在NAFLD 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2.67%和6.40%。+33371Gln/
Arg(A/A)/CYP2E1-RsaⅠ(c2/c2)基因型者患NAFLD的风险显著增加(OR=9.9264,95% CI=4.2928~12.4241)。病例组的吸烟
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吸烟率(OR=2.5919,95% CI=1.4194~4.9528),+33371Gln/Arg(A/A)/CYP2E1-RsaⅠ(c2/c2)基因型与吸烟
有协同作用(OR=34.6764,95% CI=18.9076~61.5825)。结论+33371Gln/Arg(A/A)/CYP2E1-RsaⅠ(c2/c2)基因型和吸烟是
NAFLD的易患因素,三者的联合在NAFLD的发生中起着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骨折对肾皮质浅层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三七总皂苷(PNS)对骨折后肾皮质浅层的保护作用。方法将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骨折组(36只)、骨折给药组(36只)、对照组(18只),前两组又平均分为6组分别在骨折1、6、12、
24、36、48 h时各处死6只,而对照组在各时间段分别处死3只。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及TUNEL染色观察凋亡分布,免疫
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l-2和Bax在肾皮质中的表达。结果单纯骨折组中肾皮质浅层肾毛细血管扩张,近曲小管颗粒样
变性,而骨折给药组与单纯骨折组比较肾损伤较轻。单纯骨折组中,Bcl-2及Bcl-2 mRNA表达在1~12 h较正常对照组高(P<
0.01);Bax表达在12~36 h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ax mRNA表达24~48 h阳性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骨折给药
组,Bcl-2 表达在1 h 明显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Bcl-2 mRNA表达在12~24 h 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Bax 阳性表达及
Bax mRNA表达在24~48 h低于单纯骨折组(P<0.01)。结论骨折对肾皮质浅层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及mRNA的转录均有
明显影响,PNS通过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和下调促凋亡基因Bax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成高特异性靶向NF-κB基因的shRNA腺病毒载体,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食蟹猴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活动是否具
有直接的抑制效应。方法设计携带有NF-κB-p65基因及空载基因的shRNA腺病毒载体,体外培养食蟹猴子宫内膜细胞,分成
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转染携带NF-κB-p65 shRNA的腺病毒,对照组转染携带空载基因的腺病毒,共培养后观察有关细胞增
殖活性如凋亡蛋白及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结果腺病毒载体PCR和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经包装产生的病毒滴度为
1.58×1011 U/ml。NF-κB-p65-shRNA腺病毒感染食蟹猴子宫内膜细胞后,实验组子宫内膜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
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进入细胞分裂期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携带NF-κB
基因的腺病毒体外感染食蟹猴子宫内膜细胞后可加速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并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为后期该基因在食蟹
猴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上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冠状位髁间窝宽度指数(NWI)为依据,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与髁间窝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膝
OA诊断明确的中老年患者的MRI图像,依据K-L评分,把OA患者分为轻度OA组42例,中重度OA组37例,分别与健康组70
例进行对比。计算MRI冠状位不同层面上的髁间窝宽度指数(NWI)、NWI-A、NWI-P,并根据轴位图像把髁间窝形状分为A、
U、W三型。确定OA与NWI、NWI-A、NWI-P、髁间窝分型之间的关系,绘制不同平面NWI的ROC曲线得出最佳界值,依据界
值确定髁间窝狭窄的指标。结果健康、轻度OA、中重度OA组MRI图像冠状位NWI分别为0.252±0.019、0.251±0.017、0.240±
0.020,NWI-A分别为0.261±0.024、0.259±0.023、0.245±0.023,NWI-P分别为0.271±0.026、0.270±0.024、0.254±0.022。中重度
OA组NWI、NWI-A、NWI-P明显比其他两组小(P<0.05),且各层面NWI与是否患中重度OA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冠
状位NWI<0.248、NWI-A<0.256、NWI-P<0.266可以作为髁间窝狭窄的指标。在髁间窝狭窄的患者中A型居多(P<0.05)。结
论中重度OA患者存在明显的髁间窝狭窄,A型比U型容易狭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定量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鼻咽癌中的诊断及
治疗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33例鼻咽癌患者治疗(放疗或化疗)前后血浆中hTERT mRNA的表
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联,以2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结果显示,健康志愿者血浆中hTERT mRNA相对表
达量为0.95±0.37,鼻咽癌患者血浆中hTERT mRNA含量达到10.75±4.29(P<0.05)。鼻咽癌患者血浆中hTERT mRNA的表达
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临床分期、T分期及N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患者(Ⅰ、Ⅱ期),放疗后其表
达量3.43±1.42 较治疗前5.60±2.33 明显下降;晚期患者(Ⅲ、Ⅳ期)诱导化疗及放疗后其表达量较治疗前12.68±3.08 分别降为
10.68±2.48、3.13±1.69(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浆中hTERT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放化疗能够有效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而且该基因的含量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大小及淋巴结浸润范围等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从而提示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
hTERT mRNA的含量,有可能为鼻咽癌患者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d Coat)、多功能纳米黏结剂(Prime & Bond NT)、脱敏牙膏对玻璃离子
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GIC)、聚羧酸锌水门汀(polycarboxylat cement,PCC)和树脂黏结剂(resin cement,RC)的黏
结剪切强度的影响,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96个离体前磨牙样本预备至暴露牙本质,随机分为GIC组、PCC
组和RC组,每组根据脱敏剂不同又分为对照组、Hybrid Coat组、Prime & Bond NT组、脱敏牙膏组,共12组,每组8个
样本,将钴铬合金黏结接头黏结到经脱敏剂处理的样本表面,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样本的黏结剪切强度并记录离断
类型。所得剪切强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Prime & Bond NT组、脱敏牙膏组比较,Hybrid Coat组
能显著增加GIC的黏结力(P<0.05);与对照组、脱敏牙膏组相比较,Prime & Bond NT组能显著降低PCC的黏结剪切强
度(P<0.05);与对照组、Hybrid Coat组、Prime & Bond NT组相比较,脱敏牙膏组显著增加了PCC和RC的黏结剪切强度
(P<0.05)。结论:用GIC黏结修复体,宜选用Hybrid Coat脱敏处理;用PCC黏结修复体,应避免与Prime & Bond NT配
伍;用RC黏结修复体,可选用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本实验选用的三种黏结剂中,GIC的黏结剪切强度最低,RC的
黏结剪切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与患者职业、学历及围孕期居住地的关系。方法回顾南方医院生殖中心
2010年1月~2014年6月首次IVF-ET助孕患者(n=3998)以及同期所有围产儿临床资料(n=3064)。了解不同IVF-ET结局与患
者职业、学历及居住地的关系。结果与本中心总体水平相比,女方务农患者早期流产风险升高(OR=4.319, P=0.047)。男女双
方职业与学历与IVF-ET异位妊娠存在相关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1%。深圳市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5.5%),但与广
东省其他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职业及学历对IVF-ET助孕结局有一定影响。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产前
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