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目的应用伪三元相图法优化复方丁香油微乳的处方工艺。方法以复方丁香油为油相,蒸馏水为水相,强力搅拌,借助伪三元相图,比较微乳区域大小,以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并确定其最佳配比。结果吐温类作乳化剂的效果明显优于司盘类,且随着吐温类其分子量的增大乳化效果也增强;助乳化剂宜选用醇类;按适当配比可制得透明均一的复方丁香油微乳。结论以吐温-80为乳化剂,1,2-丙二醇为助乳化剂,复方丁香油为油相,按6∶2∶2的比例制得复方丁香油微乳的性质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进复方鲜竹沥液制剂处方中薄荷油的添加工艺,得到澄清、质量合格的制剂。方法利用吐温-80的增溶作用,提高薄荷油的溶解性。将薄荷油加入吐温-80中,充分混匀后加至鲜竹沥药中充分搅拌、过滤,即得澄清制剂。结果制剂澄清,质量合格。结论该方法可行,工艺简单而稳定,更适合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3.
<正>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本方依甘草锌的补锌抗溃疡作用和诺氟沙星、甲硝唑的消炎抗菌作用,制得复方膜剂经多例患者使用获得佳效。 1.膜剂配方:甘草锌5g、诺氟沙星3g、甲硝唑1g、地塞米松1g、聚乙二醇浆400ml、10%羟丙基纤维素200ml、吐温—80 6ml、氮酮6ml,液体石蜡  相似文献   

4.
陈怡禄  卓仪  周筠  黄跃  李穗麟 《中国药房》2003,14(12):726-727
目的 :探讨复方薄荷脑喷雾剂的配制改进方法及其稳定性考察。方法 :利用表面活性剂吐温 -80的增溶作用 ,将溶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改进为乳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 ,并在室温、密闭的条件下考察乳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是否稳定。结果 :溶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加入2 0‰吐温 -80配制成乳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后 ,其在室温、密闭的条件下 ,2周内可保持稳定。结论 :溶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改进为乳液型 ,其制剂稳定 ,贮存方便 ,且符合药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方白鲜皮乳膏的制备工艺和质控方法,并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渗漉法提取出复方的有效部位,以吐温-80和司盘-60为乳化剂,制备成O/w型乳剂,并与皮炎康对照观察治疗急性湿疹、慢性湿疹、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制成品质量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5.00%。结论 本制剂制备方法简便,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娜娜 《海峡药学》2011,23(7):93-94
目的考察炉甘石洗剂的物理稳定性。方法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拉伯胶、构橼酸钠、吐温80、三氯化铝为稳定剂。以沉降体积比、絮凝度和再分散性为评价指标对制得的炉甘石洗刹进行评价。结果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的炉甘石洗剂稳定性好。结论选取合适的稳定剂可制得稳定性良好的炉甘石洗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解决复方甲硝唑漱口液在贮藏过程中易变黄的问题,提高复方甲硝唑漱口液的稳定性。方法 配制含不同组分原料的溶液,在高温下进行加速实验,确定变黄原因后对处方加以改进,同时考察改进后产品的稳定性。结果 复方甲硝唑漱口液变黄是由于吐温80和醋酸氯己定作用引起。在处方中以吐温6 0代替吐温80 ,能有效地延缓复方甲硝唑漱口液变黄的时间。结论 处方改进后提高了复方甲硝唑漱口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全反式维甲酸立体稳定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蓉  朱家壁 《药学学报》2000,35(12):921-923
目的 制备全反式维甲酸(RA)的立体稳定脂质体,初步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方法 用DSC、1HNMR、激光粒径测定仪研究其微观结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并用TEM拍摄。结果 制备的普通和立体稳定脂质体粒径分别约为0.35和0.42 μm,电镜下可观察到脂质体的立体稳定结构。结论 立体稳定脂质体中磷脂极性头部被吐温-80的聚氧乙烯基所覆盖,吐温-80掺入脂质膜,伸出的亲水性聚氧乙烯基提供了RA立体稳定脂质体的立体位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复方甲硝唑漱口液在贮藏过程中易变黄的问题,提高复方甲硝唑漱口液的稳定性.方法配制含不同组分原料的溶液,在高温下进行加速实验,确定变黄原因后对处方加以改进,同时考察改进后产品的稳定性.结果复方甲硝唑漱口液变黄是由于吐温80和醋酸氯己定作用引起.在处方中以吐温60代替吐温80,能有效地延缓复方甲硝唑漱口液变黄的时间.结论处方改进后提高了复方甲硝唑漱口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精制蛋黄卵磷脂(EPC)制备的脂类乳剂(脂质微球)可作为亲脂性药物载体作缓释制剂,靶向给药制剂,脂类乳剂,具有易于生物降解、可生物配伍,以及稳定性好、易于生产等优点。但如果乳剂粒子过大,则被巨噬细胞所吞噬,且不易通过血管到达作用部位。所以乳剂粒子大小是关键问题。本文主要评价各种磷脂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的乳化性能。1实验部分1.1材料:EPC,蓖麻油,胆奋基油酸酯,松龙苯芥,苄泽92,吐温80等。1.2乳剂的制备和性质:用直径0.5cm探头的MSE超声匀浆机制备乳剂。乳剂组成的成分从-20℃的贮备溶液中取出放入长颈小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O/W型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剂的最佳基质处方及最优制备工艺。方法以处方中4种主药等量为指标,对5组不同基质配比进行处方筛选,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制备工艺条件。结果以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液体石蜡∶司盘-80∶甘油∶吐温-80=80∶120∶70∶30∶16∶75∶30比例的基质制备得到的乳膏较为理想;油相温度高于水相温度2~3℃时效果最佳;搅拌方式为:先以720r/min恒定快速搅拌,继以恒定慢速(120r/min)搅拌,制得的乳膏细腻均匀。结论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剂处方稳定,方法方便,工艺简单,便于生产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确定泊沙康唑磷脂复合物亚微乳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确证。以磷脂复合物为载体,利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泊沙康唑磷脂复合物亚微乳。以外观性状、粒径、Zeta电位、离心稳定常数(Ke)、含量和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影响亚微乳剂的处方因素及制备工艺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和正交优化,确定泊沙康唑磷脂复合物亚微乳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确证。按确定的处方工艺制备3批样品,各质量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粒径0.186μm、Zeta电位-34.69mV、pH7.01、含量98.12%、包封率91.41%、渗透压302mOsmol/L,符合亚微乳剂质量要求。本处方及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制得的亚微乳包封率高,质量均匀、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具有缓释和定向作用的5-氟尿嘧啶复合乳剂.方法:以吐温-80和司盘-80为乳化剂,用两步法制备5-氟尿嘧啶复合乳剂,建立了卫生学、形态观察、含量测定、产率测定等质控方法,并用离心法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100.4%,RSD=1.27%(n=4),产率为84.4%,并且复乳稳定无变化.结论:制备该复乳工艺简单.质控可靠,性质稳定,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14.
复方硫磺洗剂是用来治疗疥疮、痤疮、酒渣鼻及脂溢性皮炎等症的一种制剂。该制剂为混悬液,硫磺为疏水性药物,不溶于水,但能被甘油等所湿润,还有文献报导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吐温-80作助悬剂,可防止樟脑析出,增加制剂的稳定性。笔者通过实践发现,用吐温-80作助悬剂,起不到稳定作  相似文献   

15.
丹参酮前体脂质体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丹参酮前体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含量测定及其性质。方法:以正交试验设计筛选丹参酮脂质体混悬液的处方,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前体脂质体;以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脂质体混悬液的优选处方质量比为:蛋磷脂:胆固醇=2:1,蛋磷脂:吐温-80:4:1,丹参酮:蛋磷脂=1:20;水合介质为注射用水。冻干品水合重建后的平均粒径为270nm,包封率达80%。冻干品室温放置6个月,稳定性良好,粒径和包封率基本无变化。体外试验未发现该脂质体有溶血毒性。结论:该方法制得的丹参酮前体脂质体体外质量基本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处方,制备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法制备脂质体,分别以磷脂浓度、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药质量比、吐温80与总脂质质量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葡聚糖G50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ζ-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制得的脂质体形态,并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结果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磷脂质量浓度为16.94 g·L~(-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4.46∶1.00,总脂质与吐温80质量比8.12∶1.00,脂药质量比18.65∶1.00。以最优处方制备的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平均粒径较小(93.86±7.58)nm、ζ-电位较好[-(20.21±2.31)mV]、包封率较高(90.23±1.46)%,实际值与预测值偏差较小。质量分数为82.06%的药物在24h内从脂质体中释放出来,具备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工艺处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响应面法对薄膜分散法制备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处方进行优化,初步测定了其理化性质。并研究了用南极磷虾卵磷脂制备鱼油纳米脂质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磷脂浓度、胆固醇含量、吐温-80含量和鱼油含量,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最终得到的最佳处方为:磷脂浓度25 mg/mL,m(磷脂):m(胆固醇)=2.5:1,m(磷脂):m(鱼油)=6.5:1,吐温-80含量为17%。此时鱼油纳米脂质体的粒径为21.20 nm,包封率为88.24%,zeta电位为-8.34 mV,接近于模型预测值。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对常见痤疮尚缺乏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且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手段。我国有丰富的天然药物 ,前人对其植化及药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也给利用天然活性成分进行皮肤病的治疗 ,养护奠定了基础。作者从丹参、当归、人参中提取了有效组分研制成复方丹参乳剂型面膜 ,并对痤疮进行治疗观察 ,取得了显著疗效。1 制 备1 .1 处方组成丹参酮        2 g人参提取物 2 g当归挥发油 5 g硬脂酸 4 0 g鲸蜡醇 10 g无水羊毛脂 10 g液体石腊 30 g聚乙二醇 6 0 0 0 30 gPVA 2 0 g尿素 10 g三乙醇胺 2 0 g吐温 - 80 2 0 g甘油 80 g…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制备更昔洛韦脂质体的处方。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包封率和泄漏率为指标综合评分,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的方法优化制备更昔洛韦脂质体的处方。结果更昔洛韦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处方为:药物∶(磷脂+胆固醇)为1∶12(质量比),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为1∶5,吐温-80∶(磷脂+胆固醇)比为1∶15(质量比),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2.5,在60℃时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制得的更昔洛韦脂质体包封率达43.24%,泄露率为1.02%,粒径为332.3nm。结论按最优制备处方制得的更昔洛韦脂质体的包封率较高,泄漏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5-氟尿嘧啶复乳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卜书红  肖斌 《中国药房》1999,10(6):257-258
的 :研究具有缓释和定向作用的5-氟尿嘧啶复合乳剂。方法 :以吐温 -80和司盘 -80为乳化剂 ,用两步法制备5-氟尿嘧啶复合乳剂 ,建立了卫生学、形态观察、含量测定、产率测定、体外释放等质控方法 ,并用离心法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 :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100 4 % ,RSD=1 27 % (n=4) ,产率为84 4 % ,1h时药物在体外几乎完全释放 ,并且复乳稳定无变化。结论 :制备该复乳工艺简单 ,质控可靠 ,性质稳定 ,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