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筛查是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二级预防策略,乳腺癌是可以通过筛查而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从而经过规范的综合治疗,降低死亡风险,改善预后.在筛查工作开展的同时,乳腺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要.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乳腺癌防治意识,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转化为健康行为,即主动参与乳腺癌筛查,这也是提高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一大原因。据估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0万新发病例。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有超过40万患者死亡,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6位。早期诊断乳腺癌和预测患者预后是临床一大难题。对乳腺癌进行筛查和检测常规用乳腺钼靶摄影,但是,它对中老年妇女显示效果最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乳腺X线摄影、超声波诊断为基础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以近红外线扫描、CT、MR、乳腺核医学检查为辅助的乳腺癌补充诊断手段,从更多角度提供丰富信息,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多种影像检查手段已用于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综合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是乳腺癌影像诊断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分析乳腺癌的常用影像学检查及其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乳腺癌筛查有助于发现和预防乳腺癌,国内外目前主要筛查技术有临床乳腺检查、乳腺X线、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等,本文对乳腺癌筛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女性乳腺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探讨其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及有效筛查方式。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新会地区的56168名妇女进行乳腺癌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及乳腺癌的筛查,包括乳腺癌临床检查(CBE)、超声检查(BUS)、乳腺X线检查(MG);根据BI—RADS分级标准,对可疑病灶进行病理活检。结果共56168名妇女参与筛查,有52例确诊为乳腺癌,乳腺癌总检出率为92.6/10万;40岁以上的妇女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组织活检病史的妇女的乳腺癌检出发病率明显增加;CBE+BUS后适当补充MG检查的筛查方式,诊断的敏感性可达94.2%,明显高于其他筛查方式。结论40岁以上、有乳腺癌家族史和/或乳腺组织活检病史的妇女应该列为乳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基于CBE和BUS检查,适当补充MG检查是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乳腺癌筛查诊断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彩色超声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乳腺癌筛查人群8335例,选择东芝纳米60与小二郎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鉴别诊断,同时将彩色超声判断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病理确诊分析。结果 8335例筛查人群中彩色超声诊断为三阴性乳腺癌14例;14例患者经过病理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13例,诊断正确率为92.9%,误诊的1例为乳腺炎性疾病。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的彩色超声能有效显示影像学特征,诊断鉴别价值高,可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乳腺癌组织学和形态学的多样性,给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来了一定的困难。乳腺癌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病毒、内分泌、雌性激素、催乳素、X线、电离辐射等影响密切相关,但其真正病因尚未明确,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其治疗尤为重要。超声医学诊断作为一种简便、无辐射、可重复性操作的临床诊断方法是目前诊断筛查乳腺癌重要的首选的方法。笔者阐述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及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5719例宫颈癌筛查适龄妇女及3924例乳腺癌筛查适龄妇女进行登记及筛查结果分析,了解本镇妇女的保健意识及健康状况,为制定今后的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宫颈癌以全镇25~65岁妇女为宫颈癌筛查对象,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加筛查的原则,将妇科常规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相结合,宫颈脱落细胞学诊断标准采用TB系统。乳腺癌以全镇25~65岁妇女为乳腺癌筛查对象,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加筛查的原则,年龄25~39岁者做乳腺红外线扫描;40~59岁做彩超;60以上做红外线扫描。统一诊断标准,统一问卷。结果:宫颈癌筛查率为92%,妇科疾病患病率为43%。子宫肌瘤、阴道炎、卵巢肿物占前3位。宫颈癌可疑病例128例,宫颈浸润癌确诊1例。乳腺癌筛查率为99%,乳腺疾病患病率为17%,乳腺增生患病率为5%,乳腺可疑病例42例,乳腺可疑病例检出率为1%,乳腺癌诊断数2例,其中,乳腺增生病例比重较大,为196例,占参加筛查人数的5%。结论:通过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工作,不仅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宫颈癌和大量癌前病变,保护了妇女的生命健康,而且普及了预防宫颈癌、乳腺癌知识,提高了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2012、2013年泗县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数据分析,了解乳腺癌发病情况。方法开展乳腺癌筛查,以临床检查为初筛,常规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阳性或可疑者行乳腺钼靶x线进行诊断,x线阳性或可疑阳性者的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果两年完成4000名妇女的乳腺癌筛查,其中乳腺良性肿瘤21例(21/4000),乳腺癌3例(3/4000),早诊断率为75%。结论我县农村妇女发病率逐年增高,呈年轻化趋势。农村妇女应普及“两癌”筛查,大力开展妇女卫生保健教育知识宣传。同时筛查体系和技术设备也是基层妇女健康服务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且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临床上的X线、超声波、多层螺旋CT、红外线扫描、MRI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中。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综合应用多种手段联合检测将成为乳腺癌检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对乳腺癌影像检查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对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常规筛查经验对临床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乳腺异常病例数共计150例,对其进行望诊、触诊和超声诊断,分析常规筛查经验对乳腺癌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望诊异常组乳腺癌诊断率为30.00%,望诊正常组乳腺癌诊断率为5.00%,触诊异常组乳腺癌诊断率为28.57%,触诊正常组乳腺癌诊断率为4.89%,异常组的望诊和触诊诊断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声诊断结果显示漏报率为10%;望诊、触诊联合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望诊联合触诊诊断,漏诊率及误诊率明显低于望诊和触诊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筛查经验联合超声诊断能够极大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结果,提高准确度,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上海医药》2012,(18):13-13
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和群体普查(mass screening)2种。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老年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乳腺癌的二级预防得到广泛关注。目前老年乳腺癌的筛查工具包括钼靶、乳腺触诊、B超和MRI,但都存在影响其筛查效果的不良因素。本文检索了相关老年乳腺癌筛查证据,显示老年乳腺癌的筛查应考虑患者的健康状况、预期寿命和患者偏好,权衡筛查利弊,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江门市区12365例35~69岁妇女乳腺癌筛查,了解地区乳腺癌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减少乳腺癌发生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乳腺筛查以临床检查为主、选择乳腺钼靶或乳腺彩超诊断,采用(BI-RADS)分级报告,可疑病例作活检.结果 乳腺癌检出率为153.7/十万;﹥50岁妇女乳腺癌检出率较﹤50岁妇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良性疾病史与乳腺癌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钼靶与乳腺彩超报告为5级的,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92%~93%;报告为4级的,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17%~19%,明显高于报告为0~3级.结论 乳腺癌筛查可发现早期癌和癌前病变,40~49岁是妇女良性疾病、癌前病变的发病高峰期,而﹥50岁妇女为乳腺癌高发人群,故筛查人群应以40~60岁妇女为主.在基层开展乳腺筛查采用临床检查为主,乳腺超声和钼靶X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更具优势.BI-RADS分级诊断报告有利于临床医生对诊断结果作风险评估,具有相当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是一种快速筛查早期乳癌及各种乳腺疾病的新型诊断设备,目前已在国内部分地区投入使用。乳腺血氧检查技术是目前国内可以检查、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一种新技术,是一种功能性的影像检查技术,通过提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乳腺癌在农村地区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却高于城市地区,在基层医院推广乳腺癌筛查,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基层医院女性乳腺癌筛查的模式主要是以临床触诊和乳腺彩超筛查为主,钼靶X线筛查为辅。本文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基于临床触诊和乳腺彩超筛查为主,钼靶X线筛查为辅的模式中发现的101例疑似乳腺癌患者资料,探讨乳腺彩超与乳腺钼靶X线检查在基层医院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乳腺钙化是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中最常见的征象之一,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钙化进而早期诊断乳腺癌已经成为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对乳腺癌钙化的成分及形成机制地深入研究,可进一步了解乳腺癌的病因。本文将就其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筛查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6-8月参加国家出资组织乳腺癌筛查的新沂市三万名农村妇女先行乳腺彩超检查,再对其筛查出来的663名行乳腺X线摄影,参照BI-RADS[注]标准对乳腺评估分类,对疾病的诊断最终以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结果:663名筛查者中,3类272人,4类56人,其中可疑乳腺癌4B类及以上18人,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13例,占总筛查人数0.43‰,包括导管原位癌、非典型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小管癌各1例,浸润性导管癌9例,临床分期1例原位癌,6例Ⅰ期,4例ⅡA期,2例ⅡB期,Ⅰ期及之前早期乳腺癌占53.8%(7/13)。结论:通过彩超初步筛查进而乳腺X线摄影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农村女性乳腺癌,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宝贵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0例乳腺实质性肿块患者,分析其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学证实,120例乳腺肿块中有81例为恶性肿瘤,39例为良性病变,81例乳腺癌中,经超声诊断的有70例,诊断符合率为86.4%。结论乳腺癌超声诊断有利于及早发现较小的早期乳腺癌肿块,是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区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妇幼年,在我院接受筛查的35-64岁的适龄妇女16952例,全部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北京市乳腺癌筛查技术路线,超声BI-RADS分级评为0、3级者行钼靶检查,根据钼靶检查结果,由临床大夫决定是否需要取病理;超声BI-RADS分级评为4级及以上者,或者钼靶检查BI-RADS分级评为4级及以上者,直接取病理。本文将对超声BI-RADS分级评为4级及以上且有病理结果的60例进行分析。结果:在参与筛查的16952例适龄妇女中,超声BI-RADS分级评为4级333例,5级6例,有病理结果的60例,其中发现导管上皮内瘤变2例,乳腺癌20例,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129.78/10万。其余38例为乳腺良性肿瘤。结论:在妇女乳腺癌筛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