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辨证施治肾病综合征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平 《疑难病杂志》2002,1(2):102-103
<正> 肾病综合征是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属于中医文献中“水肿”“虚损”等范畴。涉及肺、脾、肾三脏及气血虚瘀。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标在肺。笔者采用宣肺利水、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收敛固涩等辨证治疗20例肾病综合征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因肾、肝、脾功能失调,三焦运行不畅,痰浊瘀阻于肝而发病。元气藏于肾,维持肝、脾、肾及三焦功能的正常发挥。元气虚则肾虚,继而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现代研究认为,NAFLD的发病与元气渐衰密切相关,益精补肾中药具有调整血脂、抗脂肪肝的作用,故以补肾、健脾、疏肝、消浊等"扶元调脂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元气亏虚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根本,贯穿本病病理变化的始末。治疗应以补肾充元气为主,辅以疏肝健脾条畅三焦,以达治疗及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尿酸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痰瘀为标。曹恩泽认为尿酸性肾病急性发作期病机特点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痰瘀阻络,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温阳散寒祛湿通络、化痰祛瘀通络等为主,兼以健脾补肾;稳定期病机特点为本虚为主,兼有标实,分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治以健脾益肾、温补脾肾、滋阴补肾为主,兼顾化湿、祛浊、化瘀、通络之法。其根据病情缓急,分期论治,并融汇“清补化瘀通络”的学术思想,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整理李方玲主任医师运用健脾补肾汤治疗脾肾气虚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体会,以供同道参考。李先生认为蛋白为水谷之精微,尿泄而出,属于肾不藏精、精微不固、脾不升清、清阳下陷。健脾补肾汤适用于临床以蛋白尿为主的各种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或有活动后尿蛋白增加(直立性蛋白尿)辨证为脾肾气虚者。临床治疗有效的标志:用药后开始体力恢复,然后水肿消退,尿检才开始好转。中医病机辨识准确,需守方长服,疗程宜长,服药大约一年半至两年时间。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为皮肤科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极易进展为难治性银屑病。刘红霞教授基于王好古“阴证学说”的思想,并结合新疆的地域特点,指出新疆地区难治性银屑病患者“本虚”的体质特点,燥、湿、瘀邪气蕴积成毒,本虚伏毒是发病的核心病机,病位在肝脾肾。刘红霞教授将难治性银屑病分为脾虚湿蕴证、脾肾两虚证、上热下寒证,提出健脾解毒、脾肾双补、引火归原、养血润肤的治疗原则,以健脾解毒汤为基础方,并根据病证特点加减用药,强调配合走罐、火疗、中药药浴法等中医外治疗法,内外同治,协同增效,为临床辨治难治性银屑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周永明教授治疗恶性淋巴瘤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损为主,标实主要指痰湿瘀毒;治疗主要从健脾补肾以固本,化痰祛湿、活血解毒以治标着手,兼顾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王小琴教授运用中医理论诊治糖尿病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王小琴教授认为本虚标实为本病的中医核心病机,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为热毒、水湿、痰浊、瘀血,脉络瘀阻贯穿疾病始终。总治则为补肾健脾、祛瘀通络,早期以养阴益气,补肾填精为主,常以参芪地黄汤加减;中期在扶正固本基础上,针对兼症辨证论治,如无明显浮肿,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如浮肿伴大量蛋白尿,常选用实脾饮加减;晚期以益肾健脾,调和阴阳,化湿泄浊为主,常以补肾泄浊之肾元颗粒联合自拟益气健脾、活血泄浊方加减治疗。文章归纳总结了王小琴教授运用经方加减分期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独特辨治经验。  相似文献   

8.
崩漏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统撮经血,从脏腑论肝脾肾功能失调是主要原因。而肾虚是崩漏发病的根本原因。就气血论崩漏的病机可概括为:“热,瘀、虚”;澄源治本求因,施以“清,攻,补”;复旧相机病情,调补“肝,脾,肾”。不同年龄生理特征及病因病机各异,治则青年多摄肾佐以健脾,中年养肝疏郁为多,老年健脾为主兼补肾气。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主要是指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引起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水肿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而中医药在认识及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方面有其独到见解,本文通过文献整理、查阅相关学术论文及书籍、临床收集验案,总结糖尿病肾病水肿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认为本病病机是以肺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阻滞为标,这其中又以脾肾亏虚最为关键,属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最主要是调理肺、脾、肾三脏,而其关键又在脾肾先后天之本。后天不足,气血化源亏虚,无力推动濡养,水液停滞。先天不足,肾失开阖,膀胱气化失司,精微外溢。先后天充足,脾肾得健,则元气充沛,水液代谢有序,精微得固。同时,水液停滞必然导致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形成,在健脾益肾、培补先后天之本的同时要活血化瘀、淡渗利湿。因此,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应辨别虚实,分清主次,调理脏腑,固其根本,蠲痰化饮,利湿消肿,活血化瘀,推陈致新,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主要与湿热、瘀血、正气不足(脾肾气虚)及邪气侵袭有关,在治疗上主张从热、从瘀、从虚三方面进行论治。对疗效显著的典型病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叶景华认为高尿酸血症肾病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浊、瘀内阻为标,健脾益肾、清热利湿、泄浊化瘀为其基本治则,泄浊活血当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围绝经期妇女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而出现的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失常的症状。陈莹教授认为本病以肾虚为主,还与肝脾功能失调有关,因虚至瘀,善用补肾、健脾、养肝、活血化瘀之法治疗。举病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赵玉庸教授是首届河北十二大名中医,从事肾脏病研究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赵老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风、湿、热、瘀、毒互结为要。从肾脏病理形态学角度论证“肾络瘀阻”的客观性,提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机关键为“肾络瘀阻”;从“微观辨证”立论,认为膜攻击复合物致足细胞损伤而致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膜攻击复合物与中医“邪气凝聚”相通,确立“扶助正气,祛邪通络”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高凝、易栓状态及大量蛋白尿方面,遣方用药,独辟蹊径,并擅用“取类比象”之法。现将赵玉庸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证经验进行浅析,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中医学统一命名为“消渴病肾病”,在总结临床实践基础上发现消渴病肾病以肾络瘀痹为病机核心,并贯穿于消渴病肾病的始终.而肾元虚损,与湿、热、毒、痰、瘀互结,形成肾络瘀痹的不同特点.早期以阴虚燥热、气阴两虚为主,逐步出现气阴两虚、气虚偏重,或脾肾气虚,甚至出现气虚涉及阳虚之证.消渴病肾病蛋白尿是肾气虚损害的标志,患者蛋白尿量越大,脾肾气虚越明显,随着蛋白尿量越大,水肿显现,脾肾阳虚病机转换越显著.消渴病肾病病机复杂,变证丛生;治疗重在通络保肾;利水消肿注重提壶揭盖、活血利水;病情稳定也需调理脾胃、清理胃肠.形成通络保肾复方系列经验方,中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王怡  何立群 《中国医刊》2000,35(6):44-44
1 肾病水肿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水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最常见的症状,许多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常常因水肿就诊而发现疾病。郑师认为:引起肾病水肿的病因很多,可因于外感、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而诱发或加重,但病机总属本虚标实。除急性肾炎外,肾病多属慢性疾病。久病必虚,以脾肾亏虚为多见,脾失健运,肾之气化无权,水肿反复。标实之证除了水湿之邪外,可见湿从热化而见湿热,亦有久病则瘀,“水结亦病血”,可见舌质黯,有瘀斑。2 肾病水肿治疗重视脾肾,多用温阳,善用活血郑师治疗肾病水肿,除常用五苓散、五皮…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机属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当责之以肾元匮乏、心阳亏虚、脾失健运,邪实兼以痰、湿、浊、瘀等病理因素。治疗应从滋肾、通阳、健脾等不同角度,予以补肾泻浊,通补兼施;燮理阴阳,补而不峻;养血补血,活血化瘀;温通心阳,交通心肾;补脾益气,升清降浊;健脾理中,祛湿化痰等方法。临证根据异病同治原则,可以使用滋肾通阳活血法辨治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并发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中医脾肾两脏分析讨论CKD并发PEW的病因病机,提出“祛瘀生新”和“脾主肌肉”的论治依据,据此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治疗CKD并发PEW,并佐以一则医案加以验证。[结果]CKD并发PEW患者以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为基本病因病机,此时先天之本已然衰败,治疗应以培补后天之本为重,并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同时还应兼顾随证而生的浊瘀之邪,将生新与祛瘀结合,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通畅肾络,健脾治痿。所举医案中患者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并蛋白质能量消耗,中医辨为尿浊,属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之证,治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为主方治疗,复建脾运,祛除肾中瘀浊,使气血津液化生运行如初,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顽疾复有转机。[结论]从脾肾亏虚、浊瘀壅滞的基本病机出发,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法治疗CKD并发PEW,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肾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为祖国医学“征瘕”之属,其证“虚”为本,“瘀结”为标,治宜“固元气为主,而佐以攻伐之剂”,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同时采用益气养血,益肾养肝、健脾温阳之补虚散结法,以冀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病机不离“虚、邪、瘀”,气血亏虚、肝肾亏虚是疾病始动之本因,外邪侵袭、湿热毒侵加速病逝演变,瘀血贯穿疾病始终。疾病初期脾肾两虚,湿浊内生,久则湿阻三焦,湿浊化热,瘀阻脉络。治疗重视饮食调养,认为无症状期治疗以祛湿通络、益气健脾补肾固其本,发作期宜清利热湿,通痹止痛以缓其急,临床治疗上多以“萆薢分清饮”“四妙散”等经方灵活化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曹恩泽教授认为IgA肾病属本虚标实证,其中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热毒、脉络瘀阻为主,常与本虚证互相兼夹出现。其创立清补通络法治疗IgA肾病,包括“补脾益肾,益气养阴”“清热止血,兼顾脾胃”“化瘀通络,贯穿始终”等学术思想,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