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臭氧治疗,采用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臭氧5~20ml,浓度为60μg/ml,椎间孔附近注射臭氧5ml,浓度为40M/ml。结果注射臭氧后即行CT扫描显示:臭氧在盘内分布呈裂隙状、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治疗后随访3~12月,依据MaCNab标准,显效174例,占54%,有效102例,占32%,无效42例,占14%,总有效率为86%,术后无并发症。结论CT定位引导穿刺操作简单,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经皮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螺旋CT 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 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CT 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术.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突出物为外侧型者经神经根外侧、小关节突内缘穿刺突出物达盘内,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 μg/ mL 的臭氧5~15 mL .结果 注射臭氧后CT 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臭氧注射后神经根轮廓全部显露、"淹没征"消失者占28 %,神经根大部分显露、"淹没征"部分消失者占48 %,神经根显露不明显者占24 %.结论 螺旋CT 导向下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准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定位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60例经临床CT或MRL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定位局麻后行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盘内注射浓度为60ug/ml臭氧15~30ml,盘外注射浓度为40ug/ml臭氧15~30ml。结果:注射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的分布,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治疗1个月~1年的随访,其中显效51.2%。见效45.1%,无效3.7%。未见并发症。结论:CT定位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并能及时监测臭氧分布及治疗的改变,疗效高,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8例,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10~15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10ml,得保松1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总有效率91.8%(135例),优良率81%,本组穿刺成功率100%,未出现1例脊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佳的特点,深受医患的欢迎和接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波  余莉 《吉林医学》2010,(25):4343-434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35例,腰椎间盘膨出25例,于CT引导下穿刺行臭氧注射治疗。结果:微创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分布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状等。结果:治疗后6~12个月随访总有效93.3%,显效38例(63.3%),有效18例(30.O%)和无效4例(6.7%),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穿刺准确,可及时观察臭氧分布及注射后间盘的改变,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介入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CT引导下对65例腰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盘内注射5~15 ml浓度为50 μg/ml的臭氧;椎间孔附近注射10~20 ml浓度为25 μg/ml的臭氧;神经根周围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结果 随访3个月,疼痛缓解者49例,疼痛减轻者12例,有效率93.8%.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椎间盘突出介入综合治疗是安全简单、疗效明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臭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及下肢麻痛,在CT的导向下行臭氧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穿刺途径:突出物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分别在盘内及突出中央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5~15ml,总量小于30ml。结果 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腰椎间盘内分布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臭氧注射后神经根轮廓全部显露,“淹没症”消失者占28%;神经根大部分显露,“淹没症”部分消失者占50%;神经根显露不明者占22%。治疗后随访,显效、有效和无效者分别占82%、13%和5%。结论 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臭氧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CT引导下对3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盘内注射5~15 ml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椎间孔附近注射5~10 ml浓度为30μg/ml的臭氧。结果 治疗后随访3~18个月,显效183例,占61%;有效65例,占21.7%;无效52例,占17.3%,总有效率为82.7%。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8例,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10~15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10ml,得保松1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总有效率91.8%(135例),优良率81%,本组穿刺成功率100%,未出现1例脊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佳的特点,深受医患的欢迎和接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下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和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 60μg的臭氧5~10ml,椎间孔注射0.5%的利多卡因和得保松1ml的混合液共5ml,解除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结果 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症患者,经过术前、术后护理与观察疗效满意.结论 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护理,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70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氧气一臭氧混合气体20~30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氧气一臭氧混合气体10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5例(40.3%),良33例(53.2%),差4例(6.5%),优良率93.5%,未出现1例骨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少、效果佳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介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下臭氧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臭氧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方法 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先行髓核内注射60μg/mL的臭氧-氧气(O3~O2)混合气体约10~30 mL,再退针至突出物内行靶点注射臭氧10~20 mL,行CT扫描见髓核及突出物内臭氧呈内积状、裂隙状、弥散状和大部分溢出状分布,继续退针至椎间孔外口或侧隐窝,证实未在蛛网膜下腔情况下,分次缓慢注入浓度为25~40μg/mL的O3~O2混合气体10~15 mL.部分神经根炎症较重的下肢痛患者,注射臭氧5~10 min后于侧隐窝或者椎间孔外口注入含曲安奈德20~40 mg和甲钴胺0.1 mg的消炎镇痛液5~10 mL.结果 56例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优18例占32%,良31例占55%,可5例占8.9%,差2例占3.5%,优良率87%,有效率95.9%.接受二次臭氧治疗者2例,四次臭氧注射者1例.56例患者67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穿刺,穿刺成功率100%,臭氧注射后全部患者均于10~20 min后原腰、腿痛的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臭氧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微创,但须注意选取恰当的适应证,术中细心操作,强调靶点注射,并加强术后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8例,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50μg/mL臭氧10~15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臭氧10mL,得保松1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总有效率91.8%(135例),优良率81.0%,本组穿刺成功率100.0%,未出现1例脊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佳的特点,深受医患的欢迎和接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椎旁及突出物内注射臭氧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术后50例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显效13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2%。结论:CT引导下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应用小关节内侧缘入路,联合注射臭氧与胶原酶,治疗巨大型(突出物长径>5 mm)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方法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CT引导下穿刺,穿刺针经小关节内侧缘进入硬膜外间隙、突出物内及椎间盘中后1/3处,在盘内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10 ml,突出物内注入胶原酶600 U水溶液1 ml和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5 ml,硬膜外间隙神经根旁注入浓度为40μg/ml的臭氧10 ml和得保松7 mg。结果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方法进行评定,优20(55.6%)例,良14(38.9%)例,差2(5.5%)例,有效率94.4%。治疗过程全部患者无严重疼痛及症状加重,无脊髓、硬膜囊、血管、神经等重要脏器损伤。结论该方法在CT引导下操作,定位准确,穿刺顺利,成功率100%,无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同时为髂骨翼较高、横突肥大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侧后方盘内穿刺进针困难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方便的进针入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麻痛,其中间盘膨出23例,突出41例。在C形臂X线透视监视下采用21G多侧孔酒精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间孔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10 ml,椎间孔注射15 ml,臭氧浓度为盘内50μg/ml,椎间孔40μg/ml。结果术后5 d总有效率为90.6%(58/64例),显效26例(40.6%),有效32例(50%),无效6例(9.38%),随访3~6个月,总有效率84.4%(54/64例),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裴敏  朱杰  王琨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68-306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后入路法臭氧注射术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提供选择依据。方法:回顾我科进来经CT引导下后入路法穿刺03注射术对L5/S1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实施盘内注射O35ml~10ml,椎管内O3注射10ml~15ml,浓度为45μg/ml。结果:后入路法O3注射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操作方便、简单,穿刺准确率高,疗效好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后入路法臭氧注射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60例患者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相应腰腿痛临床症状。其中椎间盘突出41例,膨出19例;单纯包容性46例,伴有明显腰椎退行性变及椎管狭窄14例。在DSA监视下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5 ml,椎旁间隙注射10~15 ml,O_3浓度为35~45μg/ml。结果:随访1~17个月,总有效率为75.0%,其中显效率为61.7%,有效率为13.3%,无效为25%。结论: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俞福伟 《吉林医学》2011,(32):6860-6861
目的:探讨CT导向下臭氧溶解术治疗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对180例颈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颈椎间盘突出30例,腰椎间盘突出150例,于CT导向下行臭氧溶解治疗。结果: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分析: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臭氧注射后,神经根轮廓全部显露,"淹没症"消失者占29%;神经根大部分显露,"淹没症"部分消失者50%;神经根显露不明显者占21%。治疗后3个月随访,显效、有效和无效者颈椎间盘突出者分别占78%、16%及6%;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占82%、13%和5%。结论:CT导向下盘内、突出物单次联合臭氧溶解术穿刺准确,及时监测臭氧分布及注射后改变,疗效高,为椎间盘突出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靶点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 4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在CT引导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盘内注入浓度为60-70μg/ml臭氧5-15ml,CT穿刺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入浓度为40-60μg/ml臭氧0-5ml。结果 48例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按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8例(37.5%),良28例(58.3%),差2例(4.2%),优良率95.2%。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臭氧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