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番泻叶为双子叶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其主要产地为印度(狭叶番泻)、埃及和苏丹(尖叶番泻)。番泻叶是泻下药,目前研究其临床应用多,而对其化学成分的精细结构及药理药效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GC/MS对番泻叶有机溶剂萃取物进行分析,借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为番泻叶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雪莲茶由雪莲、红花、番泻叶等组成。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药典记载其功效为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主要成份为番泻甙(Sennoside)A、B、C及D等,皆属二蒽酮类化合物。番泻叶的贮藏及测定受光线、温度及时间等因素的  相似文献   

3.
番泻叶清洁肠道在X线检查中的应用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239300)陈卫春番泻叶为豆科山扁豆属植物狭叶番泻及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据文献记载,番泻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类配醣体,在碱性肠液中被酵素分解成蒽醌的衍生物,对肠粘膜有刺激性,使肠道运动加快,一...  相似文献   

4.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叶,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1],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的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泻下药之一。其中狭叶番泻主要含番泻苷A、B、C、D等;尖叶番泻主要含番泻苷A、B、C等。  相似文献   

5.
李翠萍 《山西中医》2010,26(3):59-59
番泻叶为豆科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C.acutifolia Del的小叶,具泻下导滞、利水通便之功。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笔者对54例长期卧床的内科住院便秘患者予番泻叶口服后观察其致泻作用时间及腹痛、腹泻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番泻叶,别名泡竹叶、泻叶,系豆科本草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味甘、苦,性寒,归大肠经,为苦寒、质黏、滑润攻下之品,具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效,主治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等。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可配伍应用和单味入药,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7.
番泻叶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和尖叶番泻的小叶。狭叶番泻主产于红海以东至印度一带,现埃及和苏丹亦产。尖叶番泻主产于埃及的尼罗河中上游地区,现我国海南省,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均有栽培。本药原产国外,清代引入我国药用,番泻叶之名见于王一仁的《饮片新参》曰:“泄热,利肠腑,通大便。”性味甘,苦,  相似文献   

8.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成分为双蒽酮甙类如番泻叶甙A、大黄酸葡萄糖甙、蒽醌甙等组成。有泻下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泻下导滞,术前、X线照片检查前的清肠剂使用。  相似文献   

9.
番泻叶的正确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是一种常见的泻下药,我国历代本草书籍未见记载,作为中药使用历史较短,由于其泻下作用显著,临床应用较多。因其属于天然药物,人们认为其安全可靠,加上作用明显、价格低廉、服用方便,许多人自购番泻叶医治便秘或减肥,殊不知这样应用存在很多误区。为了更好地发挥番泻叶的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特对其正确应用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番泻叶为瓦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jle的干燥叶。中医认为番泻叶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作用。临床采用沸水泡服的方法来治疗因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所引起的疾病。近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番泻叶其泻下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番泻甙A、B、C、D以及大黄酸葡萄糖甙和大黄酚等。本文则参照《中国药典》1985年版的方法,以总番泻甙为指标,通过两种不同的浸出方法和时间对番泻叶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两种方法对有效成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番泻叶的不合理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及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番泻叶性寒,味甘、苦,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功能,可用于治疗热结积滞、水肿胀满、腹痛便秘。用量为2~6g,入煎剂宜后下或开水泡服。番泻叶中主要含番泻叶苷A、B、C、D,并含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现代药  相似文献   

1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泻叶中番泻苷A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angustifo liaVahl.或尖叶番泻C .acutifoliaLelile .的干燥叶,收载于《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的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泻下药之一。其中狭叶番泻主要含番泻苷A ,B ,C ,D等;尖叶番泻主要含番泻苷A ,B ,C等。据文献报道,这些成分具有抗菌、致泻、止血、肌肉松弛与解痉等多种作用。测定番泻叶中番泻苷A和B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1] 、毛细管电泳法[....  相似文献   

13.
单味番泻叶治疗急性肠梗阻李俐主题词肠梗阻/中医药疗法,番泻叶/治疗应用,急症番泻叶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狭叶番泻(Cassiaan-gustifoliaVahl)的叶,味甘苦,性寒,归大肠经,具有泻热导滞通便作用。笔者在多年急诊工作中运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番泻叶是豆科植物狭叶番泻 (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 (Cassia angustifolia Delia)的干燥叶 ,具有泻热导泻、通便利水之功效 ,临床用于热结积滞 ,便秘腹痛 ,水肿胀满等症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导泻剂。文献对德国使用的 98种导泻剂的统计分析表明 ,含番泻叶 (或其活性成分番泻苷 )的制剂约占 40 % [1 ] 。番泻叶制剂的销售总额远远超出了其它泻剂 ,显示了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1941年 ,Stoll首先从番泻叶分离出有效成分番泻苷并确定了化学结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学者们从细胞、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巴西草药番泻叶SENE进行品种鉴别,进而研究其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并与中国番泻叶番泻苷A、B的比较,为其品种整理、临床使用及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DNA条形码—产地—形态分析联用技术鉴定巴西草药番泻叶SENE的基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结果品种鉴定结果为番泻叶,其中番泻苷A和番泻苷B两者的平均总含量为巴西番泻叶(1.56%)中国番泻叶(1.52%)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含量要求(1.10%)。结论巴西草药番泻叶来源于番泻叶Senna alexandrina Mill.,其番泻苷A和番泻苷B的含量与中国番泻叶差异不显著,且能达到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16.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 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 Cassia acutifsolia Delile 的干燥叶,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效,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其有服用剂量不易掌握、味苦、病人不易接受等缺点。为此,制备了番泻叶口服液,应用于临床,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对番泻叶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具有泻热导滞的功能,临床上除用于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外,常作为手术前的清肠剂使用。在制备复方清肠剂时,通常是首先将其它药煎煮浓缩后,再加入番泻叶的水浸液混合均匀分装即可。这样的工艺生产出的成药,常因番泻叶的不洁净而使其卫生质量达不到要求。为此,我们进行了多种热处理法对番泻叶有效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番泻叶包括豆科植物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商业名称为Alexandria Senna)和狭叶番泻C.angustifolia Vahl(商业名称为Tinnevelly Senna)的干燥小叶。包装和贮存应防止昆虫和啮齿动物的侵害(见植物药和动物药贮存通则)。植物学特征未粉碎尖叶番泻叶为不对称披针形或披针状卵圆形小叶,常破碎;长1.5~3.5cm,宽5~10mm,基  相似文献   

19.
番泻叶不良反应及其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angustifoliaVahi)或尖叶番泻(CassiaacutifoliaDelile)的干燥叶。传统医学治疗热结便秘,积滞腹胀;近延伸用于检查前或手术前通便排气以及治疗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胆石症、肠麻...  相似文献   

20.
高晔  朱艳华  贺微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45-2146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i 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具有泻热导滞、通便利水之功效,临床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等症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导泻剂.以往对番泻叶药理作用的报道比较多,本文仅就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及体内代谢、提取方法研究、质量研究、制剂研究、临床应用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