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目的探讨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9例CHB患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300;P0.05);男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286,P0.05);男性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ST水平也呈正相关(r=0.341,P0.05);男性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BeAg阳性男性CHB患者的HBV DNA载量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评估CHB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和评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界值(Cut-off值)。方法将290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肝组织活检结果为标准分为活动性(213例)和非活动性(77例)慢性乙型肝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LT、AST和HBV DNA载量在诊断HBeAg阴性的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价值。结果血清中ALT、AST、HBV DNA载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807、0.867;诊断界值为男性ALT 30 IU/L、女性ALT 19 IU/L,HBV DNA载量1×105拷贝/mL时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98.7%、阳性预测值为99.5%、阴性预测值为79.2%;AST以40 IU/L作为Cut-off值时的敏感性为77.0%、特异性为63.3%、阳性预测值为85.4%、阴性预测值为50.0%。结论可以以男性ALT 30 IU/L、女性ALT 19 IU/L且HBV DNA载量1×105拷贝/mL作为中国四川自贡地区HBeAg阴性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诊断Cut-off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转氨酶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对352例标本应用连续监测比色法检测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结果两种转氨酶在HBV-DNA阴性对照组与阳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BVDNA表达阳性的各组中,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的递增与AST、ALT两种转氨酶的浓度无关(P〉0.05)。结论乙肝患者的转氨酶正常与否尚不能与其HBV-DNA复制状态有密切联系,可以作为判断肝功能损害进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HBeAg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间的关系,为临床乙肝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桂阳县中医院269例HBsAg阳性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的HBeA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γ-GGT、TBIL水平,并应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eAg阳性组患者ALT、AST、γ-GGT、TBI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阴性组患者ALT、γ-GGT、TBI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AST水平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指标ALT、AST、γ-GGT、TBIL与HBeAg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乙肝的诊断及肝功能评估中应予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准确反映HBV感染及肝功能损伤程度,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HBV DNA表达水平与HBeAg的关系及其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290份CHB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病毒标志物,肝功能检测用常规法,并对HBeAg阳性、阴性与HBV DNA含量及ALT水平进行分析。结果290例CHB患者中HBeAg阴性159例,占54.8%(159/290),HBeAg阳性131例,占45.2%(131/290)。HBV DNA〉10^5拷贝/ml的患者,HBeAg阴性组63例,占39.6%(63/159),HBeAg阳性组123例,占93、9%(123/131),HBeAg阴性组低于阳性组(x^2=91.97,P〈0.01)。159例HBeAg阴性CHB患者79例血清ALT〉80U/L,随着HBV DNA增高其所占例数也相应增高,ALT分布随HBV DNA含量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x^2=22.95,P〈0.01),血清病毒载量与ALT水平戍正相关。131例HBeAg阳性CHB患者93例血清ALT〉80U/L,ALT分布随HBV DNA含量不同而无显著性差异(x^2=2.71,P〉0.05),血清病毒载量与ALT水平无关。结论HBeAg阳性与HBV DNA复制密切相关。19.5%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复制活跃,可能存在HBV的前c区变异。血清HBV DNA含量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血清HBV DNA水平愈高肝细胞损害往往愈重。血清HBV DNA含量不能反映HBeAg阳性CHB患者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临床上应重视HBeAg阴性而病毒复制活跃的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玲  潘虹 《临床医学》2012,32(2):46-47
目的观察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乙肝病毒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HB患者HBeAg阳性和阴性的血清HBV-DNA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95.65%和52.94%,HBeAg阳性和阴性的AL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阴性组ALT与阳性组ALT的水平的高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表达阳性的各组中,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载量与AST的水平的高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与HBV-DNA载量关系密切,HBeAg阴转不表示病毒停止复制,ALT升高与HBV-DNA阳性有关,但与病毒载量多少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收集兰州地区724例慢性HBV感染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10mL静脉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抗HBV表面抗体(HBsAb)、HBV e抗原(HBeAg)、抗HBV e抗体(HBeAb)、抗HBV核心抗体(HBcAb);采用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浓度。结果 724例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阳性238例(32.87%),HBeAg阴性486例(67.13%),HBV DNA阳性469例(64.78%),HBV DNA阴性255例(35.2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HBeAg、HBcAg及ALT水平最高,而其HBeAb水平最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明显正相关(r=0.463,P=0.000),HBeAb与HBV DNA载量呈明显负相关(r=-0.227,P=0.001),HBcAb水平变化与HBV DNA载量变化无相关性(r=-0.062,P=0.366),HBV DNA载量与ALT呈明显正相关(r=0.138,P=0.028),ALT水平与HBeA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200,P〈0.01),ALT水平与HBeA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156,P=0.001),ALT水平与HBcA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17,P=0.715)。结论兰州地区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载量、HBeAg和ALT三者呈明显正相关,HBeAb与HBV DNA载量、ALT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据患者血清中HBV e抗原(HBeAg)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将其分为6组:A组(HBeAg阳性,ALT正常)、B组(HBeAg阴性,ALT正常)、C组(HBeAg阳性,ALT轻、中度升高)、D组(HBeAg阳性,ALT高度升高)、E组(HBeAg阴性,ALT轻、中度升高)、F组(HBeAg阴性,ALT高度或重度升高)。另将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HBe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HBV-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ALT采用速率法,补体C3b采用ELISA-生物素亲和素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 D组与F组患者血清C3b、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显著高于A、B、C、E组(P〈0.05);而D组与F组比较,患者血清C3b、AS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受检者血清C3b水平显著低于A、B、C、D、E、F组(P〈0.05)。C3b水平与ALT、AST、HBsAg存在正相关(P〈0.05),而与HBeAg和HBV-DNA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补体C3b水平与HBV的感染及肝细胞损伤程度有关,而与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无关,可作为感染和预后的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铁蛋白、透明质酸酶(HA)和IV型胶原肽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HBeAg阳性组HBV DNA 含量、ALT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1),而HBeAg阳性组的AST、TBIL、ALB、SF、HA、IV型胶原肽水平与HBeAg阴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与HBeAg阳性的患者无明显差异,应定期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
黎莉  贺超奇  刘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779-780,78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与HBeAg定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CHB患者诊断、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化学发光法(CLIA)及酶法分别测定1 288例CHB患者血清HBV DNA、HBeAg含量及ALT水平.结果 1 288例HBV患者中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75.3%和24.8%;不同载量HBV DNA组,HBeAg量相差显著,HBV DNA载量高,HBeAg量也高;ALT异常率在HBeAg阳性组的不同HBVDNA载量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阴性组中随HBV DNA载量级增大而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 DNA载量与HBeAg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HBeAg阳性组的HBV DNA阳性率及含量进一步证实了HBeAg确实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一个可靠指标,HBeAg阴性时大多病毒复制减弱,但有少数HBV DNA载量为高拷贝时,其肝损伤程度与HBV DNA呈正相关.同时检测HBV DNA、HBeAg量及ALT水平对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并确定最佳的用于确定高HBV DNA水平的HBsAg定量值的诊断临界点。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期间柳州市中医院确诊为CHB的患者239例,检测受试者HBV DNA、HBsAg、HBeAg及ALT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eAg阳性组CHB患者HBsAg定量和HBV DNA检测水平均高于HBeAg阴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CHB患者中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r=0.603,P〈0.01)。HBeAg阳性组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r=0.555,P=0.000),HBeAg阴性组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076,P=-0.426)。在抗病毒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中,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均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622,r=0.603,P均=0.000)。在ALT高水平组与ALT低水平组中,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之间都存在正相关性(r=0.586.r=0.578,P均=0.000)。高DNA组(〉2000 copies/L)患者的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r=0.637,P=0.000),低DNA组(〈2000 copies/L)患者的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226,P=0.057)。当HBsAg定量以5.03×10^3 IU/mL为临界点时,判定HBV DNA高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27。结论CHB患者血清HBsAg定量值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血清HBsAg定量值可以较好地预测高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肝功能、病毒学特点。方法对我院HBV感染的孕妇共259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60例慢性HBV感染未妊娠妇女相比较。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定量。结果33.98%患者有HBV感染的家族史;非妊娠妇女的ALT、AST水平均较妊娠妇女明显升高;71.81% HBV感染的妊娠妇女肝功能正常,慢性乙型肝炎重度7例(2.70%);慢性乙型肝炎重型3例(1.16%);59.85%患者HBeAg(+),HBV DNA水平>5 log10 IU/ml患者63.71%,HBeAg阳性组孕妇的ALT、AST水平、HBV DNA定量较阴性组患者明显升高;HBeAg阳性组孕妇中,随着HBV DNA水平升高,ALT水平明显升高伴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组孕妇中,随着HBV DNA水平升高,ALT、AST水平亦明显升高伴统计学意义;HBV DNA定量>5 log10 IU/ml妊娠妇女中高达46.06%ALT、AST水平升高。HBeAg阳性比例小于28岁的年轻孕妇(65.49%)显著高于年长孕妇(52.99%),28岁以上的年长孕妇发生肝功能损害发生率(34.19%)显著高于年轻孕妇(20.42%)。结论妊娠妇女HBV感染患者以HBeAg(+)为主,占59.85%,HBV DNA水平>5 log10 IU/ml者为多,占63.71%;71.81%患者肝功能正常;HBeAg阳性孕妇,肝功能异常较阴性患者明显,HBV DNA水平亦明显升高;无论是HBeAg阳性还是阴性患者,随着HBV DNA水平的升高,更容易出现肝损害;HBV DNA定量>5 log10 IU/ml 妊娠妇女中46.06%肝功能异常。28岁以下年轻孕妇HBeAg阳性率65.49%高于年长孕妇,但肝功能异常率20.42%,低于年长孕妇。因此对HBV感染的孕妇需要密切观察肝功能、HBV DNA、HBeAg水平,特别是HBeAg阳性和HBV DNA水平较高的妊娠妇女需要警惕肝炎活动。建议HBV感染的女性28岁以前妊娠减少肝功能损害的风险。孕妇HBV感染的临床特征与母婴传播阻断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BeAg)阴性慢胜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212例 CHB 患者,根据 HBeAg 特点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选取10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 CysC、ALT 、AST、Cr、BUN、HBV DNA 水平。Pearson 相关分析法判断 HBeAg 阴性 CHB 患者 CysC 与 ALT 、AST、Cr、BUN、HBV DNA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BeAg 阴性 CHB 患者组的 CysC 水平(1.40±0.36)mg/L 高于对照组(0.93±0.12) mg/L 和 HBeAg 阳性 CHB 患者组(0.96±0.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 阴性 CHB 患者组的 CysC 水平与肾功能的 Cr 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840,P <0.01)。结论CysC 可作为监测 HBeAg 阴性 CHB 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指标,对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法检测1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舍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中HBv—DNA含量,采用速率法检测患者血清生化AL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BeAg阳性组DNA阳性率100%,平均含量为(7.24±1.45)Ecopies/mL,HBeAg阴性组DNA阳性率82.69%,平均含量为(5.36±1.02)Ecopies/ml,显著低于HBeAg阳性组(P〈001)。患者血清HBeAg和HBV—DNA含量与ALT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中HBeAg阳性和阴性与HBV-DNA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与ALT无相关关系,临床中要辩证地看待H13VJb-清标志物及HBV-DNA含量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应把HBeAg和HBV-DNA、血清生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B、C两种不同基因类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门诊或住院的HBeAg阳性CHB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基因B型28例,基因C型12例;对照组40例,其中基因B型26例,基因C型13例,非B非C型1例.治疗组用α-2b干扰素500万U/次皮下注射,疗程52周;联合甘露聚糖肽10 mg/次静脉滴注或2.5 mg/次肌肉注射,12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单用α-2b干扰素.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8、16、26、52周检查肝功能、乙型肝炎5项血清标志物、HBV DNA定量、血常规等,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52周疗程结束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和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2.5% vs 30.0%、27.5% vs 10.0%、47.5% vs 25.0%,P<0.05).基因B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基因C型患者(83.3% vs 52.0%、51.9% vs 16.0%,P<0.01).治疗组基因B型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和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因B型(67.9% vs 38.5%、35.7% vs 11.5%、57.1% vs 26.9%,P<0.05).停药52周后复查,治疗组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和HBV DNA转阴率较停药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7.5% vs27.5%、30.0% vs 7.5%、50.0% vs 22.5%,P<0.01).治疗组用药4周后白细胞开始回升,至8周时基本接近正常;对照组至16周时仍未完全恢复,52周疗程结束时为(3.93±0.78)×109/L,仍然低于正常值,但停药后52周随访则完全恢复正常.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绝对数和恢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甘露聚糖肽联合α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CHB可显著提高惠者的疗效,尤其在ALT复常率和HBeAg转阴率方面,基因B型患者疗效明显优于C基因型.在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基因B型患者HBeAg转阴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基因B型患者,在HBeAg转换率和HBV DNA转阴率方面亦以治疗组为优.联合治疗可促进HBeAg的血清学转换和HBV DNA清除、对抗α干扰素导致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病理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生化、血常规、血清病毒载量及乙型肝炎标志物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以找到有较好相关性的临床指标;通过肝活检证实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探讨肝活检的重要性及价值。方法 对2007年6月—2009年8月在传染科行肝穿刺活检的3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等指标,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等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HBV DNA定量及乙肝标志物的不同状态与肝穿病理分级、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统计慢性乙肝患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 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之间有一定相关性(P〈0.05);血清ALT、AST、ALB、GLB、PT有助于判断肝组织炎症程度(P〈0.05);ALB、GLB、WBC、PLT、PT对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有意义(P〈0.05);HBV DNA复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关(P〉0.05),但存在负相关的趋势;纤维化程度高的患者HBeAg阴性组较HBeAg阳性组更多(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56.3%。结论 动态监测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常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疾病的程度,但要确诊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肝组织病理活检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HBV DNA载量中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5例慢性CHB患者(轻度组32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31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血清IL-32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BIL、ALT、AST采用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BV DNA载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B组血清IL-32、TBIL、ALT、AST及HBV DNA载量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轻、中度组相比,重度HCB组血清IL-32、TBIL、ALT、AST及HBV DNA载量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高载量组(105拷贝数/ml)血清IL-32、TBIL、ALT、AST水平显著高于HBVDNA低载量组(105拷贝数/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32可能介导CHB炎症反应,参与CHB病情的发生及进展,血清IL-32及肝功能指标可作为CHB患者病情进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