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大头瘟”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非化脓性炎症。全年均可发病 ,但以冬、春季为主。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伴有或单侧或双侧颌下腺肿大 ,皮肤不红 ,表面灼热 ,触痛明显 ,并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张口困难等全身不适。血细胞计数正常。 90 %患者的血清和尿淀粉酶在早期有轻度至中度增高 ,增高的程度大致与腮腺肿胀呈正比 ,符合本病的诊断。1 .2 治疗方法 利巴韦林每天 1 0mg/kg1 5mg/kg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将53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应用氨茶碱,首剂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小时1次,连用3~5 d;治疗组28例应用枸橼酸咖啡因,首剂1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d),每天1次静脉注射,同时加用纳洛酮,首剂0.1 mg/kg静脉注射,后0.03~0.05 mg/(kg·h),维持3~5 h/d,连用3~5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因"发现淋巴结肿大5年,蛋白尿1年,水肿2个月"入院。5年前患者无意间触及肿大腋窝淋巴结,1年前发现小便泡沫增多,就诊于当地医院,查24h尿蛋白:1. 91g/24h,肾活检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给予"甲泼尼龙40mg/d,逐渐减至20mg/d"维持、"环磷酰胺累积剂量6. 8g"治疗。2个月来患者诉乏力,伴双下肢水肿。入院查体:双侧颈部、腋窝、左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者位于腋窝处(见图1),约5cm×6cm大小,质软,无触  相似文献   

4.
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1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阿奇霉素和白霉素组57例,静点阿奇霉素针剂,1次/天,10 mg/(kg·d),疗程5 d,5 d后静点白霉素针剂10 mg/(kg·d),分2次静点,疗程5 d;观察组: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组58例,静点阿奇霉素针剂,1次/天,10 mg/(kg·d),疗程5 d,5 d后静点克林霉素磷酸酯25 mg/(kg·d),分2次静点,疗程5 d.结果 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和白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克林霉素辅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传统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和白霉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49岁,因"咽部异物感2年,于咳40 d"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咽部异物感,无呼吸困难及吞咽障碍,考虑咽炎,应用多种药物无明显效果,40 d前患者出现干咳,白天明显,无咯痰,当地医院查白细胞降低;免疫学检查SSA抗体阳性。电子喉镜发现舌根部肿块,病理示鳞状上皮增生,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转入我院。入院查体:BP 110/60 mmHg,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腮腺肿大无压痛,舌面干燥,口内无溃疡,Schirmer试验(泪液分泌试验)2 mm/5 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使用减低强度的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减低强度的Bu/Cy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3例,加速期2例.预处理方案:马利兰3~4mg/(kg·d)×3次,环磷酰胺50mg/(kg·d)×2次,阿糖胞苷2g/(m2·d)×1~2次,移植前7天开始环孢素A(CsA)3mg/(kg·d),骁悉(MMF)1g/d,非血缘移植加ATG 2.5mg/(kg·d)×4次.结果 5例病人均重建造血,未发生预处理相关严重并发症,目前5例病人已无病存活10~42个月.结论 采用减低强度的Bu/Cy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相关毒性减小,该方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15岁 ,因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 ,要求做扁桃体摘除术 ,住院后术前常规查体均正常 ,腮腺及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于 9:30肌肉注射阿托品 0 5mg ,注射后 10min ,患者感两腮部发涨不适 ,当时见两侧腮腺迅速肿胀 ,患者感到口干 ,面部皮肤潮红。体检发现 :双侧腮腺肿胀如乒乓球大 ,质地稍硬 ,无明显压痛 ,局部皮温稍高 ,双侧腮腺开口无红肿 ,心率增快至 10 0次 /min ,2h后肿大的腮腺开始消退 ,3h后大致恢复正常。2 讨论阿托品为阻滞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 ,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 ,抑制腺体分泌 ,增快心率 ,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理…  相似文献   

8.
例1 男,8个月,因咳嗽气喘2个月于2003年12月17日收入院,于当地门诊间断口服、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利巴韦林约1个月,咳嗽气喘无明显好转,来我院治疗,胸部X线片示肺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7d及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3d,再给予阿奇霉素5d,共治疗15d,患儿咳喘减轻,要求出院.于出院后10d咳喘加重,再次入院.查体:发育正常,可见吸气三凹征,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肺功能: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痰培养为副流感嗜血杆菌;胸部薄层CT示两肺透光度不一致,可见斑片状透光度增高区,考虑为马赛克征,诊断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给予阿奇霉素、甲泼尼龙2mg/(kg·d)治疗,患儿症状好转后出院,继续小剂量红霉素3mg/(kg·d)序贯治疗,并口服泼尼松1mg/(kg·d),2个月后复查CT未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ITP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 173例ITP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83例应用雷公藤多甙1 mg/(kg·d),2~3月;长春新碱2 mg/w,2~4次.对照组90例应用强的松1 mg/(kg·d),待血小板正常或接近正常每周减5 mg,以5~10 mg维持3月;长春新碱2 mg/w,2~4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轻微.结论 雷公藤多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IT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熊周芳 《当代医学》2016,(24):144-145
目的 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和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临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1)头孢噻肟.肌内注射:成人2 ~6 g/d,2~~4次;儿童50~100 mg/(kg·d),3~4次;静脉滴注或者肌内注射:成人2~10g/d,2~4次;儿童50~200 mg/(kg·d),2~4次;(2)头孢哌酮.肌内注射:成人2~4 g/d,2次;儿童50~100 mg/(kg·d),2次;静脉滴注或者肌内注射:成人2~8 g/d,2次;儿童50~200 mg/(kg·d),2次;(3)头孢曲松.肌内注射:成人0.5~2 g/d,1~2次;儿童25~50 mg/(kg·d),1~2次;静脉滴注或者肌内注射:成人0.5~4 g/d,1 ~2次;儿童20~80 mg/(kg·d),1~2次;(4)头孢他啶.肌内注射:成人2~4g/d,2~3次;儿童50~100 mg/(kg·d),2~3次;静脉滴注或者肌内注射:成人2~6g/d,2~4次;儿童50 ~1 00 mg/(kg·d),2-4次.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临床医师要把握其药理知识及其应用方法,结合治疗对象具体病情,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以确保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洛赛克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金双歧联合应用根除小儿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86例儿童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口服洛赛克0.8 mg/(kg·d),1次/d;克拉霉素15 mg/(kg·d)与阿莫西林40 mg/(kg·d),2次/d,连续7 d;第8天开始服用洛赛克,用量、用法同前,共10 d,并同时加用金双歧,2片/次,3次/d,共用3~5 d.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及Hp检查.结果 86例中Hp转阴82例,Hp根除率为95.3%,愈合83例,愈合率96.5%,未发生严重副作用.结论 洛赛克四联中短程疗法能有效根除Hp,治疗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疗效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千金藤碱(CEH)对化疗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①CEH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白细胞(WBS)减少的影响: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CTX模型对照组、CEH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剂量为75 mg/(kg·d)的CTX小鼠腹腔注射,1次/d,连续3 d,造成动物外周血WBC减少,于第2 d开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CEH:5 mg/(kg·d)、10 mg/(kg·d)、20 mg/(kg·d),1次/d,连续5 d.分别于用CTX前和用CTX后第3 d、第5 d自小鼠尾静脉采血计数外周血WBC.②CEH对CTX所致荷瘤小鼠WBC减少的影响: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先接种H22实体瘤后24 h,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CTX小剂量组(10 mg/(kg·d))、CTX大剂量组(20 mg/(kg·d))、CTX小剂量与CEH小剂量(10 mg/(kg·d))合用组、CTX大剂量与CEH大剂量合用组,每组10只,进行腹腔注射,1次/d,连续8 d,于第9 d自各组小鼠尾静脉采血计数外周血WBC.结果:①CEH对CTX所致小鼠WBC减少的影响试验中,在用CTX后第3 d、第5 d外周血WBC计数CEH小、中、大剂量组与单用CTX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EH对CTX所致荷瘤小鼠WBC减少的影响试验中,CTX与CEH合用组与单用CTX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H具有明显的治疗由CTX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环孢菌素A(CsA)配合造血生长因子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20例患者口服CsA5~8.5mg/(kg.d).试验组20例,患者口服CsA5~8.5mg/(kg·d),配合应用G-CsF5-6μg/(kg·d).每周监测试验组CsA血药浓度,使其保持在200~400mg/L的有效范围内.显效后维持有效剂量半年以上.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情况.结果 治疗后血常规各项指标均上升,总有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50%.结论 环孢素A与造血生长因子联合治疗CAA疗效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溶于5%15 mg/(kg·d),溶于5%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d;治疗组患儿给予清开灵注射液0.85d;治疗组患儿给予清开灵注射液0.81ml/(kg·d),溶于5%1ml/(kg·d),溶于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d。结果:治疗组患儿痊愈4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患儿痊愈28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咽部不适或疼痛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扁桃体肿大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口服普萘洛尔治疗不同类型血管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和用药方法.方法 64例血管瘤患儿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治疗前行相关检查排除服药禁忌证.服药方式分为3次/d及1次/d,住院用药期间给予24 h监测生命体征,住院观察3~5 d后出院,出院后1~2周返院复查,每2个月复查1次心脏彩超.结果 有效率达100%,疗效随萘洛尔用药时间增加而显著.普萘洛尔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效果优于草莓状血管瘤,对于血管畸形效果不满意.2 mg/(kg·d)分3次服药和1.5 mg/(kg·d)顿服,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剂量在2 mg/(kg·d)以下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可作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氟达拉滨(Flu)、阿糖胞苷(Ara-C)及拓扑替康(Top)联合应用(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Flu 25 mg/(m2·d)静脉滴注30min,d 1~5;Ara-C 1~2 g/(m2·d)静脉滴注4h,d 1~5;Top 1.2mg/(m2·d)静脉滴注2 h,d 1~3;在WBC<1×109个/L时用G-CSF 5μ g/(kg·d)直至WBC>4×109个/L共治疗9例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结果:9例患者6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发热、腹泻、轻度肝损伤等.结论:FA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用于治疗其他化疗方案无效的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为患者赢得了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机.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3岁零7个月,因双侧腮腺先后肿大6d伴高热、右睾丸肿痛1d于1991年4月2日入院。患儿有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密切接触史。体检:T38.7℃,双侧腮腺均肿大,以右侧为甚,质韧,轻压痛,边界不清,皮肤不红,双侧腮腺管口红肿,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片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60例IgA肾病患者,病理表现为LeeⅢ级以下、24 h尿蛋白定量1.0 g、血肌酐正常,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口服甲泼尼龙片1 mg/(kg·d),8~12 wk后开始减量,每2 wk减5 mg,缬沙坦80 mg/d;治疗Ⅱ组口服强的松1 mg/(kg·d),8~12 wk后开始减量,每2 wk减5 mg,当强的松减至20 mg/d时,改用甲泼尼龙片,总疗程1a,缬沙坦80 mg/d;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 mg/(kg·d),8~12 Wk后开始减量,每2 wk减5 mg,总疗程1 a,缬沙坦80 mg/d,每组20例.3组患者基础病情无显著差异,随访时间≥18 mo,疗效指标包括临床缓解率、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脂变化.比较观察3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结果:①临床缓解率:治疗12mo时临床总有效率3组均70%(P<0.05),3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②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3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降低(P<0.05),3组间无显著差异;③血脂变化:3组治疗后血脂均明显降低(P<0.05),3组间无显著差异;④副作用:治疗Ⅰ组发生5例明显水肿而被迫改为强的松口服,治疗Ⅱ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停药后复发5例,而治疗Ⅰ,Ⅱ组停药半年内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Ⅰ,Ⅱ组(P<0.05).结论:激素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有效.开始使用强的松,待维持剂量时改用甲泼尼龙组副作用及复发率均最低.  相似文献   

19.
蔺俐 《中外医疗》2011,30(14):129-129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10mg /(kg·d),5-7d,停药3d后,口服阿奇霉素片剂或冲剂10mg/(kg·d),3d,再停药4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15-30mg/(kg...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芍药苷对由异丙肾上腺素(ISO)引起的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组[芍药苷80 mg/(kg·d)]和低剂量组[芍药苷40 mg/(kg·d)].模型组和高、低剂量组连续皮下注射ISO(5 mg/kg)1周,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同日起,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