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转移性淋巴结阳性比率(MLNR)在预测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接受D2根治术的173例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LNR与5年总体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MLNR的预后意义进行评估,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比较MLNR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数目在预测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Kaplan-Meier分析表明MLNR与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LNR、肿瘤发生部位、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数目均为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MLNR是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的一项独立、有效的预测指标(P<0.05);MLNR分期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阳性数目对应的AUC(P <0.05).结论 MLNR是影响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的一项独立、有效的预测指标,其预测效果比淋巴结转移阳性数目更为准确和客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活检1~2枚转移乳腺癌病人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cT_(1~2)N_0女性乳腺癌病例,SLN活检提示SLN 1~2枚转移,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共263例。回顾性分析NSLN转移的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P=0.024)、脉管癌栓(P=0.038)、SLN阳性个数/与SLN活检个数比值(SLN+/SLN,P0.001)和术前超声ALN异常状态(P=0.020)是NSLN转移的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最大径2 cm(OR=1.97,95%CI:1.08~3.60,P=0.028)、SLN+/SLN比值≥0.5(OR=3.00,95%CI:1.65~5.48,P0.001),术前超声ALN异常(OR=1.93,95%CI:1.03~3.63,P=0.041)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具有0、1、2或3项独立预测因素的病人,NSLN转移率分别为10.1%、21.3%、36.5%和58.3%。结论:对于cT_(1~2)N_0、SLN 1~2枚转移的乳腺癌病人,肿块大小、SLN+/SLN比值和术前超声ALN异常状态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具有≥2项独立预测因素的病人,NSLN转移率较高,在免除ALND时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2枚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1~2枚SLN阳性且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118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别应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nSLN未转移(nSLN-)组患者64例,nSLN转移(nSLN+)组患者5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nSLN转移与肿瘤大小、脉管癌栓、SLN转移比例有关(P=0.001,P=0.030,P=0.002),但与年龄、绝经状态、病理类型、肿瘤位置、核分级、SLN转移数目、ER、PR、C-erBb-2、Ki67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脉管癌栓、SLN转移比例均为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3.159,2.425,2.258,均P0.05)。结论肿瘤大小≥2 cm、脉管癌栓、SLN转移比例≥2、3均为1~2枚SLN阳性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影响因素。2013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手术治疗的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颈部淋巴结状态与不同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192例PTC患者,30例(15.6%)发生跳跃性淋巴结转移。原发灶大小(P=0.002)、TNM分期(P=0.019)、合并桥本病(P<0.001)与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灶大小(OR:3.356,95%CI:1.509~8.120,P=0.004)和TNM分期(OR:1.871,95%CI:0.598~3.241,P=0.017)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原发灶大小和TNM分期可能是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影响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相关的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提取相应观测指标的5年生存率,利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篇文献。558例患者纳入研究。各指标5年生存率的Meta结果显示,年龄≥35岁患者优于年龄35岁患者(OR=0.01,95%CI=0.01~0.02,P0.00001)、无家族史的优于有家族史的患者(OR=0.00,95%CI=0.00~0.00,P0.00001)、肿瘤5 cm的患者优于肿瘤≥5 cm的患者(OR=14.83,95%CI=1.03~212.53,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OR=0.47,95%CI=0.27~0.82,P=0.007)、组织学分级为I、II级的患者优于分级为III级的患者(OR=2.84,95%CI=1.63~4.97,P=0.0002)、病理分型为其他癌的患者优于病理分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OR=35.5,95%CI=21.71~58.03,P0.00001);绝经状态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OR=0.64,95%CI=0.26~1.59,P=0.34)。结论:年龄、家族史、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病理分型与HER-2阳性乳腺癌预后有关。绝经状态对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0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分期为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病理检查确诊SLN阳性、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乳腺癌患者共89例,总结其临床、病理因素的特征及其对腋窝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结果SLN阳性率为17.8%(89/500),49.4%(44/89)出现NSLN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分期、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阳性率相关(χ2=4.062、36.084、7.003、10.889,P=0.044、<0.001、0.030、0.004)。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浸润、SLN阳性率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46.142,95%CI:11.821~258.472,P<0.000 1;OR=10.482,95%CI:2.564~51.312,P=0.002)。 结论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原发肿瘤分期、肿瘤是否多发、脉管浸润、SLN阳性数、SLN转移率与腋窝NSLN转移相关。其中,脉管浸润及SLN阳性率≥0.5是SLN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胃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186例早期胃癌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有无溃疡、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肿瘤数量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联合上述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186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1.8%(22/186)。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P=0.020)、组织学分型(P=0.013)、有无溃疡(P=0.013)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浸润至黏膜下层(OR=3.370,95%CI:1.191~9.537,P=0.022)、未分化型(OR=3.325,95%CI:1.187~9.313,P=0.022)以及合并溃疡(OR=5.202,95%CI:1.144~23.662,P=0.033)是早期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溃疡是作用最强的影响因素。联合上3个独立影响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分化型且不合并溃疡的早期胃癌,无论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均未见淋巴结转移(0/41),未分化型且不合并溃疡者中仅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其余各组合并溃疡的早期胃癌均有淋巴结转移。结论早期胃癌浸润至黏膜下层、未分化型以及合并溃疡均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合并溃疡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最大;分化型且不合并溃疡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较低,可考虑行内镜下治疗,但术后需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患者预后之间密切关联,且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但目前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方法仍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提供一定途径。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3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从中寻找出胃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进一步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用Kaplan-Meier法分析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380例患者中,241例(63.42%)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s分型、肿瘤直径以及肿瘤标志物CA125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OR=4.175,P=0.041)和肿瘤浸润深度(OR=16.444,P<0.000 1)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与BMI值呈明显正相关(r=1.95,P=0.007)。BMI(以24 kg/m^2为临界值)与肿瘤浸润深度分级(以T4期为标准)预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均为63.16%,特异度分别为76.84%、53.68%;两者联合应用特异度增高至88.36%,ROC曲线下面积达75.76%。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BMI值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BMI值患者(51.09% vs.53.13%,P<0.05)。结论:BMI与肿瘤浸润深度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BMI值越高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结合肿瘤浸润深度情况分析,对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2淋巴结转移状态对pN2/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 接受手术治疗的pN2/Ⅲ期NSCLC患者206例,分析N2淋巴结转移状态并计算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MLNR),通过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与NSCLC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206例pN2/Ⅲ期NSCL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9.6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多站N2淋巴结转移、N2淋巴结转移数>2枚、N2跳跃性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阳性以及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率(MLNR,≥33%)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阳性(HR=1.81,95% CI 1.18,2.79,P<0.01),MLNR≥33% (HR=1.54,95% CI 1.02,2.33,P<0.05)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站数和转移数目以及MLNR与pN2/Ⅲ期NSCLC患者术后OS显著相关,可能是影响pN2/Ⅲ期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更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9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肿瘤大小、前哨淋巴结状态、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等,检测ER、PR、HER2、AR、Bcl-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结合分析筛选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逐个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4例患者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61例(6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直径)、有无前哨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浸润及AR、Bcl-2蛋白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前哨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是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AR阳性为保护因素。结论肿瘤直径≥2 cm、有前哨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是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AR表达情况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较佳的生物学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