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所报告的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暴发疫情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深圳市龙岗区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58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0.59/10万,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例57例(包括死亡3例),病死率为0.66%;男女发病比例为1.35∶1,病例主要集中在4~14岁(264例,占57.64%),学生为高发人群(243例,占53.06%),2009年9—12月为高发季节(412例,占89.96%)。自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累计报告63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其中学校及幼托机构58起(92.06%),暴发高峰为9—11月(54起,占85.71%);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2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63例(学校145例,88.96%)。自2009年8月13日开始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36.11%(230/637)。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感检测的优势病毒株。结论中小学生为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及时的疫苗接种和学校暴发疫情的规范处置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扩散与蔓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9年北京市金融街地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9年北京市金融街地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金融街地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信息,用Excel建立个案信息库进行统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金融街地区共发生甲型H1N1流感63例,无死亡病例。时间分布上发病病例多集中在9~11月,占全部病例的85.7%,发病年龄分布上10~1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11.29/10万),职业分布上学生的发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57.14%,性别分布上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1。结论秋冬季加强疫情监测,在学生中广泛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开展健康行为教育,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晨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414-417,422
[目的]了解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今后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南京市首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时间为6月17日,至2009年第53周共报告发病数1209例,报告发病率18.78/10万。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8~9月第1个高峰期,11~12月第2个高峰期。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3︰1。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区县为鼓楼区48.7/10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0~19岁组,发病率为66.56/10万。2009年南京市共发生4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9月。2起发生在中学,1起发生在小学,1起发生在大专院校。南京市流感样病例数最高峰为第48周4275例,ILI%的最高峰为第48周9.95%。南京市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第44周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占总阳性标本的比例为100%。[结论]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8~9月和11~12月,疫情整体态势体现为一个流行的状态。病例中主要表现为轻症病例,青壮年组、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学生人群发病数较多,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以上结论提示我们应当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处于高发季节时这些人群中的疾病动态,谨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高发季节时在这些人群发生较大散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温泉县2009年10~12月44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防控经验,为今后处理类似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结合疫情处置资料,分析疫情发展特点。结果温泉县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为两个阶段:输入性阶段和散发阶段。44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7~18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共发病41例,占93.18%;疫情主要发生在10、11月;散发出现于各乡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较快控制,病人全部治愈。结论学校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场所,必须对其加强监测,当疫情出现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茂名市21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茂名市2009年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下载茂名市各地上报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月31日至11月20日,茂名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12例,其中209例为轻症病例,2例重症病例,1例死亡病例;输入性病例1例,本土感染病例211例;10~24岁年龄段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8.68%;以学生病例为多占89.62%;发病数自8月份开始呈逐月上升趋势。结论茂名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本土感染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原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郴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郴州市2009-2010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 459例,发病率95.6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7例(占0.38%),死亡3例,病死率0.67‰;疫情从2009年8月上旬发生输入性病例开始,发病数快速上升,11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010年1月份快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病例多为在校学生,占病例数的95.70%,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发生暴发疫情38起,其中发生在学校36起,续发率3.98%;流感监测显示:9月份以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取代季节性流感病毒,成为流行优势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IgG抗体阳性率32.28%。结论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综合措施得到有效防控;通过加强监测,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7.
2009年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2009年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流行特征,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广东省流感监测系统的流感样病例监测、病原学监测及暴发疫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年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并用流感监测数据来估算广东省2009年到医院就诊者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结果2009年5月18日广东省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共有21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9 784例,其中重症病例346例,危重病例141例,死亡36例;每周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构成比高峰与流感监测的甲型H1N1流感就诊指数高峰相一致,均出现在2009年11月,并在12月回落,且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也降至警戒线(5%)以下,与季节性流感高峰(7月)完全不同。从病例输入到社区传播可划分为:以国外病例输入为主的输入散发期(5月18日至6月17日);出现聚集性病例,病例主要局限于珠江三角洲的有限传播期(6月18日至7月30日);在全省流感监测网络中连续检出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病例为特征的持续传播期(7月31日至8月31日);病例以学校暴发为特征并在全省各市蔓延的广泛传播期(9月1日至12月31日)。分析834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95.56%)、咳嗽(59.11%)、咽痛(42.45%)等呼吸道症状为主。估算广东省2009年到医院就诊者中甲型H1N1流感感染数不少于270万例。结论广东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份,为单月高峰,多数病例临床表现温和,推算在全人群中感染率尚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安顺市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新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的流感检测报告,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新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确诊病例288人中以青少年为主,男女比例各半,平均年龄14.32±6.31岁。93%的病例集中在5~19岁之间;其中10~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49.65%。结论学校等公共场所是安顺市新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等公共场所疫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温泉县2009年10~12月44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防控经验,为今后处理类似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结合疫情处置资料,分析疫情发展特点.结果 温泉县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为两个阶段:输入性阶段和散发阶段.44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7~18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共发病41例,占93.18%;疫情主要发生在10、11月;散发出现于各乡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较快控制,病人全部治愈.结论 学校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场所,必须对其加强监测,当疫情出现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流行特点。方法通过深圳市龙岗区流感监测网络,收集整理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资料;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 2009年共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62起,流感样病例811例,总罹患率为6.60%。疫情主要发生在9-11月(占88.71%),学校累计报告57起,占91.94%。各起疫情平均报告时间为1~7d,中位数为3d。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时间为2~23 d,中位数为7 d;季节性流感疫情持续时间为2~15d,中位数为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流感疫情发生时共采样251份,其中阳性162份,阳性率为64.54%。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流行强度高于前三年季节性流感平均水平,9-11月是该区甲型H1N1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高发季节,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学校是高发场所。加强疾病监测,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早报告有利于疫情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1.
冯静  尹仲良  岳勇  杜长慧  王成  张亚兰  孙丁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815-4816,482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和发病规律,制定行之有效和切合实际的防控措施. [方法]对成都市1266例病例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及成都市疫情报送处理分析系统收集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相关信息、流感哨点监测数据和发热症状监测数据.采用Excel做统计描述. [结果]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该市流感哨点监测和发热症状监测和甲型H1N1流感流行趋势相似.[结论]根据疫情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有不同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信息中2009年5月-2011年5月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个案信息、病原学信息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研究,同时还对湖南省2010年三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抽样调查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2009年5月-2011年5月,湖南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2 789例,发病率为19.96/10万,其中9-12月为发病流行期,高发病地区以长沙(89.83/10万)、郴州(25.19/10万)和永州(21.85/10万)为主,年龄以6~14岁学龄儿童为主,共有6 374例,占49.84%,共计报告甲流流感暴发疫情930起,2009年从第45周起至第51周,甲型H1N1占流感阳性标本的比例维持在90%~100%的绝对优势。结论湖南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对较为温和,幼儿园、学校中儿童和学生群体是甲流防控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建省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福建省卫生厅网站收集各地学校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信息,用Excel建立个案信息库,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9—09/10,全省46所学校共发现甲型H1N1流感46起321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疫情数和病例数均以中学为主,报告27所(58.7%),208例,大专院校次之,报告15所(32.6%),84例,小学较少,4所(8.7%),29例;地区分布以福州最多,报告22所(47.8%),共158例,厦门次之。结论福建省学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在中学里发生最多,大专院校次之,小学最低。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加强健康行为教育,强调晨检制度是学校防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山东省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山东省各地学校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信息,用Excel建立个案信息库,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东省2009年共发生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99起,发生流感样病例2 214人,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288人,罹患率为1.11%;死亡5人,病死率为0.18%。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是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暴发防控的重点场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疫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从输入到本地传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H1N1流感)在福建省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省卫生厅网站收集各地H1N1流感病例信息,用Excel建立个案信息库,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月23日至10月31日,全省共发现H1N1流感1 002例,其中2例重症,无死亡。8月底以后,我省不断出现本地感染的聚集性疫情,且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发现病例趋多。我省H1N1流感从输入到本地传播,历时3个月。[结论]福建省为防控H1N1流感所采取的措施效果明显,并无短时间内引起本地广泛传播,为技术储备、药物储备和疫苗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北京市学生甲型H1N1流感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各阶段的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5月11日~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学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个案信息,应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5月11日~12月31日,北京市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学生病例6568例,平均年龄(13.7±4.0)岁,小学和初中学生最多,占68.87%。甲型H1N1在学生中的传播过程分为4个时期。5~6月以外籍输入性病例为主,7~8月聚集性疫情由中小学生向大学生扩散,9~10月,日均确诊病例数突增至94.58人/d,城区发病人数是郊区的2.04倍,44.40%的确诊病例为学校聚集性病例,11~12月,日均确诊病例数迅速下降至3.06人/d,进入12月以后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北京市学生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低年龄组高发,从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扩散,城区向郊区扩散和学校聚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下载某区上报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相关信息,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月29日~12月31日,共报告315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例死亡,病死率为1.3%;病例主要分布在10~49岁的儿童和青壮年;职业以学生为主;平均每周发病10例,并出现3个发病高峰;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温和,50岁及以上年龄段病死率较高;所有死亡病例均患有基础疾病。[结论]甲型H1N1流感出现小范围聚集性疫情的危险依然存在,重点关注学生、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及抵抗力差合并有其他慢性或先天性疾病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分析安徽省甲型H1N1流感早期病例的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序列特征。方法RT-PCR方法扩增我省早期流感样病例的病毒核酸并对其H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我省早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病毒HA基因与2009年全球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与古典型猪流感亲缘性较近,与欧洲和亚洲分离的A/H1N1猪流感和A/H1N1禽流感亲缘关系较远。结论我省早期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毒株HA基因可能由古典型猪流感进化而来,与WHO选定的甲型H1N1疫苗候选株同源性较高,对于人季节性流感A/H1N1疫苗可能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实际感染人数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估算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实际感染人数.方法 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编制的乘法模型Impact 2009 v 1.0软件,根据北京市流感样病例数、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及流感样病例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率等参数,估算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实际感染水平.结果 经估算,北京市2009年约有180万人(90%CI:146万~230万)已感染甲型H1N1流感,感染率约为11.0%.发现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实际代表167例感染病例.0~4岁组和5~14岁组人群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32.5%和33.3%.结论 甲型H1N1流感报告病例仅是实际感染人群中的小部分,估算发病地区实际感染水平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