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发表解毒散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发表解毒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靠,操作性强,可用于发表解毒散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
刘玠  张迪  关健 《中医药学报》2011,39(1):85-86
目的:建立惊热散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惊热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操作性强,可用于惊热散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遗尿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和薄层鉴别方法对遗尿散进行定性鉴别;并对方中朱砂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鉴别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HgS的平均回收率为98.6%(n=5).RSD为0.92%。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藏药三臣散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明  甘青梅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10-2811
目的建立藏药三臣散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与薄层色谱法对三臣散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可对红花、人工牛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天竺黄进行定性鉴别。结论该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藏药八味石榴散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八味石榴散中的干姜、红花、荜茇、肉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四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制剂中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蒙药嘎日西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大黄、诃子、土木香、黑冰片、豆蔻、荜茇、山柰、石榴8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选取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荜茇、大黄及连翘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理化鉴别法对制剂中面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药嘎日西散中游离大黄酚含量。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大黄酚进样量在47.45~1 898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7.08%,RSD为1.12%(n=6)。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蒙药嘎日西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标准中薄层鉴别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标准中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大黄、薄荷、柴胡、丹参、党参、甘草进行薄层定性鉴别.结果:仅有大黄、薄荷脑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可作为定性鉴别;而其他药品的薄层鉴别斑点不清晰,阴性对照有干扰.结论:使用大黄、薄荷脑做薄层定性鉴别,操作简单、专属性和重现性良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定性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段秀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148-149
目的:建立清利合剂的定性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利合剂中当归、金银花和黄芩.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清利舍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建立祛寒除湿散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鉴别出所含苍术、白芥子、桂枝等药的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祛寒除湿散中的苍术、白芥子、乳香、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祛寒除湿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健脑宁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枸杞子、麦冬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口服液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对枸杞子、麦冬的特征斑点定性鉴别清晰;本品每1ml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m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定结肠炎散I号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方中的黄连、五倍子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靛玉红进行了测定.结果 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靛玉红在0.129 3~0.226 2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62%.结论 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有效地控制结肠炎散I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参麦软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参麦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红参、山药及枸杞子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红参、山药及枸杞子的成分,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此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参麦软胶囊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3.
大山楂口嚼片定性定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订大山楂口嚼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对麦芽、山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山楂中黄酮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熊果酸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显微特征及薄层斑点。含量测定结果熊果酸在0.12~0.59μg 有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97.70 % 。结论:建立了该制剂质量标准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简便、灵敏、可靠,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麝香接骨胶囊薄层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卉  李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72-373
目的 对麝香接骨胶囊的薄层鉴别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时方中血竭、当归、川芎、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主药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该方法可作为该品种的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胃肠安康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清晰,方法简便,结果可靠。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标准可用于胃肠安康胶囊原料药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蒙药制剂棘豆止咳散中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棘豆止咳散中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结论:建立了蒙药制剂棘豆止咳散中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制剂中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朱雪莲  方琦 《世界中医药》2013,8(3):332-333
目的:介绍复方金钱草膏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薄层鉴别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柴胡、金钱草、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鉴别呈正性反应.结论:制备工艺简便,鉴别方法易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郝丽静  冯天铸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76-3077
目的探讨五香止痛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方中的厚朴、木香与丁香进行鉴别;采用双波长锯齿扫描法测定方中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可检出样品中对应薄层斑点,用薄层扫描法可测定出厚朴酚的含量。结论用该方法作定性鉴别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用薄层色谱法对伤科敷洗散制剂的君药红花和虎杖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伤科敷洗散中红花和虎杖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主斑点Rf值与红花对照药材和大黄素甲醚对照品均相同,分别为0.86、0.47和0.66。该方法重现性好、简便、实用,可用于伤科敷洗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付丽芳  刘金发  蔡铃英 《光明中医》2008,23(12):1909-1909
目的:对口腔溃疡散中冰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冰片进行定性鉴别,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冰片的定性鉴别从而改进其质量标准。结果与结论:方法准确,直观,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