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2 讨论 血管瘤是常见的肿瘤,由大量新生血管构成,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结肠血管瘤少见。本组4例中3例为毛细血管瘤,1例为海绵状血管瘤,分布在盲肠2例,升结肠1例,直肠1例。本组4例结肠血管瘤均发现很晚,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60岁,均为男性。本组3例结肠毛细血管瘤中,2例粘膜面呈局部隆起,1例局部有溃疡形成,最大的血管瘤为3.5cm×3.5cm,粘膜下瘤组织最为显著。海绵状血管可分为局限性海绵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四例(结肠瘤病、直肠乙状结肠壁全层海棉状血管瘤)降惭状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多发性淋巴滤泡增殖症的手术治疗,从中对相似术式做探讨研究,认为此术式应用于全结肠切除,或直肠,结肠切除治疗的病例比较理想和合理的,有实用价值规律推广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结肠血管畸形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在1150例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血管畸形21例,检出率为1.8%.50岁以上老年人占85.7%.病变分布为:直肠4.8%、左半结肠42.8%、右半结肠38.1%、全结肠14.3%.根据内镜下形态特点将其分为三型:Ⅰ型(局限型)14例;Ⅱ型(弥漫型)3例;Ⅲ型(血管瘤样型)4例.21例血管畸形中引起下消化道出血8例(38%),对其中6例采用内镜下电凝治疗,获得良好疗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内镜是结肠血管畸形的首选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苏义林  徐兵  王忠荣 《安徽医学》2017,38(3):304-306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结果 1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13例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病例,术后平均住院(8.13±1.32)d,无腹腔镜操作相关的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无污粪和便秘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具有微创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肠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 对2004~2007年收治的81例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81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治愈74例(91%),死亡7例(0.08%).Ⅰ期手术75例(92%),Ⅱ期手术6例,伤后早期还纳结肠造口2例,晚期还纳结肠造口4例.结论 结肠损伤Ⅰ期手术治疗是一种理想可行的手术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Ⅱ期手术可以通过早期还纳结肠造口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充气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诊断结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纤维结肠镜证实的39例结肠肿瘤患者,均行腹部常规CT扫描和结肠充气MSCT增强扫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肠充气MSCT检查对结肠肿瘤的检出率(84.6%)显著高于常规CT检查(15.3%);结肠充气MSCT与纤维结肠镜对肿瘤侵犯浆膜外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充气MSCT对肿瘤的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能清楚显示.结论 结肠充气MSCT检查不仅能检出较小病灶,而且还能显示病变大小、侵犯范围、周围淋巴结及远处脏器的转移情况,在结肠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自身的优势,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血管病变,自1839年Phillips报道首例后,至今共发现200余例,其中大部分侵犯直肠和乙状结肠。而累及全结肠和直肠的广泛血管瘤则更为罕见,国内尚少见相关报道。我院于2005年2月收治了结直肠广泛血管瘤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对便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对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0例临床诊断便秘的患者同时进行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结果 结肠运输试验异常者58例,排便造影异常者62例.结论 由于结肠无力和出口梗阻常合并存在且相互作用,所以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联合应用将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细小结肠症的常见病因及X线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总结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先天性细小结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影像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临床均表现为腹胀合并呕吐,均可见肠梗阻征象,其中高位梗阻2例、低位梗阻6例。全部病例结肠造影均表现细小,结肠直径<1cm。手术证实小肠闭锁6例,胎粪性肠梗阻1例,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1例。结论:先天性细小结肠症可以原发于结肠,也可以继发于其他疾病,X线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340例急性阑尾炎并存10例结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1月~1994年2月收治急性阑尾炎340例中并存结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为恶性肿瘤.结果:10例结肠恶性肿瘤均为漏诊或误诊病例,在术中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结论:对50岁以上急性阑尾炎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做仔细的体格检查,尤其直肠指检,术中要采用剖腹探查切口,探查要全面直至整个结肠,对无法区别炎性肿块还是肿瘤者要行回盲部或右半结肠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结肠损伤后结肠造瘘早期关闭的疗效.方法:选择结肠损伤后结肠造瘘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全身情况良好、灌肠证实远端已愈合者,于术后半个月行结肠造瘘关闭.结果:早期关闭结肠造瘘技术上是可行的,亦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结肠损伤结肠造瘘术后,有选择性地早期关闭结肠造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细小结肠的影像表现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搜集本院经结肠造影及临床证实的150例新生儿细小结肠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新生儿显示全组结肠不同程度细小,结肠宽径0.5-1.0cm112例、小于0.5cm38例,直肠壶腹消失101例,骶前间隙增宽101例,肛门插管紧缩感26例,结肠造影阻力增高81例,结肠走行僵直26例,结肠短缩脾曲钝化26例,肠旋转不良32例,随着灌肠压力增高结肠扩张101例,造影剂进入末端回肠133例,随着造影剂排出胎粪31例,临床证实,胎粪栓塞18例,全结肠巨结肠26例,胎粪性腹膜炎12例,小肠闭锁59例,肠造瘘术后35例。结论新生儿细小结肠造影表现与其疾病成因有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肠镜是检查结肠病变的重要手段,其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结肠清洁后的结肠黏膜的清晰度,通过对554例病人的临床观察,硫酸镁用于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剑 《当代医学》2007,(15):46-47
目的 探讨创伤性结肠损伤的特点和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9月~2006年12月结肠外伤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获痊愈,死亡2例.全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13.2d.结论 结肠损伤治疗上强调尽早手术,术中探查应全面仔细,谨防遗漏,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对绝大多数结肠损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结肠损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 《当代医学》2007,(8):46-47
目的 探讨创伤性结肠损伤的特点和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9月~2006年12月结肠外伤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获痊愈,死亡2例.全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13.2d.结论 结肠损伤治疗上强调尽早手术,术中探查应全面仔细,谨防遗漏,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对绝大多数结肠损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STR1、SSTR2在结肠腺瘤型息肉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SSTR1、SSTR2亚型蛋白在对照组织、结肠腺瘤型息肉及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STR1在结肠癌及结肠腺瘤型息肉中无明显表达差异(P>0.05),与临床分期及肿瘤部位有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癌的SSTR1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SSTR2在结肠癌中的阳性率为20.5%,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肿瘤部位没有明显差异(各组之间均P>0.05);对照组结肠黏膜中的阳性率为71.4%,腺瘤中轻度不典型增生阳性率为59.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阳性率为41.5%.S S T R2在结肠腺瘤型息肉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肠腺瘤型息肉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低于轻度不典型增生(P<0.05).S S T R2在结腺癌中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最低,显著低于结肠腺瘤型息肉(P<0.01),结肠腺瘤型息肉的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明显低于轻度不典型增生(P<0.05)结论 SSTR2的阳性表达及表达强度对诊断结肠腺癌和监视结肠腺瘤型息肉癌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Zhao YZ  Han GS  Ren YK  Gu YH  Lu C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7):2627-2629
目的 探讨结肠脾曲及乙状结肠解剖学变异对降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方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4年3月至2011年4月76例因降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结肠脾曲及乙状结肠的解剖学变异类型,分析其对根治术后结肠吻合方式的影响.结果 纳入76例患者,结肠脾曲为系膜型者55例,游离型者7例,粘连型者14例;乙状结肠为常见型(Ⅰ型)61例,变异型15例(Ⅱ型7例、Ⅲ型6例、Ⅳ型2例);结肠脾曲分型系膜型43例(78.2%)、游离型5例(71.4%)、粘连型9例(64.3%)行原位结肠吻合,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状结肠系膜分型中Ⅰ型56例(91.8%)行原位结肠吻合,与Ⅱ型[1例(14.3%)]、Ⅲ型或Ⅳ型(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乙状结肠变异类型,有助于降结肠癌根治术后选择合理的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骨膜蛋白(POSTN)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经手术切除的结肠腺癌组织标本85例、结肠腺瘤组织标本43例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45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不同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结肠组织中POSTN、IL-4蛋白表达,并分析IL-4、POSTN的表达与结肠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细胞结构完整,腺体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结肠腺瘤组织腺体细胞明显增大,排列疏松;结肠腺癌组织细胞结构明显异常,腺体细胞排列紊乱,间隙扩大。IL-4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组织、结肠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3. 33%(6/45)、41. 86%(18/43)、68. 24%(58/85),IL-4蛋白在结肠腺癌组织、结肠腺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275,P=0. 000);其中,结肠腺癌组织中IL-4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结肠组织(χ~2=8. 235,P=0. 004;χ~2=35. 484,P=0. 000),结肠腺瘤组织中IL-4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χ~2=9. 022,P=0. 003)。POSTN在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组织、结肠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7. 78%(8/45)、55. 81%(24/43)、72. 94%(62/85); POSTN在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组织、结肠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135,P=0. 000);其中,结肠腺癌组织中POSTN高表达率高于结肠腺瘤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799,P=0. 051),结肠腺癌组织和结肠腺瘤组织中POSTN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χ~2=36. 027、13. 747,P=0. 000)。结肠腺癌组织中POSTN、IL-4蛋白表达与患者的Duke's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 001、0. 011、0. 009),与性别、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无关(P=0. 262、0. 534、0. 447)。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结肠腺癌组织中POSTN、IL-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和肠腺瘤组织(P <0. 05);结肠腺瘤组织中POSTN、IL-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 <0. 05)。结肠腺癌组织中POSTN与IL-4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 496,P=0. 002)。结论 IL-4、POSTN高表达与结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成为结肠腺癌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结肠损伤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肠损伤临床上常可遇见,在处理上近十几年来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损伤结肠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不断增加,结肠造瘘相对减少;左、右半结肠损伤可采用相同的处理原则;为保护结肠吻合口发明了结肠内转道管,其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目前,处理结肠损伤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结肠次全切除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2月-2010年3月收治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32例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治疗,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用回盲部造瘘治疗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治疗成功,虽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