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的治疗原则与监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五年来诊治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28例,结合临床讨论治疗原则与相关措施.结果 28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均及时终止妊娠并行剖宫产术取出胎儿与胎盘后,经过及时恰当的处理,22例保全子宫,4例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子宫卒中面积大,经积极处理无效而行全子宫切除.结论 胎盘早剥合并子官卒中,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应及时终止妊娠,但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只要处理及时恰当,多能保留子宫,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的诊断处理及母儿预后。结果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5.5%,子宫切除1例(5.5%),子宫卒中3例(16.6%),产后出血4例(22.2%),而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围生儿死亡率高达38.8%。结论妊高征并发胎盘早剥,孕妇及胎儿预后与诊断的迟早,处理是否及时密切相关。一旦确诊,在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时,应立即终止妊娠。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减少妊高征胎盘早剥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胎盘早剥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爱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116-117,130
目的探讨发生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分娩孕妇23728例,其中合并胎盘早剥112例,总结分析胎盘早剥发病的诱因、B超阳性诊断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占50.0%,与其他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胎盘早剥患者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者13.3%,DIC 10.0%,产后出血53.3%,新生儿窒息433%,围产儿死亡6.7%,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高征,它对母婴危害极大,特别是重型胎盘早剥,应尽早诊断,尽快处理,以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减少死胎、死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母婴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70例中轻型47例,其中阴道分娩37例,剖宫产10例;重型23例,其中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22例,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发生率、阴道分娩发生率分别与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胎盘早剥并发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产后出血、急性肾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分别与轻型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危及母婴生命,其预后与处理的及时性密切相关,一但确诊重型胎盘早剥,必须及时终止妊娠,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出血量,孕龄,合并症,产程进展而采用及时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型胎盘早剥发生诱因、诊断、并发症处理方法,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确诊的重型胎盘早剥36例临床分析。结果31例行剖宫产分娩,其中子宫次全切除术9例,占29.03%;并发失血性休克17例,占47.2%;DIC7例,占19.4%;死胎15例,占41.67%;18例活胎活产。初生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窒息。其中初生儿死亡9例,占50%。本组资料,合并有妊高征的32例,占88.9%。结论重型胎盘早剥与妊高征有密切关连,发生可疑胎盘早剥应及时依靠B超结合临床表现尽可能早作出诊断防止发展为重型胎盘早剥,是减少休克、DIC、子宫胎盘卒中及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胎盘早剥致子宫卒中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荔苹 《河北医学》2004,10(8):730-73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与子宫卒中的相关因素及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对我院近7年来收治66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66例中并发子宫卒中25例占37.87%(25/66);合并DIC8例(8/11);急性肾衰4例(4/5);出血性休克例(8/10);新生儿窒息14例(14/26),重度窒息10例(10/11)。新生儿死亡2例(2/5),死胎4例(4/7)。子宫切除5例。结论:子宫卒中对母婴威胁极大;腹痛致分娩时间与子宫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早剥面积越大,子宫卒中程度越严重;及时结束分娩对防止重型胎盘早剥及子宫卒中极为重要;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7.
胎盘早剥导致子宫卒中的有关因素与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胎盘早期剥离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对母婴威胁甚大,有时因胎盘早剥导致严重子宫卒中大出血。为挽救产妇生命而需行子宫切除,尽管手术能挽救生命,但却使产妇丧失再次妊娠的能力。本文就我院10年间382例胎盘早剥中43例子宫卒中病例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保留子宫问题进行了讨论。1 一般资料10年间在我院分娩的56039人中,发生胎盘早剥共382例,发生率为0.68%。其中子宫卒中43例占胎盘早剥患者的11.26%,子宫切除3例,占0.79%。胎盘早剥患者平均年龄28.4岁,平均孕周38.6周,初产妇335…  相似文献   

8.
杨鲜  张丽  刘艳 《当代医师》2014,(4):537-539
目的探讨救治胎盘早剥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处理方法,从而改善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1例胎盘早剥合并DIC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给予扩容抗休克、补充凝血因子等综合治疗,分别给予终止妊娠,阻断DIC发展途径,11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本组仅2例行子宫切除(18.2%),5例围产儿死亡,其中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死亡1例,其余6例新生儿存活。结论胎盘早剥合并DIC可直接危及母婴生命,早期诊断,积极维持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并及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对44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90%;而发病的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病为首位,占27.27%,其次是球拍状胎盘,占13.64%;重型早剥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轻型者(P<0.05);重型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宫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型者(P均<0.05)。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子生命威胁很大;如易诱发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危害生命并发症。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胎盘早剥发生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母婴结局,分析早期识别胎盘早剥的临床线索及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244例胎盘早剥病例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88%发生于妊娠晚期,68%发生于妊娠32周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机械因素是重型胎盘早剥最主要的高危因素。与轻型胎盘早剥比较,重型胎盘早剥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腰背痛和/或持续腹痛、以陈旧不凝血为特征的阴道流血、胎心率异常甚至死胎、中重度贫血、子宫底异常表现。B超对重型胎盘早剥的阳性识别率达87.3%,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49.1%)。轻型胎盘早剥出生前漏诊50.9%、重型胎盘早剥出生前漏诊9.9%,差异明显。胎盘早剥剖宫产率73.9%,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85.9%。子宫卒中32.2%,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60.7%。结论 凡妊娠中晚期出现腰背痛和/或持续腹痛、以陈旧不凝血为特征的阴道流血,即应疑诊胎盘早剥。密切观察评价病情进展,出现重型胎盘早剥表现,必须积极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与发病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母婴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广东医学院附属西乡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经手术证实胎盘早剥的患者45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观察组(n=18),未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对照组(n=27).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7%(83/12 376),其中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为40% (18/45).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及发病持续时间分别为28%(5/18)和15%(4/27)及6.4和4.2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子宫张力高、宫体压痛、宫腔积血、胎死宫内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胎盘附着位于宫底宫角分别为13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剥离面积超过1/3的分别有16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产后出血、DIC、死胎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易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胎盘附着宫底宫角部发生早剥,或剥离面积超过1/3时易出现子宫胎盘卒中,其临床特征典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母儿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相关因素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2008—09胎盘早剥43例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机械性因素及胎膜早破为其主要病因,各占34.88%、25.58%和16.27%;B超诊断率为69.69%;剖宫产率为62.79%;产后出血率为23.26%;子宫胎盘卒中率为32.56%;休克率为16.28%;DIC率为23.26%;子宫切除率为2.33%;围产儿死亡率5.11‰。结论加强孕期产前检查及健康教育,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母婴并发症,探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预防、误诊原因、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以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对7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型组46例,行剖宫产分娩45例(97.8%);轻型组32例,剖宫分娩18例(56.3%)。分析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母儿预后。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首要高危因素,占48.7%(38/78)。两组年龄、孕周、胎次、产后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时出血率、DIC、子宫次全切除、新生儿窒息、死胎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子宫-胎盘卒中率比较,重型组均大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应注意病史及临床表现,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后出血有效的措施之一,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正确把握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时机,以抢救孕产妇生命,提高产后出血抢救的成功率。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6年期间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切除术病例共2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原因(适应证)及其手术时机、产妇的预后等。结果:6年间,剖宫产产后出血,术中同时行子宫切除21例,手术适应证: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2例;胎盘早剥致子宫胎盘卒中、子宫收缩乏力4例;子宫不完全破裂2例,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2例,剖宫产产后子宫收缩乏力1例。结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在保守治疗无效的危急情况下,果断进行子宫切除术能抢救产妇生命,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但同时子宫切除也给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及早发现和积极处理产科异常情况,避免病情恶化造成不必要的子宫切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科质量。但在危急情况下,果断的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妇生命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3,(18):142-14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以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胎盘早剥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等,胎盘早剥临床表现以胎心监护异常、B超异常以及阴道流血最为常见,并发症包括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C以及产后出血等。结论妊娠期发生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同时结合胎心监护以及B超检查进行早期诊断,确诊后应及时终止妊娠,以提高母婴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胎盘早剥2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秋艳 《吉林医学》2009,30(9):812-813
目的:通过对23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和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将23例胎盘早剥按发病诱因、症状、体征、超声结果、母婴结局进行探讨。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88%,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例,外伤、咳嗽及性生活引起4例,原因不明12例,围产儿死亡率为0.17%,腹痛及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很大,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并发症主要有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等,一旦确诊,必须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出血原因、手术指征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2004年24例产科出血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科出血子宫切除发生率的高低与产前保健预防、产科并发症的诊治水平密切相关.产科出血子宫切除的原因及手术指征依次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等.结论:加强计划生育,重视孕期保健,可降低产科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子宫切除是治疗顽固性产科出血和挽救孕产妇生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彭玲 《当代医学》2016,(5):80-81
目的:对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56例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阴道分娩10例,行剖宫产46例5手术指征分别为:胎盘因素35例,占62.5%,子宫破裂5例,占8.9%,宫缩乏力10例,占17.8%,凝血功能障碍6例,占10.7%,手术方式:行子宫次全切除术41例,占73.2%,行子宫全切除术15例,占26.8%。所有患者经子宫切除术治疗后均抢救成功,新生儿存活52例,占92.8%,死亡4例,占7.1%。结论导致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为胎盘因素,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胎盘异常的干预及治疗,将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9.
孟庆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95-159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5例胎盘早剥患者分为轻型组(21例)和重型组(34例),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型组孕周大于重型组(P<0.05),重型组胎心监护异常率、B超检出率、B-Lynch缝扎术率和产后出血率均高于轻型组(P<0.05~P<0.01).结论: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复杂,及早发现胎盘早剥,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能够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