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髋关节置换术假体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15.4 d.发生假体脱位2例,其中1例于术后第3天脱位,1例出院后脱位,均为遵医行为差所致,经及时给予手法复位、皮牵引4周,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 术前进行护理指导、术后正确搬动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恰当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是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联合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Orem自理模式进行干预。于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时的遵医行为评分、疾病知识知晓率、假体脱位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假体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联合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在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80例行后外侧入路的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82例行后外侧入路的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运用构建的体位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护理,定时定期监测,数据分析,质量改进.比较两组平卧位、侧卧位、坐位、翻身、搬运、上下床时体位正确率,患者体位知识知晓率,住院期间髋关节假体脱位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thel指数.结果 运用体位护理质量指标实施护理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假体脱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Ba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体位护理质量指标,规范了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现了护理亚专科发展的需要,反映了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质量,降低了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中的效果。方法: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防假体脱位知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半年假体脱位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防三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假体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采用"三防三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假体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三防三位"护理,可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假体脱位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方法建立预防髋关节假体脱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患肢体位放置正确率、护理用具使用正确率、翻身正确率、床上便盆使用正确率、患者上下床方法正确率、床头柜位置放置正确率以及患者预防脱位知识知晓率。运用这7项质量指标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定期监测与督导,分析数据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质量指标开始实施前(2014年1—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12月)患肢体位放置正确率、护理用具使用正确率、翻身正确率、床上便盆使用正确率、患者掌握上下床方法正确率、床头柜放置位置正确率、患者预防脱位知识知晓率及假体脱位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质量指标管理实施后,各指标的正确率均高于实施前(P0.001),2015年全年假体脱位发生率显著低于2014年(P0.001)。结论将预防假体脱位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管理,实现了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效预防了脱位的发生,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化"三防三位"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5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化"三防三位"护理对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整体护理,主要包括制订预防处理流程、充分评估识别危险因素、重视"三位"护理措施、及时有效的医护患三方沟通、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围手术期进行系统化"三防三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7例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2008-01/2008-12 97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术后有1例发生脱位。结论:围术期对老年患者的正确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髋部肿瘤行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总结26例髋部骨肿瘤患者行特制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护理。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康复护理、放疗、化疗的护理、术后体位及预防假体脱位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结果患者术后4~6周能扶拐行走,生存>6个月;保肢患者肢体功能优良率为76.9%。提示,髋部肿瘤患者行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配合精心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赵艳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185-3186
目的 了解全程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在住院期间予以相同的护理措施,出院时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积极的院外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院外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影响。方法将9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假体脱位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假体脱位发生率13.13%高于观察组发生率1.85%(P〈O.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阶段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假体脱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3~10月收治的3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假体脱位发生情况及假体脱位知识测试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417,P0.05);观察组患者假体脱位知识测试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8.163,P0.05);观察组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4.926,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阶段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率,明显降低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孙焕  王晶 《全科护理》2012,10(32):3010-3010
对52例高龄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术,同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即术前认真评估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做好行为护理干预,纠正病人术后的不正确体位。结果52例病人中仅有1例发生脱位,为术后如厕时不慎摔倒所致,及时发现后手法复位,未再次出现脱位。认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病人采取正确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宫彬  田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9):4418-4419
选取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脱位的原因,并分析治疗效果。68例脱位患者均行复位处理,护理治疗半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Harris评分为85.4分,优良率为82.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二次脱位情况。髋部软组织松弛与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安装位置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术后脱位,基于患者术后脱位原因,选取科学的复位方法能够推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进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假体脱位发生率及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假体脱位发生率及自我护理技能考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情景模拟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改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降低假体脱位发生率,提高自我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质圈(quality circle,QC)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止假体脱位的应用。方法成立QC小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QC活动前本科室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各种因素,组织全科护士针对影响因素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QC前后患者假体脱位的发生率。结果实施QC后,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QC能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订实施对策,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Harris髋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数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髋关节功能评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及其家属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确保各项护理措施有效实施,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63例高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平均年龄82.3岁.对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髋关节评分平均提高20.5分(Harris评分),38例患者围手术期内存在并发症,不同分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高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并发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行THA且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的38例患者(脱位组)和同时间段内接受THA但未并发髋关节脱位的216例患者(非脱位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患有精神疾病、有髋关节手术史、后外侧入路、非安全区安放假体、假体直径30mm、应用抗生素、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格、不恰当搬运均是影响THA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的单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中发现,患有精神疾病、有髋关节手术史、后外侧入路、非安全区安放假体、假体直径30mm、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格、不恰当搬运是影响THA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HA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可能与精神疾病、有髋关节手术史、后外侧入路、非安全区安放假体、假体直径30mm、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术后不恰当搬运等因素相关,医护人员可以此为参考,采取主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辅以家庭成员督导的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不同时段遵医行为及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4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根据出院日期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3~7d、1个月、3个月由干预小组通过电话随访形式,根据不同时段患者关节与肌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包括肢体关节与肌力的锻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及定期检查等,同时每半个月对家庭督导员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遵医情况。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方式。在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采用自设遵医行为问卷,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时遵医行为问卷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的遵医行为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遵医行为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出院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Harris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联合家庭督导员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遵医行为和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