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设计元素及其观点,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健康教育的海报设计思想,而后者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艺术。本文论述了在现代健康教育海报设计中,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表现内容的体现,指出作为外来的海报艺术,在设计者的作品中,既流露出传统美学观点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现代设计理念、现代设计元素的补充。分析这些内容,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对我国卫生艺术设计及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海市某社区张贴海报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的适宜性和可行性.方法 用自然观察法结合方便抽样的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居民阅读脑卒中防治知识海报的行为和影响因素以及居民对海报的意见和建议. 结果 本次共调查80人,居民对海报的阅读率为3.7%,阅读时间中位数为10秒.未阅读海报的50人中,有32.0%的人以前阅读过该类海报,以此估计整个张贴周期内海报的阅读率为34.5%.阅读海报的主要原因为对海报的内容感兴趣,未阅读的主要原因为没时间.受访者建议海报设计应该画面新颖、内容简明,图文并茂,并在社区信息发布集中的地方张贴.结论 海报作为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的载体有一定的作用,但海报设计时应注意画面和内容,海报张贴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  相似文献   

3.
预防“非典”健康教育材料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基本知识与预防措施”健康教育海报和折页两种健康宣传材料的传播效果。方法2004年7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城区和农村选取小学以上化程度的15~65岁居民为调查对象,对两种材料分别进行评价,各调查了50人,共100人。询问了受访的一般情况;采用定性个人访谈技术调查了受访对材料信息的可接受性、通俗性和材料形式的生动性等8项指标的评价;采用分级定量赋分的方法进行量化评分。结果由于本研究两种材料的内容和核心信息完全一样,仅制作形式不同。8项评价指标中,二只有材料的适宜性评分差异有显性意义,折页比海报高;其他7项指标评分,以及信息效果评分、材料效果评分和总评分比较,两差异也均无统计学差异。受访的地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化程度、职业等基本特征,对海报的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年龄、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3个因素对折页的评分影响有显性意义。结论核心信息相同时,材料的效果评分取决于制作形式。在制作海报类健康教育材料时要注意字、配图和色彩的普遍接受性;在制作折页类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年龄和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设计制作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的折页材料,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预防人畜共患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传播材料传递着科学生活方式和健康防病信息,使健康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地开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审美情趣以及对生活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倡导科学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如招贴画、展板、宣传画册、折页以及网页、电子演讲稿等,给美术设计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平台.健康信息同样需要包装,吸引力是产生信息传递效果的一大要素.鲜明突出的标题,简洁大方的版式,引人人胜的画面组合一起,为了一个目的一传递健康的信息.因此,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美术设计人员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熟练艺术语言的表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新设计理念,不断探索以提升作品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传播材料传递着科学生活方式和健康防病信息,使健康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地开展.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审美情趣以及对生活美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倡导科学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如招贴画、展板、宣传画册、折页以及网页、电子演讲稿等,给美术设计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平台.健康信息同样需要包装,吸引力是产生信息传递效果的一大要素.鲜明突出的标题,简洁大方的版式,引人人胜的画面组合一起,为了一个目的一传递健康的信息.因此,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美术设计人员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熟练艺术语言的表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新设计理念,不断探索以提升作品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的干预效果。方法从前来珠海市疾控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外来工中随机选择4组干预对象,每组接受一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干预,包括阅读“艾滋病知识”折页(折页)、“了解艾滋病”海报(海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和观看“认识艾滋病”宣教录像片(VCD)4种材料。结合4种教材的核心信息设计统一调查表,内容包括干预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10个主要问题,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共调查1 008人,干预前其对卖淫嫖娼、共用注射器吸毒、母婴传播等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92.5%、89.3%和86.6%;对蚊虫叮咬、同桌吃饭、日常生活与工作接触、握手拥抱等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36.3%、54.9%、63.3%和70.5%;对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为73.1%。折页、海报、手册及VCD 4组干预对象分别为251、248、257和252人,4组干预对象干预前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总正确率分别为73.1%、75.2%、72.0%和69.1%;干预后分别为79.4%、84.6%、76.7%和84.7%;各组分别上升了6.3%、9.4%、4.7%和15.6%;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城市外来工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核心信息的表达形式与传播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干预效果不同,观看录像片的干预效果最佳,阅读手册的干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现代养生》2013,(22):2-2
2013年11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方案(2013~2016年)》。《方案》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针对公众存在的认识误区和问题,组织专家开发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制作健康宣讲标准化课件,并依据核心信息开发海报、招贴画、公益广告等系列传播材料,供各地开展活动使用。《方案》明确,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第一周期为2013年9月~2016年8月,每年围绕一个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健康促进和科普宣传活动。根据每年活动主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向各地印发工作方案,确保各地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围绕主题进行宣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及其材料制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教育 ( Health education)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 ,它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传不同。卫生宣传是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 ,其受传对象比较广泛 ,不注意信息的反馈和效果 ,常以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看问题。尽管卫生宣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改革高校被动“听讲”授课的健康教育活动模式,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根据大学生文化层次、生理特点及高等教育灵活的特点,综合运用健康信息传播技巧,以艾滋病防治宣传为主题,设计多维度现场健康知识竞赛/竞技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竞赛人数及活动人数比原计划各增加33.3%和64.7%,14条核心信息答对率比活动前提高16.8个百分点(P=0.000),比同期空白对照组高18.5个百分点(P=0.000);活动效果满意度较好及好的占89.8%.结论 多维度现场健康知识竞赛/竞技活动效果好,信息传递持续时间长,是适合现代高校的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0.
基层健康教育画廊是面向社会大众传播健康信息的重要宣传阵地,是一项有利于人民健康、社会进步的公益性事业.基层健康教育画廊通过通俗化、形象化的艺术语言,让群众在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中不知不觉接受科学的启蒙和教育,从而达到健康信息的传播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的传播对象及健康信息传播方式的分析,来探讨如何发挥基层健康教育画廊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精确概率劝导模型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核心信息进行健康教育实施前评价,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效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北京、昆明、广州、武汉、南京、哈尔滨和西安7个城市各选取4所不同类型非医学高校的13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信息评价表,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核心信息进行评价.结果 大学生不同信息得分存在差异.55条核心信息评价得分最高72.24分,最低62.79分.大学生对健康素养核心信息评价的影响因素为性别、个体对健康知识和对健康相关技能的认知.结论 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应考虑大学生性别的影响,并根据大学生对信息的认同度来设置健康教育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宣传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栩栩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0):966-967
健康教育宣传画的设计 ,是把卫生知识的理论生活化 ,形象化 ;通过视觉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 ,让观众了解宣传的理念并深入去感受和体验 ,引发心灵的振动。这种宣传教育方式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流情报、思想互动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是引导、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原动力。在传播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也是宣传公共卫生知识的最佳路径。健康教育宣传画的设计要求具有特定的信息内容 ,还要有生动的图形语言、非凡的创意、准确的定位和新锐的视觉表现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 目标受众 目标受众是指宣传画传播信息的主要接…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评价自编教材设计效果,为大学生提供适宜教材。方法根据高校健康危害因素发生趋势及人群特点、健康教育现况,以图文混排、案例及分析为版面设计特点自编"宜教宜读"特色教材,全书共分12章栏目主题。使用该教材栏目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活动后,用随机法问卷调查读者对核心信息知晓率、典型调查设计元素的主观及客观的满意度、以及科学性等,全面评价设计效果。结果问卷调查Kappa=0.733。专题活动前后教材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共110人,教材应用后专题核心信息知晓率显著上升了39.54%(χ2=230.62,P=0.000);等级主观评价12项设计元素中,"好"评占70.2%,"中"评占27.7%,"差"评占2.1%;客观评价3项设计元素为"适合"的均占60%以上,社会健康教育工作者一致肯定教材的科学性。结论以图文混排、案例及分析为设计特点的教材,读者满意度高,信息传播效果良好,供高校健康教育课循环使用、图书馆个人借阅,"宜教宜读"设计能有效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媒体材料效果评价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4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媒体材料的信息传播效果和材料效果。该材料由课题组于2003-2005年间设计制作,包括“艾滋病知识”折页、“了解艾滋病”海报、“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手册”和“认识艾滋病”宣教片等4种。方法2005年12月在珠海市选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18~60岁外来工为测试对象,随机分组对4种材料分别进行评价,各调查了251、248、257和252人,共1008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访者的一般情况和对材料信息的可接受性、通俗性和材料形式的生动性等8项指标的评价,采用分级定量赋分的方法进行量化评分,采用SPSS10.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4种材料的信息传播效果和材料效果总得分平均值分别为74.2±15.0、77.7±13.5、73.0±13.8和77.2±13.6,得分最高的是海报,为77.7±13.5分,最低的是手册,为73.0±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效果的差异,而材料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俗性、简明性、生动性和可接受性是影响得分高低的主要因素。结论海报是最适合用于城市外来工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传播材料,其次是宣教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有效改善学校健康教育,探索使用精确概率劝导模型对健康教育实施前评价。【方法】以针对儿童青少年进食障碍预防为例,对490名被试学生就相关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的信息对被试的作用效果不同。影响青少年对预防进食障碍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评价因素涉及信息本身的特征和受试者的特征信息。低焦虑、低抑郁、高自尊、身体不满程度较轻的学生,受信息作用效果更好。【结论】预先对健康教育信息进行评价是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力的有效方法,并能够有助于调整被干预对象达到接受干预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分析新媒体在埃博拉出血热健康传播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通过门户网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狗微信平台检索,分析埃博拉出血热宣传海报、宣传视频及宣传漫画在3种新媒体中的转载使用、阅读量等情况。结果漫画书被3种新媒体工具转载使用的数量最多,为225个;其次是宣传视频,为89个;宣传海报相对较低,为67个。埃博拉出血热宣传海报门户网站转载使用在3种新媒体工具中比例最高,为41.79%;埃博拉出血热视频微博转载量最多,为51.69%,但门户网站观看视频量最多。漫画书在微信公众号中转载量最多,为68.89%。结论应急健康传播中应重视新媒体的运用;不同类型传播材料应侧重使用不同的新媒体工具;在应急健康传播中手机微信在信息扑捉敏感性以及传播持续时间上均有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宣传作品若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能成功地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作品设计时应该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尽可能多地提供科学知识背后的人文背景。在设计作品中要特别注意观众水平,要从观众出发,用适度的色彩、适度的形象和语言进行设计。量体裁衣,有的放矢,着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作品才会成功地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淄博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与健康教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淄博市9个区县19个调查点 15岁及以上的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与健康教育情况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公众知晓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 062名居民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 036人(50.2%),女性1 026人(49.8%),年龄15~94岁;以农村人口为主(62.9%)。5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6.1%, 52.8%居民对5条核心信息全知晓。城镇(OR=1.397)、接受健康教育(OR=1.904)以及文化程度较高(OR=1.332)的调查对象其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得分高;相对于农业从业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OR=2.362)和其他职业(OR=1.684)的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得分较高。结论 淄博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国家“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要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和弱势人群健康教育,根据公众需求提升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9.
门诊开展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妙玲 《现代医院》2011,11(4):152-153
目的探讨艾滋病健康教育在门诊展开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方法通过宣传海报、播放录象、电话咨询、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口头宣教、发放避孕套等方法对门诊病人及健康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了群众对防治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创造良好的防治氛围。结论利用门诊的优势,坚持不懈的开展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工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李晶 《中国健康教育》2010,(12):912-915
目的了解艾滋病防治海报的信息特征,探究艾滋病防治海报信息内容表现出的社会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18张艾滋病防治海报进行分析。结果 96.6%的海报以大众为目标对象,目标细分策略不明显;科普知识类、实践类、观念类、形物和服务类海报分别占33.9%,27.1%、24.6%和14.4%,艾滋病防治海报多以提供资讯为主,以认知为导向,对目标人群的传播目的停留在认知变革阶段。结论海报信息传达的艾滋病防治的核心价值不清晰,受众可获得的利益模糊;很少有海报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行动建议和指导;海报的诉求重点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内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