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和焕香  郭庆梅 《中草药》2019,50(19):4808-4820
瓜蒌TrichosanthisFructus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随着对瓜蒌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及应用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主要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定义,从化学成分的生源途径和成分特异性及其与中药有效性、成分可测性的相关性等几方面对瓜蒌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瓜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红芪是甘肃特色药材,在甘肃陇南北部山区及定西地区已广泛栽培。近年来,随着对红芪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应用研究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概念,从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传统药性、成分可测性、可入血成分等几个方面对红芪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红芪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川芎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材,临床应用广泛。随着对川芎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有效成分及新产品研发得到广泛关注,具有良好应用开发前景。本文在对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和综述,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念,通过化学成分与成分有效性、成分可测性、入血成分、不同配伍中表达成分、贮藏温度几个方面对川芎质量标志物成分进行预测与分析,为完善川芎质量评价标准提供科学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栀子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也是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药材。近年来,栀子在药品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栀子的品质评价问题也成为了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基于化学成分、临床新用途相关性、可测成分、传统药性功效、入血成分和贮藏时间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栀子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栀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苗药黑骨藤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药,在贵州、云南地区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黑骨藤有效成分及制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基于化学成分、可测成分、入血成分、临床新用途相关性、传统药性功效等几个方面对苗药黑骨藤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苗药黑骨藤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穿心莲作为广西特色中药材,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穿心莲质量控制现状概况进行综述,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植物亲缘关系及化学特有性成分证据、不同产地及采收期、传统药性、传统药效、化学成分可测性及相关依据,可入血成分及新的药效用途等7个方面对穿心莲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以期为穿心莲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黄是我国传统常用的中药材,功效独特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亚温带及亚热带的高寒山区,其道地产区为我国甘肃、四川、西藏等高海拔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大黄全方位深入探究,其多类型的化学成分与广泛的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在对大黄化学成分、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概念,从化学成分与传统药性、传统功效、临床新用途相关性、入血成分、可测成分、不同配伍中显效成分及贮藏时间影响等多方面对大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大黄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广欣  龚苏晓  许浚  姚奕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20,51(10):2651-2660
升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我国传统发散风热类中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升麻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通过查阅文献,在对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定义,从生源途径、药效、传统药性、不同配伍中显效成分几个方面对升麻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升麻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款冬花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主要含有倍半萜和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成分。其药理研究主要集中于镇咳祛痰、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款冬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结合质量标志物理论,基于传统药性药效、成分可测性及加工炮制等方面进行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推测款冬酮、甲基丁酰款冬素酯、款冬二醇、款冬花多糖、绿原酸、咖啡酰奎宁酸、克氏千里光碱、千里光宁为其质量标志物,为规范款冬花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款冬花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10.
茯苓Poriacocos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在药品、食品及保健品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对茯苓的深入研究,其三萜类和多糖等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效、传统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加工方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茯苓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茯苓质量评价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丽  张笑敏  许浚  张纪红  张铁军  陈常青  刘昌孝 《中草药》2020,51(10):2689-2702
吴茱萸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广,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吴茱萸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生物碱、苦味素、挥发油、黄酮等类成分,传统认为生物碱和苦味素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从生源途径、化学成分与传统功效、传统药性、新的临床用途、毒性、可测成分、入血成分及不同配伍环境几方面对吴茱萸Q-marker成分进行预测分析,为明确吴茱萸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瑶药五指毛桃为桑科榕属植物粗叶榕Ficus hirta Vahl.的根,为岭南地区的药物,也是广西常用的瑶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瑶药五指毛桃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基于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献,对瑶药五指毛桃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基于从化学成分与传统药性功效和现代药理作用的相关性、化学成分的可测性和入血成分等几个方面对瑶药五指毛桃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瑶药五指毛桃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秦贝贝  贾泽菲  王佳莉  马琳  张铁军  胡静 《中草药》2022,53(18):5920-5933
马钱子Strychni Semen为我国传统有毒中药,药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其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酚酸、萜类、甾体及苷类等,对骨骼、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在镇痛、抗肿瘤方面药效显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马钱子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不断被发现,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以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理论为指导,总结马钱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从亲缘关系、传统药性、药效、毒性、炮制、成分可测性和入血成分等方面对其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马钱子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决明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食用和药用双重价值,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等地。近年来,随着决明子在药品及保健用品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逐步深入。在对决明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概念,从植物亲缘性、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及炮制对化学成分影响等不同方面对决明子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橙黄决明素、决明子苷、决明子苷C、红镰霉素龙胆二糖苷、决明子苷B2为主要筛选对象,决明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鹿  廖翠萍  杨秀娟  董世奇  樊慧蓉  刘昌孝 《中草药》2020,51(10):2732-2744
诃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在云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均有分布,诃子在我国中医临床用药广泛,在蒙药、藏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诃子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酚酸类、鞣质类、三萜类、脂肪族类、黄酮类、挥发油、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诃子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解毒、抗菌、强心、抗炎、免疫调节、抗微生物、促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查阅文献,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诃子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念,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药性、药动学、新临床用途和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诃子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为诃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草乌在中医、蒙医等领域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因其治疗效果与毒性作用共存,临床使用前必须进行减毒处理。蒙药属于我国特色民族医药,在炮制及应用草乌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且独具特色,蒙药草乌炮制方法中的诃子制草乌因其减毒效果显著、且有效保留了草乌中的成分在多种蒙药方剂中被广泛应用。然而,诃子制草乌在不同医籍中具体炮制方法不尽相同,且缺乏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本文调研了国内外近十年来的研究文献,总结了草乌的化学成分(包括毒性成分)及药理毒理作用,对草乌的减毒机制进行汇总,总结了目前草乌质量标准的构建方法、评价体系及存在的问题,给予蒙药草乌的炮制规范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全面科学的资料,为进一步加强传统民族医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