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对不同肺部病变重症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72例,按照肺部病变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组及无胸肺部疾患组各24例,观察患者在平卧位时PEEP分别为0、3、6、9、12和15 cmH2O(1 cmH2O=0.098 kPa)条件下的IAP、肺顺应性(CL)、总顺应性(CT)及胸廓顺应性(CTH)的变化,并分析IAP与PEEP、CL、CT、CTH的关系.结果 PEEP对不同肺部病变重症患者IAP的影响:ARDS组<无胸肺部疾患组<COPD组(P<0.05);各组患者肺顺应性:ARDS组<无胸肺部疾患组< COPD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IAP与PEEP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0.92,P<0.01),IAP与CL、CT、CTH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0.83、0.64、-0.56,P均<0.05).结论 不同肺部病变状态下PEEP对IAP的影响不同,其中COPD患者影响较大,而ARDS患者影响较小;影响的大小与肺顺应性大小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序贯肺复张治疗对严重胸部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严重胸外伤致ARDS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联合最佳呼气末正压通气,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基础上予肺保护性通气序贯肺复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天后呼吸力学与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气道峰压、pH值低于对照组,肺静态顺应性、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1、2.41、6.33、6.05、13.79,P <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序贯肺复张治疗,能显著改善严重胸部外伤致ARDS患者呼吸力学与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2~3h皮肤颜色转红,经皮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6 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a/A PO2)明显上升,氧合指数(OI)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PaO2、a/A PO2、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吸入氧浓度(FiO2)及呼气末正压(PEEP)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均常规进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最佳PEEP加潮气量5~8ml/k)。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并记录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指标以比较其预后。结果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进气流速及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影响。方法11例无明显心肺疾病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交替变换20,40,60L/min3种进气流速及0,5,10cmH20PEEP,测定呼吸力学、循环及动脉血气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进气流速及PEEP增高可致进气峰压增高并有叠加效应(P〈0.01)PEEP增高,呼气平台及平均气道压随之增高(P〈0.05),进气流速对后者有问接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进气流速及PEEP会影响呼吸系统顺应性,而呼吸阻力主要受进气流速影响(P〈0.05)各实验组间循环及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进气流速和PEEP对各观察值有交互作用。结论进气流速及PEEP改变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造成不同的程度影响,但两者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肺复张方法(RM)应用于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和负影响。方法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SI),呼吸末正压递增法(IP),压力控制法(PCV)三种肺复张方法,记录RM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RM后患者短时间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都明显增加,SI组30 min和1 h增加幅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P〈0.05),2 h时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RM后患者短时间内均有心率增快,CVP上升,MAP下降,SI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20 min后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肺内源性ARDS行RM,SI对肺顺应性和氧合改善效果最差,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大,IP和PCV方法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辅用自动变流(SIMV+AutoFlow)模式时气道峰压(PIP)、平均压(Pmean)、阻力(R)、顺应性(C)和镇静剂使用量,评价SIMV+AutoFlow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机械通气的COPDⅡ型呼衰患者59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29例选用SIMV+AutoFlow模式,Ⅱ组30例选用SIMV模式,观察2种模式下患者PIP、Pmean、R、C和镇静剂使用量。结果Ⅰ组在上机后2、24、48h的PIP、Pmean、R及上机72h镇静剂的使用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C显著高于Ⅱ组(P〈0.05);2组患者一般情况、上机前后的血气指标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SIMV+AutoFlow通气模式,能显著降低PIP、Pmean、R,改善呼吸力学,在需要保证输送潮气量,又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时,采用SIMV+AutoFlow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递增的肺复张法在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15例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以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PEEP通气递增的肺复张法治疗,通过检测肺复张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动脉血血气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自主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以适宜的PEEP通气递增肺复张法治疗后2h,患者的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患者的呼吸次数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EEP通气递增的肺复张法能改善严重创伤性湿肺患者的氧合。  相似文献   

9.
谭敦球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28+30-28,30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8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原发病,抗感染,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ARDS患者的肺换气通气功能,明显改善缺氧症状,提高治愈率,方法简便、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林正兵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21-122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严重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严重胸部外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病死率以及机械通气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潮气量(VT)明显改善(均P<0.05),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aO2、PaO2/FiO2、VT改善优于传统通气模式组(均P<0.05),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通气模式组通气时间和病死率为(9.5±2.5)d和25.0%(10/40),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分别为(6.2±2.0)d和6.9%(4/58);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通气模式组(P<0.05),MODS发生时间较传统通气模式组明显延迟(P<0.05).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并发ARDS的重要手段,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相比传统通气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衰并肺大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呼吸末正压通气 (PEEP)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衰并肺大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COPD呼衰并肺大泡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 2 3例和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组 2 5例 ,比较两组的通气时间、气压伤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组气压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 ,通气时间也显著小于常规通气组 ,死亡率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衰并肺大泡可显著减少病人气压伤的发生率和缩短通气时间 ,减少病人的精神、经济负担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后早期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变化以及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Ⅲ~Ⅳ级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心脏复跳后行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对照组采用间隙性正压通气(IPPV),实验组采用PEEP(5 cmH2O)持续至术毕.于CPB前,CPB停止后1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监测动脉血气,并计算肺顺应性(Crs)、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CPB后Crs明显下降,机械通气后逐渐回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PB后RI明显增加,机械通气后60分钟无明显改变,120分钟后下降,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CPB后早期应用PEEP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增加肺顺应性,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风茹  丁洁  申六女  高景  耿恩江 《河北医药》2009,31(22):3050-3052
目的观察保护性单肺通气对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的呼吸血流动力学,炎性介质的影响,探讨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老年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保护性肺通气组1(P1组),保护性肺通气组2(P2组)。3组患者在行常规静脉诱导后均插入双腔气管插管,并以听诊法定位。C组患者行传统方法单肺通气(潮气量10ml/kg,PEEP0cmH2O);P1组患者行保护性单肺通气(潮气量6ml/kg,将PEEP维持在5cmH2O左右);P2组患者(潮气量6ml/kg,并在循环功能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增加PEEP,直至将PEEP维持在10cmH2O左右,并控制气道平台压低于30cmH2O)。记录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开始后1h(T2)、2h(T3)及术后2h(T4)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并计算出氧合指数OI;血流动力学数值;检测外周血中炎症介质(IL-6、IL-8、IL-10)。结果在单肺通气期间OI均有明显降低,但C组显著低于P1、P2组(P〈0.05);3组血清中IL-6、IL-8的浓度于T2时明显上升(P〈0.05),IL-10于T3时明显上升(P〈0.05)。P1、P2组T3、T4时血清IL-6和IL-8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浓度高于C组(P〈0.05)。结论低潮气量结合呼气木正压的保护性肺通气可减轻老年患者开胸手术肺的炎性反应,有利于减少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利用率(O2UC)的影响。方法选择28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依次调节PEEP为0、5、10、15和20cmH2O五种不同压力水平,分别采动静脉血查血气并计算O2UC,记录心率及平均动脉血压(MBP)等变化。同时抽取30例健康人动静脉血(1次)查血气计算O2UC作为对照。结果(1)ARDS患者五种不同水平的PEEP,其O2UC与健康人O2UC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2)在PEEP为15cmH2O时,O2UC值显著低于PEEP为0cmH2O时的02UC(P〈0.05);PEEP为20cmH2O时,O2UC则非常显著地降低(P〈0.01)。PEEP为5、10cmH2O时,O2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EEP为0cmH2O时比较,P〉0.05)。(3)当PEEP在15cmH2O及20cmH2O时,MBP明显下降(P〈0.05或P〈0.01),HR却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过高PFEP会导致ARDS患者氧利用率的进一步下降,不能真正纠正患者体内组织细胞的缺氧状态,必须寻找最佳PEEP,并适当增加血容量及有效心输出量,才能真正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5例在本院PICU治疗的A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对照组32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观察两组的氧合指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2、15、24 h不同时间点氧合指数(O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机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倪红英  芦宝龙  陈琨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10-1410
目的分析呼吸机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ARDS患者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联合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监测呼吸参数、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肝功能等。结果24例患者痊愈出院,12例治疗失败,总成功率达66.7%。结论呼吸机机械通气能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詹毓彦  王金栋  张东升 《河北医药》2007,29(11):1180-1183
目的 探讨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以及低潮气量的PEEP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创伤性A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患者538例,损伤严重程度根据AIS90-ISS定级标准进行评分.分析与ARDS相关的因素以此判断对病情发展趋势的影响.将确诊后ARDS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采用不同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在机械通气2、12、24、48 h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时间、发生率.结果 (1)胸外伤后呼吸、血压、血气异常,合并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腹腔内脏损伤、四肢或骨盆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病,ARDS发病率均明显增高(P均<0.01);ISS≥16时,ARDS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2)A、B 2组SaO2、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PaCO2 B组明显高于A组,(P<0.01);B组VILI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A组MODS发生率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MODS发生时间较A组明显延迟(P<0.01).结论 (1)高龄、休克、呼吸困难、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大量血气胸、腹腔内脏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影响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2)低潮气量 PEEP机械通气适合ARDS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急性硫化氢中毒并发ARDS治疗效果。方法 对10例患者在综合救治的基础上选用PB840或Drgger Evita 2 dura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模式SIMV+PSV+PEEP,频率12~20次/min,潮气量8~10ml·kg^-1·bw^-1,PSV 15~25cmH2O,PEEP8—12cm H2O,初设吸氧浓度(FiO2)〈60%。根据病情转归逐步下调PEEP和FiO2。结果 氧合指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内分流结果较入院时均改善;8例成功脱机。结论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硫化氢中毒并发ARDS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使用PEEP是机械通气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改良超滤技术在成人体外循环手术中对患者术后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风湿性瓣膜病拟行单纯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改良超滤组(Ⅰ组)和非超滤组(Ⅱ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心功能分级、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等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患者CPB前,CPB停止后即刻,术后2h、6h、12h肺静态顺应性及呼吸指数,分析改良超滤技术应用成人体外循环术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肺顺应性(Cstat)、呼吸指数(RI)在CPB前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PB前相比,两组患者CPB停止后即刻Cstat有明显下降(P〈0.05),手术后逐渐回升;与Ⅱ组相比,Ⅰ组CPB停止后即刻、术后2h、6h、12h Cstat均有明显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PB前相比,两组患者CPB停止后即刻RI有明显上升(P〈0.05),手术后逐渐下降;与II组相比,Ⅰ组CPB停止后即刻、术后2h、6h、12h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改良超滤技术应用成人体外循环可以明显提高术后肺的顺应性及降低呼吸指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ARDS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ARDS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比较使用PS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PS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PS治疗后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ause)、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较引流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机械通气ARDS危重患者使用PS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