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保乳手术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乳综合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原则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指征:肿瘤直径≤3.0cm的临床Ⅰ期、Ⅱ期乳腺癌:单发病灶。X线钼靶片无广泛钙化:肿瘤边缘到乳晕边缘距离≥2.0cm;肿瘤:患者有保乳意愿。手术方式为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清扫。术后行辅助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34例无瘤生存、乳房外形良好:2例术后16个月及22个月局部复发行乳癌根治手术。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效果相近且能保持乳房良好外形。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临床疗效及美学效果评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丘禹洪  周颉  傅建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927-3928
目的 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经验,观察近期疗效,分析影响术后美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2001年6月-2006年11月间对48例临床单发、肿瘤直径小于3.0cm、触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行肿块局部广泛切除或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除手术,术后给予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65个月,局部无复发转移,美学效果优良率97.9%。结论 保乳手术使早期乳腺癌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的美学效果,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保乳术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均采用乳房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研究组40例,均给予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液量等)。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术后的复发率、转移率以及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82.6±17.4)min,术中出血量为(60.5±7.6)ml,术后引流量为(105.7±15.4)ml,拔管时间为(5.2±1.0)d。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22.4±10.5)min、(138.7±12.8)ml、(196.8±22.7)ml、(20.6±3.2)d。研究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转移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0岁。因无意中发现右乳外上方肿块7个月就诊,无触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乳头无溢血、溢液,肿块无进行性增大,以“右乳包块”收入院。患者16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查体:胸廓无畸形,发育正常。右乳11点距乳头约9 cm处可触及大小约1.5 cm×1.5 cm的包块,质韧,边界欠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与皮肤及胸壁无粘连。左乳未触及明显包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右乳11点近腋窝处测及大小约1.4 cm×1.3 cm 低回声结节(图1),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后方回声无衰减,彩色多普勒示结节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右乳实性占位性病变,癌可能性大。乳腺钼靶 X线摄片示右乳结节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患者术前行粗针穿刺送检条索样组织三条,病理诊断:(右乳)颗粒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示:S-100(+)、CD68(+)。PAS 染色示:阴性(-)。2 d 后行右乳肿块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中梭形切除肿块表面皮肤及穿刺针道,将肿块连同周围1 cm 组织一并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右侧)乳腺颗粒细胞瘤,体积1.7 cm×1.5 cm×1.4 cm,各切面均未查见癌组织。“可疑”(4个)、“低位”(8个)淋巴结未查见癌组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进行随访中。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性,52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半年。既往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切除史。门诊超声检查:左侧乳腺多发实性结节,BI-RADS 4C级1。查体:双侧乳房外观一致,未见凹陷、橘皮样变。左侧乳腺内上象限触及一直径2.5 cm的不规则、边界欠清肿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CT示多发结节,考虑乳腺恶性肿瘤,BI-RADS 4C级(图1)。为明确占位性质,患者于2018年5月8日行乳腺肿物穿刺活检,穿刺病理报告:(左乳)送检乳腺穿刺组织,镜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周围型肺部病变需行活检明确诊断的患者88例,分为A组与B组,A组4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单纯活检针活检,B组41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同轴套管穿刺活检;比较分析两组的病灶位置、大小、手术用时、活检病理结果、并发症、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位置、病灶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手术用时(17.23±4.05)min,B组手术用时(23.12±4.81)min,B组手术用时明显比A组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A组穿刺后并发气胸2例,咯血1例; B组穿刺后并发气胸1例,无咯血发生。A组并发症发生率6.4%(3/47)较B组高2.4%(1/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5例患者获得满意取材,2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95.7%;B组41例均获得满意取材,穿刺成功率100%。讨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同轴套管穿刺活检对直径较小的周围型肺部病变进行活检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活检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活检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小于1cm)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Maxrmaotome活检系统对小于1cm的34个病灶行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并评价该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病理学诊断纤维腺瘤26个,乳管内乳头状瘤4个,浸润性导管癌、腺癌、原位癌、乳腺病各1个,病理结果阳性率100%,超声均能清晰显示微小肿块微创旋切的全过程.结论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活检系统对于临床难以发现的小于1 cm的微小病灶可以明确地进行病理学诊断和显示微创完整切除,能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1女,39岁。发现左乳肿块1年余,近4个月明显增大至20cm×15cm,边清质硬活动尚可,无其他阳性体征,超声检查:左乳基本被包膜清晰的不均质低回声光团占据,CDFI内见条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和穿刺活检:乳腺纤维腺瘤。术后病理:左乳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2女,57岁。左乳肿块10余d,边清质软较固定,伴压痛并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无其他阳性体征。超声检查(图1):左乳外上象限10cm×8cm边界清晰圆形的无回声区,内见乳头状突起低回声,CDFI低回声部分见血流信号。穿刺活检和术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借助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建立新辅助化疗(NAC)定量病理评估体系。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粗针穿刺活检标本和随后手术切除标本277例,其中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再切除乳腺的治疗组203例,患者穿刺诊断后直接接受手术切除的对照组74例。利用数字显微成像系统和计算机分析软件检测2组肿瘤的瘤细胞丰度。结果对照组中,粗针穿刺瘤组织中的瘤细胞丰度显著低于切除瘤组织(P0.01),但两者的丰度值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残存瘤细胞丰度比值低的患者无病生存期(P0.05)和完全生存期较长(P0.05)。残存瘤细胞丰度比值与残存肿瘤大小比值的乘积(PRR)也是预后指标,PRR越小患者无病生存期越长(P0.05)。结论定量评估方法进一步细化了新辅助化疗的评估,可以作为目前一些评估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触诊引导穿刺活检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本组34例乳腺较大肿块(>3 cm)患者采用18G活检枪手法触诊引导穿刺活检肿块组织芯,每部位取3针送病理,对较小肿块可增加穿刺次数,以提高阳性率.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活检过程均顺利,成功率较高,良、恶性鉴别率达100%,基本达到了病理诊断目的,且无较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乳腺较大肿块(>3 cm)可触诊引导,直接穿刺活检成功.  相似文献   

11.
王锐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7):661-662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适应证,以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方法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组),同期年龄、病程等匹配的30例采取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时间[(136.3±17.1)vs(181.7±16.5)min,P﹤0.05]、术中出血量[(300.5±19.8)vs(387.5±26.3)ml,P﹤0.05]保乳组均低于改良根治组;保乳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改良根治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30.0%,P﹥0.05)。术后1、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治疗,手术损伤小,并发症较少,术后患侧乳房外形满意。保乳治疗是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4、5级乳腺恶性肿瘤与病理分化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乳腺病灶为BI-RADS 3、4、5级患者406例,412个病灶,所有病灶均经手术或者活检穿刺明确病理诊断,分析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病理分化的相关性。结果诊断为BI-RADS 3、4、5级的原位癌(CIS)和浸润性导管癌(IDC)各级病理分化差异均无显著差异(P1=0.4370.05,P2=0.9980.05)。诊断为3级的IDC最大径与5级的IDC最大径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声诊断BI-RADS 3、4、5级(CIS)和(IDC),与其病理分化无关。病灶大小影响超声对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40岁.6年前发现左侧乳房一肿块,在本院行肿块局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因年龄较轻,不愿行乳腺癌根治术及其他治疗而出院.1年前发现左乳腺原切口处又长出一肿块,无红肿、疼痛,逐渐长大.查体:左乳房皮肤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乳腺内可触及大小5 cm×3 cm肿块,边界不清,活动性差.双侧腋窝未触及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再次行乳腺肿块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可触及乳腺癌的立体定位术及同期手术的应用。方法对25例临床不可触及肿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在X线引导下进行导丝立体定位后,再行保乳术或改良根治术。结果 25例患者术前导丝立体定位成功准确率100%(25/25),22例保乳术病灶切除完整,边缘均为阴性,3例弥漫性钙化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论乳腺导丝立体定位术对临床不可触及肿块乳腺癌术前定位准确,保乳术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负压抽吸活检仪在切除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经临床与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的女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肿块径线≥1.5 cm的患者,采用8G取样器进行切除,肿块径线<1.5 cm的患者,采用11G取样器进行切除.术后1个月进行随访.结果超声清晰地显示了取样全过程,显示率100%.32例患者中,肿块径线≥1.5 cm的患者19例,其中肿块径线1.5~3.0 cm的患者16例,肿块完全切除者14例(87 %);肿块径线3.0~3.5 cm的患者3例,肿块完全切除者0例.肿块径线<1.5 cm的患者13例 ,肿块完全切除者12例(92%).32例患者无1例有切口疤痕.术后仅1例有较严重地出血.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负压抽吸活检仪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穿刺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等优点,尤其适合于3.0 cm以下的乳腺小肿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1岁,因"发现左乳肿块半月余"于2010年8月16日入院.查体:左乳12点钟距乳头1 cm处可及一大小约1 cm × 1 cm包块,质偏硬,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外院B超及我院钼靶检查均提示乳腺癌可能.患者于2010年8月17行左乳肿物切除活检术,术中冰冻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遂即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17.
贺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10):F0003-F0003
患者女,57岁,因"左乳肿块3个月余"来我院检查。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左乳外下象限4点钟可触及一4.0cm×5.0cm肿块,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边界清楚,无触痛,质地硬,与皮肤及胸壁无粘连,活动度可,右乳未触及肿块,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超声检查:双乳腺腺体实质回声欠均,见散在小片状低回声区,左乳外下象限内见一大小约2.4cm×6.0cm×7.5cm混合性肿块,边界清,内为多条迂曲管状、带状无回声,部分内见实性回声(图1A),肿块内见散在点状和片状强回声灶(图1B)。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活检组织检查对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经结肠镜活检组织检查确诊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入选者均已通过术后病理检查,而后与结肠镜活检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73例患者中,接受全瘤切除活检17例,占23.29%,其中11例为内镜下切除术,6例为经肛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56例,占76.71%,其中26例为结肠癌根治性结肠切除术,30例为直肠癌经腹前根治性切除术;全瘤切除活检组肿瘤最大直径为(2.53±1.12)cm,小于根治性切除组的(4.67±2.0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瘤切除活检组有蒂占比高于根治性切除组,结肠占比低于根治性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全瘤切除活检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显示,浸润性癌8例,其中5例因浸润层次明显较深或者切缘为阳性,后期已接受根治术治疗(其中1例为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另外9例仍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6例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显示,50例为浸润性癌,6例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论经临床结肠镜活检组织检查显示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积极接受全瘤切除活检以进行明确诊断,对尚无全瘤切除条件者,若未涉及保留肛门的高度可疑癌患者,可直接接受根治性手术,以防止延误有效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9.
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乳腺活检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乳腺活检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52个经临床及彩超诊断的乳腺良性肿块行高频超声引导下旋切治疗,对引导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高频超声引导成功率及显示率均为100%;34例共40个0.5cm≤直径≤2.5cm的肿块,完全切除32例共38个肿块(95.0%),8例共8个2.5cm<直径≤3.0cm的肿块,完全切除5例共5个肿块(62.5%),4例共4个直径>3.0cm的肿块,肿块完全切除0例。结论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乳腺活检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创伤小、疗效好,尤其适用于治疗直径0.5~2.5cm的乳腺良性肿块。  相似文献   

20.
B超诊断阴茎硬结症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患者46岁。因阴茎背侧肿块,阴茎勃起时疼痛2月余于1994年8月20目入院。体检:于阴茎背侧近冠状沟处可触及约2.0 cm×1.5 cm肿块,无触痛,尿常规检验无异常。将自制水囊置于阴茎表面后行B超探测,于尿道背侧阴茎海绵体内显示1.7 cm×1.0 cm×0.6 cm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境界较清楚,内部有斑点状强回声,尿道无明显受压征象。病变部位阴茎前后径略增加。B超拟诊为阴茎硬结症。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纤维组织增生,玻璃样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符合慢性海绵体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