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群  徐海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1):35-36
自 1 998年以来 ,笔者应用祖传秘方徐氏膏药外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3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8例中男性 2 0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2 4~ 70岁 ;病程 1 0天~ 1 5年 ;发病部位腰 3~ 4椎间盘突出者 1 0例 ,腰 4~ 5椎间盘突出者 30例 ,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者 2例 ,腰 4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骶管封闭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6例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6例均为住院病人 ,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且经 CT检查确诊。其中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最小者 32岁 ,最大者 6 2岁 ;病程最短者 5天 ,最长者 6年 ;发病部位 :L4- L5 突出症2 2例 ,L5 - S1 突出症 11例 ,L3- L4突出症 3例。2 治疗方法2 .1 骶管封闭(1)药物 :0 .9%氧化钠液 5 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 10 ml。两种药液用 10 0 m 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 ;(2 )操作过程 :嘱患…  相似文献   

3.
骨宁骶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雄辉  钟强 《中医正骨》2002,14(11):41-42
近年来作者采用骨宁注射液作骶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2 0例中男 6 4例 ,女 76例。年龄 2 0~ 71岁。均经CT或MIR证实 ,其中L3~ 4椎间盘突出 11例 ,L4~ 5突出 72例 ,L5S1突出 2 1例 ,L4~ 5与L5S1突出  相似文献   

4.
我院筋伤科自2001年~2003年采用骶管封闭结合针刺治疗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伴神经根粘连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1岁;平均术后病程6周~1年。其中L4~5椎间盘突出26例,L5~S1椎间盘突出22例,L4~5、L5~S1间盘均突出者8例。56例均行腰椎间盘手术,术后无感染。临床表现为术后腰痛伴单侧下肢痛42例,伴双侧下肢痛14例。体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皮肤感觉障碍,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治疗方法及结果骶管封闭:骶裂孔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2%利多卡因5~10ml、氟甲强的松龙4mg、脉络宁5ml…  相似文献   

5.
黄伟 《中医正骨》2001,13(9):F003-F003
患者 ,男 ,5 2岁 ,因腰痛、左下肢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半月就诊。查体 L4~ 5左横突处压痛明显 ,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45°阳性 ,加强试验阳性 ,左足拇背伸肌力减退。 CT报告提示L4~ 5椎间盘突出。于 2 0 0 0年 1月 5日在我院行骶管注射。药物配方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0 ml、维生素 B1 注射液 2 0 0 mg、维生素 B1 2 注射液 10 0 0 μg、2 %利多卡因注射液 5 ml,曲安萘德注射液 5 0 mg,药液量共约 35 m l,常规操作 ,骶管注射完毕后患者无异常反应 ,腰腿痛症状 3天后缓解。半月后患者又出现下肢无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于 2 0 0 0年 1月 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骶管注射脉络宁复合液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骶管注射组230例和常规对照组230例,疗程3~4w,治疗前及治疗后1d、1w和疗程结束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结果:对照组和骶管注射组治疗前VAS评分分别为(8·6±1·4)和(8·8±1·4)分,对照组治疗后第1d及第1wVA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8·2±0·6)和(5·3±0·9)分,骶管注射组分别为(5·5±0·9)和(2·7±1·1)分,2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注射脉络宁复合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本组共 1 0 0例 ,其中男 75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小为 1 8岁 ,最大为 68岁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2年 ;所有病例均经 CT确诊 ,其中腰 4~ 5椎间盘突出 50例 ,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 35例 ,腰 3~ 4椎间盘突出 1 5例。治疗方法骨盆牵引 :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床边骨盆持续牵引 ,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自拟木瓜壮腰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并与骶管滴注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50例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6~60岁;病程7天~2月;发病部位在腰4~5突出22例,腰5、骶1突出11例,腰4~5、腰5、骶1突出伴腰3~4膨出7例,腰4~5突出伴腰3~4膨出10例.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硬脊膜外腔封闭加传统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82例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2例患者中 ,男 5 4例 ,女 2 8例。病程 2个月~ 12年。所有病人均经放射科检查确诊为腰间盘突出症 ,其中L4~ 5间盘突出者 36例 ,L5~S1间盘突出者 2 8例 ,L4~ 5与L5~S1共存者为 18例 ,均无甲亢、糖尿病和严重心血管疾患。2 治疗方法硬膜外腔用药和注射方法 :用药处方为 0 .5 %布比卡因 5ml,维生素B12 注射液 5 0 0 μg ,维生素B1注射液 10 0mg ,氟美松注射液 5~ 10mg。患侧卧位 ,选椎间盘突出之相应椎间隙位穿刺点 ,具…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们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常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遗症患者30例,与术后采用常规疗法的30例患者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年龄28~56岁,平均38.3岁。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其中腰3~4椎间盘突出者3例,腰4~5椎间盘突出者14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10例,同时有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3例;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其中腰3~4椎间盘突出者2例,腰4~5椎间盘突出者15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11例,同时有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2例。病程1个月~15年,平均3.5年  相似文献   

11.
马鑫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309-309
本科自 2 0 0 2年 10月— 2 0 0 4年 8月应用骶管硬膜外封闭加理疗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5例 ,近期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5例中 ,男 5 3例 ,女 32例 ;年龄 2 0~ 6 8岁 ,平均 33 0 3岁。突出节段范围在L3 ~S1之间 ,均有神经根放射痛 ,附有CT扫描证实诊断。2 治疗方法(1)骶管硬膜外封闭 :地塞米松注射液 10mg ,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 5 0~ 12 5mg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 0mg ,维生素B12 注射液 0 2 5mg ,维生素B1注射液10 0mg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2 0mL ,骶骨裂孔处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 ,予骶管硬膜外缓慢注入…  相似文献   

12.
秦怀玉  王润培  康斌全  秦昕 《河北中医》2001,23(11):863-86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 ,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1991~ 2 0 0 0年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96例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96例 ,男 112例 ,女 84例 ;住院患者 96例 ,门诊患者 10 0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2岁 ,以30~ 4 5岁多见 ;病变在腰3~ 4 14例 ,腰4~ 5114例 ,腰4~ 5、腰5骶16 8例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9年。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经X线、CT扫描等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2 .1 针刀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 ,在腰部压痛最明显处用龙胆紫做好标记 (即突出椎间盘上下棘突与棘间韧…  相似文献   

13.
自 1996~ 1999年 ,作者采用自制中药热敷止痛袋热敷配合骶管注射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16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6例 ,男 76例 ,女 40例 ;年龄 2 0~ 70岁。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0年。 X线片及 CT检查示 L3~ 4椎间盘突出 6例 ,L4~ 5 突出 80例 ,L5 S1 突出 30例。双间隙突出 2 6例 ,单间隙突出 90例。临床症状以腰痛为主者 46例 ,腰痛并下肢放射痛者 70例 ,肢体麻木发凉者 2 0例 ,间歇性跛行 2 6例 ,肌肉萎缩麻痹者 10例。2 治疗方法2 .1 骶管注射  1药物组成 :2 %利多卡因 5 m l、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14.
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腿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卫东 《中医正骨》2003,15(5):51-52
自 1999~ 2 0 0 1年 ,作者采用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腿痛 6 9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9例 ,男 38例 ,女 31例。年龄最大 6 4岁 ,最小 2 1岁 ,平均 34.5岁。病程最长 7年 ,最短 2个月 ,平均 14 .3个月。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 2 4例 ,腰椎管狭窄症 4 5例。2 治疗方法生理盐水 2 0ml,川芎注射液 2 0ml,2 %利多卡因 5ml,5 %碳酸氢钠 1ml,共 4 6ml。常规消毒铺巾 ,局部麻醉 ,骶管穿刺成功后 ,缓缓推注配制好的药物 ,推注后无菌包扎。每 5~ 7天治疗 1次 ,共治疗 3~ 4次。3 治疗效果3.1 …  相似文献   

15.
一般资料腰椎间盘脱出症 58例中男性 2 8例 ,女性 30例 ;年龄2 2~ 66岁 ;病程 7天~ 6个月。左侧 2 6例 ,右侧 30例 ,双侧1例 ,1例合并椎管狭窄。腰 4、5椎间盘突出者 38例 ,腰 5骶 1椎间盘突出者 1 6例 ,腰 3、4椎间盘突出者 1例 ,腰 3、4加腰 5骶 1突出者 3例。X线显示脊柱侧弯者 54例 ,椎间盘间隙变窄者 36例 ,生理弯屈变直者 4 2例。 CT显示椎间盘突出 >5mm者 2 6例 ,<5mm者 31例 ,突出部分游离到椎管内者 1例。治疗方法中药治疗 :初中期以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 1 5g、生地2 0 g、赤芍 1 5g、川芎 1 0 g、桃仁 1 0 g、红花 1 0 g、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作者采用骶管注射、中药伸筋膏外敷、腰痛宁胶囊内服及适当腰背肌功能锻炼等方法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18例 ,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8例中 ,男 72例 ,女 4 6例。年龄 2 1~ 6 8岁。病程10天~ 3年。 L4~ 5突出 6 1例 ,L5S1 突出 4 5例 ,L  相似文献   

17.
蜂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约占腰腿痛的20%,也是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以蜂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临床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7例,其中男33例,女44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2岁。其中20~39岁54例,40~49岁14例,50岁以上9例;病程最短3d,最长5年;单纯腰痛者21例,腰痛及单侧下肢疼痛者38例,腰痛及双侧下肢痛者10例,单侧下肢痛者7例,双侧下肢痛者1例;腰3/腰4椎间盘突出者6例,腰4/腰5椎间盘突出者28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30例,腰4/腰5、腰5/骶1双突者13例,均经CT或MRI确诊。随机…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腰突症属于祖国医学“腰痛”范畴 ,临床较常见 ,多以手法、牵引、辨证施治、针灸、手术等方法治疗 ,本人近年来利用硬膜外腔注射治疗 ,获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该组 1 5 3例 ,其中男 86例 ,女 6 7例 ;年龄 5 0岁以下 1 1 5例 ,5 0岁~ 80岁 38例 ;病程 5浕以下者 1 2 8例 ,5浕~ 1 0浕者2 5例 ;全部病例均经X线拍片确诊。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 注射用水 1 5ml,2 %利多卡因 3ml,确炎舒松 -A注射液 2 0mg~ 2 5mg ,维生素B10 .1g ,维生素B12 0 .2 5mg ,按无菌操作法用 2 0ml的注射器 ,7号针头吸好药液1 …  相似文献   

19.
高晓玲  张建丽  张素馨 《河北中医》2012,34(8):1235-123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了一侧或两侧腰骶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部位以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好发于青壮年,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及下肢痛.2011 -10-2012 -04,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情志调护、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骶髂关节紊乱与L4~5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将1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L4~5椎间盘突出的6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L5S1椎间盘突出的6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计算骶髂关节紊乱对L4~5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危险度.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确定L4~5椎间盘突出的有关因素,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对自变量进行筛选,最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4~5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骶髂关节紊乱是L4~5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OR=2.310,P=0.030).流行病学调查共确定了17个与L4~5椎间盘突出有关的因素,经单因素筛选确定对年龄、“4”字形试验、腰痛、腰部压痛、腰椎侧弯、髂嵴不平及腰骶角异常7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痛(OR=3.924,P=0.088)、腰椎侧弯(OR=3.308,P=0.072)、髂嵴不平(OR=21.376,P=0.002)及腰骶角异常(OR =2.212,P=0.057)为L4~5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其中髂嵴不平为高危险因素.结论:骶髂关节紊乱是L4~5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其中髂嵴不平是L4~5椎间盘突出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