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简易呼吸器应用于大气道灌洗吸痰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90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有吸痰指征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吸痰、翻身及叩背等方法作为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简易呼吸器进行大气道灌洗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肺部听诊情况、血气分析变化及黏膜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吸痰后痰鸣音、肺部啰音及心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吸痰后PaO2为(125.60±10.80)mmHg,SaO2为(96.75±2.18)mmHg;对照组分别为(100.20±10.90)mmHg,SaO2为(94.08±2.25)mmHg,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黏膜损伤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为40.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简易呼吸器进行大气道灌洗吸痰,可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行,操作简单,疗效优于传统的吸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将32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以听取患者咳嗽声音判断痰液量进行吸痰,吸痰时使用一条吸痰管,先吸气管切开处,后吸口鼻腔。观察组采用改进的吸痰方法进行吸痰,在听诊气道有明显痰鸣音且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下时再进行吸痰,吸痰方法为先吸鼻腔,再吸口腔,后吸气管切开处,吸痰时使用两条吸痰管。结果观察组在日吸痰次数、痰液量、呼吸道黏膜损伤、吸痰后5 min血氧饱和度值、肺部感染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规范的评估患者,掌握吸痰时机,使用正确的吸痰方法,可降低气管切开早期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维持肺部正常通气功能,提高气道管理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在新生儿机械通气叩背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机械通气叩背排痰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叩背方法,观察组应用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进行叩背配合吸痰。结果:观察组的排痰效果、Sp O2、手部疲劳程度及肺部影像学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简易呼吸器面罩在新生儿机械通气叩背排痰中,能更好地排痰,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患儿呼吸状况,减轻护士手部疲劳,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气道分泌物多的患儿中可作为常规的排痰护理措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60例重症肺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常规的翻身扣背等护理,观察组在与前者同等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机械振动排痰。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次数及气管插管例数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171,P=0.0000)。结论纤支镜肺灌洗联合振动排痰能有效治疗重症肺炎,减少了吸痰次数、气管插管例数及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钟娇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335-4335
目的观察一次性负压吸痰管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肺部啰音及喉头痰鸣音较多的186例婴幼儿肺炎患儿均采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进行雾化后叩背吸痰的辅助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吸痰及时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肺部干湿啰音,186例患儿住院时间均缩短1d~2d。结论一次性负压吸痰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减少患儿肺部啰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在拔除气管插管前膨肺吸痰对肺不张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症人工气道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除气管插管前观察组采用膨肺吸痰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后潮气量、PaO2、SaO2、PaCO2及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潮气量、PaO2、SaO2、PaCO2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膨肺吸痰能改善常规吸痰所导致的低氧状况,并能有效防治肺不张,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瑞芬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79-1381
目的:探讨在实施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预防和控制痰痴形成的方法.方法:在实施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预防和控制了痰痴的形成.结果:观察组患者清痰量较对照组患者高,呼吸更加顺畅,呼吸频率异常、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484,P=0.0099).观察组较对照组气管插管内痰痴形成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739,P=0.0001).结论:在气管插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定时定量向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较以前直接吸痰预防并控制了痰液附着管壁,从而形成痰痂,保持了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较好的便携式手动吸痰器吸痰方法,为减少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将5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不同吸痰方法进行气道护理,对比观察其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使用便携式手动吸痰器吸痰方法的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使用便携式手动吸痰器吸痰方法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将4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吸痰、吸氧、抗感染及一般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气管插管,用F6吸引管经气管插管向下侧支气管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2mL/kg,正压通气1~2min后翻身拍背将灌液吸出,再将患儿卧向另一侧进行灌洗,每6小时一次,直至血气恢复正常.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疗效、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24例首次灌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0例,经2~6次灌洗,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死亡1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5例,死亡3例.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息儿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消失的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使用支气管灌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可有效清除气道内血性分泌物及其他分泌物,减轻其对气道刺激损伤,改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提高治愈率,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ETT-X32气管插管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23年5月于某医院EICU住院需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ETT-X32气管插管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术,按照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患者。对照组应用普通有套囊性型气管插管未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并按照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气囊压力、气囊对气管黏膜造成的压力性损伤;观察动脉血PaCO2、PaO2、PaO2/FiO2及炎症反应指标(PCT、TNF-α、IL-10)。结果:观察组气囊压力有89.2%的患者气囊压力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对照组仅有48.96%的患者气囊压力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套囊对气管壁黏膜壁造成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是9.52%,对照组发生率是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T、TNF-α、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4%碳酸氢钠与0.2%甲硝唑注射液交替精密持续气道湿化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68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1.4%碳酸氢钠与0.2%甲硝唑交替用静推泵精密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用静推泵精密持续气道湿化,对比2组的痰液黏稠度、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状况、肺部听诊情况、肺部厌氧菌及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痰液黏稠度73.58%,吸痰次数(76.26±2.53)次,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5.16%,肺部听诊啰音阳性率18.81%,厌氧菌的感染发生率8.04%,真菌感染发生率10.47%,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为(96.38±2.23)%,高于对照组的(92.38±2.18)%(P〈0.05)。结论采用1.4%碳酸氢钠与0.2%甲硝唑注射液交替精密持续气道湿化使痰液易抽吸,减少吸痰次数及气道黏膜损伤出血情况,改善氧合,有效地减少呼吸道厌氧菌及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低负压冲吸在小儿腹部术后肠瘘中的作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2例小儿腹部术后并发肠瘘采取持续低负压冲吸治疗与护理,分析护理方法及冲吸效果。结果:持续低负压冲吸治疗能快速吸出肠瘘出物,不但能减少腹腔内污染,而且能有效减少瘘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和物品消耗,护理工作量也大为减轻。结论:对于小儿腹部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持续低负压冲吸是控制肠瘘出液及保护瘘口皮肤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并对比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湿化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116例重症监护室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组,对1周后2组间肺部感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吸痰次数及护理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湿化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组(P<0.05);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日均吸痰次数与日均护理用时均低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组(P<0.05).结论 微量泵持续滴入较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且能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最佳方法,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从吸痰时机、吸痰方式、呼吸机管路更换周期、口腔护理等问题进行相关文献查询,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护理;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指导临床实践,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49例与实验组4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即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3%高渗盐水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后吸痰、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处理.实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振动排痰仪排痰.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住院天数及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为(5.23±1.19)d,而对照组住院时间为(7.19±1.62)d,实验组比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1.94±0.43)d,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和护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咳嗽辅助仪(Cough Assist)用于清理神经肌肉疾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气道内分泌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神经肌肉疾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34例、气管切开患者12例,其中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4例、重症肌无力18例、多发性肌炎患者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23例)和B组(23例)。其中A组患者使用咳嗽辅助仪清理呼吸道分泌物,B组患者使用机械振动排痰后采用吸痰管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气道分泌物后,记录两组患者24 h内吸痰次数、患者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及肺部感染率,同时记录吸痰后肺部听诊情况及胸部X线片显示结果。结果研究显示,咳嗽辅助仪能更充分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标、肺部听诊及肺部感染率,同时能减轻护理工作量。结论使用咳嗽辅助仪能有效清理神经肌肉疾病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气道内分泌物,改善氧合,同时能减少肺部感染率及护理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刷刷洗联合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牙刷刷洗联合负压吸引的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残留物、患者舒适度、VAP发生率、护士工作时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刷刷洗联合负压吸引口腔护理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口腔清洁度,降低VAP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在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胸科术后、颅脑术后、创伤昏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35例,均有明显的气道分泌物排出困难、肺不张、肺部感染伴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的表现,均经常规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或机械通气等治疗无效后,在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床旁纤支镜气管吸引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并监测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PaO2、SaO2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纤支镜气道吸引、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射药物的疗法效果确切,能迅速缓解患者因气道阻塞所致肺不张、呼吸困难,有利于气道管理和肺部感染的控制,明显缩短了患者留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时间及住院周期,降低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灌洗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灌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中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观察灌洗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 h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变化;比较2组患者咳嗽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1周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比较2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后6 h呼吸频率、心率、血气PaO2及PaCO2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1周后复查PCT、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患者咳嗽持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灌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65.2%,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满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上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全凤琼  杨楠  邓雪丽  苏飞雪  张力 《西部医学》2012,24(10):2018-2019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41例,分别采用常规吸痰(对照组)及膨肺吸痰(观察组)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气道压力、气道阻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的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aO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膨肺吸痰法优于常规吸痰法。膨肺吸痰能改善肺功能及低氧状况,促进肺复张,减少肺部感染,缩短胸引管留置时间,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