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李欣红 《河北中医》2012,34(9):1343-1344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318条,原文如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散主方为:炙甘草、枳实、柴胡、白芍药。主治邪热内陷,传入阴经,阳气郁阻不能达于四肢而出现四肢逆冷之证。四逆散似乎并没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2.
<正>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主治少阴病之四逆证,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后世疏肝诸方,如《景岳全书》之柴胡疏肝散、《和剂局方》逍遥散等皆是从本方发展而来。唐宗海《血证论》认为四逆散乃"疏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为张仲景《伤寒论》方,本方主证为传经热邪,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末的四肢厥逆证,故方名"四逆"。其主治病症如《伤寒论》所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故"四逆散"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作用。近年来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  相似文献   

4.
四逆散证治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散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之少阴病篇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其临床用途极其广泛,疗效亦为众多的药理和临床实践所证实.四逆散证阳郁之因应为气郁,气郁致阳气郁阻而厥.因气血功能密切相关,气病易及血,气郁则血亦滞,故病机解释为气血郁滞,阳气郁阻,则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5.
王永祥 《陕西中医》2012,33(7):920-920
<正>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是和解剂的代表方,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之通剂,常用于肝胆气郁或肝脾不和所致的胁脘疼痛等病证。笔者根据本方宗旨,灵活化裁,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主证为四肢厥逆故方名以"四逆"而得名。后世疏肝诸方,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系列亦由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综合加味而成。笔者用本方加味,治疗肝郁四肢厥逆、或肝脾不和而致脘腹、胁肋痛庝等病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杨树千老中医(1893~1971年)医术精湛,擅长内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药物方剂的研究造诣精深,现将先师应用四逆散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四逆散的适应证四逆散一方首见于《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方适用于:1.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致四肢逆冷之"阳厥",并见胸下痞闷,胸胁苦满  相似文献   

8.
四逆散是张仲景《伤寒论》之名方,由柴胡、枳实、白芍和炙甘草四味中药组成,《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本方功能透邪解郁,疏肝理脾,是疏肝解郁之祖方,后世名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均是在本方基础上加减而成的。四逆散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各类疾病治疗,笔者仅就本方近年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逆散载于《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指出本方可用于气郁所致种种病证,体现了疏郁通阳,宣达气机的治法。笔者通过学习《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在其基础方上辨证加味,治疗淋证数例,效果确凿,现介绍于下。基本方药:柴胡15克,白芍15克,枳实10克,  相似文献   

10.
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病篇。原文是:“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是用来治疗肝失条达,气郁致厥的代表方剂。其药物组成是柴胡、炙甘草、枳实、芍药。所治之厥证乃肝气不畅,阳郁不达四末使然。后世根据辨证论治,灵活运用,所治病证甚广。笔者用其加味治疗1例肾结石,疗效满意。盖肾结石患者常可见腹胀疼痛,甚则四肢厥逆,冷汗等症状,符合四逆散所治之证候,且结石多因湿热煎熬津液而成,湿热内蕴可致气机不畅,用本方令气行湿化,阳气得舒,透达四末而四逆可除。  相似文献   

11.
龚子夫导师是我省著名的中医内、妇、儿科专家。他勤求古训,善用经方,师古而不泥古,临床发挥,疗效卓著。现将龚师对经方四逆散的见解与临床运用经验,整理介绍如下。1 理解四逆散,全面深刻,独具匠心1.1 四逆散的含义与衍化《伤寒论》少阴病篇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龚师说,本方中之四逆症,是由于肝阳之气郁滞于里,不能宣达四肢所致,与四逆汤证的阳气衰微之四肢厥逆有本质之别。四逆散之四逆病位重在肝经,病性属实而偏热;而四逆汤之四  相似文献   

12.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治疗胁痛、阳痿、三叉神经痛、胃痛及慢性胆囊炎每获显效,附以验案5则以佐证。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篇318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方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宣达郁滞之功,除治疗以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外,笔者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胁痛、阳痿、三叉神经痛、胃痛、慢性胆囊炎等疑难杂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首见于张仲景之《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泻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全方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组成。原方为阳郁厥逆证而设,但究其病机不离肝气郁结,故四逆散现多用于肝胆气郁、肝脾不和所引起的胸胁胀满,脘腹胀满疼痛等病症。笔者取其疏通气机之功,灵活化裁,临床用于治疗男性乳腺增生,颇有收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邵丽黎 《河南中医》2006,26(12):13-14
四逆散方出自《伤寒沧》,原治“少阴病,四逆”,为阳郁厥逆证主方。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之通剂,常用于肝胆气郁而致的四逆,或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近年来,笔者运用四逆散冶疗消化性溃疡、糖尿病性胃轻瘫、输卵管炎性阻塞、胆石症等病,取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原文是“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小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方疏肝解郁,调和肝脾。本人使用此方加味治愈痹证、淋证、梅核气、失眠等病,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主治阳郁厥逆。四逆散除了用于阳郁厥逆证之外,还多用于肝郁乘脾所导致的胁肋胀闷、脘腹疼痛等证。笔者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发现,四逆散还可以治疗以腰腿痛为主症的气郁证,称之为气郁腰痛或气郁腿痛,此类病证在临床常辨证为血瘀证。本文从腰腿痛的常见病机、临床表现、四逆散治疗腰腿痛的机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列举临床案例1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仲景原用以治疗少阴气郁,阳遏于里,不能布达于外,以致四肢逆冷的"少阴病,四逆",笔者用此方治疗痛证,乃受原文"或腹中痛"的启发,在腹痛治验的基础上,又逐步应用于胁痛、脘痛、乳痛、目痛等诸痛证,同样有效。今举几则实例,以作佐证。  相似文献   

18.
<正>四逆散由柴胡、枳实、白芍、甘草组成,始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第318条,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该方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功效,现收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WS3-B-1724-94),临床主要用于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和妇科疾病等。本方仅四味药,但选药精炼,配伍严谨,被后世赞誉为疏肝之祖方,历来备受医家青睐;而四逆散类方多达456首,功用12种之多。笔者对有关四  相似文献   

19.
张娆 《光明中医》2013,28(9):1839-1840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白芍、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其方证见于《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明确指出四逆散的主症为四逆,其他均为或然症,并在书中列出或然症的用药加减。仲景虽然将四逆散方证归于少阴病篇,但从《伤寒论》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以及后世医家对于四逆散的临床应用看,四逆散并不是少阴病之方,放在少阴病篇中只是为了提醒后世医家厥证有寒热之分。四逆散所致四逆系气机不畅,因热致厥,形似少阴四逆证,但绝非少阴病之寒厥。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中四逆散具透邪解郁﹑调畅气机之功。其虽名“四逆”,但与阳虚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举临床运用四逆散治疗疑难病例一则以探讨本方的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