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过职业素质强化训练的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实习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56名护理专业大专学生和176名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在进行护理学生职业素质的调查。结果参加职业素质强化训练的护生328名(实验组),在适应临床能力及职业素质均明显高于328名未考职业培训的护生(对照组),尤其是在责任与事业心、操作技能、沟通技巧、书写能力、卫生宣教能力、仪容仪表、协作能力及尊敬师长等方面,而在知识运用能力、法律法规知识及耐挫自控力虽然分值高于对照组,但仍有待加强。结论职业素质强化训练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途径。方法在第二学年的每个周末,聘请省会三甲医院的护理骨干对护生进行临床常见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对强化训练产生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为通过周末技能强化训练对实习有帮助者达98.4%,学生的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期明显缩短;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评价较好。结论利用周末聘请三甲医院护理骨干对护生进行护理技能训练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教育中职业素质强化训练对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0名护理专业大专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00名)和对照组(200名),对两组人员和100名带教老师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护理学生职业素质的调查。结果:参加职业素质强化训练的实验组学生的职业素质明显高于未进行职业培训的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自评满意率及带教人员对两组学生能力的评价均达到80%以上,而对照组自评及他评满意率均比实验组低,两组各项职业素质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素质强化训练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护生实习前综合技能强化训练中应用合作性小组训练法的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2人,采用合作性小组训练法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53人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在训练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及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实验报告及实践能力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合作性小组训练法在护生实习前综合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能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西北医学教育》2022,(1):132-136
目的探索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路径和融入方式,并通过考核得分评估此次专业思政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临床实习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临床护生)198名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临床护生95名,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临床护生103名,采取"专业思政"教学方法。结果结束6周皮肤科临床实习后,实验组临床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患者满意度及综合素质考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临床护生综合素质考评中的思想行为、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劳动纪律、协助精神以及量化指标能力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挖掘护理"专业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临床护理实习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生教学效果,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强化对中职护生职业素养与护理技能的训练,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临床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临床实习前,对护生进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及各项护理技能操作方面的强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注重提高护生的各项能力。结论经过强化训练,护生的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及心理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其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专护生实习前技能操作强化训练的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芝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114-115
临床实习前,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技能操作强化训练,能明显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及临床装能,缩短临床适应期.为实习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在消化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9月本院消化肾脏内科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采取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实施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教学模式;另选择2021年6—9月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自我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理论成绩和Mini-CEX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专科护理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应变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测评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包括病史收集完整性、护理诊断准确性、护理计划可行性、联系思考思维)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自我评价(包括实习收获和职业认同感)及对带教的满意度(包括对带教方法的认可度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带教模式有助于提高消化肾脏内科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9.
林莉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8):1099-1100,1087
目的:探讨临床护生带教中互动式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度100名实习护生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观察组);对2008年度100名实习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专科理论、专科护理技术、护理文书书写方面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6项项目,观察组优良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互动式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同步发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廖红梅  黄丽萍 《广西医学》2023,(13):1645-1647+1652
目的 探讨焦点解决模式结合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育在实习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5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199名和观察组151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焦点解决模式结合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育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在实习期间的不规范操作发生率、护理风险识别报告率、理论知识成绩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实习期间,观察组护生的不规范操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识别报告率、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护理技能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焦点解决模式结合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教育的教学效果明显,可有效提升实习护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提高其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imMan综合模拟人在护生毕业实习前强化训练中运用效果。方法选择三年制护理专业08护三1~18班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SimMan模拟人对学生进行实习前强化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强化训练。结果实验组护生强化训练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SimMan综合模拟人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缓解学生实习前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专护生实习前强化训练的效果.方法 对2004级三年制中专护理两个班61名学生,在强化训练前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考试.结果 强化训练后的成绩、合格率明显高于训练前.结论 在实习前进行强化训练,对护理操作技能的巩固和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PDCAS六环法在专科护生实习前综合模拟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省内实习普护专业2010级1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名学生为实验组,余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基础及专科护理理论、操作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方面及临床教师满意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PDCAS六环法能提高专科护生实习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跨专业的仿真模拟教学在护理本科生骨科实习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9名在骨科轮转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分为试验组(45名)和对照组(44名),试验组学生在骨科常规护理实习培训的基础上接受两次跨专业的仿真模拟教学培训,对照组学生则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实习培训,实习结束后采用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培训后跨专业学习准备总分,团队合作、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其培训前得分(P<0.01),试验组护生培训后跨专业学习准备总分,团队合作、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对照组培训后得分(P<0.01),对照组护生培训前后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专业的仿真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跨专业学习态度,对于提高其跨专业团队合作能力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院护生实习前强化训练的模式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护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是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好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强化训练,保证临床实习的效果,是护理教育中必须解决的课题。我院护理学专业经过几届护生实习前强化训练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为进一步探讨护生实习前强化训练的模式,提高强化训练教学效果,笔者对我院2006年护理学专业接受实习前强化训练教学的349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实习前临床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对护理本科生的主要作用。方法对2015年即将踏入实习阶段的护理本科生6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名,对照组30名。纳入试验组的30名学生在实习前会接受临床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强化训练。试验周期为4周,干扰措施结束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临床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评价成绩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实习前的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临床实习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护生实习前护理技能综合实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用整群抽样法将2010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12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人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护生实习前护理技能综合实训模式教学方法,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考核、评价和对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教学结果.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表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护生实习前护理技能综合实训模式”能够使护生能够综合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巩固和加强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整体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实习护生疼痛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度149名实习护生设为观察组,成立持续教学质量改进( CQI)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实习护生进行疼痛护理带教;2011年度136名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有关疼痛护理的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的疼痛护理中的疼痛基础理论、疼痛评估原则、评估工具的使用、疼痛护理单的应用及止痛药不良反应的观察、预防和处理五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综合总分及教学方法、教学安排进度、老师的专科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持续教学质量改进,可提高实习护生的疼痛护理能力及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督促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带教水平,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00名在消化内科实习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名)和观察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带教,2组实习期均为4周,实习结束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理论、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习护生对护理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评价除在"尊重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2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拓宽实习护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进师生间互动性,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技能、培养职业情感、认识职业环境和适应护士角色的过程[1].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护生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2]."师者,人之模范也”,带教老师良好的职业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护生的思想和职业心理、业务素质和行为规范.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多年,感触颇多,笔者就如何体现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