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按摩对延缓胸腺增龄性萎缩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2月龄SD雄性大鼠70只,除6只先期处死作对照外,按摩组和对照组各32只。以后每隔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分4批次分别处死.取胸腺标本称重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从6个月龄开始按摩组胸腺重量及胸腺指教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组织学观察,6月龄、8月龄按摩组胸腺组织与2月龄相似;对照组从4月龄开始胸腺组织结构即有轻微退变,6月龄、8月龄胸腺组织结构退变更加明显。结果:胸前按摩可延缓大鼠胸腺增龄性萎缩过程。  相似文献   

2.
康颈颗粒对颈椎间盘退变及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然  谢林 《山东中医杂志》2009,28(6):417-419
目的:检测康颈颗粒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和颈椎间盘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及康颈颗粒防治颈椎病的可能机制。方法:12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5只,进行大鼠颈椎病造模。于术后3月造模成功后给药、术后6月分别处死各组,对颈椎间盘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椎间盘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康颈颗粒抑制颈椎间盘细胞凋亡,延缓颈椎间盘退变。并且颈椎间盘细胞凋亡指数与退变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4,P<0.01。结论:康颈颗粒防治颈椎病的机制为抑制椎间盘细胞凋亡,从而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TGF-β1/Smad通路在参仙升脉口服液改善增龄性大鼠窦房结纤维化中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60只,其中3月龄20只、12月龄大鼠20只、18月龄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每日灌胃参仙升脉口服液2 m L,30 d后取材。HE染色观察窦房结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blot检测TGF-β1、Smad 2、Smad3、Smad 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中,12月龄组和18月龄组大鼠窦房结组织纤维化程度较重,3月龄组无纤维化改变不明显;TGF-β1、Smad 2、Smad 3表达水平随月龄增长升高,Smad 7表达水平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12月龄组与18月龄组大鼠窦房结组织病理程度明显降低,TGF-β1、Smad 2、Smad 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Smad 7表达水平提高,而3月龄组大鼠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能降低增龄性大鼠TGF-β1、Smad 2、Smad 3表达水平,提高Smad 7表达水平,延缓窦房结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D-半乳糖致腰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IL-1β、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8只,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方法将模型组和中药组建立衰老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验证造模成功后,中药组灌服补肾活血汤药液,其余各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处死。观察比较各组腰椎间盘形态组织学和IL-1β、TGF-β1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评分、IL-1β、TGF-β1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评分、IL-1β、TGF-β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可降低D-半乳糖致腰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IL-1β、TGF-β1表达,延缓大鼠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大鼠心肌Cx43与心率增龄性改变,探究Cx43增龄性改变与心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按月龄分为3组,6月龄组、12月龄组和18月龄组大鼠各10只,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测定Cx43含量。并记录各组大鼠随年龄增长的心率,用SPSS19.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月龄组、12月龄组和18月龄组大鼠心肌中Cx43含量逐渐降低(P<0.01),3组大鼠心率呈下降趋势,Cx43与心率之间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随着大鼠衰老,脏腑组织器官失养,功能低下,代谢失常,心肌Cx43含量及心率增龄性下降,心肌Cx43增龄性降低亦减缓了大鼠心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以20月龄自然衰老SD大鼠骨骼肌萎缩模型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不同的干预时间(6个月,8个月),不同的干预方法(电针+运动、运动),观察低频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肌生成相关蛋白影响,讨论其对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12月龄自然衰老雄性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1)停止运动组(OSE)、停止电针+运动组(OSEA):干预周期6个月,自大鼠12月龄开始干预,18月龄时停止干预,至20月龄时处死;(2)持续运动组(OE)、持续电针+运动组(OEA):干预周期8个月,自大鼠12月龄开始继续干预至20月龄。分析不同干预方法(运动、电针)、不同干预周期(6个月,8个月)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效应。检测指标:腓肠肌、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Western blot检测肌生成相关信号蛋白MyoD、myogenin、eMyHC表达水平。结果:(1)骨骼肌湿重体重比:不同干预方法,不同干预周期对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存在拮抗效应。在电针+运动干预情况下,干预周期6个月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值高于8个月(P0.05)。(2)肌生成因子:非参数检验显示,与OE组相比,OSE组,停止电针+运动组(OSEA)Myogen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持续电针+运动组(OEA)Myogenin表达也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1)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干预周期为6个月,可延缓大鼠增龄性骨骼肌萎缩,优于单纯电针、运动干预,干预周期为6个月较干预8个月更有效。(2)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可能通过激活IGF-I/Akt通路,促进20月龄自然衰老大鼠腓肠肌Myogenin表达上调,影响成肌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活血中药对颈椎退变模型大鼠颈椎间盘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月龄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中药组、颈复康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9只,模型组、活血中药组、颈复康组建立颈椎退变模型,术后12周分别给药,用药1个月后处死,取颈5~6椎间盘,行IL-1和IL-6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椎间盘中IL-1、IL-6含量均明显升高,而活血中药对IL-1、IL-6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结论:活血中药对颈椎退变模型大鼠颈椎间盘IL-1、IL-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考虑此为活血中药治疗颈椎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颈椎病大鼠颈椎间盘的退变程度,研究补肾活血舒筋方康颈汤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12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5只,进行大鼠颈椎病造模。于术后3月造模成功后给药、术后6月分别处死各组,对颈椎间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各治疗组与正常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芬必得、康颈汤和颈复康都能够有效地抑制颈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内MMP-13及TIMP-1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软骨内MMP-13及TIMP-1的调节作用。方法:1月龄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每组6只。模型组、川芎嗪组大鼠通过直立位诱导法建立大鼠膝关节炎模型。川芎嗪组大鼠于9月龄时开始用药,连续用药1个月。10月龄时处死3组大鼠取膝关节,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关节软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1(TIMP-1)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模型组TIMP-1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川芎嗪组TIMP-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MMP-1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川芎嗪组MMP-13 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芎嗪可刺激TIMP-1的合成,抑制软骨基质中MMP-13作用,延缓软骨细胞退变和基质降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回医烙灸法对大鼠退变椎间盘中MMP-3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回医烙灸组.采用针刺手术方法制作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回医烙灸组在造模后1个月行回医烙灸疗法,5d1次,每次20 min;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不予干预.在造模后3个月各组大鼠处死取材L5~6椎间盘,进行标本的形态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3表达. 结果 模型组的退变指数较回医烙灸组和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椎间盘组织中MMP-3阳性染色强度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较回医烙灸组低(P<0.05). 结论 回医烙灸疗法抑制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的表达,从而延缓实验性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完全切断颈后伸肌群的方法,建立针刀治疗的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为针刀治疗颈椎病提供一种较可靠的实验模型。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对照组(18只),每组又分1个月、3个月、5个月组,每组6只,模型组采用手术方法完全切断颈后伸肌群,对照组行伪手术。造模术后于相应时间点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进行免疫组化和定量多聚链反应(PCR)检测Ⅰ、Ⅱ型胶原表达强度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颈椎间盘退变程度逐渐加快、加重,模型组颈椎间盘退变较对照组明显;3个月时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胶原蛋白检测:(1)免疫组化染色法,Ⅰ型胶原与椎间盘退变呈正相关性,Ⅱ型胶原与椎间盘退变呈负相关性,二者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生转换。模型组Ⅰ、Ⅱ型胶原表达均在3个月时较对照组明显(P0.05),而对照组Ⅰ、Ⅱ型胶原表达5个月较1个月时才开始明显(P0.05)。(2)PCR检测:随着椎间盘退变进程,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逐渐增加;Ⅱ型胶原基因表达逐渐减少。模型组Ⅰ、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均在3个月时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完全切断颈后伸肌群可造成大鼠颈椎动静力失衡,从而加快颈椎间盘退变进程,3个月时即退变明显,为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然衰老大鼠肾脏、睾丸和肾上腺的病理变化、肾脏自由基损伤的增龄性改变,以及中药淫羊藿、女贞子对其的影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评价药物作用的差异。方法:8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包括9月龄组、12月龄组、15月龄组、17月龄组、淫羊藿组、女贞子组、淫羊藿女贞子组(配伍组);另以3月、6月龄雄性大鼠为青年对照组。3个用药组饲养至15月龄后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个月后处死,其他组大鼠饲养至相应月龄后处死。剖取肾脏、肾上腺及睾丸,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制备肾脏匀浆,检测相关指标与水平的变化。结果:与青年大鼠比较,17月龄组老年大鼠肾脏、睾丸及肾上腺出现退行性的病理改变,且肾脏组织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降低,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及丙二醛(MDA)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17月龄组比较,配伍组肾上腺及睾丸退行性病理改变减轻,肾脏组织T-AOC、SOD、GSH、NO水平升高,tNOS、iNOS及MDA水平降低(P0.05或P0.01)。基于多层感知(ML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药物的综合作用,结果显示,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可使17月龄自然衰老大鼠的上述指标改变逆转至(9.79±1.44)个月。结论: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与改善衰老大鼠肾上腺及睾丸退行性病理改变、提高肾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亢方对甲亢模型大鼠垂体、胸腺和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甲亢模型组、甲亢方中剂量组、甲亢方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4组大鼠每天按75 μg/100 g体重灌服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造成大鼠甲亢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甲亢方内服,并没西药对照组,第21天处死大鼠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模型大鼠垂体、胸腺和脾脏病理变化.结果:甲亢方能改善甲亢模型大鼠垂体、胸腺和脾脏组织病理变化,其中高剂量组垂体、胸腺和脾脏组织结构基本同正常组.结论:甲亢方能够显著改善甲亢大鼠垂体、胸腺和脾脏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福饮对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血清及椎间盘炎性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1(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MMP-3(金属基质蛋白酶-3)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6只,即正常对照组、退变模型组及五福饮干预组;应用细针穿刺纤维环结合肿瘤坏死因子-α椎间盘内注射的方法构建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及五福饮灌胃治疗8周。分别摘除各组大鼠目标椎间盘,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椎间盘TNF-α、IL-1、IL-6、MMP-3的含量。结果:病例观察可见五福饮干预组和退变模型组的目标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五福饮干预组椎间盘退变程度相对较轻。退变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椎间盘内的TNF-α、IL-1、IL-6、MMP-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 0. 05);五福饮干预组与退变模型组相比血清及椎间盘内的TNF-α、IL-1、IL-6、MMP-3显著降低(P 0. 05)。结论:五福饮可通过降低TNF-α、IL-1、IL-6的表达抑制MMP-3的表达,延缓椎间盘内基质的降解,防治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去势后大鼠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结构及病理形态变化以及对椎间盘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12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模型组、模型组、中药组以及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大鼠。采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造模方法,空白对照组、假模型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予补肾活血汤灌胃。持续给药12周。分别于8周、12周后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处死取材,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椎间盘中蛋白表达差异。结果:模型组椎间盘中p38MAPK蛋白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假模型组(P0.05);中药组p38MAPK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可抑制去势后大鼠腰椎间盘组织形态学的退变及p38MAPK蛋白表达,对椎间盘退变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补肾中药对膝骨关节炎软骨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对膝骨关节炎软骨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雌性SD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芬必得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2、4周分别处死6只,原位杂交法检测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TGF-β1表达.结果:中药组TGF-β1表达明显强于其他组.结论:通过上调TGF-β1表达,补肾中药具有一定修复和延缓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衰老大鼠心肺病理、自由基损伤的增龄性改变及淫羊藿、女贞子对其的影响。方法8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9、12、15、17月龄组,淫羊藿组、女贞子组及其配伍组。用药组饲养至15月龄后开始灌胃给药2个月。3、6月龄组适应饲养1周。剖取心脏和肺脏,检测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及T-AOC、SOD、NO及MDA水平。结果老年大鼠心肺出现退行性的病理改变,T-AOC、SOD及NO逐渐降低,MDA逐渐升高。与17月龄组比较,配伍组大鼠心肺的病理改变减轻,肺组织T-AOC升高(P<0.01)。神经网络模型分析显示,两药配伍可逆转17月龄衰老大鼠的上述指标至(11.82±1.14)月龄水平,优于淫羊藿、女贞子单用。结论淫羊藿、女贞子合用能够延缓心肺组织退行性病理改变,降低肺组织T-AOC。  相似文献   

18.
王莹  彭伟 《河北中医》2016,(5):729-732
目的观察针刺对颈椎间盘退变大鼠颈椎软骨终板结构及交界面血管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及针刺组,每组各20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及针刺组均建立颈椎间盘退变模型。针刺组采用电针治疗,其余2组不做处理。治疗3个疗程后,处死全部大鼠,对大鼠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观察软骨终板钙化层、非钙化层厚度,以及交界面血管芽数量。结果模型组软骨终板交界面血管芽数量较空白组减少(P0.01),说明造模成功;针刺组软骨终板交界面血管芽数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高于空白组(P0.05),非钙化层厚度低于空白组(P0.05),说明造模成功。针刺组大鼠软骨终板钙化层厚度低于模型组(P0.05),非钙化层厚度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可延缓颈椎间盘退变大鼠颈椎软骨终板钙化,减轻软骨终板钙化程度,增加血管芽数量,提高髓核营养供应,起到缓解疼痛、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方剂对去势大鼠腰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及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汤组,各10只。模型组、补肾活血汤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去势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在其双侧卵巢旁边分别取和卵巢同等大小的脂肪组织。造模后适应性喂养1周,补肾活血汤灌服补肾活血方药液,其余组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处死。观察比较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及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评分增加,脊索细胞计数减少,TNF-α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汤组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评分减少,脊索细胞计数增加,TNF-α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去势可加速大鼠腰椎间盘退变,补肾活血法中药能延缓去势大鼠腰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益肾健身精延缓衰老的机理。方法 :将大鼠分为 3组 ,实验组为 2 0月龄大鼠饲喂混有一定量的益肾健身精饲料 80天 ,老龄对照组为 2 0月龄大鼠饲喂一般饲料 80天 ,青年对照组为 2月龄大鼠饲喂一般饲料 80天 ,然后取肝脏测定其线粒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结果 :2月龄对照组大鼠肝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为 2 5 .5 4± 0 .0 8,2 0月龄对照组酶活性为 2 1.5 1± 0 .19,2 0月龄对照组酶活性为 2 1.88± 0 .18。结论 :大鼠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随增龄而降低 ,而益肾健身精能够延缓这一降低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