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HSC)移植已经成为治疗难治性血液病、免疫缺陷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重要手段之一,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干细胞采集方便,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而影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否成功最重要因素取决于干细胞数量、干细胞能否顺利归巢、植入.造血干细胞归巢(homing)是指定向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移植经外周血循环进入受体后,经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介导其在骨髓内识别与定位[1].目前研究表明,HSC归巢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1)移植的干细胞滚动粘附于骨髓血窦内皮;(2)稳定的黏附并穿行内皮;(3)到达血管外骨髓微环境开始增殖分化,重建造血[2].现就干细胞归巢的过程及其相关机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 )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又称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ial stem cell ,MSC). HSC在人体内有三个来源 ,分别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在临床上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异体造血干细胞两类. HSC具有自我复制、增殖、多向分化及可塑性[1] .高表达CD34和CD97抗原为识别人类 HSC的主要标记. HSC是最早发现 ,研究最多和最先用于临床的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 ( Hema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 ,HSCT一般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骨髓细胞、肿瘤或异常细胞 ,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移植给受者 ,使受者重建正常的造血及免疫系统.因此 ,本文就人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 ,已经从许多组织或器官中成功地分离出干细胞 ,其中包括 :ES、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等。此外 ,还有近来研究渐多的神经干细胞 (NSC)、肌肉干细胞、成骨干细胞、内胚层干细胞及视网膜干细胞等。1 造血干细胞 (Hematopietic stem cell,HSC) 在所有干细胞中  相似文献   

4.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祖细胞(HSC)移植是目前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及遗传疾病的主要方法,而SC归巢骨髓的能力则决定了移植的成功与否。目前的研究证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HSC增殖、分化及促进其归巢骨髓,重建造血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SDF-1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早期的干细胞研究主要集中在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上,而且在造血干细胞的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现在发现骨髓中除了造血干细胞以外,还存在一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这类细胞可以通过体外贴壁培养加以分离,分化为多种造血以外的组织细胞,特别是中胚层和外胚层来源组织的细胞.同时,MSC还易于外源基因的转染和表达,因而可能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1].  相似文献   

6.
造血干细胞(HSCs)在骨髓腔内需要特定的细胞外环境来维持其相对稳态,而HSC定位的区域被称为龛。造血微环境是一类特化的结构,由多种细胞构成。组成龛的细胞通过释放调控信号使HSC驻留于龛内并受其调控。造血微环境主要通过细胞-细胞、细胞-可溶性因子、细胞-细胞外基质这三条途径对HSCs进行调控。其中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HSC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整合素对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迁徙作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俊  陈幸华 《重庆医学》2003,32(7):922-924
细胞粘附分子 (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在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血管、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及相互间的信号转导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而调节细胞的趋化迁移、定殖、增殖和分化。整合素 (Integrin)是一种重要的CAMs,与其他CAMs和细胞外基质发生相互作用 ,调节细胞的粘附功能。近年的研究表明 ,多种整合素家族的成员在造血干细胞跨骨髓微血窦血管内皮和细胞外基质的整个归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讨论整合素对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迁徙行为的作用。1 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整合素家族 (Integrinfamily)为细胞膜受体…  相似文献   

8.
造血干细胞(HSC)是来源于红骨髓.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是不同于HSC的另一类骨髓干细胞.具有分裂、增殖、分化形成多种间质细胞潜能,在骨髓中它是造血间质细胞的来源.通过胞体接触和分泌多种造血因子.为HSC的分裂、增殖、分化提供适合的微环境。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已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BMT)后造血重建过程中基质细胞来源因子(SDF-1)的作用,建立了典型同基因BMT小鼠模型,胃饲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 mg,2次/d,分别于BMT后第7、14 d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单核细胞(BMNC)并测定骨髓组织切片中SDF-1的表达.结果表明川芎嗪组BMT后第7、14 d外周血细胞计数、BMNC计数及骨髓组织切片中SDF-1表达水平均高于BMT组.提示川芎嗪能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早期促进骨髓基质细胞表达SDF-1,可能是促进BMT后造血干细胞(HSC)回髓、加速造血重建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腔内脐血移植模型,研究该技术对造血干细胞(HSC)归巢、植入率、移植后免疫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方面的影响.[方法]用C57BL/6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FNPB)作供体,以单侧胫骨骨髓腔内注射(IBMI)和尾静脉注射(Ⅳ)两种途径移植经亚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的BALB/c鼠.200只受鼠随机分为4组:骨髓腔内注射组(IBM组);尾静脉注射组(Ⅳ组);放疗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50只.用组织冰冻切片和流式细胞术动态了解CFSE标记FNPB在受体内的分布变化,并观察移植后受鼠存活状况、植入水平、造血与免疫功能恢复及GVHD情况.[结果]①荧光标记FNPB体内动力学显示直至输注后72 h,供体FNPB经IBMI后主要积聚于注射侧骨髓腔内,肺部滞留很少.而Ⅳ组及IBM组非注射侧骨髓中的FNPB细胞数显著少于IBM组注射侧,Ⅳ组非造血组织器官如肺部有明显供体细胞滞留.②同种异基因小鼠CBT模型中IBM组造血、免疫功能的恢复明显快于Ⅳ组,无GVHD,移植后90 d存活率达到90%,注射侧胫骨植入水平(29.53±6.64)%,较Ⅳ组有显著改善.③IBM输注侧骨髓中供体HSCs植入水平及造血重建速度明显优于非注射侧骨髓.[结论]成功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腔内脐血移植模型,并证实IBMI途径对促进HSCs植入,造血免疫功能重建,提高UCBT效果方面优于Ⅳ途径,多部位IBMI可能更有利于HSC归巢骨髓.  相似文献   

11.
骨髓基质干细胞多能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分为造血系和基质系 ,造血系由造血干细胞 (hepatoeiticstemcells,HSCs)产生和维持 ,基质系由基质干细胞 (stromalstemcells,SSCs)产生和维持。骨髓基质干细胞有两个重要的功能 :第一 ,在合适的环境和诱导因子的存在下 ,它可以分化为骨、软骨及其他中胚层来源的组织 ;第二 ,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与造血干细胞表面蛋白直接反应并通过分泌生长因子 ,从而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支持和维持造血微环境。由于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 ,骨髓基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网织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肌肉细胞等间充质细胞 …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体外培养时在不同的细胞因子刺激下形成人们可以辨认的各系细胞集落,被称为各系的集落形成细胞(colong-forming cell,CFC).本研究对人类脐血单个CD34+CD38-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与单一黏附因素纤维结合素(Fn)及干细胞支持性基质AFT024体外模拟造血微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其集落形成能力与早期分裂模式之间的关联,以及体外模拟的造血微环境对其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旨在从定向造血干细胞早期分裂模式入手,研究调节CFC生长增殖的各种因素,以期为定向造血干细胞体外纯化,扩增以及基因工程提供一条具有实用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胎肝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在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血液血管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分析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通过将分化4 d的EBs分别接种到以下两组中:(1)胎肝基质细胞层+细胞因子;(2)骨髓基质细胞层+细胞因子:诱导结束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血液血管干细胞标志KDR阳性细胞数以及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阳性细胞数,计数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成的造血干细胞样的集落数,比较诱导分化效果;收集胎肝基质细胞和胚胎骨髓基质细胞,采用cDNA芯片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两组中KDR+细胞的比例为分别为:(1.06±0.20)%、(8.8±1.49)%;CD34+细胞比例为分别为:(1.25±0.16)%、(9.19±2.10)%;血岛样集落数量分别为0.9±0.36、10.6±0.63;上述结果均以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方法效率最高.基因芯片(hBMSCs/hFLSCs)中总共有240条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中高表达,397条基因的在肝脏基质细胞中高表达.对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凶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在hBMSCs高表达的相关的21条基因,推测可能与造血分化相关.结论 人类胚胎十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涉及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的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蛋白等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外周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PBSC)的动员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步骤过程,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以及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构成网状联络,影响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和归巢各阶段.近年来,关于造血干细胞动员方式的研究发展迅速,现综述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细胞SDF—1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BMT)后造血重建过程中基质细胞来源因子(SDF-1)的作用,建立了典型同基因BMT小鼠模型,胃饲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mg,2次/d,分别于BMT后第7、14d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单核细胞(BMNC)并测定骨髓组织切片中SDF-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BMT组。提示:川芎嗪能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早期促进骨髓基质细胞表达SDF-1,可能是促进BMT后造血干细胞(HSC)回髓、加速造血重建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秦超  莫雪安  陆锐  凌莉  莫武宁 《医学争鸣》2004,25(3):233-235
目的:获得高纯度造血干/祖细胞(HSC/HPC)及其亚群,用于多发性硬化(MS)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用免疫磁珠法(MiniMACS)从MS患者骨髓中富集CD34^ 细胞后再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luorescent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纯化CD34^ /CD38^ 和CD34^ /CD38^-细胞亚群.结果:MiniMACS分选的CD34^ 细胞群纯度达91%,FACS分选的CD34^ /CD38^-和CD34^ /CD38^ 两细胞亚群纯度可达98%以上.结论:MiniMACS和FACS两者结合可迅速大量纯化HSC/HPC及其重要细胞亚群,可用于临床MS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和研究HSC/HPC及其亚群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人脐血基质细胞自发分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脐血基质细胞分泌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的能力.方法留取不同培养时相点的培养液上清,ELISA法检测上清中TPO、GM-CSF、SCF的浓度,并与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对照比较其特点.结果人脐血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均可分泌TPO、GM-CSF和SCF等造血生长因子,二者造血生长因子的分泌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中人脐血基质细胞分泌TPO和SCF的高峰期出现在第7天,而GM-CSF的分泌则无高峰期的出现;通过与骨髓基质细胞分泌三种造血生长因子量进行对比发现,人脐血基质细胞SCF和GM-CSF的分泌量低于骨髓基质细胞,而TPO的分泌高于同期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结论人脐血基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泌造血生长因子,支持调控造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军  杨琴  承欧梅  贾延劼 《重庆医学》2006,35(4):369-371
1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骨髓内造血干细胞以外的非造血干细胞,通常又称作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非造血干细胞(nonhematopoietic stemcell)或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 fibroblast)。最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BMsCs具有与其他干细胞一样的特性: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处在不同的徽环境中能分化成多个细胞系,形成多种间充质细胞,包括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肌细胞、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特别是能够横向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为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9.
骨髓基质细胞(BMSC)是骨髓细胞中除去造血干细胞(非黏附细胞)之外的黏附细胞部分,也称为塑料黏附细胞、克隆形成单位成纤维细胞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  相似文献   

20.
赵红念  杨开明 《医学综述》2003,9(12):751-75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神经干细胞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面临着伦理、来源、免疫排斥等多方面的问题。而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BMSC)具有多潜能性 ,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神经胶质样细胞 ,并且BMSC克服了神经干细胞的上述缺点 ,在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治疗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 ,现就BMSC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性研究综述如下。1 骨髓基质细胞的特点1.1 骨髓基质细胞的多潜能性 BMSC是骨髓内造血干细胞以外的非造血干细胞 ,又称作间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非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