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运动饮食治疗加之化瘀通络、补肾健脾的中药内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推拿、中药熏蒸治疗,均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股骨颈、腰椎骨密度,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股骨颈、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4,6,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通络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益肾健骨片+钙尔奇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补肾健脾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骨密度、疼痛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 92%)较对照组(79. 5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骨密度、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骨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0. 79±0. 25) g/cm2]较对照组[(0. 70±0. 18) g/cm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2. 19±0. 26)分、(4. 67±0. 95)分]较对照组[(3. 24±0. 31)分、(8. 23±1. 12)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补肾健脾通络汤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提升骨密度,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肾通络化瘀汤联合针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腰背痛患者骨代谢、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腰背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及碳酸钙D3片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肾通络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骨密度(BMD)、血钙水平、腰背痛症状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骨代谢指标水平[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2. 73%显著高于对照组74.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BMD、血钙及BAP、BGP水平、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P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 89%显著低于对照组24. 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温肾通络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是一种疗效明显、安全可行的方案,可显著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腰背痛患者骨代谢、骨密度及腰背痛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通络汤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疼痛及中医证候的改善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130例骨质疏松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益肾健骨片+钙尔奇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补肾健脾通络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0.78±0.22)g/cm2vs(0.69±0.17)g/cm2](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23±0.20)分vs(3.21±0.28)分](P<0.05);观察组腰酸背痛、腰膝酸软、乏力、下肢痿软、肌肉抽搐、目眩、脊柱压痛、证候总积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8%(62/65)vs81.54%(53/65)](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给予补肾健脾通络汤可提高患者骨密度,缓解疼痛感,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除痹通络汤熏蒸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肩腰腿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联合除痹通络汤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下降,JOA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除痹通络汤熏蒸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可缓解患者的痛感,提高患者肢体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中药熏蒸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及对CGRP、NO、ET-1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16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分别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SHSS评分、疼痛VAS评分、FIM评分、FMA评分、CGRP、NO及ET-1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HSS评分、NIHSS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FIM评分和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GRP、NO及ET-1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均P0.05)。结论:活血通络中药熏蒸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并有助于调节CGRP、NO及ET-1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物四妙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48例)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四物四妙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量表(CASCS)评分及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5.4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SCS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SCS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CASCS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08%)与对照组(4.17%)不良反应相当,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物四妙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佳,患者症状改善,疼痛缓解,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仙汤联合依降钙素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女性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肌内注射依降钙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二仙汤,2组均用药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2~L4及胫骨的骨密度,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L2~L4骨密度总体呈升高趋势,治疗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二仙汤联合依降钙素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升高骨密度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补肾健脾汤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Ⅱ)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97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碳酸钙D3咀嚼片(Ⅱ)口服,对照组48例联合阿仑膦酸钠,观察组49例联合补肾健脾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密度、疼痛、血清指标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骨保护素、E2及IGF-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汤联合碳酸钙D3咀嚼片(Ⅱ)能够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水平及骨密度,减轻疼痛,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口服补肾健脾通络中药 复方氨基酸螯合钙)和对照组(41例,口服阿法骨化醇 复方氨基酸螯合钙),治疗6个月后观察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术疗效和骨密度、骨代谢疗面作用相当(P>0.05);但在症状、体征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补肾健脾通络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归丸治疗老年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归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骨密度、25(OH)D含量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25(OH)D含量与中医症状中腰背疼痛、下肢酸软、腿抽筋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密度与中医症状中不能持重、目眩症状计分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归丸配合西药治疗老年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能够更好地缓解疼痛不适,提高患者的骨密度、25(OH)D,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仙汤联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绝经后OVCF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PKP及钙尔奇D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二仙汤,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服药5 d停2 d。2组均6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再骨折率、骨密度,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明显降低,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体再骨折率为3.22%(1/31),对照组为16.12%(5/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未见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二仙汤联合PKP治疗绝经后OVCFs,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骨量丢失,降低再骨折率。  相似文献   

13.
泮艳璐 《新中医》2024,56(5):181-18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 例绝经后骨质疏 松症腰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钙剂、 维生素D、注射鲑鱼降钙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 分法(VAS) 评分、腰椎功能评分(JO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 评分、腰椎骨密度,并比 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 组VAS 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 (P<0.05)。治疗后,2 组JOA 评分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 个月,2 组GQOLI-74 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躯体 功能、心理功能维度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腰椎骨密度均升高(P<0.05),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可 提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且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腰背疼痛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腰椎功能, 增加骨密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经助阳中药熏蒸疗法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用温经助阳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用钙尔奇D片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骨痛、全身症状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在疼痛症状积分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间骨密度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助阳中药熏蒸疗法对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朱劲松 《新中医》2015,47(7):248-249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日常活动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行走、提重物、蹲起、洗漱穿衣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汤联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SO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碳酸钙D_3咀嚼片(Ⅱ)口服,对照组60例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组60例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补肾健脾通络汤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股骨颈、第2~4腰椎(L_(2~4))、髋部骨密度(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股骨颈、L_(2~4)、髋部BMD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股骨颈、L_(2~4)、髋部BMD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BGP、PⅠNP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β-CTx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BGP、PⅠNP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β-CTx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补肾健脾通络汤联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SOP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BMD,改善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利湿通络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8年4月来我科就诊的GA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益肾利湿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ESR、UA、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健脾益肾利湿通络汤联合针灸用于GA患者治疗中,可以更好减轻患者中医症候,改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炎性反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萘丁美酮胶囊、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疼痛程度和肩关节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萘丁美酮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萘丁美酮胶囊、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54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则采取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晨僵时间、功能障碍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双手平均握力、20 m步行时间)、患者健康状况评定量表评分(HAQ)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等指标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积分及指标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Q量表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85%,低于对照组12.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芎附痛痹汤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佳,患者关节功能改善,健康状况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喻灿明  颜峰  丁志清 《新中医》2022,54(19):133-137
目的:观察芪归坚骨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钙代谢和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82 例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归坚骨方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骨代谢、腰椎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素(PTH)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25 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ALP、PTH 水平低于对照组,25-(OH)D3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腰椎骨密度高于治疗前,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腰椎骨密度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坚骨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调节骨代谢,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腰椎骨密度,缓解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