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结肠代食管术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代食管术(ERC)发展史 1911年德国学者Kelling为一食管癌病人选择一段带血管蒂的横结肠重建食管下部,计划二期作食管上部皮管成形术,不幸一期手术失败病人死亡,但此次手术为首次提出以自身结肠代食管的理念.1921年Ritter分别以升结肠段和降结肠段完成2例结肠代食管术.1922年Bardy采用部分横结肠加降结肠代食管获得成功.1923年Roith选用右半结肠带小段回肠,直接行食管-回肠及结肠-胃吻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术后延迟性并发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方法 1999年1月至2002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7例支架术后并发食管出血、再狭窄、穿孔或食管气管瘘患者,食管大部或食管胃部分切除(连同支架)6 例,其中胃代食管3例,结肠代食管2例,胸胃代食管1例;颈部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纵行缝合1例;同期行右肺上中叶切除、气管节段性切除和左主支气管膜部修补术各1例.结果 1例术后13天死亡,6例疗效满意,随诊5~36个月,6例患者均生存,能进软质食物.结论良性食管狭窄应慎用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支架术后并发食管再狭窄或穿孔行手术切除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5月至2010年8月确诊并手术的11例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8~66岁,平均48.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咳嗽、咳痰10例,进流食呛咳6例,咯血6例,长期反复肺部感染伴低热4例,胸痛3例.病史5~36年,平均16.8年.本组患者术前均经食管造影,或同时结合食管镜、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食管支气管瘘,术后病理进一步确诊.6例行右下肺叶切除术,1例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3例行左下肺叶切除术,1例行左全肺切除术,瘘管的食管残端均经结扎、缝扎等处理.结果 10例术后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0~18 d,平均12.3 d.1例术后第8天发生食管瘘,经再次手术后治愈.术后11例患者均定期随访.3年生存率11/11,5年生存率9/11.结论 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临床少见,容易误诊,多体位食管造影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是惟一的治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9年至2007年10月,14例成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外科治疗资料.瘘管多位于食管下段和下叶肺叶支气管之间.手术方法主要为瘘管切除或瘘管加肺叶切除.结果 术后症状均好转,无围术期死亡者.结论 成人先天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可经食管造影、支气管镜检等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食管呼吸道瘘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7年1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6例成人先天性食管呼吸道瘘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有饮水和(或)进流质饮食呛咳、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确诊后行食管呼吸道瘘切断缝扎+食管修补+带蒂胸膜加固术.结果 结合病史和影像学检查6例患者均术前确诊,手术探查发现瘘管位于食管气管膜部3例,食管右肺下叶背段2例,食管左肺下叶内基底段1例.直径为0.3~1.0 cm,长度为0.2~1.5 cm.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随访5个月至10年,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和肺化脓症要考虑到先天性食管呼吸道瘘的可能,综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2002年10月26例食管平滑肌瘤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电视胸腔镜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3例,其中3例(2例胸膜腔紧密粘连,1例肿瘤无法定位)中转开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经颈部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2例;经食管镜食管平滑肌瘤切除1例.26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平稳,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平滑肌瘤.随访2~73个月,平均32.3个月,无复发. 结论电视胸腔镜肌瘤摘除术可作为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食管粘膜肌层的平滑肌瘤,可考虑经食管镜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长段型食管闭锁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采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的11例长段型食管闭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3例.入院后行食管造影确诊,其中Ⅰ型2例,Ⅲa型9例.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1例家长放弃治疗.术后6例有严重肺炎,近期吻合口瘘2例.随访6个月至5年,吻合口狭窄3例,均行食管扩张术治愈,轻度胃食管反流6例,均未行抗反流手术,采用少量多餐及体位喂养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新生儿期采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长段型食管闭锁临床可行,避免了分期手术,缩短了治疗周期,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5月至2010年8月确诊并手术的11例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8~66岁,平均48.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咳嗽、咳痰10例,进流食呛咳6例,咯血6例,长期反复肺部感染伴低热4例,胸痛3例.病史5~36年,平均16.8年.本组患者术前均经食管造影,或同时结合食管镜、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食管支气管瘘,术后病理进一步确诊.6例行右下肺叶切除术,1例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3例行左下肺叶切除术,1例行左全肺切除术,瘘管的食管残端均经结扎、缝扎等处理.结果 10例术后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0~18 d,平均12.3 d.1例术后第8天发生食管瘘,经再次手术后治愈.术后11例患者均定期随访.3年生存率11/11,5年生存率9/11.结论 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临床少见,容易误诊,多体位食管造影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是惟一的治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5月至2010年8月确诊并手术的11例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8~66岁,平均48.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咳嗽、咳痰10例,进流食呛咳6例,咯血6例,长期反复肺部感染伴低热4例,胸痛3例.病史5~36年,平均16.8年.本组患者术前均经食管造影,或同时结合食管镜、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食管支气管瘘,术后病理进一步确诊.6例行右下肺叶切除术,1例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3例行左下肺叶切除术,1例行左全肺切除术,瘘管的食管残端均经结扎、缝扎等处理.结果 10例术后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0~18 d,平均12.3 d.1例术后第8天发生食管瘘,经再次手术后治愈.术后11例患者均定期随访.3年生存率11/11,5年生存率9/11.结论 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临床少见,容易误诊,多体位食管造影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是惟一的治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合并食管气管瘘的腐蚀性食管损伤者多伴有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手术风险大.1986年至2008年我们收治9例食管腐蚀性损伤并发食管气管瘘病人,均经过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6岁,体重46 kg,主诉"纵隔囊肿术后1年半、食管气管瘘1年余"入院.患者2006年6月因"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在胸腔镜下手术摘除,术后并发食管瘘,遂行食管覆膜支架置入封堵瘘口促进愈合.食管支架防滑突出部分磨穿气管壁突入气管腔,形成食管气管瘘.病程中经2次安置、调整、更换使用食管支架,未见瘘口愈合.随后改用"Y'型气管支架并使用医用胶粘合瘘口,均失败.  相似文献   

12.
食管穿孔后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穿孔的常见原因有异物性、医源性,随着近年来食管内镜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医源性食管穿孔有明显增多的趋势.2001年4月至2005年4月我院胸外科共收治食管穿孔患者20例,其中10例采取保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两种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大出血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腹吻合器联合断流治疗食管胃底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大出血8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3年.吻合器食管胃吻合加胃体黏膜下血管结扎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3年内无再出血病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的消除率为100%;胃底横断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无近期内再出血病例发生,1年后发生再出血15例,食管静脉曲张的消除率为60.9%.结论 吻合器食管胃吻合胃体黏膜下血管结扎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PMME)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例PMM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种检查诊断,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辅助性化疗及免疫治疗.结果 3例患者术前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显示食管下段不规则充盈缺损.食管内镜检查示食管腔内黑紫色包块,直径为3 ~8 cm.EUS检查示病变起源于黏膜层,呈偏低回声.胸部CT检查显示食管下段呈向心性不均匀增厚,管腔明显狭窄,增强后不均匀强化.患者均行左侧开胸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行病理检查确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抗黑色素瘤特异性单抗(HMB-45)、黑色素-A和S-100蛋白阳性.2例患者生存时间超过3年,1例患者术后6个月因肿瘤广泛转移而死亡.结论 PMME是一种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预后较差,外科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辅助性化疗和免疫治疗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纵隔瘘的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恶性食管狭窄15例,其中合并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4例,全部病例均在电视透视监视下完成操作.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支架置放,其中1例关年后再狭窄置入第2枚支架.结论: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手术无能的食管恶性狭窄的有效方法,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起到了里示著作用,手术操作安全、适用.  相似文献   

16.
食管黏膜下血肿临床上较少见,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行胃镜检查可能二次损伤食管黏膜导致患者大出血,CT检查具有检查速度快、成像迅速及无创伤等特点,有助于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4年2月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省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共收治的9例食管黏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食管黏膜下血肿范围≥2段食管,食管黏膜撕裂口起止均位于食管生理性狭窄处,食管增粗、管腔狭窄,食管壁呈环形或偏心性增厚,食管腔呈新月形、斑点样或裂隙样气腔影,血肿的密度随出血时间延长逐渐由高降低是食管黏膜下血肿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对该病的及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Heller手术中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变化,确定食管、贲门肌层切开的长度和比例.方法 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改良Heller加Toupet抗反流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8~61岁,术前病程6个月~9年.利用台式高分辨八通道胃肠动力监测系统,术中采用定点牵拉法监测食管下段四个方向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变化,并测量食管、贲门肌层切开的适宜长度.结果 全组无手术夕匕亡病例.食管贲门肌层切开的长度为5~8 cm.当食管侧切开长度为(5.3±1.5)am时,胃-食管连接处括约肌压力切开侧由(33.6±13.3)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9.7±4.6)mm Hg.胃侧切开长度(0.8±0.4)cm后,压力降至(4.8±3.1)null Hg.食管、贲门肌层切开前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中食管测压可指导改良Heller于术中食管、贲门肌层切开的长度,为提高改良HeUer手术技术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源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 方法 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共收治气管、支气管食管瘘患者21例,其中医源性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7岁.原发病主要为肿瘤,在治疗原发病21 d~5年后发生瘘,其中气管食管瘘2例,支气管食管瘘10例;右侧支气管瘘6例,左侧支气管瘘4例.采用单纯瘘管切除、气管或支气管及食管瘘口修补2例,肺叶切除、食管瘘口修补5例,气管瘘修补或全肺切除合并消化道重建5例.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均治愈,无术后复发.1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无气管、支气管食管瘘发生. 结论 医源性气管、支气管食管瘘病情复杂、严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胸外科对13例食管破裂的患者采用带蒂大网膜包裹食管破裂口或食管胃吻合口的方法,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3~74岁,平均49岁.自发性食管破裂9例,异物所致食管破裂2例,器械性食管破裂2例.破裂部位均在食管中-下段,长2~5cm.13例术前均作食管碘油造影和胸片检查,破裂至右胸腔4例,左胸腔8例,1例破入纵隔.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和发热;9例有呼吸困难;4例发病初期以剧烈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7例可触及颈部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20.
食管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in esophagus,GIST)较为罕见,是食管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食管未定向分化的间质细胞.2008年1月互2010年12月,我们为5例食管微小间质瘤的病人通过术中胃镜定位顺利切除了肿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3例,女2例;年龄26 ~ 58岁,平均45 6岁.体检发现3例;因暖气、反酸行胃镜检查发现2例.全组患者术前均行胃镜、食管钡餐检查,其中食管微小间质瘤发现于胸上段食管2例,胸中段食管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